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考道:“我的意思是,若是格跟大喊攻打居庸關占據優勢,居庸關看來危如累卵,那麽我們誰人也勸不動格跟大汗退兵,但是居庸關的守城將士們能夠阻擊敵人攻城的態勢,我們就可以勸退格跟大汗,至少也會對我們的話考慮考慮。”聽罷,三人皆認公冶考所言極有有理。伍文定道:“既然如此,隻要停戰歇息,我們就出城。”


    且說鬥戰至傍晚,夜色將臨。那李鏞新手執長刀,頂著盔甲,站在城牆之上親自指揮守戰。將攻上城頭的士兵全部斬殺,屍體全都落在城牆腳下。不過格根大軍的士兵仍在瘋狂怒吼著,城牆上殺聲也是震天動地,誓死搏鬥,前赴後繼。


    李鏞新命人運來了大批的燃油罐子,敵人一旦瘋狂攻近,就把燃油罐子扔下,烈焰四處飛騰起來,敵人的慘叫聲也翻滾而來。數一千個點燃油罐子全都往地震而去,不一會,一千個油罐子便全都用盡。


    這些油罐子是李鏞新特意命工匠連夜製成,大戰之前,李鏞新就想到燃油從城頭上倒下去,對於城頭的士兵也是有危險,好在到現在沒有發生任何意外和危險情況發生,算是老天眷顧,此時工匠將製好的油罐子運來,幫了大忙。


    且倒下燃油隻是對攻城附牆而上的士兵有用,並不能阻止其後的士兵源源不斷地攻來,這燃油罐子正好可以對那些遠處的士兵,阻斷他們的亂序進攻。


    夜色降臨。格根便下令士兵停止攻擊,首攻的士兵全部撤退。此番進攻已經整整一日,傷亡數千人,已經登上了城牆,仍被居庸關的守兵生生給挫敗了,己方的士兵非不英勇也,乃對方更為要狠。


    就在眾人以為格根大軍準備要歇兵待明日再戰的時候,格根已經命令阿圖魯的白馬先鋒開始進攻。格根一如之前那般命令弓弩手射箭,協助白馬先鋒其後跟上。李鏞新命令士兵以盾牌抵禦射來的利箭,五門大炮也不閑著,士兵發射火炮,轟擊白馬先鋒。


    待白馬先鋒來到城牆之下時,李鏞新道:“弓弩手,全部射箭。”登時箭雨如織,阿圖魯的白馬先鋒受到阻擊。居庸關是要塞之地,各種軍備十分充足,那弓箭不斷射出,毫無在意是否能夠射中敵人,隻在於氣勢壓製。


    阿圖魯的戰馬被火炮所驚擾,直立而不敢前行,阿圖魯翻身下馬,望著白馬先鋒眾士兵正往城牆而去,他舍棄了戰馬,向城牆飛奔而去,阿圖魯身先士卒,氣勢狂也,扔無濟於事。白音勸道:“大汗,他們準備實在充分,我們不能再進攻了。”格根見阿圖魯帶領的白馬先鋒也是久攻不下,隻好下令撤兵。


    白馬先鋒退卻。許久也不見進攻,陸炳對李鏞新道:“李將軍,我們要出城。”李鏞新大吃一驚,以為自己聽錯了,道:“出城,你們為何要出城?”陸炳道:“勸對方退兵。”李鏞新道:“陸大人,你也看到了,我居庸關守城將士哥哥英勇非常,我們將他們打得死傷慘重,己方死傷不過數百人,不知道陸大人為何要如此啊!”


    陸炳道:“李將軍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四人此番前去,並非是李將軍以及守城的將士們作戰不力,而是因為其他士兵,希望李將軍和守城的將士們不要誤會了。爾等作戰之英勇,我自會稟告給皇上知道的。至於我們為何如此,其中說來話長,總之我四人希望居庸關的戰事能夠早點結束。”


    李鏞新道:“可是眼下雙方正在交戰,陸大人這般下去,我怕有危險。”陸炳道:“他們也是人,他們也要歇息,一時半會是不會攻來的,快將我們放下去吧。”李鏞新想了想,道:“好吧,陸大人,你們四個要小心。”


    當夜,一名士兵策馬飛馳,來到皇宮之外,向值夜士官說要給皇上報告居庸關的緊急戰報,值夜士官見識戰報,哪裏跟怠慢,立刻將情況報告給朱厚熜,朱厚熜允見。那士兵的戰報裏指出居庸關來敵十萬,希望朝廷立刻增兵居庸關。


