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摩尼這一開口,剛才還吵吵嚷嚷的雙方佛陀此時全都恢複了安靜。
藥師佛等人站在一旁,麵無表情地看著釋迦摩尼,且看他如何給出一個公斷,內心卻冷笑著等著看他的笑話。
三大士和大日如來在底下沉默不言,他們畢竟是這西方教的後來者,在這西方之中勢單力薄,全看釋迦摩尼能否為他們撐腰。
“二聖臨行之前,曾將佛法東傳之事囑托於我。”
釋迦摩尼掃了眾人一眼,語重心長的說道:
“為此,我常常夙興夜寐日夜苦思,不得安息。”
“佛祖為西方計,為廣大佛門計,身負重任,多有勞煩,實乃我輩之楷模。”
底下觀世音等人聞言,立刻低頭讚頌。
藥師佛等人臉色一僵,釋迦牟尼一開口就將二聖的麵子搬了出來,這就讓他們不好反駁他接下去的話了。
況且這釋迦摩尼確實一心一意為弘揚佛門而盡心盡力,秉持的又是二聖的旨意,這話一出,任誰都挑不出刺來。
“佛祖辛勞。”
藥師佛等人,也不情不願地應和道。
釋迦摩尼看兩方的態度有所緩和,於是點點頭,接著說道:
“此番大日如來東行,雖然不曾拿下分毫的靈地,卻是為我佛門妙法好好展露了一番。眾生皆道我佛門乃是旁門,因此多慕道門之法,而小看了我佛門神通。今日大如來東海大戰,盡顯我佛門妙法的威力,可謂是功勞一件。如此功過相抵,諸位以為如何?”
釋迦摩尼這話顯然是在袒護大如來,三大士一聽此話立刻心中便安心了許多,顯然佛祖並未忘了當日在老子麵前的承諾;
而藥師佛等人則有些憤憤不平,大日如來出師未捷,釋迦摩尼卻如此和稀泥,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此事暫且揭過,且來談談接下去的事情。佛法東傳雖是天地大勢,但這其中卻極為不易。諸位如果不信,此番倒是有一契機。藥師佛,燃燈古佛,爾等雙方可願賭上一賭,便可盡知大日如來之不易。”
“誰若能拔得頭籌,我便那了八寶功德池借出三天,任憑爾等強化金身之法。”
那八寶功德池原本是接引聖人掌管,二聖離了西方聖境之前,便將此寶地交由釋迦摩尼一人掌管。
八寶功德池乃是佛門度化信徒之後那信仰之力的最後歸屬,經過無數年的積累,其中的池水更是是難得的寶貝,尤其是對眾人修行的金身舍利最為有益。
這功德池就是釋迦摩尼自己都輕易不肯開放,為的就是怕竭澤而漁。但今日卻大方的拿出來作為賭注,也難怪會引得眾人心動。
“願聞其詳,究竟是何契機?”
藥師佛等人和燃燈古佛等人,雙方勢力一時之間都被這賭注所吸引,迫不及待地詢問起來。
“道門三教分裂已久,因為此事氣運也跟著日漸衰弱,東方之地就此出現了一絲佛法東傳的契機。我已算定,數百年後會出現我西方的一次小機緣,爾等可各選一名弟子前往東方傳道,誰若是成功地紮下了根基,便算做此事的贏家,諸位覺得如何?”
比傳道?
釋迦摩尼的這番話倒是讓眾人有些意外,不比神通,不比法寶,居然比的是傳道,這還真有些稀奇。
但轉念一想,東方三教確實分裂已久,但現在東方道統依舊香火旺盛,此時傳道確實難度極大,少不了要被群起而攻之,因此這事情並不像說的那般簡單。
“具體是何時,還請佛祖指點!”
這事情雖然不簡單,但一方麵是有利可圖另一方麵又能壓對方一頭,因此雙方都是急不可耐地站得出來應和道。
“大約就在300多年以後。爾等可先挑選好一名傳法弟子,到時候我自然會告知。”
眾人聞言之後點點頭,看向彼此的眼神之中更是閃過一絲火花,兩邊顯然是已經鬥出了真火,但在釋迦摩尼的調和之下將對對方的矛盾轉化成了傳法的動力。
事情調和完畢雙方眾人各自退下,偌大的大雷音寺中隻剩下釋迦摩尼一人獨坐於中央。
“老師果然厲害,三言兩語之間就暫時消去眾人之間的戾氣,讓他們全都將注意力轉移到傳法之事來。如此一來既避免了我佛門內耗,又能使眾人一致對外,真乃一箭雙雕之妙計!”
