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助微微一笑,解釋道:“觀君之相貌、氣質、談吐,皆顯貴氣。再看君之手,虎口老繭隱現,行走間虎步龍行,此乃長年握戈跨馬之人特有的印記。加之君目光如炬,聲若洪鍾,若非武功深厚,豈能如此?故而,我斷定君必是武職出身。”


    周侗聞言,放聲大笑,緊緊握住李助的手:“李助!你亦是英雄豪傑,來來來,家中詳談!”


    李助卻道:“尚有數人等候占卦。”


    周侗笑道:“不妨事,且占用你半日時光,這損失我自會賠償。”


    言罷,便開始替李助收拾卦攤。


    李助見周侗如此熱情,難以推辭,隻好隨他前往周府。


    踏入周府,李助方知眼前這位竟是威名赫赫的“鐵臂膀”周侗。


    李助心中一陣欣喜,他早已聞周侗大名,一直渴望結交,沒想到今日竟在東京相遇。


    周侗將李助迎入客廳,奉上香茗果點,笑道:“李先生,‘金劍先生’之名亦是如雷貫耳啊。”


    李助連連拱手:“過獎,周大俠的名號可是威震武林,我是如雷貫耳啊!”


    “先生一柄劍名揚天下,何必去擺攤占卦呢?如果先生願意,我可以推薦你在朝廷之中謀個官職,咱們一同共事如何?”周侗一臉的誠懇。


    李助淡然一笑:“我這個人散淡慣了,就喜歡閑雲野鶴的生活,這高堂殿宇我是適應不了啊。”


    周侗心中也很羨慕欽佩李助的淡泊瀟灑。


    其實,李助並非無意仕途,隻是他早已洞悉朝廷的腐朽,不願與那些政客們爾虞我詐、狼狽為奸。


    周侗提及自己也酷愛劍術,希望能向李助請教幾招。


    李助笑著迴應:“請教不敢當,咱們倒是可以切磋一下。”


    於是,周侗取出自己的青雲劍,與李助一同來到院中。


    李助也從背後抽出了自己的龍泉劍,對周侗說:“咱們點到為止,你先請。”


    周侗說聲“承讓”,身形一閃,如金雞點頭,劍尖瞬間抖出七八朵劍花,直取李助的頭、肩、胸、臂。


    李助的劍如同閃電般挑出,一劍就破了周侗的劍花。


    兩人你來我往,劍光閃爍,切磋了十幾個迴合。


    隻聽“倉啷”一聲,周侗的劍被李助挑飛。


    周侗驚出一身冷汗,如果剛才不放手棄劍,自己的手腕恐怕已被對方削斷。


    其實,李助心中早有分寸,隻是虛晃一招,迫使周侗棄劍。


    他順勢將劍挑出一丈多遠,青雲劍“唰”地插入地麵,劍身不住顫動。 “好劍法!先生的這套峨嵋劍法,真是精妙絕倫,舉世無雙啊!”


    周侗高聲讚歎。


    李助將劍收迴劍鞘,也對周侗的六合劍法讚不絕口。


    周侗便虛心向李助請教峨嵋劍法,李助也毫不吝嗇,將這套峨嵋劍法傾囊相授。


    而周侗則將自己擅長的一套五虎斷門刀傳授給了李助。


    兩人交流武藝,一時興起,周侗幹脆挽留李助住了一晚,兩人掌燈夜談,論武至深夜。


    次日,周侗再次挽留李助,但李助堅決不肯再住。


    周侗便贈予白銀一百兩,李助見周侗如此慷慨,不好意思收下,一再推辭。


    周侗大笑:“以先生在廟會上的卦術,一日收入又何止百兩?如果兄弟不收,便是不認我這個兄長。”


    李助無奈,隻好收下。


    李助收下周侗的百兩銀子後,覺得再在廟會上擺卦攤有些不妥,便離開了東京城。


    自從與李助比試劍法後,周侗便不再用劍,轉而以刀槍拳法聞名於世。他的刀法傳給了武鬆,槍法則傳給了嶽飛、盧俊義、林衝和欒廷玉,成為一代武術宗師。


    李助雖然武藝高強,但是生性風流,他手裏有了錢,便來到江南,流連於青樓伎館。


    這一日,他來到翠雲樓,認識了樓內的頭牌姑娘翠花,翠花是一名藝伎,賣藝不賣身。


    翠花美麗的容貌、過人的才藝和優雅溫柔深深吸引了李助。


    李助便發誓要贖出翠花,與其做神仙伴侶。


    而翠花也以身相許,非李助不嫁。


    李助為了盡快贖出翠花,又重新擺起了卦攤。


    半年後,他終於湊夠了贖翠花的銀子,就在他去贖翠花時,青樓鴇母卻說翠花已經被揚州知府的潭衙內贖走了。


    李助大吃一驚,細問之下,才知道這翠花早被潭衙內相中了,衙內欲將翠花贖去填自己的內房,開出了比李助多兩倍的贖金。


    雖然翠花不願意,鴇母還是答應了潭衙內。


    潭衙內糾集了十幾個奴仆,來到翠雲樓將翠花強行拖走。


    李助怒發衝冠,當即大鬧潭府,殺了數十人,那潭衙內也死在李助的劍下,他將翠花救了出來,背著她一路奔波,逃入深山。


    翠花受到驚嚇,又染上了風寒,不久就不治而亡。


    李助葬了翠花,從此就變得瘋瘋顛顛。


    他為翠花守靈三年,三年之後,當他步出深山,已經成了一個麵目全非的“瘋乞丐”。


    他深恨官府,認為正是官府和貪官害死了翠花。


    他要借助一股與朝廷作對的勢力以消胸中塊壘。


    他聽說王慶是個人物,掐指一算,此人可以成就大業,便找到王慶,撮合他與段三娘成就了姻緣。後來成為王慶的謀士。


    這李助不僅劍術絕倫,而且智謀過人,在他的輔佐下,王慶隻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占據淮西,坐擁八座軍州,有86縣之地,實力勝過田虎。


    如今的王慶號稱有七十萬雄兵,稱得上是精兵如雲、猛將如雨。


    盧環問道:“聽說這王慶本來就是一個地痞無賴,可他如何成為霸據一方的楚王呢?一定不僅是李助輔佐的原因。”


    馬靈的祖籍原是淮西,對於王慶也身世也頗為了解,便向盧環娓娓道來。


    王慶,是開封府一戶以操弄訴訟、欺壓善良起家的財主後代。


    他生得風度翩翩,身材頎長,麵龐白皙,眉如遠山,眼若星辰,容顏俊逸,堪比《水滸傳》中清河縣的西門慶。


    自幼時起,王慶便性情放蕩不羈,對書本毫無興趣,唯獨鍾情於鬥雞走馬、槍棒武藝。


    及至成年,他更是結交了一群同樣放蕩不羈的朋友,每日裏隻做三件事:賭博、狎妓、飲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滄海一笑乾坤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滄海一笑乾坤客並收藏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