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何曾跟武吉說過這話?
什麽囑咐武吉指點雲霄,什麽必定有報答,全都是武吉信口瞎編的。
武吉開始並沒有想到這人就是雲霄,但結合她剛才話裏提供的線索,再經過自己的推測,這才終於得出結論。
封神之中能值得聖人親自出手的本來就沒有幾人,而女子之身更是難得,再說兄弟姐妹齊上榜,除了趙公明三宵這“滿門忠烈”的一家子,還能有誰?
說實話,武吉一開始不是沒動過殺心,尤其是雲霄此時動彈不得任人魚肉的時候。
三宵為了報仇甚至不惜擺下大陣對抗聖人,要真是讓她知道眼前的“小兄弟”就是她的殺兄仇人,那還不得跟武吉拚命?
可武吉轉念一想,太清聖人如此安排必有緣由,倘若真是不打算讓這雲霄活了,那何必多此一舉,大可跟那碧霄瓊霄一般當場打死完事。既然安排他們兩人在這裏相遇,這其中必有其他的用意。
而且現在看來,雲霄娘娘的確見識不同凡響,她對兄妹上榜之事早有心理準備,所以這殺兄之仇還真未必就完全沒有轉圜的餘地。
雲霄聽他這麽說,大大方方地笑道:
“你我既然有緣,我本不該小氣。隻是如今我也是落難之身,法寶全不在身上,不好送予你。而且如我看得沒錯,太清聖人已經傳了你神通道法,我所知所學再強也強不過聖人,真教你些什麽也隻是獻醜,想來想去,還真想不到能給你什麽。”
“這樣吧,如果我看得沒錯,你修行的應該是太上神霄雷法?”
武吉點點頭:
“仙子慧眼。”
雲霄低頭想了一下,心中盤算了一番:
“論雷法造詣我雖然不及金靈師姐,但上清一脈的道法卻也都學過,隻是與她專精不同。你若是不嫌棄,我便傳你一些上清一脈的雷法,你拿來相互映照或能有所體會。”
金靈聖母是聞仲的老師,日後的鬥母,那可是能獨鬥三大士而占據上風的高人,雲霄雖然境界上未必差她多少,但畢竟專精不同。
可是以她接近準聖的境界來指點武吉,還是綽綽有餘的。
三教同根同源,道法本就一脈相承,雲霄誤以為武吉是太清門人,因此並不介意道法外傳。其實從前三聖還未生疏時門下弟子倒是多有走動彼此交流,所以道法互通倒也不是什麽大忌,隻是現在這種事反倒是少了。
“那就多謝仙子了。”
武吉自然來者不拒,但凡是好處他照單全收。
“你可聽好了。”
雲霄被壓在麒麟山下,除了張嘴傳道也確實做不了太多的事情,於是兩人相對而坐,花了近半天的功夫將她所知上清一脈的雷法傳承指點予武吉。
武吉聽完長出了一口氣,三教果真是同出一源,雷法上更是極度相似,但卻都帶有各自的特點,相互印證之下倒真是讓武吉大有收獲。雖然境界上並沒有突飛猛進,但在對雷法的認知上卻有不少的進步。
“多謝仙子!今日傳道讓武吉大有收獲,日後有緣自會再見!”
好處也已經得了,武吉言罷起身一拱手,立刻顯出古雷神法相,身後雙翅一拍瞬間便飛出千裏之外。
“武吉?等等,這名字怎麽聽著好生耳熟?”
雲霄聞言臉色一變,她再想說些什麽,但武吉此時已經飛出了千裏之遙,說什麽都來不及了。
……
“好險好險!我祝你突破境界,這份人情可該跟趙公明之死相互抵消了吧?”
武吉一看距離隔了這麽遠,這才長出一口氣。
在這等境界的高人麵前耍心眼實在是太危險了。
武吉在老君麵前再如何耍無賴心裏也不怕,因為他知道老君不會對他不利;可這雲霄不同,往大了說那可是殺兄之仇,雖然人家現在被壓在麒麟山下,可真要拚命以兩人當時的距離武吉斷無半點生存的可能。
占了便宜就趕快跑,這才是武吉的生存之道。
武吉停在半空想了想,暫時也沒有地方可以去,既然黃河陣已經被破,那暫時兩軍陣前應該無人敢去放肆。
畢竟聖人剛剛在岐山擒殺了前來尋仇的三宵,又有哪個不開眼的敢過來找死?
“我先迴去看看情況再做打算。”
武吉再次拍動翅膀,不多時就到了岐山。
此刻岐山殺聲震天人頭聳動,商周大軍正殺得熱鬧。
黃河陣一破聞仲大軍之中再無能人,於是薑子牙大膽再行劫營之計,西周眾將傾巢而出,直殺得商軍丟盔棄甲。
武吉迴頭一看,十二金仙基本都已經迴了山,隻剩下幾人去圍堵聞仲此刻也不在戰場,因此場中此時並無高手。
武吉心想,這不正是自己大顯身手的絕好機會嗎?