釋迦摩尼眼前飄過一道金黃色的微光,這道微光飄飄忽忽,邊飛嘴裏還邊說著話,聽他聲音似乎顯得有些稚嫩,大約是十四五歲小男孩的聲音。
天底下能跟釋迦摩尼這般說話的,原本就沒有幾人,這人究竟是誰?
隻見釋迦摩尼伸出左手接住了這團黃色的微光:
“金蟬子吾徒,看破且不說破才是大智慧,你又忍不住開始賣弄起小聰明來了。”
釋迦摩尼言詞上雖然是在責備對方,但語氣中卻透露出對這人的欣賞。
隻見他手掌之上那團金黃色微光逐漸散去,顯露出其中隱藏的真實麵貌——原來是一隻金黃色的蟬。
“嘿嘿,我又沒有在外人麵前賣弄,隻是在老師麵前忍不住為老師的智慧感慨,有些情不自禁罷了!”
這金蟬顯然修行的日頭還不算長,但麵對釋迦摩尼這等三界大能之時,竟然語氣中還帶著幾分撒嬌的意味。
能在釋迦摩尼麵前撒嬌的,找遍了三界,也就他金蟬子這獨一份了。
“我西方教中龍蛇混雜,弟子眾多,但又各自心懷鬼胎。如果不小心應對,隻怕隨時都有內訌的可能,為師這也是迫不得已。”
在他人麵前釋迦摩尼還能保持莊重嚴肅,但在這他最愛的小徒弟麵前,他卻常常難得地顯露出了自己原本的真性情。
這金蟬子原本隻是一隻洪荒異種,每次釋迦摩尼講道之時,都會靜靜地落在旁邊仔細聽講。
釋迦摩尼講經從來不介意他人旁聽,這這也是效仿其師通天教主東海講經之時海納百川的寬容態度,因此隻要是路過的有緣之人,皆可聽得真經。
像金蟬子這事情原本十分尋常,但誰知道這金蟬子居然天生聰明過人,聽經聽得久了就自行修成了法力,得了智慧。
釋迦摩尼看他如此聰明,又難得與自己頗為投緣,心裏頓時起了愛才之意,便將他收為了自己的弟子一直留在身邊細細教導。
藥師佛等人站在一旁,麵無表情地看著釋迦摩尼,且看他如何給出一個公斷,內心卻冷笑著等著看他的笑話。
三大士和大日如來在底下沉默不言,他們畢竟是這西方教的後來者,在這西方之中勢單力薄,全看釋迦摩尼能否為他們撐腰。
“二聖臨行之前,曾將佛法東傳之事囑托於我。”
釋迦摩尼掃了眾人一眼,語重心長的說道:
“為此,我常常夙興夜寐日夜苦思,不得安息。”
“佛祖為西方計,為廣大佛門計,身負重任,多有勞煩,實乃我輩之楷模。”
底下觀世音等人聞言,立刻低頭讚頌。
藥師佛等人臉色一僵,釋迦牟尼一開口就將二聖的麵子搬了出來,這就讓他們不好反駁他接下去的話了。
況且這釋迦摩尼確實一心一意為弘揚佛門而盡心盡力,秉持的又是二聖的旨意,這話一出,任誰都挑不出刺來。
“佛祖辛勞。”
藥師佛等人,也不情不願地應和道。
釋迦摩尼看兩方的態度有所緩和,於是點點頭,接著說道:
“此番大日如來東行,雖然不曾拿下分毫的靈地,卻是為我佛門妙法好好展露了一番。眾生皆道我佛門乃是旁門,因此多慕道門之法,而小看了我佛門神通。今日大如來東海大戰,盡顯我佛門妙法的威力,可謂是功勞一件。如此功過相抵,諸位以為如何?”
釋迦摩尼這話顯然是在袒護大如來,三大士一聽此話立刻心中便安心了許多,顯然佛祖並未忘了當日在老子麵前的承諾;
而藥師佛等人則有些憤憤不平,大日如來出師未捷,釋迦摩尼卻如此和稀泥,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此事暫且揭過,且來談談接下去的事情。佛法東傳雖是天地大勢,但這其中卻極為不易。諸位如果不信,此番倒是有一契機。藥師佛,燃燈古佛,爾等雙方可願賭上一賭,便可盡知大日如來之不易。”
“誰若能拔得頭籌,我便那了八寶功德池借出三天,任憑爾等強化金身之法。”
那八寶功德池原本是接引聖人掌管,二聖離了西方聖境之前,便將此寶地交由釋迦摩尼一人掌管。
八寶功德池乃是佛門度化信徒之後那信仰之力的最後歸屬,經過無數年的積累,其中的池水更是是難得的寶貝,尤其是對眾人修行的金身舍利最為有益。
這功德池就是釋迦摩尼自己都輕易不肯開放,為的就是怕竭澤而漁。但今日卻大方的拿出來作為賭注,也難怪會引得眾人心動。
“願聞其詳,究竟是何契機?”
