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這話剛一出口,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對勁。


    “這話怎麽有點熟悉?怎麽感覺這話一說出來對方就要遭遇不測似的?”


    武吉想了想,難怪念的這麽順口,“xx請留步”的句式不就是封神裏著名的災星,申公豹的名言麽?


    “呸呸呸!小爺我可是大大的福星!”


    武吉趕緊連呸三聲,現在既然人在封神故事之中,申公豹這掃把星的名字他還是少提省得觸黴頭。


    南宮適正躊躇滿誌地躍馬在前,被武吉這麽一喊立刻撥馬迴頭:


    “武吉,有什麽事嗎?”


    武吉打馬向前,身子挨近南宮適,小聲說道:


    “將軍公忠體國,一有戰事總是第一個請纓出戰,小子佩服!”


    武吉先是一記輕飄飄的馬屁拍上去,南宮適自然是十分受用,胸膛一挺雄赳赳氣昂昂地自傲道:


    “這個,先王臨終遺命所托,本將自然是不敢怠慢。況且兵者國家大事也,本該如此,本該如此嘛,哈哈哈!”


    武吉看南宮適果真上鉤,於是緊接著把話頭又遞了上去:


    “將軍無私,不過嘛……隻怕此役恐無將軍出場的餘地。”


    南宮適剛覺得有些輕飄飄,武吉這一轉折又立刻將他這一顆要建功立業的雄心拽到了地上,他趕緊開口問道:


    “哦?武吉,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武吉微微一笑:


    “我料想,我師父,也就是薑丞相宅心仁厚,恐怕不願見將士流血,將要施展昆侖山道術將魯雄大軍殲滅於未戰,所以我才說將軍恐怕無用武之地。”


    南宮適一聽,臉上的表情先是難以置信,但轉頭一想仙道中人的手段哪裏是他這凡人能猜度的,如果薑子牙真的打算施展道法手段來解決戰事,武吉所說的情形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丞相體諒將士性命,這自然是極好的。”


    南宮適心不在焉地答道,言語中不免透露著幾分失落。


    不讓打戰就沒有建功的機會,他這當將軍當然不會太高興。


    武吉和南宮適一邊說著話一邊行軍,轉眼就已經到了岐山的隘口,迴頭一看一騎煙塵正匆匆趕來,武吉指著那煙塵對南宮適言道:


    “將軍難道不信我說的話?不然,可聽聽師父的傳令是讓咱們駐守隘口,還是帶兵上山。”


    “此時正是夏日炎熱天氣,豈有放棄緊要隘口反倒帥兵上山的道理?萬一敵軍圍困山腳斷了糧草水路,豈不是全軍覆沒?”


    南宮適連連擺手表示不信,薑丞相是知兵之人,豈會出這樣的昏招?


    武吉自信地斷言道:


    “將軍如若不信我的話,且先聽聽看這傳令兵怎麽說。”


    傳令兵果然飛馬趕來,向兩人傳達薑子牙的軍令:


    “丞相有令,請兩位將軍即刻領兵上山紮營,不得延誤!”


    南宮適一聽大吃一驚,沒想到事情居然跟武吉所料想的分毫不差,望向武吉的眼神也跟著多了幾分重視。


    他哪裏知道武吉是因為穿越而來的對封神演義中的故事情節早就熟知,因此才會“料事如神”。


    “賢侄!丞相這……”


    “師父他要施展非常手段,所以這軍令安排自然不能用常理猜測。”


    武吉這麽一說幾乎就坐實了南宮適這迴無戰可打、無功可建的結局,南宮適因此不免有些苦澀:


    “既然丞相軍令如此,那咱們就照辦吧。”


    武吉一步一步引著南宮適進到他的預想之中,見時機已到,再次開口轉變話鋒:


    “不過嘛……事情也不是沒有轉機,如果將軍願意,我願向師傅建議先不用這術法神通。畢竟凡間的事情本該由凡人自行解決,施展法術恐怕有違天道。”


    經過一波三折的心路曆程,南宮適早已對武吉是信任有加,幾乎是搶著答應道:


    “賢侄所言極是!這法術嘛,也不能隨隨便便亂用不是!該打仗還是得打仗,該流血還是要流血。賢侄盡管說話,我照辦便是!”


    “好!那就請將軍暫時替我掌管這五千人,先在山坡隘口處紮下營盤,我這就去勸說師父改變主意,不消一時半刻便能迴來。”


    南宮適滿口答應:


    “賢侄但去無妨!”


    武吉立刻雷光一閃,顯化出古雷神法相從馬背上衝天而起,眨眼間就已經不見了人影。


    南宮適也是第一次見他這扮相,胯下的馬被驚得差點當場撩了蹄子,他趕緊勒住韁繩,疑惑地看著武吉去的方向,不禁喃喃自語:


    “旁人的仙家弟子都是粉雕玉砌風度翩翩,哪個不是仙風道骨的俊朗模樣?怎麽偏偏丞相門下兩人,一個比一個醜陋?莫不是丞相有什麽有別於常人的審美趨向?”


    “是了,聽聞丞相在朝歌時曾經取過一門親,對方是八十多歲的黃花閨女……”


    想到這裏南宮適搖搖頭,修道有什麽好?好好的人,眼光都修歪了。


    ……


    武吉一轉身飛迴了薑子牙大營,薑子牙一臉詫異,怎麽傳令兵剛走沒多久武吉就迴來了?


    “徒兒請教師父,修仙者是否應當上應天心,下察人和,廣積善緣?”


    武吉也不明說,故意打了個啞謎省得直言進諫讓師徒兩個鬧得不愉快。


    薑子牙是何等聰明的人物?豈會聽不出武吉話裏的意思?


    於是他答道:


    “天道四十九,但也有餘一是例外。世上總有不沾因果之人、不得不行之事,豈可一概而論?”


    武吉心中暗暗歎了一口氣,果然,一定是元始天尊對薑子牙承諾過,說他是應劫之人殺人可不沾因果,薑子牙這才如此敢大膽行事熬不顧及殺生害命帶來的大量因果。


    隻是聖人也是人,也會騙人;不一樣的是,尋常仙神騙了人他們師徒還可以打上門去討個說法,可要是被聖人騙了,除了硬吃下這個啞巴虧還能怎樣?


    結合封神後薑子牙的結局,武吉斷定元始天尊說的什麽不沾因果純粹是狗屁謊話,為的就是催促薑子牙不擇手段地盡快促成封神之事而已。


    可這話武吉不能明說,否則有詆毀聖人之嫌。


    他想了想,接著說道:


    “師父,公道自在人心,即便不沾因果如此隨意奪取千萬人的性命,恐怕日後良心難安落下心病心魔。徒弟這裏有一計,保證數日之間便可擊退魯雄大軍,請師父容許武吉一試。此計若不成功,師父可再行施法。”


    武吉看薑子牙臉上還在猶豫,咬了咬牙幹脆下了血本:


    “弟子情願領下軍令狀!倘若不成,情願受軍法處置!”


    別人的話薑子牙可以不聽,但武吉這大徒弟的話,他總歸是要給點薄麵:


    “也罷,那就姑且一試。你有何要求,一並說來。”


    “弟子要借哪吒一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之武吉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象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象馬並收藏封神之武吉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