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費奇少將:鄙人不善於奔跑
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 作者:土豆勇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天後的清晨。
晨曦灑落,微風輕拂,密支那的街頭已然熱鬧非凡。
這裏是勃固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靠近與滇省的邊境,也是安民軍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
街上人流密集,南來北往的貨運隊、各色攤販、工廠工人、茶館夥計、巡邏的警察交錯其中,交織出一幅熙熙攘攘的畫卷。
街道兩側的店鋪早早開門。
米鋪夥計正將當日的最新米價寫在門前的掛牌上,糖果店裏店主正往玻璃罐裏添入新到的、包裝精美的玉米味和菠蘿味糖果。
茶館的夥計們穿梭於桌椅之間,有的端著滾燙的豆漿和剛蒸好的包子,有的則端著米線和現包的餛飩。
看得出這老板是南邊的、北邊的吃食都賣。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個目測十二三歲的小報童穿梭在人群間,步伐輕快,嘴裏不停地吆喝著:
“賣報賣報,《南華早報》,10分一份啊,吉大港衝突,安民軍大勝約翰陸軍!”
一個目測年紀隻有十二三歲的小報童,挎著裝滿報紙的斜挎包,在密支那的大街上跑過,嘴裏還喊著。
他的嗓音清亮,透著少年特有的稚氣,但口中的內容卻足夠震撼人心。
“空戰7比129,擊落約翰飛機過百啊!”
“陸軍抓了整整百畝地的俘虜,少校以上的高級軍官都能湊出兩支足球隊!”
這話一出,街上的行人紛紛側目,有些人停下了腳步,還有人不信地笑罵:“小鬼,你瞎編呢吧?百畝地的俘虜?”
“可不是嘛!”小報童得意地拍了拍自己挎著的帆布包,裏邊裝滿了報紙,“頭版大照片,約翰人的少將都被咱們安民軍生擒了兩個,親眼看看不就知道了?”
街邊的餛飩攤上,幾個正在吃早點的工人被小報童的叫賣吸引,紛紛轉頭看去。
他們身上的藍色工服已經洗得有些泛白,但精神抖擻,胸口的銘牌上,‘南華鋼鐵’幾個大字熠熠生輝,袖口的汙漬則說明他們是剛下了輪休的夜班。
其中一個三十出頭的大漢擦了擦嘴,笑道:“來一份,咱們看看咱們的軍隊怎麽打贏白人佬的。”
旁邊一個瘦高的工人接過話頭,樂嗬嗬地說:“光你一個人看啥意思?一人一份!這麽大的勝仗,得自己拿著好好看看。”
報童見狀,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幾位大哥說得對!這是打贏了昂撒佬,不是小事兒!一人一份才顯得有麵子!”
說著,他麻利地從挎包裏抽出幾份報紙,遞了過去,收錢的動作幹脆利索,顯然是做慣了這活兒的。
工人們拿到報紙,迫不及待地翻開,剛印出來的紙張還帶著淡淡的油墨香氣,字跡清晰。
所有南華係的工廠內都辦有夜校掃盲班,想要拿到全額工資就必須學會用普通話發音讀常用的500個字(寫另算),因此幾個工人看起這《南華早報》來並不費勁。
頭版頁麵上,圖片裏的俘虜營裏滿是被繳械的約翰士兵,其中最顯眼的,便是一名軍服整潔但神情沮喪的少將,正被兩名安民軍士兵押解著。
這不是第 50 裝甲旅的埃爾維斯少將是誰。
為了拍照效果,安民軍不僅幫他清洗了衣服,還貼心的給他刮了臉,隻留下了兩撇小胡子。
“嘖嘖,真的是少將啊!”一個工人感歎著,“以前阿拉連當苦力都被洋人欺負,現在看看,連他們的高級軍官都成了俘虜,冊那!”
“這還有一個少將呢,照片下邊寫著‘第 36 步兵師師長海伍德·費奇少將’,還有繳獲的坦克、卡車。”
照片中,倒黴的費奇少將一副‘鄙人不善於奔跑的樣子’,旁邊是幾個一臉自豪感,滿麵紅光的普通安民軍士兵。
“龜兒子的,這昂撒少將藏在熱帶雨林的樹洞裏也被咱們抓出來了,活的!”
