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趟進宮。
不僅讓馬皇後得到有效治療,還得了名正言順的差事。
陸知白與朱橚,都很開心。
迴去的馬車上。
朱橚樂歪了嘴:
“這大蒜素,治療風寒等症,竟是如此有效,我們要發財啦!”
陸知白好笑道:
“發什麽財?先搞定保存才行。另外,這成本也不低啊……”
他在思索,能不能製造那種軟膠囊?
現在的流水線,比較簡單,規模很小。
但哪怕作坊裏能少量製作軟膠囊,也是巨大進步。
軟膠囊,一般是用動物骨頭等材料熬製。
所用的模具,有很多凹陷。熬的膠倒進去,形成一張膜。
一個用來裝藥液,另一個就是“蓋子”。
兩部分趁熱一合,藥物就被密封起來了。
再切割分離,就成了一顆顆軟膠囊。
如果不追求工業化那種高效率,現在的條件也是可以做出來的。
朱橚說:
“大蒜比起某些藥材,不算貴了……
反正我們不用說出去呀,這是秘方~”
他眼睛一轉,嘿嘿笑道:
“碰到有錢的病人,就多跟他收一些~”
陸知白笑道:“劫富濟貧是吧。”
朱橚叫苦:
“研究所真的花費不菲。
我跟你學,叫他們做好各種預算。
但每次看到賬本,都是一陣頭大……”
陸知白跟著歎氣。
搞研究就是這樣啊,前期投入很大。
所以呢,還是應該從其他地方搞錢啊。
比如那什麽石見銀山、佐渡金山,沒有人陪它們玩耍,一定很寂寞吧……
朱橚說:
“既然我現在有了官職,這研究所,是不是可以,向朝廷支取些用度?”
陸知白笑道:
“大學的經費還有不少,可以分點給你。”
在戶部當值,現在國庫什麽情況,他也摸得七七八八。
洪武十四年,注定是忙碌的一年。
戰事!
北伐,西征!
曆史上就是如此。
更別說現在有了地雷、燧發槍等強大裝備。
朱元璋自然會趁著優勢,多做一些事情……
現在把大蒜素、青黴素等做出來,倒也是有利於軍。
陸知白歎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怎麽突然說這個?”朱橚不解。
陸知白唉聲歎氣,一臉誠摯:
“這一次,我們固然研製了新藥,為母後解憂。
可是若是我們往常多留意一些,或許,她根本就不會生病呢?”
朱橚一時間有些不能接受,爭辯道:
“可是再小心也會生病啊,這怎麽能怪我們呢……”
但他心中,覺得這話倒也有些道理。
陸知白歎道:
“我是想到,世間有些奇怪的事情。
比方說秋高物燥,山裏有兩處著了火。第一處,張三發現之後就踩滅了。
第二處,李四看到了,沒當迴事,火大了才去撲救,很英勇的樣子。他得到了嘉獎,張三反倒默默無聞……”
朱橚張了張口,有些失笑:
“倒也是。這就是扁鵲和他大哥、二哥的區別,哎……”
陸知白說:
“所以啊,如果我們等母後病得再嚴重,再出手醫治,
固然可以得到更多驚歎與嘉賞,但又有什麽意義呢?
哪怕病治好了,對她的身體,也是有影響的……”
朱橚有些震驚的望著他,神情頗為感動:
“沒想到,你竟是如此純孝!!”
陸知白說:
“母後這般賢良的皇後,自古少有,也唯有長孫皇後能勉強媲美了。”
頓了一頓,他又說:
“若是沒有母後,恐怕,就沒有父皇啊……”
朱橚聽懂了,笑道:
“這我不敢胡說,但我可以轉告父皇,讓他自己評議~”
陸知白挑眉:“你不要坑我!”
朱橚顧左右而言他:
“你的意思是說,平時母後也要多注意一些?”
陸知白道:“不錯!畢竟也是年近半百,要好生保養了。”
他是覺得有些小說寫得太假,馬皇後的病治好了,平時不保養,就可以活到八九十歲嗎?
病好了,不代表體質也好。
他,不,大明的護身符啊!
