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四人大喜道:“總算找到你了,王大人你沒事就好。”王守仁道:“現在無事,待會可能就會有麻煩,對了,葉白杭,尤秋義,莊慶元,黃高起,你們不在衙門裏,怎麽找來這裏了?還有,你們四人怎麽就知道我在這裏?”
葉白杭道:“王大人,事情是這樣的,母親大人王夫人今日突然派一仆人前來找我們四人,那仆人跟我們簡單說了此事,雖然說不出其中詳細,但我們四人想著既然是王夫人前來求助,那麽王大人一定是遇到了不小的危難,不然王夫人決計不會如此,
所以我們四人便決定不顧一切前來相助,開始找尋王大人的時候,我們也是不知道怎麽來遜,但想這當時王大人迴來給父親守製時走的是這裏,去的時候估計也是這裏,於是乎我們四人便直接往這裏趕來了,正好遇到了王大人。”
尤秋義道:“上天保佑,讓我們四人猜對了,王大人你安然無恙就好。”王守仁長歎道:“你們四人不應該前來,你們可知道此事此刻的兇險。敵人的武功比你們四人高出很多,你們是奈何不了他們的。”
莊慶元道:“當年我們四人全家受王大人家父王華大人的大恩大德,我四人發誓將永世不忘,此時若是不來,如何立於天地之間。不管遇到什麽危險,不過是一條性命而已,王華大人救下我們四人的全家,以死報之又何妨。”
王守仁見莊慶元這麽說,曉得四人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心下暗道:“看來家父當年並沒有白白救助你們,家父的在天之靈一定會感到十分高興。”道:“說起來此事我現在仍是沒有一點頭緒,但我想其後一定能夠知道事情的真麵,到底是誰要對付我王守仁。
而你們四人跟著我,便是跟著我陷入一片茫茫的兇險之中。”黃高起道:“要說兇險,王大人你可不會一點武功,豈不是比我們更加兇險,我不想那麽多,我心裏隻道王大人是一個好人,天下之人誰都知道。那麽對付王大人的,自然就是壞人了。
我四人前來之時,就已經對天盟誓,不管發生什麽事情,此行一定護著王大人的周全,雖身死亦不惜。”王守仁道“你們可要想好了,那是我父親對四位的恩德,並非我王守仁。”其實王守仁已經知道四人的心意,此時不過是要四人知道,這不過是自己父親王華的恩德。
葉白杭道:“父債子償,父恩則報於子,王華大人的大恩,自然報答在王大人的身上。”其後四人跪在王守仁的跟前,道:“我等已經發過誓,誓死護著王大人的周全。以報王華大人的在天之靈。否則天打雷劈,天誅地滅!”
王守仁聽四人的誓言,知道他已經心意堅定,自己怎麽鬥是勸說不動的,說道:“其實我之所以這樣出來,就是為了不連累家人,我們便一道前行吧,希望能夠知道發生此事的背後,到底是怎麽一迴事。”五人就此在山路上行進著。
剛走幾步,就見一人從樹上跳了下來,此人生得尖嘴猴腮,個子也不高,奸笑而說道:“王守仁,本來我還不敢確定,剛才聽見們的說話,果然是你,王守仁,跟我走吧。”此人是真金教的教徒米遇,此行跟著藍輕竹而來,碰巧在此遇到了王守仁。
王守仁打量了幾眼此人,說道:“果然沒有讓我猜錯,那人根本就不是錦衣衛。”那人說道:“王大人果然十分聰明,一猜就中,怪不得那寧王會敗在你的手裏。”王守仁道:“可否實話直說,你們到底是誰,為何要假傳聖旨,難道你們不曉得這是滅族之罪麽?”