“看看這數據!11比116!首日戰鬥上咱們安民軍才損失11台裝甲車輛,就擊毀、繳獲了116台約翰坦克。”
工人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著,眼中滿是自豪與興奮。
無論在民國,還是在南洋,以往洋人們總是高高在上的‘洋大人’。
如今卻成了新聞上的戰敗者,被安民軍像抓豬一樣抓做了俘虜,這種反轉讓他們感到揚眉吐氣。
“這一年來,咱們南華鋼鐵集團煉出的鋼鐵,可沒少變成前線的槍炮、車輛,咱們也算是出了力啊。”那個年長的工人拍了拍身旁年輕工人的肩膀。
“現在你們這些學了夜校的新工人,能看懂報紙就更是好事了,咱們工人也得知道咱們國家的事,對不對?”
年輕工人點頭如搗蒜,手中拿著報紙,滿臉自豪:“是啊,這夜校教的字可沒白學,嘿!”
報童收了錢,撇了撇嘴,轉身繼續在人群裏鑽來鑽去,吆喝聲依舊響亮:
“賣報賣報!頭版大照片!被俘的約翰第 36 步兵師師長海伍德·費奇少將!這位美麗的小姐,來買一份吧?”
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討論這這件事:
約翰人悍然向吉大港內的安民軍發起進攻,自衛還擊的安民軍反而大獲全勝,消滅了約翰人三個師又一個旅,抓了好幾萬俘虜。
街道上,不少人圍著報販攤點議論紛紛,甚至連一些洋行的白人職員也偷偷買了一份,躲在角落裏翻看著。
白鷹特派大使哈羅德看到約翰人吃癟,更是一邊偷著樂,一邊示意手下向國內發報。
“上帝保佑我們這幫可憐的歐羅巴親戚吧,哈哈哈哈哈!”
拆解約翰和高盧殖民地,獲得這些市場,進而傾銷白鷹的產品。
這是白鷹上層的絕對共識,因此迴到自己臥室的哈羅德趕忙拿出打字機,開始起草新的報告。
他很清楚,《南華早報》就是張弛的官方喉舌,那麽報紙標題中‘衝突’這個詞的用意就很值得琢磨了。
是現在就推張弛一把,讓他和約翰人徹底決裂?
還是緩一手,等到戰爭結束,再徐徐圖之?
雙手放在打字機上的哈羅德搖了搖頭,白房子裏的大人物們隻需要做決定就好了,他這個身處第一線的特使要考慮的可就多嘍。
晨曦灑落,微風輕拂,密支那的街頭已然熱鬧非凡。
這裏是勃固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靠近與滇省的邊境,也是安民軍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
街上人流密集,南來北往的貨運隊、各色攤販、工廠工人、茶館夥計、巡邏的警察交錯其中,交織出一幅熙熙攘攘的畫卷。
街道兩側的店鋪早早開門。
米鋪夥計正將當日的最新米價寫在門前的掛牌上,糖果店裏店主正往玻璃罐裏添入新到的、包裝精美的玉米味和菠蘿味糖果。
茶館的夥計們穿梭於桌椅之間,有的端著滾燙的豆漿和剛蒸好的包子,有的則端著米線和現包的餛飩。
看得出這老板是南邊的、北邊的吃食都賣。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個目測十二三歲的小報童穿梭在人群間,步伐輕快,嘴裏不停地吆喝著:
“賣報賣報,《南華早報》,10分一份啊,吉大港衝突,安民軍大勝約翰陸軍!”
一個目測年紀隻有十二三歲的小報童,挎著裝滿報紙的斜挎包,在密支那的大街上跑過,嘴裏還喊著。
他的嗓音清亮,透著少年特有的稚氣,但口中的內容卻足夠震撼人心。
“空戰7比129,擊落約翰飛機過百啊!”
“陸軍抓了整整百畝地的俘虜,少校以上的高級軍官都能湊出兩支足球隊!”
這話一出,街上的行人紛紛側目,有些人停下了腳步,還有人不信地笑罵:“小鬼,你瞎編呢吧?百畝地的俘虜?”
“可不是嘛!”小報童得意地拍了拍自己挎著的帆布包,裏邊裝滿了報紙,“頭版大照片,約翰人的少將都被咱們安民軍生擒了兩個,親眼看看不就知道了?”
