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在臨淄城中的聲望,在這一日水漲船高來到頂峰,一度超過了青州牧劉備。在眾儒生的心中,無疑已經有不少人,將劉彥視為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和完人。尤其是那些百姓家中的學子。


    劉彥身後,蔡邕、盧植等人雙眼冒光,看向劉彥的眼神,如同在欣賞一件絕世的寶物。


    這篇被劉彥稱為《師說》的文章,其中道理十分淺近,然而又十分振聾發聵。猶如平地驚雷一般,炸響在眾人耳邊。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蔡邕望向劉彥,口中不斷嘟囔著,“說得好啊!”


    “能有這麽一篇文章存世,劉德然之名,已經可以名垂青史了。”孔融十分讚服地歎了一口氣,不禁開口說道。


    要知道韓愈是什麽人?是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文公!元豐元年,更是從祀孔廟。


    韓愈這篇《師說》,不隻將道理講得十分明白,單就文學性上來說,也是一篇曠古爍今的文章。


    當五百年之後的大家文章,來到這個時代,收拾這種隻會空談的儒生,豈不是降維打擊?


    如今已然三十而立之年的劉彥,捋著胡須放聲大笑。隻見他轉過身去,朝著身後的盧植等眾人抱拳行禮,而後瀟灑地一甩袍袖,轉身大步離去。


    站在原地早就看愣了的諸葛亮,被一旁的戲誌才拍了一下肩膀,這才如夢初醒般迴過神來,急忙邁開腳步緊緊跟上前方劉彥、郭嘉、戲誌才三人的身影。


    隻見此時的人群之中,一道身材高挑且清秀俊俏的身影,正快步走出學宮大門,一路緊跟在劉彥等人身後。


    “將軍留步!”那道身影忽然抬手一揮,在劉彥身後大聲喊道,成功將眾人攔下,“學生初到此地,心中尚有諸多疑惑未解,還望將軍不吝賜教。”


    眾人聞言,紛紛轉身,目光聚焦於那位突然發聲的高挑身影上。在場眾人,劉彥、郭嘉、戲誌才、諸葛亮,每個人都算得上俊俏,然而此人,卻有一種尋常男子沒有的書卷氣。眾人隻覺此人舉止間,帶著幾分不屬於男子的柔美。


    此人一身儒生裝扮,頭戴一頂青色束發冠,發絲如墨,順滑垂下,碎發隨風輕舞,更添飄逸之感。


    他身著一襲淡藍色儒衫,衣衫上繡著細致的竹葉圖案。腰間係著一條白色絲帶,絲帶上掛著玉佩,隨著步伐輕輕搖曳,玉佩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


    莫說尋常學子,便是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們,也未必有如此形貌。


    郭嘉的眼神忽然古怪起來。


    這人與劉彥這種常在戰陣之上行走來往的人不同,他膚色白皙,白得甚至有些病態。他雖然裝扮得英氣十足,但也掩飾不住眉宇之間的溫柔。這人聲音空靈無比,不似男子之粗獷。郭嘉仔細看來,這人分明不是尋常男子的形貌,顯然是一個扮作男裝的女子!


    倘若不仔細看,確實是看不出來。一旁的劉彥,顯然就一時間沒看出來。


    郭嘉迴頭,看向一旁與他並肩站立的戲誌才。二人對視一眼,隨即點頭示意。郭嘉的臉上露出壞笑。


    “德然,我等尚且有事,你且莫急,先好好招待這位……”郭嘉說著,打量著那人的麵容,“招待這位公子。”


    郭嘉話畢,接著抱起還沒反應過來的諸葛亮,逃之夭夭了。劉彥轉頭看去,正要拉諸葛亮來應對,卻發現諸葛亮已經被郭嘉二人裹挾走了。


    劉彥十分無奈,隻好伸手,邀請這個女扮男裝的女子,前往先前那個小酒館坐下。


    “這位尊兄,彥才微德薄,如有學業之上的疑問,不如去往學宮,尋求鄭公、盧公等人相問。”劉彥抬起酒盞,向這人敬酒,並且出言推辭。


    那人見狀,手上動作一僵,但隨即接過酒盞,一口氣飲了下去。不多時,這人白皙的臉龐之上,緊接著露出了酒紅的顏色。


    “在下乃陳留人氏,久慕將軍聲名文才,前來相見。今日將軍一篇師說,可謂是震古爍今,晚生十分佩服。”這人對答如流,劉彥也毫無察覺。


    “尊兄謬讚。”劉彥也舉起酒盞致意,“不知有何疑問,彥一定盡力解答。”


    “在下自陳留而來,一路眼見民生疾苦,心中擔憂非常。然而自入青州以來,卻見此間百姓,竟遠不同於他郡。 ”這位清秀青年靜靜開口,話語中滿含敬意。


    “晚生親至此地,聞聽劉使君廣施仁政,聲聞四海,百姓無不親服。”那人清秀的臉龐之上,顯露出一抹擔憂,“將軍為政雖仁,建立學宮也是仁善之舉。隻是將軍所言,實在有些驚世駭俗。晚生以為,阻力甚大。敢問將軍,所為初衷為何?”


    劉彥盯著她的臉龐看了片刻。


    “如我先前所說,當年武帝確立察舉,其本意甚善。然而時遷日移,所謂察舉,已然大變,不複當年。”


    “至於所謂士農工商,雖然地位不等,但其也有道理。然而無農無工,這些東西,又從何而來呢?”劉彥說著,指了指對麵那人身上的衣衫,並且舉起了自己手上的酒盞。


    “武帝罷黜百家,奉儒家為治國之道,雖為祖製。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單憑儒家,豈能平定四海亂賊?英明如武帝者,也是外儒內法。”


    劉彥每說一句,對麵女扮男裝的女子便點頭以作致意,十分讚同劉彥所說的話。


    “晚生聽說,將軍頗有詩才。我曾有幸讀過將軍的作品。”


    聽了這話,反而是劉彥摸不著頭腦了。自己哪裏作過什麽詩歌?且不說他所熟知的一些詩歌,其格式並不順應這個時代。單就他所熟知這個時代的詩歌,也就是老曹家那幾位的作品。


    在劉彥的記憶裏,這篇《師說》,應當是他第一次當文抄公。


    隻見對麵那人,微微閉上清亮的眸子,開口誦念道。


    “威震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咚咚。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耳機喜歡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耳機喜歡打並收藏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