米遇聽到王守仁說“滅族之罪”,立刻哈哈大笑了起來,好一會才說道:“滅族之罪算是什麽東西,那是朝廷官員才害怕的事情,我可不怕,對我來說,這就是嚇唬人的,朝廷就算動用天下兵馬,也未必能夠擒得住我。”
尤秋義出言諷刺道:“是啊,看你生得跟猴子一般,估計是生在樹上的,人都是在第撒謊能夠過活,確實不好擒住你這個尖嘴猴腮的猴子。”米遇最惱火別人拿他的外貌開玩笑,道:“你你誰,輪的到你來跟我說話,給我閉嘴,
今天我就讓你開開眼界,看看自己是怎麽死的。”說著快速地拔長劍,然後往尤秋義打去。尤秋義拔出大刀相迎,繼續出言諷刺道:“想不到一個猴子也會耍刀劍,今天我確實是大開眼界了。”
米遇被尤秋義的所說的話氣不過,其長劍升掃,落擊,隻聽得當當兩聲過後,兩人已經過招兩下,相麵而對。尤秋義出言諷刺,米遇心下有些惱火,但一與尤秋義交手,就知道其不是自己的對手。
米遇火氣立消,又見另外三人已經準備動手,他心下暗忖道:“看來得找個機會與你單打獨鬥才行,隻要你跟我單打獨鬥,我便好好教訓教訓你,看你還敢出這無禮之言否。”就在此時,葉白杭,莊慶元,黃高起聯手而上。
米遇收劍道:“誒,你們慢著可好。”葉白杭道:“你想要作甚?”米遇道:“你們四人想要圍攻我,以多欺少,實在太不講規矩了。”葉白杭道:“我們和你並非切磋武藝,還講什麽江湖規矩。以多欺少又如何。”
米遇對王守仁道:“王大人,我們來講一個條件可好。”王守仁道:“行啊,那你就說說,讓我們看看你的條件值不值得。”
米遇這般當然有自己的想法,那尤秋義出言諷刺,米遇心下想的是單打獨鬥,然後乘機狠狠地將其教訓一番,若四人而來,自己想要教訓就不得了。
米遇氣勢早就想好怎麽辦,他仍是假意想了一項,道:“不如這樣子可好,我是來擒住王守仁的,眼下他若是能夠在五十招之內不被我打敗,我立刻就走,如何。”王守仁早已經看穿米遇所想,對葉白杭小聲說道:“他不過是找機會教訓已經尤秋義罷了。”
葉白杭正好反駁,不想那尤秋義卻答應了此事,說道:“好啊,希望你言出必行。”葉白杭說道:“此事不可。”尤秋義卻執意同意了此事,對米遇道:“就如你這般,你要五十招之內勝不過我,立刻就給我滾蛋。”
那米遇計謀已經得逞,哪裏會再管尤秋義所言無禮,冷然道:“放心,你隻要勝得過我,我立刻就滾,我還會告訴王大人,這些事情到底為何會發生。”一旁的葉白杭暗暗對黃高起和莊慶元道:“若是尤秋義不敵此人我們怎麽辦?”
黃高起迴答道:“這還用說,自然是一起上,護著尤秋義。我們這樣又不是江湖上的比武切磋,算不得無信和卑鄙。”莊慶元道:“不錯,我也是這麽想的。”葉白杭道:“那好,我們時刻看著他們的打鬥,一旦尤秋義有所不濟,我們立刻相助。”
葉白杭三人手放在了刀柄上,做好了隨時動手相助的準備。但見米遇持著長劍,道:“我先讓你十招,也算在五十招之內,這樣可是讓你占盡了便宜。”言語之間充滿了鄙視。尤秋義道:“好,這個便宜我就占了,不占白不占。”說著手中的大刀揮舞而去。
尤秋義的招式平平,是江湖上最為平常的刀法,但凡習練刀法之人都學到的入門功夫。當年四人進入衙門當差前,王華就請來幾位師父教導他們四人,好在他們四人勤奮苦學,過了衙門當差的基本要求,這才身為官差。
其實即使學得的是入門功夫,但若是使用者內力幾位高深,使用出來的威力也會極大,於常人多有不同,同是一拳,內力平平者使出來連婦孺都可以接下,而內力高深者則連武藝極為高強之人都不敢直麵。