一定要極為小心的保養著~
“你是對的,”朱橚難得與他討論具體的醫術,好奇,“來,讓我聽聽你的養生之道,是否也有新花樣。”
陸知白露出思索之色……
他是學曆史的嘛,教授裏有不少老頭老太太,自然是流行養生嘛。
其中有一個曾教授,修習的內容,跟大家都不同。
他學的是當代民間中醫周爾晉。
此人自創了一種理論叫“人體x形平衡法”。
這個理論的核心思想有兩條——
一是人體有大藥,普通病症不必吃藥打針,用外治法即可解決。
二是外治的具體原則,比如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等等。
這個理論,陸知白認為有一定道理。
比如常失眠的人,在第二、三腳趾周圍按壓揉捏,大多會有痛點。就是按之則痛的點。
問題是,普通人自行操作,取穴不夠準確,或是堅持不下來,導致不見效。
另外,病症和穴位太多,不好記啊。
曾教授致力於傳播這外治法門,還開了公眾號叫【罾事物語】。
陸知白走馬觀花看了幾年,印象最深的隻有揉小腿黃金線……
對了,還有艾灸!
迴想得差不多,陸知白就開口說:
“我有兩個保健辦法。
其一,揉按小腿內側,這裏脾經、胃經等諸多經交匯。
若常常揉按疏通,便可刺激經絡,調理五髒六腑,尤其是脾胃。
脾胃強大了,運化能力自然強,氣血也會豐盈起來。氣血足,百病不生。”
朱橚饒有興趣的聽著:
“還有一個辦法呢?”
陸知白道:“艾灸!”
朱橚若有所思:
“這倒也是個法子,不過艾灸不是用來治療寒症的嗎?”
陸知白說:“也可以升陽補元。”
“對了,現在的艾灸……”
陸知白突然想起,現在艾條還沒發展出來!
主要使用形式,是一堆艾絨堆在一起,形成一個小艾塔。
用起來自然多有不便。
據說艾條還是朱家人發明的。
老十七,寧王朱權!
現在,朱權還是個兩三歲的小屁孩兒~
陸知白將卷艾條的想法一說。
朱橚便也笑著點頭:“可以一試。”
不僅讓馬皇後得到有效治療,還得了名正言順的差事。
陸知白與朱橚,都很開心。
迴去的馬車上。
朱橚樂歪了嘴:
“這大蒜素,治療風寒等症,竟是如此有效,我們要發財啦!”
陸知白好笑道:
“發什麽財?先搞定保存才行。另外,這成本也不低啊……”
他在思索,能不能製造那種軟膠囊?
現在的流水線,比較簡單,規模很小。
但哪怕作坊裏能少量製作軟膠囊,也是巨大進步。
軟膠囊,一般是用動物骨頭等材料熬製。
所用的模具,有很多凹陷。熬的膠倒進去,形成一張膜。
一個用來裝藥液,另一個就是“蓋子”。
兩部分趁熱一合,藥物就被密封起來了。
再切割分離,就成了一顆顆軟膠囊。
如果不追求工業化那種高效率,現在的條件也是可以做出來的。
朱橚說:
“大蒜比起某些藥材,不算貴了……
反正我們不用說出去呀,這是秘方~”
他眼睛一轉,嘿嘿笑道:
“碰到有錢的病人,就多跟他收一些~”
陸知白笑道:“劫富濟貧是吧。”
朱橚叫苦:
“研究所真的花費不菲。
我跟你學,叫他們做好各種預算。
但每次看到賬本,都是一陣頭大……”
陸知白跟著歎氣。
搞研究就是這樣啊,前期投入很大。
所以呢,還是應該從其他地方搞錢啊。
比如那什麽石見銀山、佐渡金山,沒有人陪它們玩耍,一定很寂寞吧……
朱橚說:
“既然我現在有了官職,這研究所,是不是可以,向朝廷支取些用度?”
陸知白笑道:
“大學的經費還有不少,可以分點給你。”
在戶部當值,現在國庫什麽情況,他也摸得七七八八。
洪武十四年,注定是忙碌的一年。
戰事!
北伐,西征!
