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太極宮,立政殿。
大唐長孫皇後正是常住於此。長孫皇後端坐在那裏,臉色異常的蒼白。去年寒冬的一場大病,至今沒有恢複過來。
“母後,母後,兕子迴來了。兕子給母後帶花來了。”小兕子手捧著一束從禦花園裏摘來的花,蹦蹦跳跳的向長孫皇後跑來。
“母後,父皇說母後隻要心情好了,身體就會很快的好起來。兕子帶來的花能給母後帶來好心情嗎?”小兕子甜甜的笑道。
“當然了,小兕子帶來的花,這麽好看,母後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小兕子這麽孝順,母後一定會很快好起來的。”長孫皇後看著眼前的小可兒,溫柔的笑道。
“小兕子今天去哪裏玩了啊,怎麽現在才來母後這呢?”長孫皇後問道。
“母後,今天兕子跟長樂姐姐出宮去找紅袖姐姐玩了。是父皇允許的,不是兕子偷偷跑出去的,兕子可乖了。”小兕子開心的說道。
“嗬嗬,對,小兕子最乖了。小兕子玩的開心嗎?”見到小兕子開心,長孫皇後也開心的笑了起來。
“嗯,可開心了,今天兕子碰到了一個特別厲害的大哥哥,大哥哥教書可厲害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讓兕子記住了很多字呢。兕子背給母後聽:‘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兕子還知道父皇勸皇爺爺起兵的故事,就是說:‘前朝末年,父皇見不得百姓疾苦......’”小兕子的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下了,一臉興奮的向長孫皇後顯擺今天學到的東西。
長孫皇後麵露微笑的聽著,沒有打斷小兕子的講述,隻是自己心中卻掀起了驚濤駭浪。能讓一個四歲小孩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記住這麽多東西,這個人是大才啊。這件事一定要告訴皇帝,不能讓這種大才埋沒於江湖之外。
耐心的聽完小兕子的講述,長孫皇後溫柔的說道:“母後的小兕子是最棒的,這麽小的年紀就認識這麽多字了,那小兕子能告訴母後今天你跟長樂姐姐和紅袖姐姐去哪玩了嗎?你那個特別厲害的大哥哥在哪裏教書啊?”
“不是的母後,兕子沒有去玩,兕子去上課了,是長樂姐姐和紅袖姐姐在玩,她們還在互相撓癢癢,丟丟丟。”小兕子不滿的說道。
“好好好,小兕子最乖了,那小兕子是在哪上的課啊?”長孫皇後笑著問道。
“就是在紅袖姐姐家裏啊,紅袖姐姐說要帶長樂姐姐和小兕子去看她未來的夫婿,然後我們就去了學堂,見到了那個教書特別厲害的大哥哥。我聽大哥哥講的那麽好,就跑進教室裏了,大哥哥不讓我叫他大哥哥,讓我叫他三叔,可是長樂姐姐說,兕子不能叫大哥哥三叔,說兕子是大唐公主,叫三叔會給紅袖姐姐未來的夫婿帶來殺.....對是殺身之禍。反正兕子是聽長樂姐姐的話,以後不叫大哥哥三叔了。對了,母後,什麽是夫婿啊?”畢竟是個四歲的孩子,小兕子稀裏糊塗的說了一大串。
“小兕子,夫婿的問題啊,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你剛才說那個教書很厲害的大哥哥讓你叫他三叔?”長孫皇後好像想到了什麽。
“對啊,大哥哥可厲害了,我剛開始叫他大哥哥來著,可他知道我叫小兕子後,就能算出來兕子是從皇宮裏出去的,還說既然我是小兕子,那就不能叫他大哥哥,讓我叫他三叔。”說到這裏,長孫皇後就全明白了,小兕子嘴裏段紅袖的家裏不就是石橋村嗎?知道小兕子的身份後,讓小兕子叫他三叔的,除了自己的三弟李元霸還會是誰?隻是三弟成了段紅袖的未來夫婿,這事長孫皇後還真不知道。
