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們軍隊中對於特戰隊的訓練該停止了。”
李績沒有管房玄齡心裏在想什麽,直接向皇帝李世民說道。
“陛下,訓練確實該停止了,特戰隊的威力在這一場戰爭中已經顯露出來了,我們的訓練再進行下去,很容易被外族學去的。人多口雜,防不過來的。”
李靖也是附和李績話,向李世民說道。
“你們也是這個意見嗎?”李世民悠悠的問道。
“臣等附議。”
武將們早就被特戰隊這種斬首的行為嚇破了膽,見兩位軍中大佬全都發話了,誰還會反對。
“你們都是這個意見?”李世民有點失望的再次問道。
“不,俺老程反對。你們就是怕死。沒看到戰報說嗎,鬆讚幹布那小子也怕死,派了三千親衛守護牙帳,不也沒死嗎?你們多派點人守護著就是了。”
程咬金聽到皇帝話後立刻出聲喝到。
程咬金真的不怕死嗎?不是的。
在大唐,不管是論軍事才能,論武力,程咬金都排不進頂級行列,還整天一副混世魔王混不吝的形象。
可就是這麽一個什麽都不算頂尖的混不吝。
在李績多次被貶,李靖怕功高蓋主,全天十二個時辰都開著自家大門任人監督的封建王朝。
他卻爬到了一等國公,一生無恙,安詳晚年。
靠的是什麽?靠的就是他那一套察言觀色的本事。
當李世民略帶失望的語氣,又問了一遍的時候。
程咬金就知道了,對於特戰隊的問題,皇帝早已有了解決的辦法。
所以,盡管程咬金也怕死,他也不知道怎麽解決特戰隊的問題,卻也不妨礙他點到為止的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程咬金,你閉嘴。這不是你耍無賴的地方。我們不是怕死,我們是在為大唐著想。鬆讚幹布沒事,那是華王不忍特戰隊受損。”
“如果不計後果,你認為一千特戰隊幹不掉三千守衛守護的鬆讚幹布嗎?就算是六千人守衛,鬆讚幹布也隻有死路一條。”
“我們都死了,軍隊誰來指揮?還不是和吐蕃大軍一樣,成為敵人的口中肉,碗中食?”
李績聽了程咬金的話後,大怒。對著程咬金就是一頓嗬斥。
“李大人,且莫動怒。老夫也讚成程大將軍的意見。我們不能因噎廢食。關於特戰隊的問題,我們已經走在了各國的最前列,隻要我們比敵人更強,我們就能一直掌握著主動權,我們怕,敵軍將領更怕。”
另一位最了解皇帝心思的人,莫過於長孫無忌了。隻是相對於程咬金的胡攪蠻纏,長孫無忌算是有理有據。
“長孫大人,這不是怕不怕的問題,這是關乎全軍幾萬,幾十萬將士性命的問題。”
“我知道不能因噎廢食,但是我覺得我們有了這一千特戰隊戰士就足夠了了,就不要再訓練了別的了,隻要訓練方法不透露出去,我們才是真正的把特種作戰的方法掌握在手裏。”
李靖出言反駁長孫無忌的話。
對於他這種將軍來說,將所有的意外排除在外,才是打勝仗的基礎。
“好了,別吵了,朕問你們,這場戰爭中,你們覺得華王指揮能力比起你們怎麽樣?”
李世民突然插話道。
“迴陛下,華王天縱奇材,料事如神。末將本以為華王作戰全憑自身武力。現在才知道,華王的兵法尤在末將之上,末將自愧不如。”
李靖出言說道。至於是真的自愧不如,還是謙虛,那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末將等自愧不如。”
大唐第一軍神都自愧不如了,誰還敢說自己別華王強。
“朕告訴你們,華王的軍事能力,朕早就知曉,朕都自愧不如,隻是年幼時,他仗著自己的武力,喜歡以力破之,不屑顯示罷了。”
“那麽,諸位,既然你們都承認華王的軍事才能在你們之上,說他料事如神,那麽你們能想到的,華王會想不到嗎?”
“你們真的以為現在軍中推廣那套翻磚牆,趟泥坑,爬繩索是真正的特戰隊訓練方法嗎?”
“你們知道真正特戰隊的挑人方法嗎?你們訓練的那些人會說突厥語,會說吐蕃話嗎?”
“你們訓練的那些所謂的特戰隊會潛伏,會化妝,會不留痕跡的混入敵軍嗎?”
“還有,你們真的以為華王建造的學院,隻研究你們現在所用的那些讓生活更舒服,供你們享受的新奇事物嗎?”