街邊的餛飩攤上,幾個正在吃早點的工人被小報童的叫賣吸引,紛紛轉頭看去。
他們身上的藍色工服已經洗得有些泛白,但精神抖擻,胸口的銘牌上,‘南華鋼鐵’幾個大字熠熠生輝,袖口的汙漬則說明他們是剛下了輪休的夜班。
其中一個三十出頭的大漢擦了擦嘴,笑道:“來一份,咱們看看咱們的軍隊怎麽打贏白人佬的。”
旁邊一個瘦高的工人接過話頭,樂嗬嗬地說:“光你一個人看啥意思?一人一份!這麽大的勝仗,得自己拿著好好看看。”
報童見狀,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幾位大哥說得對!這是打贏了昂撒佬,不是小事兒!一人一份才顯得有麵子!”
說著,他麻利地從挎包裏抽出幾份報紙,遞了過去,收錢的動作幹脆利索,顯然是做慣了這活兒的。
工人們拿到報紙,迫不及待地翻開,剛印出來的紙張還帶著淡淡的油墨香氣,字跡清晰。
所有南華係的工廠內都辦有夜校掃盲班,想要拿到全額工資就必須學會用普通話發音讀常用的500個字(寫另算),因此幾個工人看起這《南華早報》來並不費勁。
頭版頁麵上,圖片裏的俘虜營裏滿是被繳械的約翰士兵,其中最顯眼的,便是一名軍服整潔但神情沮喪的少將,正被兩名安民軍士兵押解著。
這不是第 50 裝甲旅的埃爾維斯少將是誰。
為了拍照效果,安民軍不僅幫他清洗了衣服,還貼心的給他刮了臉,隻留下了兩撇小胡子。
“嘖嘖,真的是少將啊!”一個工人感歎著,“以前阿拉連當苦力都被洋人欺負,現在看看,連他們的高級軍官都成了俘虜,冊那!”
“這還有一個少將呢,照片下邊寫著‘第 36 步兵師師長海伍德·費奇少將’,還有繳獲的坦克、卡車。”
照片中,倒黴的費奇少將一副‘鄙人不善於奔跑的樣子’,旁邊是幾個一臉自豪感,滿麵紅光的普通安民軍士兵。
“龜兒子的,這昂撒少將藏在熱帶雨林的樹洞裏也被咱們抓出來了,活的!”
“看看這數據!11比116!首日戰鬥上咱們安民軍才損失11台裝甲車輛,就擊毀、繳獲了116台約翰坦克。”
工人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著,眼中滿是自豪與興奮。
無論在民國,還是在南洋,以往洋人們總是高高在上的‘洋大人’。
如今卻成了新聞上的戰敗者,被安民軍像抓豬一樣抓做了俘虜,這種反轉讓他們感到揚眉吐氣。
“這一年來,咱們南華鋼鐵集團煉出的鋼鐵,可沒少變成前線的槍炮、車輛,咱們也算是出了力啊。”那個年長的工人拍了拍身旁年輕工人的肩膀。
“現在你們這些學了夜校的新工人,能看懂報紙就更是好事了,咱們工人也得知道咱們國家的事,對不對?”
年輕工人點頭如搗蒜,手中拿著報紙,滿臉自豪:“是啊,這夜校教的字可沒白學,嘿!”
報童收了錢,撇了撇嘴,轉身繼續在人群裏鑽來鑽去,吆喝聲依舊響亮:
“賣報賣報!頭版大照片!被俘的約翰第 36 步兵師師長海伍德·費奇少將!這位美麗的小姐,來買一份吧?”
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討論這這件事:
約翰人悍然向吉大港內的安民軍發起進攻,自衛還擊的安民軍反而大獲全勝,消滅了約翰人三個師又一個旅,抓了好幾萬俘虜。
街道上,不少人圍著報販攤點議論紛紛,甚至連一些洋行的白人職員也偷偷買了一份,躲在角落裏翻看著。
白鷹特派大使哈羅德看到約翰人吃癟,更是一邊偷著樂,一邊示意手下向國內發報。
“上帝保佑我們這幫可憐的歐羅巴親戚吧,哈哈哈哈哈!”
拆解約翰和高盧殖民地,獲得這些市場,進而傾銷白鷹的產品。
這是白鷹上層的絕對共識,因此迴到自己臥室的哈羅德趕忙拿出打字機,開始起草新的報告。
他很清楚,《南華早報》就是張弛的官方喉舌,那麽報紙標題中‘衝突’這個詞的用意就很值得琢磨了。
是現在就推張弛一把,讓他和約翰人徹底決裂?
還是緩一手,等到戰爭結束,再徐徐圖之?
雙手放在打字機上的哈羅德搖了搖頭,白房子裏的大人物們隻需要做決定就好了,他這個身處第一線的特使要考慮的可就多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