“小兕子,這個事啊,你長樂姐姐還真說錯了,以後小兕子見到你這個特別厲害的大哥哥,就要叫三叔,知道了嗎?”長孫皇後點了點小兕子的額頭說道。
“嗯,兕子聽母後的,以後見到大哥哥就喊三叔,這樣母後心情就好了,身體也會很快好起來。”小兕子笑著甜甜的說道。
正在這時,沒等長孫皇後誇小兕子呢。“哈哈哈,觀音婢,朕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伴隨著豪邁的笑聲,大唐皇帝李世民昂首闊步走進了立政殿。
“臣妾恭迎陛下。”長孫皇後盈盈一拜。
“兕子恭迎父皇。”晉陽公主小兕子跟樣學樣也盈盈一拜。
“快免禮,呦,小兕子也在啊,你這是跟誰學的,這禮儀學的不錯,去玩吧,父皇有事和你母後商量。”李世民哈哈一笑,對著小兕子說道。
“遵命,父皇。”小兕子鞠了一個躬,就蹦蹦跳跳跑開了。
“觀音婢,身體好些了嗎?看你臉色還是如此蒼白。這幫禦醫也沒一個頂事的。”李世民走到長孫皇後身邊坐下,拉著長孫皇後的手問道。
“臣妾的身體好多了,有勞陛下掛念了,這也不幹太醫的事,都是老毛病了。陛下這麽高興,不知有什麽好事要和臣妾分享啊,正好臣妾也有事要和陛下說。”長孫皇後溫柔的說道。
“哈哈哈,觀音婢,咱們那個混賬三弟自己找了個媳婦,自己就解決了咱倆頭疼了好幾天的問題,可這個混賬東西,和人家姑娘成雙成對好幾天了,竟然沒有找媒人上門提親,這把他未來的嶽仗都逼得來找朕了,要去找他那不負責任的父母長輩談談。哈哈哈,觀音婢,你知道三弟看上誰家的姑娘了嗎?”李世民心情大好,最後還賣了一個關子。
“嗬嗬,陛下,這個臣妾還真知道,三弟看上段大將軍家的紅袖姑娘了。對吧?”長孫皇後抿著嘴笑道。
“咦,你怎麽知道的?合著你們都知道,就我最後一個知道的?觀音婢,你知道怎麽不和朕說啊,這也太不靠普了,怪不得段誌玄都急眼了。”李世民疑惑的說道。
“哪有,陛下應該是除了石橋村的人,第一個知道的。臣妾知道,是因為在你進來之前,小兕子剛告訴我的。小兕子今天和長樂一起去看她們紅袖姐姐的未來夫婿了。”長孫皇後那蒼白的臉上顯露出來的笑容,讓李世民一時都看呆了。他好久沒有見到自己的皇後開心的笑容了。
“觀音婢,朕今天來,除了看看你之外,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咱找誰去說媒提親合適啊。三弟可以做混賬事,咱這當二哥二嫂的可不能啊。總得給段誌玄一個交代啊。”李世民問道。
“二郎,誰也不用找,這個媒我親自去做,三弟也算是我看著長大的,父母和長兄都不在了,那麽我們這二哥,二嫂,幫三弟把這件事做好,別讓外人看笑話。正好我也想去見見三弟,十幾年沒見了,我是真的想咱們這個三弟了。”既然談的是家事,長孫皇後對李世民的稱唿也改了,這是兩人多年來心照不宣的小默契。
“可你這身體怎麽受的了啊。”李世民對長孫皇後的提議是讚成的,可看著長孫皇後那蒼白的臉色,立馬就為難起來了。
“二郎,沒事的,我的身體已經好很多了,再靜養也沒什麽意義,石橋村又不遠,不會有什麽問題的。出去走走,散散心,對我的身體也有好處。再說,我這次出去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試試能不能把三弟勸迴來。三弟有大才,不能埋沒在石橋村裏。”長孫皇後對李世民說道。
“三弟不是在石橋村照顧他那些秧苗,順便去村裏的學堂教教書嗎?三弟的一切每天都會有人呈報給朕。朕沒發現什麽啊。觀音婢,你發現了什麽?”李世民疑惑的問道。
“陛下,你隻知道三弟在村裏學堂教書,可你知道三弟教的什麽嗎?三弟能讓小兕子一個四歲的孩子在短短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裏記住六十個字,還能語言清晰的講出當年陛下勸說父皇起兵的故事。陛下覺得這樣的大才,能埋沒在石橋村了嗎?”長孫皇後嚴肅的說道。
