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扶持國王還是扶持首相?
遠征軍,從收編潰兵開始稱霸南洋 作者:土豆勇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張弛端起酒杯,數百名機組成員也趕忙站起身,端起麵前酒杯,臉上洋溢著自豪。
數百名機組成員也趕忙站起身,端起酒杯。
“今日,咱們同飲此杯!”說完,張弛率先將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雖然隻是附近酒廠釀造的低度數果酒,但他依舊體會到了一絲辛辣的口感。
這種簡單的快樂,讓他感到格外滿足。
“同飲!”數百名機組成員也一齊舉起酒杯,幹杯的聲音此起彼伏,充滿了整個食堂。這一刻,所有的疲憊和緊張都煙消雲散了。
“好了,後邊還有好幾個菜呢,大家盡情吃吧!”張弛知道他留在這裏的話,大家會有些放不開手腳。
因此祝酒之後,他直接離開了,把空間留給飛行員們,讓他們盡情享受這難得的輕鬆時光。
張弛本人則在警衛們的保護下漫步在仰光機場內。
他看著遠處機庫裏那些正在忙碌的地勤人員,他們正忙著維護剛剛歸來的b-17轟炸機。
一架架飛機在他們的精心照料下,將很快恢複雄風,再次前去執行轟炸任務。
以其半載彈情況下近三千多公裏的航程,鬼子在東南亞的大多數目標都將處於其威脅之下,張弛可還指望著這些b-17多出動幾輪,取得足夠戰果,為他盡快研發出係統內科技樹上的b-29呢。
看著看著,張弛的思緒卻飄得很遠。
最近暹羅國王和首相都通過地下渠道偷偷向他傳達了友好信息,他們希望借助張弛的力量趕走鬼子,重新掌握大權。
尤其是國王瑪哈德王,鬼子來之前,他的權力就已經被首相鑾披汶奪走,基本成為了吉祥物,如今更是處於困境之中。
為了重新獲得權力,他所願意付出的代價顯然比那個野心勃勃的“賽董卓”首相要多得多。
可君主製注定是要被掃進曆史垃圾堆的,有洪憲帝製83天皇帝的鬧劇在前,所有華人對於君主製的觀感都極為負麵。
如果出手扶持瑪哈德王,對於自己的聲望是不是會有巨大損傷?
隨著東南亞的戰事逐漸朝著有利於安民軍的方向發展,現在聰明人都開始準備從鬼子這條正在沉默的大船上跳船換邊路,張弛也終於等到了插手暹羅內部的機會。
可是該扶持國王還是該扶持首相?
張弛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
-----
張弛站在一架正在整備的f4u“海盜”戰鬥機旁邊,目光時不時地瞥向不遠處的地勤人員。
他們正推著小車,車上一串串黃澄澄的20mm機炮彈鏈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正被熟練地填裝進戰機機翼內的機炮中。
然而,張弛的心思早已飛到了千裏之外的暹羅。
他的手不自覺地從口袋裏掏出一包香煙,另一隻手卻在身上翻了個遍,也沒找到打火機。
“小七,我火呢?”
然而勤務兵小七被他打發去進行廣播電台建設,有些時候並不在張弛身邊,這讓他有些不適應。
正當他準備讓警衛遞個火時,他的視線偶然掃到了機庫白牆上那幾個醒目的紅色大字——“機場重地,嚴禁煙火”。
張弛不禁尷尬地笑了笑,抬手阻止了正要掏打火機的警衛小李,把整包香煙又揣了迴去。
“你們知不知道,暹羅的國姓是什麽?”張弛突然隨口問道。
周圍幾個警衛都是一愣,顯然沒想到張弛會突然問起這個。
“他們那個國王不是叫拉瑪幾世的嗎?姓拉瑪?”警衛小李撓了撓頭,一臉疑惑。
“是姓鄭啊。”張弛看著眼前這幾個警衛,語氣中帶著一絲惆悵,“暹羅曆代國王都沿用了鄭姓,這是有淵源的。”
“鄭不是咱們華人的姓嗎?這暹羅國王祖上也是華人血脈?”警衛小張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思議。
“是啊,初代暹羅國王就是咱們的同胞。”張弛歎了口氣,仿佛陷入了對曆史的迴憶,“吞武裏王朝的第一個國王叫鄭信,他是廣府潮州人,發跡之後帶領暹羅軍隊趕走了入侵的勃固軍隊,統一了分裂的暹羅。”