    看到這居庸關的戰報,朱厚熜顧不得時間是夜晚,立刻將朝廷的文武大臣召集前商議,商議之事乃關於十萬兵馬和所需糧草調動之事,此前還在爭論是否要互市的大臣們,此時團結一致,各自領命而去。


    朱厚熜本想這些大臣一定會對居庸關曾兵十萬之事推三阻四,召集想必是要怒斥一番,不想此時集會商議竟然如此迅速簡潔便商議結束,席間人人沒有推脫,皆在進項相關的協調和安排,力求此事有條不紊。


    集會商議的結果是楊一清負責清點集結的兵馬,楊廷和則負責糧草,但是大明的軍隊戰力和糧草積蓄到底如何,朱厚熜即位不久,對此還不完全了然於胸,他思慮再三心裏對此也沒有底氣,便讓楊一清和楊廷和兩位大臣留下來。


    “兩位能臣對此次調動十萬兵馬前去居庸關,覺得此事的糧草完成可有保證?”朱厚熜略微緊張的詢問。楊一清對於朱厚熜的反應略微驚訝,朱厚熜初來京城,還是第一次在大臣麵前這麽緊張,自然是對此事沒有把握。


    楊一清淡淡笑道:“皇上放心,居庸關距離此地不遠,不過裏數一百,運送糧草的損耗不大,這是其一,其二朝廷儲糧豐足,足夠征戰所用,即便格根大軍在居庸關與我大名鬥戰一年兩年,也未嚐不可。”朱厚熜道:“這麽說糧草之事問題不大。”


    楊一清道:“糧草之事較為簡單,此事說難就難在士兵的立刻調集上。”朱厚熜道:“那兵馬的調集如何,可否迅速調集起來?”楊一清道:“皇上,在一般情況下,調集十萬兵馬和糧草,時間少說也要三日。”


    朱厚熜皺眉,來迴踱步道:“居庸關的戰報十分緊急,十萬兵馬對戰我大明五萬守軍,三日後援軍才能夠調集,前去至少還需要半日時間,這實在是太慢了。”朱厚熜說罷暗道幸好詢問了此事,不然還不誤了時間。


    楊一清道:“皇上那日已經將京城的常備軍調去居庸關,此時突然要十萬兵馬,隻能在附近征集,三日時間已經是很快了。”朱厚熜大感棘手,向楊廷和問道:“楊廷和,你還有什麽好的辦法沒有啊?”


    楊廷和道:“辦法是有的。”朱厚熜道:“辦法如何?”楊廷和道:“皇上難道忘記了,京城還有三大營兵馬,就看皇上要不要三大營的出動了,若是出動,明日就可以到達居庸關上陣殺敵了。”朱厚熜道:“三大營有多少人。”


    楊廷和道:“京城三大營人手一共有十七萬,十萬大軍支援居庸關,連夜點出,明日就可以出發居庸關。”朱厚熜道:“朕的失誤,朕的失誤,沒有想到京城裏還有三大營兵馬,好極了,實在好極了。”


    京城三大營即為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總人數約為十七萬。三大營初建時,頗有戰鬥力。後來在明英宗征伐時於土木之變中主力損耗殆盡。後來於謙對京營編製進行改革,於三大營中選精銳十萬,以備緊急調用。


    楊一清道:“皇上,三大營還有一個慣例,先帝以及曆朝,都遵從這個慣例。”朱厚熜道:“什麽慣例?”楊一清道:“這三大營一般是與皇上一道出征的。”楊一清的言外之意要讓朱厚熜禦駕親征。


    朱厚熜自然明白,尋思了一會,心道:“這三大營可是京城的守衛,而居庸關就在京城百裏,乃我我大明的重要境地,區區胡族來犯,何須朕禦駕親征。且居庸關距離京城百裏,如此之近,朕也可以算是親征了。”


    楊一清和楊廷和見朱厚熜在尋思什麽,輕聲道:“皇上,此事如何?”朱厚熜終下定了決心,說道:“居庸關乃京城門戶,即便朕在宮中,也與朕禦駕親征無異。下令,立即調動三大營將士,即刻出發居庸關,告訴將士們,既然格跟前來了,


    來得正好,我們就順便報了當年土木之變的大仇,雪了那奇恥大辱。”楊一清道:“皇上放心,天明之前,三大營一定可以到達居庸關。”楊一清和楊廷和出了皇宮,立刻將朱厚熜的旨意傳達,文武大臣連夜忙碌起來,隻為在第二天一早能夠出兵居庸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英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悲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悲悲並收藏大明英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