長孫皇後將小兕子告訴自己的內容,複述了一遍,講給李世民聽,講完之後接著說道:“陛下,三弟的事,你不方便出麵,就讓我這個二嫂去和他談談吧,陛下知道的,三弟一直都是很尊重臣妾這個二嫂的。”
“那就麻煩觀音婢了,隻是,你一定要保證身體。”聽完長孫皇後的話,李世民歎了口氣答應了。隨後喃喃自語道:“也不知道元霸這些年在方外到底經曆了什麽,這哪還是我那大字不識一個,隻知道打打殺殺的三弟啊。”
大唐,長安城郊,石橋村。
為了幹農活,李察給村裏的孩子們放了兩天假。可沒想到,石橋村的軍士們哪肯讓李察一個人幹活呢,這不,原本三天的活,在大家的幫助了,半天就完事了。土豆,地瓜,南瓜,辣椒的秧苗全部扡插在了地裏。花生,玉米的種子全被種到了地裏,就等著發芽了。
這會兒,無所事事的李察,正躺在一條藤椅上悠然的曬著太陽呢。
突然,一道歡快的童聲傳入李察的耳朵裏:“三叔,三叔,兕子又來聽你講課了。嗬嗬嗬。”
聽到小兕子噔噔噔的跑步聲,李察急忙起身迎接,他怕小兕子跑快了摔到自己。
當李察起身準備迎接小兕子的時候,卻看到了門口站著一位雍容華貴,體態端莊臉色卻十分蒼白的美婦人,李察的目光再也離不開了,眼眶瞬間濕潤了起來。他永遠都不會忘記,自己被鐵鏈拴在大鐵籠子裏時,那個一直給他送飯,陪他說話,給他講故事的二嫂。
“三弟李元霸,見過二嫂。”李察把頭壓得很低,他怕別人看到他眼角的淚光,這也是李察自魂歸大唐後,第一次自稱李元霸。
聽到李元霸,二嫂兩個詞後,長孫皇後死死的盯著李察,沒有說話,隻是眼淚止不住的湧出,劃過那蒼白的臉頰,滴落在衣衫上。
良久,長孫皇後那梨花帶雨的臉頰上露出了世間最美麗的笑容:“元霸,真的是你,二嫂終於再見到你了。”
大唐長孫皇後正是常住於此。長孫皇後端坐在那裏,臉色異常的蒼白。去年寒冬的一場大病,至今沒有恢複過來。
“母後,母後,兕子迴來了。兕子給母後帶花來了。”小兕子手捧著一束從禦花園裏摘來的花,蹦蹦跳跳的向長孫皇後跑來。
“母後,父皇說母後隻要心情好了,身體就會很快的好起來。兕子帶來的花能給母後帶來好心情嗎?”小兕子甜甜的笑道。
“當然了,小兕子帶來的花,這麽好看,母後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小兕子這麽孝順,母後一定會很快好起來的。”長孫皇後看著眼前的小可兒,溫柔的笑道。
“小兕子今天去哪裏玩了啊,怎麽現在才來母後這呢?”長孫皇後問道。
“母後,今天兕子跟長樂姐姐出宮去找紅袖姐姐玩了。是父皇允許的,不是兕子偷偷跑出去的,兕子可乖了。”小兕子開心的說道。
“嗬嗬,對,小兕子最乖了。小兕子玩的開心嗎?”見到小兕子開心,長孫皇後也開心的笑了起來。
“嗯,可開心了,今天兕子碰到了一個特別厲害的大哥哥,大哥哥教書可厲害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讓兕子記住了很多字呢。兕子背給母後聽:‘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兕子還知道父皇勸皇爺爺起兵的故事,就是說:‘前朝末年,父皇見不得百姓疾苦......’”小兕子的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下了,一臉興奮的向長孫皇後顯擺今天學到的東西。
長孫皇後麵露微笑的聽著,沒有打斷小兕子的講述,隻是自己心中卻掀起了驚濤駭浪。能讓一個四歲小孩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記住這麽多東西,這個人是大才啊。這件事一定要告訴皇帝,不能讓這種大才埋沒於江湖之外。
耐心的聽完小兕子的講述,長孫皇後溫柔的說道:“母後的小兕子是最棒的,這麽小的年紀就認識這麽多字了,那小兕子能告訴母後今天你跟長樂姐姐和紅袖姐姐去哪玩了嗎?你那個特別厲害的大哥哥在哪裏教書啊?”