“換句話說,拍拍你們的胸脯,動動你們的腦子,用你們訓練方法訓練出來的特戰隊能在二十萬大軍中斬殺敵酋,燒毀糧草嗎?”
“連自己訓練的兵有什麽樣的能力都不知道,我看程咬金說的對,你們的腦袋真的是被驢踢了。”
看著底下被自己問的麵紅耳赤的眾人,李世民心中別提多爽了。這個x裝的,實在是太爽了。
“好了,關於特戰隊的事,到此為止。該讓你們知道的時候,自然會讓你們知道。”
“兵部根據戰報上的記錄,拿出對這次出征將士們的賞賜方案,尤其是對特戰隊的賞賜。這次朕要大賞。”
“還有禮部,吐蕃二十名萬夫長,三位大將軍,四位將軍,一位宰相,一位大相,一位讚普,他們的屍體都在運往長安的路上,禮部拿出相對應的厚葬規格,送來了就葬了吧,朕就不看了。”
“退朝吧。”
唐軍大勝,吐蕃滅國,又在群臣麵前大耍了一把威風。李世民心裏算是痛快了。
而此時,李察和他的大軍在幹什麽呢?
別的軍隊,大戰勝利之後都是在原地安營紮寨等著皇帝班師迴朝的命令。沒有命令不得進行下一步行動。
而李察呢?他才不管那一套呢。
有時候李察真的很慶幸。
自己從後世所帶來的記憶,是存放的地方是李元霸這具身軀。
李元霸在大唐,完全是一個bug的存在。
皇帝信任他,文武百官,名門望族懼怕他。百姓愛戴他。
別人不敢說的話,他敢說。
別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做。
可以說,李元霸在大唐做事可以毫無顧忌。為所欲為。
這也為他改變大唐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如果李察的記憶是別人的身軀上,那麽實際上,在這個世家當道,皇家懷疑的封建社會,他將寸步難行。
如果他展現出過多的不被認知的才能知識,那麽稍微一個不小心不是被人弄死,就是被人藏起來榨幹才能,為私人牟利。
這不,仗著自己不管做什麽都無人敢反對的本事,李察沒有等皇帝班師迴朝的命令。
帶著他的大軍,繼續向前,通過高原,向草原行軍,去整個西域耀武揚威去了。
當然,李察也不是真的去顯擺,他這樣做自然是有目的的。
李績沒有管房玄齡心裏在想什麽,直接向皇帝李世民說道。
“陛下,訓練確實該停止了,特戰隊的威力在這一場戰爭中已經顯露出來了,我們的訓練再進行下去,很容易被外族學去的。人多口雜,防不過來的。”
李靖也是附和李績話,向李世民說道。
“你們也是這個意見嗎?”李世民悠悠的問道。
“臣等附議。”
武將們早就被特戰隊這種斬首的行為嚇破了膽,見兩位軍中大佬全都發話了,誰還會反對。
“你們都是這個意見?”李世民有點失望的再次問道。
“不,俺老程反對。你們就是怕死。沒看到戰報說嗎,鬆讚幹布那小子也怕死,派了三千親衛守護牙帳,不也沒死嗎?你們多派點人守護著就是了。”
程咬金聽到皇帝話後立刻出聲喝到。
程咬金真的不怕死嗎?不是的。
在大唐,不管是論軍事才能,論武力,程咬金都排不進頂級行列,還整天一副混世魔王混不吝的形象。
可就是這麽一個什麽都不算頂尖的混不吝。
在李績多次被貶,李靖怕功高蓋主,全天十二個時辰都開著自家大門任人監督的封建王朝。
他卻爬到了一等國公,一生無恙,安詳晚年。
靠的是什麽?靠的就是他那一套察言觀色的本事。
當李世民略帶失望的語氣,又問了一遍的時候。
程咬金就知道了,對於特戰隊的問題,皇帝早已有了解決的辦法。
所以,盡管程咬金也怕死,他也不知道怎麽解決特戰隊的問題,卻也不妨礙他點到為止的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程咬金,你閉嘴。這不是你耍無賴的地方。我們不是怕死,我們是在為大唐著想。鬆讚幹布沒事,那是華王不忍特戰隊受損。”
“如果不計後果,你認為一千特戰隊幹不掉三千守衛守護的鬆讚幹布嗎?就算是六千人守衛,鬆讚幹布也隻有死路一條。”
“我們都死了,軍隊誰來指揮?還不是和吐蕃大軍一樣,成為敵人的口中肉,碗中食?”
