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跟隨薑子牙修行兵法多年,當然也具備同等的戰略眼光。


    他也看得出來,從西岐發軍要想殺向孟津,最佳的路線就是從岐山途徑燕山然後繼續開往金雞嶺,之後以金雞嶺為轉折點先攻下最難的第一關——汜水關,之後便能順勢攻城拔寨直達朝歌。


    薑子牙這行軍路線選的當然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隻是隻有武吉心裏清楚,那金雞嶺可不是什麽善地。隻怕西岐大軍剛出便要被那孔宣堵了個正著。


    出師未捷先損兵折將,實在是大大的晦氣。


    “這孔宣為什麽非要來人間當什麽總兵,這廝到底是有什麽毛病?”


    堂堂的準聖高手偏偏要隱匿身形在殷商為將,這還真是惡趣味。


    不過武吉轉念一想,孔宣雖然厲害,但很快就會驚動西方聖人來收服他,算起來最多是有驚無險,應該也無大礙。於是他點點頭:


    “老師,那咱們就先去這金雞嶺!”


    薑子牙翻開兵冊點了點大軍的詳細,又掐指算了算,然後這才繼續開口:


    “不急,此次征伐要動用大軍六十萬,軍勢甚是浩大。以我之意須先置前、後、左、右四路先鋒協同我這中軍節製兵力,我打算以黃天化為前軍先鋒,南宮適為左軍先鋒,武吉你為右軍先鋒,最以哪吒為後軍先鋒。再用楊戩、鄭倫、雷震子為三軍督糧官,以保萬事無虞。”


    除了這些安排之外,緊接著薑子牙還分班列隊將大軍重新建製得清清楚楚,以保證大軍指揮調度上能夠進退有度。


    武吉聽得直點頭,薑子牙果然是兵法老道。


    要知道要統領六十萬大軍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一件事,對常人而言別說統領六十萬人,就是讓六百人聽話都不容易。也隻有薑子牙這樣的兵法大家,才能做到指揮千軍萬馬如使臂指。


    除此之外,選人用人更是要細細斟酌。


    東征動用的大軍人數這麽多,糧草押運上必須要有所保障,因此督糧官的人選也極為重要。楊戩、雷震子本領高強且善於機變,可應付押運糧草時發生的一切意外狀況;鄭倫雖然本事不及兩人但也有異術在身,且在蘇護手底下運糧多年經驗老道,也足以托付大任。選這三人前後支援來迴運糧,正是上上之選。


    武吉看薑子牙這麽快就從元始天尊的打擊中重拾心神,專心投入到大戰備戰中去,這才放下心來:


    “既然如此,我這就先去置辦一應旗幟、將印,以供老師調派。”


    有武吉從旁協助,薑子牙再以姬發賜下的劍印號令群臣眾將紛紛行動,不消半月前期備戰工作就已經基本完成。


    算好良辰吉日,薑子牙便與姬發一同領軍,浩浩蕩蕩往金雞嶺開去。


    一路上三軍歡悅,士氣高漲,薑子牙和姬發看軍心如此,心情也跟著變得愉悅:


    “軍心如此,這仗就算是已經勝了一半了!”


    君臣兩人並馬同行說說笑笑行至燕山,正是心情大好的時候,前軍軍勢忽然沒來由地停了下來,薑子牙正要奇怪,前軍先鋒黃天化便急匆匆地騎著玉麒麟轉頭趕了過來,臉色難看地向他報告道:


    “迴稟大王、元帥,前方有兩個自稱是‘伯夷叔齊’的人攔住大軍吵著要見大王,我看兩人氣度不凡,不敢隨便動手,隻得先迴來向大王報告。”


    “他們兩人在哪裏!?”


    一聽這兩人的名字,薑子牙和姬發全都嚇了一大跳,也顧不上什麽威儀直接拍馬往前去見那兩個怪人。


    隻見大軍前果然站著兩個怪人。


    這兩人雖然身上穿的不過是粗布麻衣,但臉上的表情卻是一派高貴正直,兩人正攔在大軍之前一臉的憤憤,死命攔著人不讓過去。周圍的將士得了黃天化的令也不敢動他們兩人,因此就僵持在了一起。


    “不想在這竟然遇到兩位賢人,不知二位前來是對小子有何見教?”


    姬發趕緊滾鞍下馬,畢恭畢敬地向兩人躬身請教。


    薑子牙也跟在身後眉頭緊鎖,怎麽剛出發就招惹來了這兩個人?


    姬發對兩人如此恭敬不是沒有原因,伯夷叔齊雖然看上去隻是兩個普通人,但卻是天下聞名的賢人,姬發想取得天下成為一代明君自然就得禮敬賢人,免得落下個怠慢大賢的惡名。


    伯夷叔齊本是成湯封國孤竹國的兩個王子,上一代顧竹君死後想傳位給伯夷,伯夷不肯接受要讓給弟弟叔齊;叔齊又說長幼有序不可逆亂,因此也不肯接受。


    兩人兄弟謙讓嚴守禮製,甚至到了連封國都可以不要的地步,這樣的事跡傳揚出去以後讓天下人都為之敬佩,因此兩人才成為了天下聞名的大賢。


    伯夷叔齊見姬發親自來了,於是一齊稽首對姬發直言問道:


    “今日武王跟元帥率領大軍,這是要往何處去?”


    薑子牙一聽就知道這兩人是來找茬了,武王伐紂的事情早就已經昭告天下,又有誰人不知,又何況是在離西岐這麽近的地方,兩人明知故問,必定是來阻撓伐紂大業的。


    雖然明知如此,但薑子牙也隻能老老實實地迴答道:


    “紂王無道逆天行事,殘虐百姓焚炙忠良,種種罪行早已惹得天下共憤,我主受命於天,正要撥亂反正起兵討伐這無道之君。”


    “此言差矣!”


    伯夷叔齊一聽薑子牙這話立馬吹胡子瞪眼睛,指著姬發的鼻子毫不客氣地當麵斥責道:


    “君臣父子本是一體。從來隻聽過君父有過,臣子當以德勸勉的,哪有做臣子的主動弑殺君父的?”


    “以子殺父,是為不孝;以臣弑君,是為不忠;妄動刀兵陷萬民於戰火,是為不仁;背棄商君先人之約,是為不義!”


    “以我二人之見,大王和元帥還是就此迴頭,免得惹出大錯悔之晚矣!”


    姬發弓著腰,被兩人指著鼻子數落得滿臉尷尬,這兩個家夥說起大道理來倒是頭頭是道讓人無法反駁,但這伐紂大業又怎麽可能因為這兩個人的幾句話就打道迴府的?


    偏這兩人又是天下聞名的大賢,打又打不得,罵也罵不得,實在是令人鬱悶。


    薑子牙也是滿肚子的怒火,這兩個人簡直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且不說這六十萬大軍已經發動,與天下諸侯會盟孟津的事情也已經說好,這時候打道迴府白費無數人力財力不說,周天子今後的威嚴又在哪裏?


    正當薑子牙和姬發兩人對這兩朵“白蓮花”敢怒不敢言的時候,忽然眼前雷光一閃武吉現身,睜著閃閃發光的迷弟眼,眉開眼笑地對兩人稱讚:


    “兩位大賢,真是說的太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武吉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象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象馬並收藏封神之武吉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