尤秋義這幾下過後,米遇心下完全有了把握。米遇言出必行,果真連續讓尤秋義過了十招,這並非是他不願與尤秋義對上,而是一來言而有信,讓其出完十招,二來也讓葉白杭,莊慶元和黃高起信守諾言。
一旁的王守仁見米遇躲避尤秋義的步法遊刃有餘,而且腳下遊走起來章法極為巧妙,輕功可謂極高,怪不得剛才敢說出即使朝廷出動天下兵馬,也未必能夠擒住他的言語。王守仁雖然不會武功,但當年平定朱宸濠之亂時,
他親眼見過徐正、張水牛、武小尤等人施展的武功,事情見多了,即使不會做也懂得察看了,王守仁對葉白杭三人道:“那人在戲弄尤秋義,待會尤秋義一定會輸給那人,你們要伺機而動,一旦有變,立刻相助。”
葉白杭道:“王大人,事情是這樣的,母親大人王夫人今日突然派一仆人前來找我們四人,那仆人跟我們簡單說了此事,雖然說不出其中詳細,但我們四人想著既然是王夫人前來求助,那麽王大人一定是遇到了不小的危難,不然王夫人決計不會如此,
所以我們四人便決定不顧一切前來相助,開始找尋王大人的時候,我們也是不知道怎麽來遜,但想這當時王大人迴來給父親守製時走的是這裏,去的時候估計也是這裏,於是乎我們四人便直接往這裏趕來了,正好遇到了王大人。”
尤秋義道:“上天保佑,讓我們四人猜對了,王大人你安然無恙就好。”王守仁長歎道:“你們四人不應該前來,你們可知道此事此刻的兇險。敵人的武功比你們四人高出很多,你們是奈何不了他們的。”
莊慶元道:“當年我們四人全家受王大人家父王華大人的大恩大德,我四人發誓將永世不忘,此時若是不來,如何立於天地之間。不管遇到什麽危險,不過是一條性命而已,王華大人救下我們四人的全家,以死報之又何妨。”
王守仁見莊慶元這麽說,曉得四人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心下暗道:“看來家父當年並沒有白白救助你們,家父的在天之靈一定會感到十分高興。”道:“說起來此事我現在仍是沒有一點頭緒,但我想其後一定能夠知道事情的真麵,到底是誰要對付我王守仁。
而你們四人跟著我,便是跟著我陷入一片茫茫的兇險之中。”黃高起道:“要說兇險,王大人你可不會一點武功,豈不是比我們更加兇險,我不想那麽多,我心裏隻道王大人是一個好人,天下之人誰都知道。那麽對付王大人的,自然就是壞人了。
我四人前來之時,就已經對天盟誓,不管發生什麽事情,此行一定護著王大人的周全,雖身死亦不惜。”王守仁道“你們可要想好了,那是我父親對四位的恩德,並非我王守仁。”其實王守仁已經知道四人的心意,此時不過是要四人知道,這不過是自己父親王華的恩德。
葉白杭道:“父債子償,父恩則報於子,王華大人的大恩,自然報答在王大人的身上。”其後四人跪在王守仁的跟前,道:“我等已經發過誓,誓死護著王大人的周全。以報王華大人的在天之靈。否則天打雷劈,天誅地滅!”
王守仁聽四人的誓言,知道他已經心意堅定,自己怎麽鬥是勸說不動的,說道:“其實我之所以這樣出來,就是為了不連累家人,我們便一道前行吧,希望能夠知道發生此事的背後,到底是怎麽一迴事。”五人就此在山路上行進著。
剛走幾步,就見一人從樹上跳了下來,此人生得尖嘴猴腮,個子也不高,奸笑而說道:“王守仁,本來我還不敢確定,剛才聽見們的說話,果然是你,王守仁,跟我走吧。”此人是真金教的教徒米遇,此行跟著藍輕竹而來,碰巧在此遇到了王守仁。
王守仁打量了幾眼此人,說道:“果然沒有讓我猜錯,那人根本就不是錦衣衛。”那人說道:“王大人果然十分聰明,一猜就中,怪不得那寧王會敗在你的手裏。”王守仁道:“可否實話直說,你們到底是誰,為何要假傳聖旨,難道你們不曉得這是滅族之罪麽?”
