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羕當麵揭短,把龐義說的一無是處,換了誰也接受不了。
“彭羕!信不信我現在就殺了你。”龐義憤怒的把劍亮了出來。
彭羕不屑的看了他一眼,冷笑道:“龐義啊龐義,劉璋還能對你忍耐多久?再者說,那劉循可跟劉璋截然不同,此人殺伐果斷,賞罰分明,別看你是他的嶽父,若他掌權,馬上就會拿你開刀。”
“絕不可能!”龐義搖頭反駁道。
彭羕有些可憐的看著他:“我言盡於此,你若不聽我忠言勸告,隨你便。不過我可以保證,你如果繼續再這麽固執下去,隻有死路一條。”
龐義臉色不停的變換著,彭羕非常得意,語氣更加淩厲,“如果劉備占了益州,也沒理由容忍你;如果劉循掌權,也會除掉你。所以無論益州的戰局如何,你都死定了!”
按照劉備的胸襟和氣度,絕不可能對龐義下手,之所以這麽說,彭羕是為了逼他就範,讓他乖乖舉兵歸順劉備。
龐義陷入了沉思。
彭羕的一番話,讓龐義覺得自己的處境非常不妙。
仗著劉璋的寵信,龐義這些年目中無人,囂張跋扈,在巴西一帶儼然成了土皇帝,甚至妄想脫離劉璋的控製。
龐義不僅不感激劉璋,劉璋的懦弱,反而讓龐義更加瞧不起劉璋,日益肆無忌憚!
劉璋一直沒有收拾他,可劉循呢?這個女婿靠得住嗎?
龐義一點底氣都沒有,坦白來說,他以前隻把劉循當成了一個隻會舞刀弄槍的武夫。
甚至還把女兒強行接迴家中,他和劉循兩人幾乎沒有任何的交集。
可現在劉循的表現,遠遠超出了龐義的預料。
劉循率先站出來支持鄭度,勸說劉璋堅壁清野,不惜移民數十萬徹底斷絕劉備的糧草,就憑這一點,劉循就不簡單。
接下來,劉循在綿竹伏擊劉備,在雒城山道伏擊魏延、黃忠,兩戰下來殺敵將近三萬。
這樣殺伐果斷的女婿,一旦繼承劉璋的位子,還能像劉璋一樣,對自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百般忍讓嗎?
彭羕從龐義臉上的表情,一目了然的猜透了他的心思,趁熱打鐵的說:“劉循比劉璋強的多,這一點我不得不承認,若他繼任,今後必將大刀闊斧,革舊鼎新,整治吏治,大量啟用和重用益州人。而你在益州人眼裏,早已成了眼中釘肉中刺,我實在找不出任何理由,劉循會繼續重用你。”
龐義暗暗心驚,不知不覺腦門上已經冒了冷汗。
龐義雖然平日裏恃寵張狂,但腦子並不笨,彭羕的一番話的確很有道理,他的處境非常不妙。
龐義忍不住問道:“難道劉備奪了益州,就不會重用益州人嗎?”
彭羕笑了,就憑龐義問出這個問題,說明他的心思徹底鬆動了。
彭羕道:“為了安撫民心,為了穩固局勢,劉備自然會重用一批益州本土的官吏,但劉備更加倚重的是荊州人,所以你不用太擔心,就算益州有人針對你,劉備也能壓製住。如果你現在歸順劉備,無疑雪中送炭,劉備若順利奪取益州,你居功至偉,誰人能比得上你的功勞。”
彭羕雖然能力出眾,才智過人,可狂傲的脾氣卻絲毫不曾收斂,明明已經認劉備為主,可在龐義麵前,左一口劉備,右一口劉備,他有意在龐義麵前炫耀,言外之意,我深得劉備的器重,你就放心吧,隻要我在劉備麵前幫你美言,準保你日後榮華富貴,仕途無憂。
彭羕軟硬兼施,連哄帶嚇,最終說服了龐義。
龐義當即起兵三萬,還帶了不少糧草輜重前往綿竹跟劉備匯合。
聽到龐義率軍趕來,劉備激動的難以自已,親自帶人迎出二十裏。
一見麵,劉備便親切的一把拉住派龐義的手,像見了親人一樣。
劉備自信滿滿的說:“我得益州,無憂矣!”
