富貴寺坐落在萬火城的郊外,這座寺廟金碧輝煌,香火鼎盛,常年人來人往。然而,這裏並非真正的清淨之地,而是奢華與貪欲的聚集地。寺內的和尚以“修佛渡人”為幌子,向信徒大肆收取香火錢,甚至以“消災解難”、“超度亡魂”等名義兜售高價符籙和法器。


    寺廟方丈法宣穿著綾羅綢緞,手握一串價值連城的玉珠念珠,滿臉笑容地對一名富商說道:“施主,您的生意興隆是因為常來我們寺中供奉,如若再捐一千兩銀子,貧僧可以為您念誦消災經,讓您的財富更上一層樓。”


    那富商聽了,連連點頭,掏出一疊銀票奉上:“大師法力無邊,小人自然不敢怠慢。這些錢,還請您為我全家祈福。”


    寺內的其他和尚也忙著為信徒算命、解簽,言語間充滿了功利色彩。


    就在這時,寺門外傳來一陣悠揚的佛號聲:“阿彌陀佛,世間佛法本為普度眾生,豈能沾染貪欲之氣?”


    法宣聞聲抬頭,隻見兩位僧人緩緩走進寺廟,其中一人慈眉善目,正是唐僧;另一人目光如炬,手握戒珠,正是法海。


    法宣見兩人穿著普通僧袍,目光不善地上下打量了一番,冷笑道:“兩位師兄光臨本寺,不知有何貴幹?”


    法海雙手合十,冷聲說道:“貧僧途經此地,聞此寺奢靡氣息甚重,心有疑惑,特來一探究竟。”


    唐僧點頭說道:“阿彌陀佛,佛法講究清淨無為,而貴寺滿目金銀珠寶,僧人所行並非正道。貧僧鬥膽請教,施主以此為佛法,究竟渡的是誰?”


    法宣臉色一沉,冷哼道:“兩位師兄此言差矣。貧僧不過是接受施主們的供奉,以求寺院香火不斷。這等世間俗事,怎能與佛法相違?”


    法海目光冷厲,手中戒珠微微發光:“施主,你以斂財為念,卻忘了出家人本應普渡眾生,教化世人。不僅未行佛法,反而將貪欲帶入佛門,如何對得起佛祖?”


    法宣剛要辯駁,忽然感到一股莫名的壓力從法海的戒珠中湧出。他心中一驚,還未開口,法海手中戒珠猛然綻放出耀眼的金光,同時口中念誦:“大威天龍,大羅法咒,般若諸佛!”


    伴隨著法海的咒語,一道聖潔的光芒從戒珠中升騰而起,漸漸凝聚成一位端莊慈悲的身影。那身影周身環繞蓮花,手持淨瓶,正是觀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唐僧見狀,連忙跪地叩拜。


    富貴寺內的僧人和信徒也紛紛跪倒在地,不敢抬頭。


    觀音菩薩目光慈悲地掃過眾人,聲音柔和卻威嚴:“法宣,你身為出家人,不以清修自律,反以貪欲惑眾,此乃背離佛法之行。”


    法宣滿頭大汗,戰戰兢兢地說道:“菩薩明鑒,弟子隻是為了寺廟興旺,才不得已而為之,並無惡意啊!”


    觀音菩薩搖了搖頭,歎息道:“此事我自會判斷。靈吉菩薩。”


    話音剛落,另一道金光從戒珠中射出,隨之顯現出一位身披金甲、手握降魔杵的菩薩,正是靈吉菩薩。他麵色威嚴,目光如炬,冷聲說道:“法宣,佛門清淨之地卻被你沾染俗欲,今日我將以佛法度化,令你反思己過。”


    法宣嚇得臉色蒼白,連連磕頭:“菩薩饒命!弟子知錯,弟子知錯!”


    靈吉菩薩揮動降魔杵,施展佛法,將富貴寺內彌漫的貪欲之氣盡數淨化,金銀珠寶化作塵土,豪奢的裝飾變為素雅的擺設。


    被佛光照耀的信徒們也漸漸從迷惑中醒來,他們跪地痛哭,紛紛懺悔:“我們錯了,不該以供奉金錢為目的,隻求富貴,而忘記了真正的信仰!”


    觀音菩薩說道:“善哉,善哉。信佛之人,應以清淨心修善,行正道,莫被外物所迷惑。”


    信徒們連連叩頭,表示以後必將以善行為念,不再追逐虛妄的財富。


    在佛光的淨化下,法宣終於低下頭,痛哭流涕地說道:“弟子有負佛祖教誨,願自罰三年清修,閉門思過,以贖前罪。”


    觀音菩薩點頭說道:“悔改之心,方為修行之始。希望你能以此為戒,真正體悟佛法。”


    事情結束後,觀音菩薩與靈吉菩薩緩緩消失,富貴寺恢複了清淨。唐僧合十說道:“阿彌陀佛,今日之事雖驚險,但也不枉施主悔悟,重新走上正道。”


    法海點頭說道:“佛法普度眾生,但人心若為貪欲所染,便需佛光引導。今日之行,正是因果的體現。”


    兩人對富貴寺僧眾做了最後的教誨,轉身離去。他們的身影漸行漸遠,而富貴寺的鍾聲卻變得格外清朗,仿佛在昭示新的開始。


    從此,富貴寺不再以斂財為念,而是重歸清修,成為真正的佛門淨地,普渡世間迷途的眾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悟空遊萬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禁止通行之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禁止通行之神並收藏悟空遊萬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