曆史上就是如此。
更別說現在有了地雷、燧發槍等強大裝備。
朱元璋自然會趁著優勢,多做一些事情……
現在把大蒜素、青黴素等做出來,倒也是有利於軍。
陸知白歎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怎麽突然說這個?”朱橚不解。
陸知白唉聲歎氣,一臉誠摯:
“這一次,我們固然研製了新藥,為母後解憂。
可是若是我們往常多留意一些,或許,她根本就不會生病呢?”
朱橚一時間有些不能接受,爭辯道:
“可是再小心也會生病啊,這怎麽能怪我們呢……”
但他心中,覺得這話倒也有些道理。
陸知白歎道:
“我是想到,世間有些奇怪的事情。
比方說秋高物燥,山裏有兩處著了火。第一處,張三發現之後就踩滅了。
第二處,李四看到了,沒當迴事,火大了才去撲救,很英勇的樣子。他得到了嘉獎,張三反倒默默無聞……”
朱橚張了張口,有些失笑:
“倒也是。這就是扁鵲和他大哥、二哥的區別,哎……”
陸知白說:
“所以啊,如果我們等母後病得再嚴重,再出手醫治,
固然可以得到更多驚歎與嘉賞,但又有什麽意義呢?
哪怕病治好了,對她的身體,也是有影響的……”
朱橚有些震驚的望著他,神情頗為感動:
“沒想到,你竟是如此純孝!!”
陸知白說:
“母後這般賢良的皇後,自古少有,也唯有長孫皇後能勉強媲美了。”
頓了一頓,他又說:
“若是沒有母後,恐怕,就沒有父皇啊……”
朱橚聽懂了,笑道:
“這我不敢胡說,但我可以轉告父皇,讓他自己評議~”
陸知白挑眉:“你不要坑我!”
朱橚顧左右而言他:
“你的意思是說,平時母後也要多注意一些?”
陸知白道:“不錯!畢竟也是年近半百,要好生保養了。”
他是覺得有些小說寫得太假,馬皇後的病治好了,平時不保養,就可以活到八九十歲嗎?
病好了,不代表體質也好。
他,不,大明的護身符啊!
一定要極為小心的保養著~
“你是對的,”朱橚難得與他討論具體的醫術,好奇,“來,讓我聽聽你的養生之道,是否也有新花樣。”
陸知白露出思索之色……
他是學曆史的嘛,教授裏有不少老頭老太太,自然是流行養生嘛。
其中有一個曾教授,修習的內容,跟大家都不同。
他學的是當代民間中醫周爾晉。
此人自創了一種理論叫“人體x形平衡法”。
這個理論的核心思想有兩條——
一是人體有大藥,普通病症不必吃藥打針,用外治法即可解決。
二是外治的具體原則,比如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等等。
這個理論,陸知白認為有一定道理。
比如常失眠的人,在第二、三腳趾周圍按壓揉捏,大多會有痛點。就是按之則痛的點。
問題是,普通人自行操作,取穴不夠準確,或是堅持不下來,導致不見效。
另外,病症和穴位太多,不好記啊。
曾教授致力於傳播這外治法門,還開了公眾號叫【罾事物語】。
陸知白走馬觀花看了幾年,印象最深的隻有揉小腿黃金線……
對了,還有艾灸!
迴想得差不多,陸知白就開口說:
“我有兩個保健辦法。
其一,揉按小腿內側,這裏脾經、胃經等諸多經交匯。
若常常揉按疏通,便可刺激經絡,調理五髒六腑,尤其是脾胃。
脾胃強大了,運化能力自然強,氣血也會豐盈起來。氣血足,百病不生。”
朱橚饒有興趣的聽著:
“還有一個辦法呢?”
陸知白道:“艾灸!”
朱橚若有所思:
“這倒也是個法子,不過艾灸不是用來治療寒症的嗎?”
陸知白說:“也可以升陽補元。”
“對了,現在的艾灸……”
陸知白突然想起,現在艾條還沒發展出來!
主要使用形式,是一堆艾絨堆在一起,形成一個小艾塔。
用起來自然多有不便。
據說艾條還是朱家人發明的。
老十七,寧王朱權!
現在,朱權還是個兩三歲的小屁孩兒~
陸知白將卷艾條的想法一說。
朱橚便也笑著點頭:“可以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