這既是對龐義的高度稱讚,也是劉備激動之情的表現。
劉備非但沒有低調保密,反而命人敲鑼打鼓,大擺歡宴,給龐義接風。
這麽大的動靜自然瞞不住劉循,斥候第一時間飛馬趕到雒城,稟報劉循。
“果然被鄭公猜中了。”
劉循氣的咬牙切齒,虛空用力的揮了一拳,兩眼噴火的說:“龐義!自即日起,你我翁婿之情,恩斷義絕!”
別人投降,劉循覺得情有可原,多少可以體諒。
可劉璋這些年對龐義百般寵信,萬般忍讓,給足了龐義麵子,劉璋不惜得罪益州本土勢力,依然在極力維護龐義,可龐義卻是這麽迴報劉璋。
劉循來到議事廳,環視四周,表情冷峻的說:“不瞞諸位,龐義背棄家父,就在剛剛已經起兵歸順了劉備。”
眾人全都沉默不語,凝神望著劉循,畢竟這裏麵牽扯到劉循,龐義畢竟是他的嶽父。
劉循喚過王文,吩咐道:“拿紙筆來。”
不一會,紙筆便擺在了劉循的麵前,他提筆蘸墨,一揮而就,雖然沒什麽文采,意思卻言簡意賅。
劉循看了眾人一眼,大聲道:“這是我寫的休書,自即日起,我和龐家恩斷義絕,再無往來!”
攤上這樣一個嶽父,劉循倍感恥辱,哪怕龐義的女兒是無辜的,可龐義的做法,卻讓劉循徹底冷了心。
“公子!這婚事可是主公給你定下的,是不是應當先跟主公商量一下?”費觀張口結舌的愣了一會,對劉循的做法著實感到吃驚。
劉循憤憤的說:“沒什麽好商量的,當此危難之際,龐義非但沒有出兵禦敵,反而棄明投暗,背主求榮,此等寡廉少恥忘恩負義之徒,我可不想再跟他扯上半點關係。”
鄭度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劉備的用意:“公子!接連兩戰,劉備損兵折將,大傷元氣,身邊的將士難免軍心浮動,士氣低迷,劉備想用龐義鼓起士氣,這不難理解。”
“主公!他有過牆梯,我有張良計,我們可不能輸給劉備。”黃權沉思了一會,站了起來。
劉循眼中閃過一絲期待,問道:“先生!計將安出?”
“彭羕!信不信我現在就殺了你。”龐義憤怒的把劍亮了出來。
彭羕不屑的看了他一眼,冷笑道:“龐義啊龐義,劉璋還能對你忍耐多久?再者說,那劉循可跟劉璋截然不同,此人殺伐果斷,賞罰分明,別看你是他的嶽父,若他掌權,馬上就會拿你開刀。”
“絕不可能!”龐義搖頭反駁道。
彭羕有些可憐的看著他:“我言盡於此,你若不聽我忠言勸告,隨你便。不過我可以保證,你如果繼續再這麽固執下去,隻有死路一條。”
龐義臉色不停的變換著,彭羕非常得意,語氣更加淩厲,“如果劉備占了益州,也沒理由容忍你;如果劉循掌權,也會除掉你。所以無論益州的戰局如何,你都死定了!”
按照劉備的胸襟和氣度,絕不可能對龐義下手,之所以這麽說,彭羕是為了逼他就範,讓他乖乖舉兵歸順劉備。
龐義陷入了沉思。
彭羕的一番話,讓龐義覺得自己的處境非常不妙。
仗著劉璋的寵信,龐義這些年目中無人,囂張跋扈,在巴西一帶儼然成了土皇帝,甚至妄想脫離劉璋的控製。
龐義不僅不感激劉璋,劉璋的懦弱,反而讓龐義更加瞧不起劉璋,日益肆無忌憚!
劉璋一直沒有收拾他,可劉循呢?這個女婿靠得住嗎?
龐義一點底氣都沒有,坦白來說,他以前隻把劉循當成了一個隻會舞刀弄槍的武夫。
甚至還把女兒強行接迴家中,他和劉循兩人幾乎沒有任何的交集。
可現在劉循的表現,遠遠超出了龐義的預料。
劉循率先站出來支持鄭度,勸說劉璋堅壁清野,不惜移民數十萬徹底斷絕劉備的糧草,就憑這一點,劉循就不簡單。
接下來,劉循在綿竹伏擊劉備,在雒城山道伏擊魏延、黃忠,兩戰下來殺敵將近三萬。
這樣殺伐果斷的女婿,一旦繼承劉璋的位子,還能像劉璋一樣,對自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百般忍讓嗎?