李績聽了程咬金的話後,大怒。對著程咬金就是一頓嗬斥。
“李大人,且莫動怒。老夫也讚成程大將軍的意見。我們不能因噎廢食。關於特戰隊的問題,我們已經走在了各國的最前列,隻要我們比敵人更強,我們就能一直掌握著主動權,我們怕,敵軍將領更怕。”
另一位最了解皇帝心思的人,莫過於長孫無忌了。隻是相對於程咬金的胡攪蠻纏,長孫無忌算是有理有據。
“長孫大人,這不是怕不怕的問題,這是關乎全軍幾萬,幾十萬將士性命的問題。”
“我知道不能因噎廢食,但是我覺得我們有了這一千特戰隊戰士就足夠了了,就不要再訓練了別的了,隻要訓練方法不透露出去,我們才是真正的把特種作戰的方法掌握在手裏。”
李靖出言反駁長孫無忌的話。
對於他這種將軍來說,將所有的意外排除在外,才是打勝仗的基礎。
“好了,別吵了,朕問你們,這場戰爭中,你們覺得華王指揮能力比起你們怎麽樣?”
李世民突然插話道。
“迴陛下,華王天縱奇材,料事如神。末將本以為華王作戰全憑自身武力。現在才知道,華王的兵法尤在末將之上,末將自愧不如。”
李靖出言說道。至於是真的自愧不如,還是謙虛,那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末將等自愧不如。”
大唐第一軍神都自愧不如了,誰還敢說自己別華王強。
“朕告訴你們,華王的軍事能力,朕早就知曉,朕都自愧不如,隻是年幼時,他仗著自己的武力,喜歡以力破之,不屑顯示罷了。”
“那麽,諸位,既然你們都承認華王的軍事才能在你們之上,說他料事如神,那麽你們能想到的,華王會想不到嗎?”
“你們真的以為現在軍中推廣那套翻磚牆,趟泥坑,爬繩索是真正的特戰隊訓練方法嗎?”
“你們知道真正特戰隊的挑人方法嗎?你們訓練的那些人會說突厥語,會說吐蕃話嗎?”
“你們訓練的那些所謂的特戰隊會潛伏,會化妝,會不留痕跡的混入敵軍嗎?”
“還有,你們真的以為華王建造的學院,隻研究你們現在所用的那些讓生活更舒服,供你們享受的新奇事物嗎?”
“換句話說,拍拍你們的胸脯,動動你們的腦子,用你們訓練方法訓練出來的特戰隊能在二十萬大軍中斬殺敵酋,燒毀糧草嗎?”
“連自己訓練的兵有什麽樣的能力都不知道,我看程咬金說的對,你們的腦袋真的是被驢踢了。”
看著底下被自己問的麵紅耳赤的眾人,李世民心中別提多爽了。這個x裝的,實在是太爽了。
“好了,關於特戰隊的事,到此為止。該讓你們知道的時候,自然會讓你們知道。”
“兵部根據戰報上的記錄,拿出對這次出征將士們的賞賜方案,尤其是對特戰隊的賞賜。這次朕要大賞。”
“還有禮部,吐蕃二十名萬夫長,三位大將軍,四位將軍,一位宰相,一位大相,一位讚普,他們的屍體都在運往長安的路上,禮部拿出相對應的厚葬規格,送來了就葬了吧,朕就不看了。”
“退朝吧。”
唐軍大勝,吐蕃滅國,又在群臣麵前大耍了一把威風。李世民心裏算是痛快了。
而此時,李察和他的大軍在幹什麽呢?
別的軍隊,大戰勝利之後都是在原地安營紮寨等著皇帝班師迴朝的命令。沒有命令不得進行下一步行動。
而李察呢?他才不管那一套呢。
有時候李察真的很慶幸。
自己從後世所帶來的記憶,是存放的地方是李元霸這具身軀。
李元霸在大唐,完全是一個bug的存在。
皇帝信任他,文武百官,名門望族懼怕他。百姓愛戴他。
別人不敢說的話,他敢說。
別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做。
可以說,李元霸在大唐做事可以毫無顧忌。為所欲為。
這也為他改變大唐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如果李察的記憶是別人的身軀上,那麽實際上,在這個世家當道,皇家懷疑的封建社會,他將寸步難行。
如果他展現出過多的不被認知的才能知識,那麽稍微一個不小心不是被人弄死,就是被人藏起來榨幹才能,為私人牟利。
這不,仗著自己不管做什麽都無人敢反對的本事,李察沒有等皇帝班師迴朝的命令。
帶著他的大軍,繼續向前,通過高原,向草原行軍,去整個西域耀武揚威去了。
當然,李察也不是真的去顯擺,他這樣做自然是有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