“他在位期間,對同胞們極為友好,鼓勵他們移民到暹羅定居和經商,極大地促進了暹羅的經濟發展。他本人還多次向前朝派遣使者,請求前朝封他為暹羅國王,最終成功恢複了與中原的朝貢關係。”
張弛的聲音裏帶著一絲自豪,仿佛在講述一個遙遠卻又親近的故事。
“那這暹羅國王鄭信都是華人了,咱們華人在暹羅不應該就是一等人了嗎?咋現在的暹羅反而投了鬼子,欺壓咱們華人呢?”警衛小李不解地問道。
“那是因為1782年的時候,鄭信被他的好友通鑾發動政變推翻並殺死了。”張弛的聲音低沉了下來,仿佛被曆史的沉重壓得有些喘不過氣,“本來鄭信的暹羅王國是個典型的‘夏君夷民’之國,國王和宮廷上層主要由華夏人擔任,統治當地土人。”
“這個模式從上古周王朝分封開始,就已通行了數千年。當初周朝那些偏遠的諸侯幾乎都是帶著軍隊征服一地,便被分封在當地,靠著文化同化逐漸將當地納入華夏文化大家庭中。”
“鄭信的暹羅王國本可能也按照這個模式繼續發展,可惜他身死之後,通鑾建立了曼穀王朝,成為拉瑪一世。”張弛搖了搖頭,“雖然通鑾為了證明自己王權的合法性,向清朝自稱是鄭信的兒子‘鄭華’,並請求清朝封他為暹羅國王。而前朝皇帝弘曆也並未深究,便封他為暹羅國王。”
“雖然泰國曆代國王都沿用了鄭姓的中文名,但終究通鑾是個暹羅人,華人在暹羅再次淪為了二等公民。”張弛的聲音裏帶著一絲無奈。
“那這通鑾真不是個東西。”警衛小張憤憤不平地說道。
“是啊,這鄭信才是統一國家,建立新朝的大英雄,這通鑾就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司馬老賊啊。”警衛小李也跟著附和道。
眾人議論紛紛,由於此時民間《三國演義》之類的說書風靡,因此眾人對於忠奸的看法都相當直白。
張弛靜靜地聽著他們的議論,心中卻在思考著更深遠的問題,他作為一個華人現在統一了勃固,趕走了鬼子,不正是和幾百年前的鄭信的處境有些相似嗎?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卻又有著不同的結局。”張弛低聲自語道,“鄭信的故事說明華人在這片土地上曾經有過輝煌,但也有過挫折。如今,我還有機會重寫曆史,讓華人在這片土地上重新站起來!”
數百名機組成員也趕忙站起身,端起酒杯。
“今日,咱們同飲此杯!”說完,張弛率先將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雖然隻是附近酒廠釀造的低度數果酒,但他依舊體會到了一絲辛辣的口感。
這種簡單的快樂,讓他感到格外滿足。
“同飲!”數百名機組成員也一齊舉起酒杯,幹杯的聲音此起彼伏,充滿了整個食堂。這一刻,所有的疲憊和緊張都煙消雲散了。
“好了,後邊還有好幾個菜呢,大家盡情吃吧!”張弛知道他留在這裏的話,大家會有些放不開手腳。
因此祝酒之後,他直接離開了,把空間留給飛行員們,讓他們盡情享受這難得的輕鬆時光。
張弛本人則在警衛們的保護下漫步在仰光機場內。
他看著遠處機庫裏那些正在忙碌的地勤人員,他們正忙著維護剛剛歸來的b-17轟炸機。
一架架飛機在他們的精心照料下,將很快恢複雄風,再次前去執行轟炸任務。
以其半載彈情況下近三千多公裏的航程,鬼子在東南亞的大多數目標都將處於其威脅之下,張弛可還指望著這些b-17多出動幾輪,取得足夠戰果,為他盡快研發出係統內科技樹上的b-29呢。
看著看著,張弛的思緒卻飄得很遠。
最近暹羅國王和首相都通過地下渠道偷偷向他傳達了友好信息,他們希望借助張弛的力量趕走鬼子,重新掌握大權。
尤其是國王瑪哈德王,鬼子來之前,他的權力就已經被首相鑾披汶奪走,基本成為了吉祥物,如今更是處於困境之中。
為了重新獲得權力,他所願意付出的代價顯然比那個野心勃勃的“賽董卓”首相要多得多。
可君主製注定是要被掃進曆史垃圾堆的,有洪憲帝製83天皇帝的鬧劇在前,所有華人對於君主製的觀感都極為負麵。
如果出手扶持瑪哈德王,對於自己的聲望是不是會有巨大損傷?