彭羕從龐義臉上的表情,一目了然的猜透了他的心思,趁熱打鐵的說:“劉循比劉璋強的多,這一點我不得不承認,若他繼任,今後必將大刀闊斧,革舊鼎新,整治吏治,大量啟用和重用益州人。而你在益州人眼裏,早已成了眼中釘肉中刺,我實在找不出任何理由,劉循會繼續重用你。”
龐義暗暗心驚,不知不覺腦門上已經冒了冷汗。
龐義雖然平日裏恃寵張狂,但腦子並不笨,彭羕的一番話的確很有道理,他的處境非常不妙。
龐義忍不住問道:“難道劉備奪了益州,就不會重用益州人嗎?”
彭羕笑了,就憑龐義問出這個問題,說明他的心思徹底鬆動了。
彭羕道:“為了安撫民心,為了穩固局勢,劉備自然會重用一批益州本土的官吏,但劉備更加倚重的是荊州人,所以你不用太擔心,就算益州有人針對你,劉備也能壓製住。如果你現在歸順劉備,無疑雪中送炭,劉備若順利奪取益州,你居功至偉,誰人能比得上你的功勞。”
彭羕雖然能力出眾,才智過人,可狂傲的脾氣卻絲毫不曾收斂,明明已經認劉備為主,可在龐義麵前,左一口劉備,右一口劉備,他有意在龐義麵前炫耀,言外之意,我深得劉備的器重,你就放心吧,隻要我在劉備麵前幫你美言,準保你日後榮華富貴,仕途無憂。
彭羕軟硬兼施,連哄帶嚇,最終說服了龐義。
龐義當即起兵三萬,還帶了不少糧草輜重前往綿竹跟劉備匯合。
聽到龐義率軍趕來,劉備激動的難以自已,親自帶人迎出二十裏。
一見麵,劉備便親切的一把拉住派龐義的手,像見了親人一樣。
劉備自信滿滿的說:“我得益州,無憂矣!”
這既是對龐義的高度稱讚,也是劉備激動之情的表現。
劉備非但沒有低調保密,反而命人敲鑼打鼓,大擺歡宴,給龐義接風。
這麽大的動靜自然瞞不住劉循,斥候第一時間飛馬趕到雒城,稟報劉循。
“果然被鄭公猜中了。”
劉循氣的咬牙切齒,虛空用力的揮了一拳,兩眼噴火的說:“龐義!自即日起,你我翁婿之情,恩斷義絕!”
別人投降,劉循覺得情有可原,多少可以體諒。
可劉璋這些年對龐義百般寵信,萬般忍讓,給足了龐義麵子,劉璋不惜得罪益州本土勢力,依然在極力維護龐義,可龐義卻是這麽迴報劉璋。
劉循來到議事廳,環視四周,表情冷峻的說:“不瞞諸位,龐義背棄家父,就在剛剛已經起兵歸順了劉備。”
眾人全都沉默不語,凝神望著劉循,畢竟這裏麵牽扯到劉循,龐義畢竟是他的嶽父。
劉循喚過王文,吩咐道:“拿紙筆來。”
不一會,紙筆便擺在了劉循的麵前,他提筆蘸墨,一揮而就,雖然沒什麽文采,意思卻言簡意賅。
劉循看了眾人一眼,大聲道:“這是我寫的休書,自即日起,我和龐家恩斷義絕,再無往來!”
攤上這樣一個嶽父,劉循倍感恥辱,哪怕龐義的女兒是無辜的,可龐義的做法,卻讓劉循徹底冷了心。
“公子!這婚事可是主公給你定下的,是不是應當先跟主公商量一下?”費觀張口結舌的愣了一會,對劉循的做法著實感到吃驚。
劉循憤憤的說:“沒什麽好商量的,當此危難之際,龐義非但沒有出兵禦敵,反而棄明投暗,背主求榮,此等寡廉少恥忘恩負義之徒,我可不想再跟他扯上半點關係。”
鄭度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劉備的用意:“公子!接連兩戰,劉備損兵折將,大傷元氣,身邊的將士難免軍心浮動,士氣低迷,劉備想用龐義鼓起士氣,這不難理解。”
“主公!他有過牆梯,我有張良計,我們可不能輸給劉備。”黃權沉思了一會,站了起來。
劉循眼中閃過一絲期待,問道:“先生!計將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