米遇聽到王守仁說“滅族之罪”,立刻哈哈大笑了起來,好一會才說道:“滅族之罪算是什麽東西,那是朝廷官員才害怕的事情,我可不怕,對我來說,這就是嚇唬人的,朝廷就算動用天下兵馬,也未必能夠擒得住我。”
尤秋義出言諷刺道:“是啊,看你生得跟猴子一般,估計是生在樹上的,人都是在第撒謊能夠過活,確實不好擒住你這個尖嘴猴腮的猴子。”米遇最惱火別人拿他的外貌開玩笑,道:“你你誰,輪的到你來跟我說話,給我閉嘴,
今天我就讓你開開眼界,看看自己是怎麽死的。”說著快速地拔長劍,然後往尤秋義打去。尤秋義拔出大刀相迎,繼續出言諷刺道:“想不到一個猴子也會耍刀劍,今天我確實是大開眼界了。”
米遇被尤秋義的所說的話氣不過,其長劍升掃,落擊,隻聽得當當兩聲過後,兩人已經過招兩下,相麵而對。尤秋義出言諷刺,米遇心下有些惱火,但一與尤秋義交手,就知道其不是自己的對手。
米遇火氣立消,又見另外三人已經準備動手,他心下暗忖道:“看來得找個機會與你單打獨鬥才行,隻要你跟我單打獨鬥,我便好好教訓教訓你,看你還敢出這無禮之言否。”就在此時,葉白杭,莊慶元,黃高起聯手而上。
米遇收劍道:“誒,你們慢著可好。”葉白杭道:“你想要作甚?”米遇道:“你們四人想要圍攻我,以多欺少,實在太不講規矩了。”葉白杭道:“我們和你並非切磋武藝,還講什麽江湖規矩。以多欺少又如何。”
米遇對王守仁道:“王大人,我們來講一個條件可好。”王守仁道:“行啊,那你就說說,讓我們看看你的條件值不值得。”
米遇這般當然有自己的想法,那尤秋義出言諷刺,米遇心下想的是單打獨鬥,然後乘機狠狠地將其教訓一番,若四人而來,自己想要教訓就不得了。
米遇氣勢早就想好怎麽辦,他仍是假意想了一項,道:“不如這樣子可好,我是來擒住王守仁的,眼下他若是能夠在五十招之內不被我打敗,我立刻就走,如何。”王守仁早已經看穿米遇所想,對葉白杭小聲說道:“他不過是找機會教訓已經尤秋義罷了。”
葉白杭正好反駁,不想那尤秋義卻答應了此事,說道:“好啊,希望你言出必行。”葉白杭說道:“此事不可。”尤秋義卻執意同意了此事,對米遇道:“就如你這般,你要五十招之內勝不過我,立刻就給我滾蛋。”
那米遇計謀已經得逞,哪裏會再管尤秋義所言無禮,冷然道:“放心,你隻要勝得過我,我立刻就滾,我還會告訴王大人,這些事情到底為何會發生。”一旁的葉白杭暗暗對黃高起和莊慶元道:“若是尤秋義不敵此人我們怎麽辦?”
黃高起迴答道:“這還用說,自然是一起上,護著尤秋義。我們這樣又不是江湖上的比武切磋,算不得無信和卑鄙。”莊慶元道:“不錯,我也是這麽想的。”葉白杭道:“那好,我們時刻看著他們的打鬥,一旦尤秋義有所不濟,我們立刻相助。”
葉白杭三人手放在了刀柄上,做好了隨時動手相助的準備。但見米遇持著長劍,道:“我先讓你十招,也算在五十招之內,這樣可是讓你占盡了便宜。”言語之間充滿了鄙視。尤秋義道:“好,這個便宜我就占了,不占白不占。”說著手中的大刀揮舞而去。
尤秋義的招式平平,是江湖上最為平常的刀法,但凡習練刀法之人都學到的入門功夫。當年四人進入衙門當差前,王華就請來幾位師父教導他們四人,好在他們四人勤奮苦學,過了衙門當差的基本要求,這才身為官差。
其實即使學得的是入門功夫,但若是使用者內力幾位高深,使用出來的威力也會極大,於常人多有不同,同是一拳,內力平平者使出來連婦孺都可以接下,而內力高深者則連武藝極為高強之人都不敢直麵。
尤秋義這幾下過後,米遇心下完全有了把握。米遇言出必行,果真連續讓尤秋義過了十招,這並非是他不願與尤秋義對上,而是一來言而有信,讓其出完十招,二來也讓葉白杭,莊慶元和黃高起信守諾言。
一旁的王守仁見米遇躲避尤秋義的步法遊刃有餘,而且腳下遊走起來章法極為巧妙,輕功可謂極高,怪不得剛才敢說出即使朝廷出動天下兵馬,也未必能夠擒住他的言語。王守仁雖然不會武功,但當年平定朱宸濠之亂時,
他親眼見過徐正、張水牛、武小尤等人施展的武功,事情見多了,即使不會做也懂得察看了,王守仁對葉白杭三人道:“那人在戲弄尤秋義,待會尤秋義一定會輸給那人,你們要伺機而動,一旦有變,立刻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