“不是的母後,兕子沒有去玩,兕子去上課了,是長樂姐姐和紅袖姐姐在玩,她們還在互相撓癢癢,丟丟丟。”小兕子不滿的說道。
“好好好,小兕子最乖了,那小兕子是在哪上的課啊?”長孫皇後笑著問道。
“就是在紅袖姐姐家裏啊,紅袖姐姐說要帶長樂姐姐和小兕子去看她未來的夫婿,然後我們就去了學堂,見到了那個教書特別厲害的大哥哥。我聽大哥哥講的那麽好,就跑進教室裏了,大哥哥不讓我叫他大哥哥,讓我叫他三叔,可是長樂姐姐說,兕子不能叫大哥哥三叔,說兕子是大唐公主,叫三叔會給紅袖姐姐未來的夫婿帶來殺.....對是殺身之禍。反正兕子是聽長樂姐姐的話,以後不叫大哥哥三叔了。對了,母後,什麽是夫婿啊?”畢竟是個四歲的孩子,小兕子稀裏糊塗的說了一大串。
“小兕子,夫婿的問題啊,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你剛才說那個教書很厲害的大哥哥讓你叫他三叔?”長孫皇後好像想到了什麽。
“對啊,大哥哥可厲害了,我剛開始叫他大哥哥來著,可他知道我叫小兕子後,就能算出來兕子是從皇宮裏出去的,還說既然我是小兕子,那就不能叫他大哥哥,讓我叫他三叔。”說到這裏,長孫皇後就全明白了,小兕子嘴裏段紅袖的家裏不就是石橋村嗎?知道小兕子的身份後,讓小兕子叫他三叔的,除了自己的三弟李元霸還會是誰?隻是三弟成了段紅袖的未來夫婿,這事長孫皇後還真不知道。
“小兕子,這個事啊,你長樂姐姐還真說錯了,以後小兕子見到你這個特別厲害的大哥哥,就要叫三叔,知道了嗎?”長孫皇後點了點小兕子的額頭說道。
“嗯,兕子聽母後的,以後見到大哥哥就喊三叔,這樣母後心情就好了,身體也會很快好起來。”小兕子笑著甜甜的說道。
正在這時,沒等長孫皇後誇小兕子呢。“哈哈哈,觀音婢,朕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伴隨著豪邁的笑聲,大唐皇帝李世民昂首闊步走進了立政殿。
“臣妾恭迎陛下。”長孫皇後盈盈一拜。
“兕子恭迎父皇。”晉陽公主小兕子跟樣學樣也盈盈一拜。
“快免禮,呦,小兕子也在啊,你這是跟誰學的,這禮儀學的不錯,去玩吧,父皇有事和你母後商量。”李世民哈哈一笑,對著小兕子說道。
“遵命,父皇。”小兕子鞠了一個躬,就蹦蹦跳跳跑開了。
“觀音婢,身體好些了嗎?看你臉色還是如此蒼白。這幫禦醫也沒一個頂事的。”李世民走到長孫皇後身邊坐下,拉著長孫皇後的手問道。
“臣妾的身體好多了,有勞陛下掛念了,這也不幹太醫的事,都是老毛病了。陛下這麽高興,不知有什麽好事要和臣妾分享啊,正好臣妾也有事要和陛下說。”長孫皇後溫柔的說道。
“哈哈哈,觀音婢,咱們那個混賬三弟自己找了個媳婦,自己就解決了咱倆頭疼了好幾天的問題,可這個混賬東西,和人家姑娘成雙成對好幾天了,竟然沒有找媒人上門提親,這把他未來的嶽仗都逼得來找朕了,要去找他那不負責任的父母長輩談談。哈哈哈,觀音婢,你知道三弟看上誰家的姑娘了嗎?”李世民心情大好,最後還賣了一個關子。
“嗬嗬,陛下,這個臣妾還真知道,三弟看上段大將軍家的紅袖姑娘了。對吧?”長孫皇後抿著嘴笑道。
“咦,你怎麽知道的?合著你們都知道,就我最後一個知道的?觀音婢,你知道怎麽不和朕說啊,這也太不靠普了,怪不得段誌玄都急眼了。”李世民疑惑的說道。
“哪有,陛下應該是除了石橋村的人,第一個知道的。臣妾知道,是因為在你進來之前,小兕子剛告訴我的。小兕子今天和長樂一起去看她們紅袖姐姐的未來夫婿了。”長孫皇後那蒼白的臉上顯露出來的笑容,讓李世民一時都看呆了。他好久沒有見到自己的皇後開心的笑容了。