於是他把那混元珍珠傘往半空中一祭,也去不管凡兵俗將,專挑辛環等有道術在身的人出手。
混元珍珠傘飛在半空,上麵的寶珠寶玉瑟瑟放光,轉動之間相互碰撞更是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霎時間覆蓋了整片戰場。
戰場之上辛環等人正與西周諸將殺得難解難分,忽然這混元珍珠傘的寶光灑下,將他們手中的各色法寶全都收走,眾人兩手空空,神情也跟著為之一愣。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哪裏容得人走神?隻這片刻的愣神功夫,西周諸將便抓住了戰機迅速斬殺對麵的敵手,從而使得商軍在戰場上的局勢愈發地頹唐。
半空中的武吉見好就收,充分的貫徹了“隻劫財不殺人”的強盜邏輯,收走了一大堆的法寶卻並不下場動手廝殺,多少也減少一點因果沾惹。
收取這些法寶不過隻是一點添頭,今天真正的重頭戲還在聞仲身上。
武吉馬不停蹄地趕了過去,此地是一處枝繁葉茂風景如畫的山嶺,景色雖然優美,但名字卻殺氣十足。
“絕龍嶺!”
誰也說不清這名字的來曆究竟為何,但這都不重要。因為武吉知道,今天將有一位殷商的股肱重臣要喪命於此,從而使得這一處荒郊野地流芳千古。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後世用來讚頌嶽飛的詩句今天套用在聞太師的頭上,卻也十分適用。
武吉到時,闡教群仙已經把聞太師團團圍住,雲中子更是祭出了通天神火柱將其困在當中。神火一起,可憐那忠心為國的老太師瞬間化為了飛灰,連個全屍都沒能留下。
雖然兩人分屬兩方,武吉也不止一次地設計坑過聞太師,但這說來說去也隻是立場問題,武吉的心中對這樣赤膽忠心的人物還是保存著一絲崇敬之意。
這樣的英雄該被世人所銘記。縱觀上下五千年的中華史,正是因為有這些個先賢的精神在,才一點一滴逐漸形成了一個民族的脊梁和風骨,從而使得中華民族無數次從絕境中浴火重生。
這些個道理,身為穿越者的武吉知道得尤為清楚。
“嗯?”
武吉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但卻忽然發現那親手燒死聞仲的雲中子似乎有些不尋常的舉動。
什麽囑咐武吉指點雲霄,什麽必定有報答,全都是武吉信口瞎編的。
武吉開始並沒有想到這人就是雲霄,但結合她剛才話裏提供的線索,再經過自己的推測,這才終於得出結論。
封神之中能值得聖人親自出手的本來就沒有幾人,而女子之身更是難得,再說兄弟姐妹齊上榜,除了趙公明三宵這“滿門忠烈”的一家子,還能有誰?
說實話,武吉一開始不是沒動過殺心,尤其是雲霄此時動彈不得任人魚肉的時候。
三宵為了報仇甚至不惜擺下大陣對抗聖人,要真是讓她知道眼前的“小兄弟”就是她的殺兄仇人,那還不得跟武吉拚命?
可武吉轉念一想,太清聖人如此安排必有緣由,倘若真是不打算讓這雲霄活了,那何必多此一舉,大可跟那碧霄瓊霄一般當場打死完事。既然安排他們兩人在這裏相遇,這其中必有其他的用意。
而且現在看來,雲霄娘娘的確見識不同凡響,她對兄妹上榜之事早有心理準備,所以這殺兄之仇還真未必就完全沒有轉圜的餘地。
雲霄聽他這麽說,大大方方地笑道:
“你我既然有緣,我本不該小氣。隻是如今我也是落難之身,法寶全不在身上,不好送予你。而且如我看得沒錯,太清聖人已經傳了你神通道法,我所知所學再強也強不過聖人,真教你些什麽也隻是獻醜,想來想去,還真想不到能給你什麽。”
“這樣吧,如果我看得沒錯,你修行的應該是太上神霄雷法?”
武吉點點頭:
“仙子慧眼。”
雲霄低頭想了一下,心中盤算了一番:
“論雷法造詣我雖然不及金靈師姐,但上清一脈的道法卻也都學過,隻是與她專精不同。你若是不嫌棄,我便傳你一些上清一脈的雷法,你拿來相互映照或能有所體會。”
金靈聖母是聞仲的老師,日後的鬥母,那可是能獨鬥三大士而占據上風的高人,雲霄雖然境界上未必差她多少,但畢竟專精不同。
可是以她接近準聖的境界來指點武吉,還是綽綽有餘的。
三教同根同源,道法本就一脈相承,雲霄誤以為武吉是太清門人,因此並不介意道法外傳。其實從前三聖還未生疏時門下弟子倒是多有走動彼此交流,所以道法互通倒也不是什麽大忌,隻是現在這種事反倒是少了。
“那就多謝仙子了。”
武吉自然來者不拒,但凡是好處他照單全收。
“你可聽好了。”
雲霄被壓在麒麟山下,除了張嘴傳道也確實做不了太多的事情,於是兩人相對而坐,花了近半天的功夫將她所知上清一脈的雷法傳承指點予武吉。
武吉聽完長出了一口氣,三教果真是同出一源,雷法上更是極度相似,但卻都帶有各自的特點,相互印證之下倒真是讓武吉大有收獲。雖然境界上並沒有突飛猛進,但在對雷法的認知上卻有不少的進步。
“多謝仙子!今日傳道讓武吉大有收獲,日後有緣自會再見!”