隨著東南亞的戰事逐漸朝著有利於安民軍的方向發展,現在聰明人都開始準備從鬼子這條正在沉默的大船上跳船換邊路,張弛也終於等到了插手暹羅內部的機會。
可是該扶持國王還是該扶持首相?
張弛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
-----
張弛站在一架正在整備的f4u“海盜”戰鬥機旁邊,目光時不時地瞥向不遠處的地勤人員。
他們正推著小車,車上一串串黃澄澄的20mm機炮彈鏈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正被熟練地填裝進戰機機翼內的機炮中。
然而,張弛的心思早已飛到了千裏之外的暹羅。
他的手不自覺地從口袋裏掏出一包香煙,另一隻手卻在身上翻了個遍,也沒找到打火機。
“小七,我火呢?”
然而勤務兵小七被他打發去進行廣播電台建設,有些時候並不在張弛身邊,這讓他有些不適應。
正當他準備讓警衛遞個火時,他的視線偶然掃到了機庫白牆上那幾個醒目的紅色大字——“機場重地,嚴禁煙火”。
張弛不禁尷尬地笑了笑,抬手阻止了正要掏打火機的警衛小李,把整包香煙又揣了迴去。
“你們知不知道,暹羅的國姓是什麽?”張弛突然隨口問道。
周圍幾個警衛都是一愣,顯然沒想到張弛會突然問起這個。
“他們那個國王不是叫拉瑪幾世的嗎?姓拉瑪?”警衛小李撓了撓頭,一臉疑惑。
“是姓鄭啊。”張弛看著眼前這幾個警衛,語氣中帶著一絲惆悵,“暹羅曆代國王都沿用了鄭姓,這是有淵源的。”
“鄭不是咱們華人的姓嗎?這暹羅國王祖上也是華人血脈?”警衛小張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思議。
“是啊,初代暹羅國王就是咱們的同胞。”張弛歎了口氣,仿佛陷入了對曆史的迴憶,“吞武裏王朝的第一個國王叫鄭信,他是廣府潮州人,發跡之後帶領暹羅軍隊趕走了入侵的勃固軍隊,統一了分裂的暹羅。”
“他在位期間,對同胞們極為友好,鼓勵他們移民到暹羅定居和經商,極大地促進了暹羅的經濟發展。他本人還多次向前朝派遣使者,請求前朝封他為暹羅國王,最終成功恢複了與中原的朝貢關係。”
張弛的聲音裏帶著一絲自豪,仿佛在講述一個遙遠卻又親近的故事。
“那這暹羅國王鄭信都是華人了,咱們華人在暹羅不應該就是一等人了嗎?咋現在的暹羅反而投了鬼子,欺壓咱們華人呢?”警衛小李不解地問道。
“那是因為1782年的時候,鄭信被他的好友通鑾發動政變推翻並殺死了。”張弛的聲音低沉了下來,仿佛被曆史的沉重壓得有些喘不過氣,“本來鄭信的暹羅王國是個典型的‘夏君夷民’之國,國王和宮廷上層主要由華夏人擔任,統治當地土人。”
“這個模式從上古周王朝分封開始,就已通行了數千年。當初周朝那些偏遠的諸侯幾乎都是帶著軍隊征服一地,便被分封在當地,靠著文化同化逐漸將當地納入華夏文化大家庭中。”
“鄭信的暹羅王國本可能也按照這個模式繼續發展,可惜他身死之後,通鑾建立了曼穀王朝,成為拉瑪一世。”張弛搖了搖頭,“雖然通鑾為了證明自己王權的合法性,向清朝自稱是鄭信的兒子‘鄭華’,並請求清朝封他為暹羅國王。而前朝皇帝弘曆也並未深究,便封他為暹羅國王。”
“雖然泰國曆代國王都沿用了鄭姓的中文名,但終究通鑾是個暹羅人,華人在暹羅再次淪為了二等公民。”張弛的聲音裏帶著一絲無奈。
“那這通鑾真不是個東西。”警衛小張憤憤不平地說道。
“是啊,這鄭信才是統一國家,建立新朝的大英雄,這通鑾就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司馬老賊啊。”警衛小李也跟著附和道。
眾人議論紛紛,由於此時民間《三國演義》之類的說書風靡,因此眾人對於忠奸的看法都相當直白。
張弛靜靜地聽著他們的議論,心中卻在思考著更深遠的問題,他作為一個華人現在統一了勃固,趕走了鬼子,不正是和幾百年前的鄭信的處境有些相似嗎?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卻又有著不同的結局。”張弛低聲自語道,“鄭信的故事說明華人在這片土地上曾經有過輝煌,但也有過挫折。如今,我還有機會重寫曆史,讓華人在這片土地上重新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