藥師佛等人和燃燈古佛等人,雙方勢力一時之間都被這賭注所吸引,迫不及待地詢問起來。
“道門三教分裂已久,因為此事氣運也跟著日漸衰弱,東方之地就此出現了一絲佛法東傳的契機。我已算定,數百年後會出現我西方的一次小機緣,爾等可各選一名弟子前往東方傳道,誰若是成功地紮下了根基,便算做此事的贏家,諸位覺得如何?”
比傳道?
釋迦摩尼的這番話倒是讓眾人有些意外,不比神通,不比法寶,居然比的是傳道,這還真有些稀奇。
但轉念一想,東方三教確實分裂已久,但現在東方道統依舊香火旺盛,此時傳道確實難度極大,少不了要被群起而攻之,因此這事情並不像說的那般簡單。
“具體是何時,還請佛祖指點!”
這事情雖然不簡單,但一方麵是有利可圖另一方麵又能壓對方一頭,因此雙方都是急不可耐地站得出來應和道。
“大約就在300多年以後。爾等可先挑選好一名傳法弟子,到時候我自然會告知。”
眾人聞言之後點點頭,看向彼此的眼神之中更是閃過一絲火花,兩邊顯然是已經鬥出了真火,但在釋迦摩尼的調和之下將對對方的矛盾轉化成了傳法的動力。
事情調和完畢雙方眾人各自退下,偌大的大雷音寺中隻剩下釋迦摩尼一人獨坐於中央。
“老師果然厲害,三言兩語之間就暫時消去眾人之間的戾氣,讓他們全都將注意力轉移到傳法之事來。如此一來既避免了我佛門內耗,又能使眾人一致對外,真乃一箭雙雕之妙計!”
釋迦摩尼眼前飄過一道金黃色的微光,這道微光飄飄忽忽,邊飛嘴裏還邊說著話,聽他聲音似乎顯得有些稚嫩,大約是十四五歲小男孩的聲音。
天底下能跟釋迦摩尼這般說話的,原本就沒有幾人,這人究竟是誰?
隻見釋迦摩尼伸出左手接住了這團黃色的微光:
“金蟬子吾徒,看破且不說破才是大智慧,你又忍不住開始賣弄起小聰明來了。”
釋迦摩尼言詞上雖然是在責備對方,但語氣中卻透露出對這人的欣賞。
隻見他手掌之上那團金黃色微光逐漸散去,顯露出其中隱藏的真實麵貌——原來是一隻金黃色的蟬。
“嘿嘿,我又沒有在外人麵前賣弄,隻是在老師麵前忍不住為老師的智慧感慨,有些情不自禁罷了!”
這金蟬顯然修行的日頭還不算長,但麵對釋迦摩尼這等三界大能之時,竟然語氣中還帶著幾分撒嬌的意味。
能在釋迦摩尼麵前撒嬌的,找遍了三界,也就他金蟬子這獨一份了。
“我西方教中龍蛇混雜,弟子眾多,但又各自心懷鬼胎。如果不小心應對,隻怕隨時都有內訌的可能,為師這也是迫不得已。”
在他人麵前釋迦摩尼還能保持莊重嚴肅,但在這他最愛的小徒弟麵前,他卻常常難得地顯露出了自己原本的真性情。
這金蟬子原本隻是一隻洪荒異種,每次釋迦摩尼講道之時,都會靜靜地落在旁邊仔細聽講。
釋迦摩尼講經從來不介意他人旁聽,這這也是效仿其師通天教主東海講經之時海納百川的寬容態度,因此隻要是路過的有緣之人,皆可聽得真經。
像金蟬子這事情原本十分尋常,但誰知道這金蟬子居然天生聰明過人,聽經聽得久了就自行修成了法力,得了智慧。
釋迦摩尼看他如此聰明,又難得與自己頗為投緣,心裏頓時起了愛才之意,便將他收為了自己的弟子一直留在身邊細細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