好處也已經得了,武吉言罷起身一拱手,立刻顯出古雷神法相,身後雙翅一拍瞬間便飛出千裏之外。
“武吉?等等,這名字怎麽聽著好生耳熟?”
雲霄聞言臉色一變,她再想說些什麽,但武吉此時已經飛出了千裏之遙,說什麽都來不及了。
……
“好險好險!我祝你突破境界,這份人情可該跟趙公明之死相互抵消了吧?”
武吉一看距離隔了這麽遠,這才長出一口氣。
在這等境界的高人麵前耍心眼實在是太危險了。
武吉在老君麵前再如何耍無賴心裏也不怕,因為他知道老君不會對他不利;可這雲霄不同,往大了說那可是殺兄之仇,雖然人家現在被壓在麒麟山下,可真要拚命以兩人當時的距離武吉斷無半點生存的可能。
占了便宜就趕快跑,這才是武吉的生存之道。
武吉停在半空想了想,暫時也沒有地方可以去,既然黃河陣已經被破,那暫時兩軍陣前應該無人敢去放肆。
畢竟聖人剛剛在岐山擒殺了前來尋仇的三宵,又有哪個不開眼的敢過來找死?
“我先迴去看看情況再做打算。”
武吉再次拍動翅膀,不多時就到了岐山。
此刻岐山殺聲震天人頭聳動,商周大軍正殺得熱鬧。
黃河陣一破聞仲大軍之中再無能人,於是薑子牙大膽再行劫營之計,西周眾將傾巢而出,直殺得商軍丟盔棄甲。
武吉迴頭一看,十二金仙基本都已經迴了山,隻剩下幾人去圍堵聞仲此刻也不在戰場,因此場中此時並無高手。
武吉心想,這不正是自己大顯身手的絕好機會嗎?
於是他把那混元珍珠傘往半空中一祭,也去不管凡兵俗將,專挑辛環等有道術在身的人出手。
混元珍珠傘飛在半空,上麵的寶珠寶玉瑟瑟放光,轉動之間相互碰撞更是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霎時間覆蓋了整片戰場。
戰場之上辛環等人正與西周諸將殺得難解難分,忽然這混元珍珠傘的寶光灑下,將他們手中的各色法寶全都收走,眾人兩手空空,神情也跟著為之一愣。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哪裏容得人走神?隻這片刻的愣神功夫,西周諸將便抓住了戰機迅速斬殺對麵的敵手,從而使得商軍在戰場上的局勢愈發地頹唐。
半空中的武吉見好就收,充分的貫徹了“隻劫財不殺人”的強盜邏輯,收走了一大堆的法寶卻並不下場動手廝殺,多少也減少一點因果沾惹。
收取這些法寶不過隻是一點添頭,今天真正的重頭戲還在聞仲身上。
武吉馬不停蹄地趕了過去,此地是一處枝繁葉茂風景如畫的山嶺,景色雖然優美,但名字卻殺氣十足。
“絕龍嶺!”
誰也說不清這名字的來曆究竟為何,但這都不重要。因為武吉知道,今天將有一位殷商的股肱重臣要喪命於此,從而使得這一處荒郊野地流芳千古。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後世用來讚頌嶽飛的詩句今天套用在聞太師的頭上,卻也十分適用。
武吉到時,闡教群仙已經把聞太師團團圍住,雲中子更是祭出了通天神火柱將其困在當中。神火一起,可憐那忠心為國的老太師瞬間化為了飛灰,連個全屍都沒能留下。
雖然兩人分屬兩方,武吉也不止一次地設計坑過聞太師,但這說來說去也隻是立場問題,武吉的心中對這樣赤膽忠心的人物還是保存著一絲崇敬之意。
這樣的英雄該被世人所銘記。縱觀上下五千年的中華史,正是因為有這些個先賢的精神在,才一點一滴逐漸形成了一個民族的脊梁和風骨,從而使得中華民族無數次從絕境中浴火重生。
這些個道理,身為穿越者的武吉知道得尤為清楚。
“嗯?”
武吉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但卻忽然發現那親手燒死聞仲的雲中子似乎有些不尋常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