“觀音婢,朕今天來,除了看看你之外,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咱找誰去說媒提親合適啊。三弟可以做混賬事,咱這當二哥二嫂的可不能啊。總得給段誌玄一個交代啊。”李世民問道。
“二郎,誰也不用找,這個媒我親自去做,三弟也算是我看著長大的,父母和長兄都不在了,那麽我們這二哥,二嫂,幫三弟把這件事做好,別讓外人看笑話。正好我也想去見見三弟,十幾年沒見了,我是真的想咱們這個三弟了。”既然談的是家事,長孫皇後對李世民的稱唿也改了,這是兩人多年來心照不宣的小默契。
“可你這身體怎麽受的了啊。”李世民對長孫皇後的提議是讚成的,可看著長孫皇後那蒼白的臉色,立馬就為難起來了。
“二郎,沒事的,我的身體已經好很多了,再靜養也沒什麽意義,石橋村又不遠,不會有什麽問題的。出去走走,散散心,對我的身體也有好處。再說,我這次出去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試試能不能把三弟勸迴來。三弟有大才,不能埋沒在石橋村裏。”長孫皇後對李世民說道。
“三弟不是在石橋村照顧他那些秧苗,順便去村裏的學堂教教書嗎?三弟的一切每天都會有人呈報給朕。朕沒發現什麽啊。觀音婢,你發現了什麽?”李世民疑惑的問道。
“陛下,你隻知道三弟在村裏學堂教書,可你知道三弟教的什麽嗎?三弟能讓小兕子一個四歲的孩子在短短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裏記住六十個字,還能語言清晰的講出當年陛下勸說父皇起兵的故事。陛下覺得這樣的大才,能埋沒在石橋村了嗎?”長孫皇後嚴肅的說道。
長孫皇後將小兕子告訴自己的內容,複述了一遍,講給李世民聽,講完之後接著說道:“陛下,三弟的事,你不方便出麵,就讓我這個二嫂去和他談談吧,陛下知道的,三弟一直都是很尊重臣妾這個二嫂的。”
“那就麻煩觀音婢了,隻是,你一定要保證身體。”聽完長孫皇後的話,李世民歎了口氣答應了。隨後喃喃自語道:“也不知道元霸這些年在方外到底經曆了什麽,這哪還是我那大字不識一個,隻知道打打殺殺的三弟啊。”
大唐,長安城郊,石橋村。
為了幹農活,李察給村裏的孩子們放了兩天假。可沒想到,石橋村的軍士們哪肯讓李察一個人幹活呢,這不,原本三天的活,在大家的幫助了,半天就完事了。土豆,地瓜,南瓜,辣椒的秧苗全部扡插在了地裏。花生,玉米的種子全被種到了地裏,就等著發芽了。
這會兒,無所事事的李察,正躺在一條藤椅上悠然的曬著太陽呢。
突然,一道歡快的童聲傳入李察的耳朵裏:“三叔,三叔,兕子又來聽你講課了。嗬嗬嗬。”
聽到小兕子噔噔噔的跑步聲,李察急忙起身迎接,他怕小兕子跑快了摔到自己。
當李察起身準備迎接小兕子的時候,卻看到了門口站著一位雍容華貴,體態端莊臉色卻十分蒼白的美婦人,李察的目光再也離不開了,眼眶瞬間濕潤了起來。他永遠都不會忘記,自己被鐵鏈拴在大鐵籠子裏時,那個一直給他送飯,陪他說話,給他講故事的二嫂。
“三弟李元霸,見過二嫂。”李察把頭壓得很低,他怕別人看到他眼角的淚光,這也是李察自魂歸大唐後,第一次自稱李元霸。
聽到李元霸,二嫂兩個詞後,長孫皇後死死的盯著李察,沒有說話,隻是眼淚止不住的湧出,劃過那蒼白的臉頰,滴落在衣衫上。
良久,長孫皇後那梨花帶雨的臉頰上露出了世間最美麗的笑容:“元霸,真的是你,二嫂終於再見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