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陳留。
“周道長,我欲散家資招募義兵,請道長相助。”
聽到曹操的話,周良迴憶了一下穿越前的記憶,說道:“資少恐不成事,此間有孝廉衛弘疏財仗義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圖矣。”
曹操也覺得自己的錢財確實不夠,無法招募太多義兵,便置酒張筵拜請衛弘到家。
告曰:“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切齒,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義之士,敢求相助”
衛弘道:“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誌願將家資相助。”
曹操大喜過望,準備於第二天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招集義兵。
翌日清晨,曹操便前往城中招兵買馬去了。
周良則留在院子裏修煉《禦世製人錄》中的無名法決。
這道法決似乎隻有強身健體的功能,周良先前練了一年也沒發現有何其他特殊之處。
他照常運轉完一個周天之後,一縷紫氣從天邊飛來鑽入腹中,這一幕他在幾天前便遇到過一次,倒也沒有緊張。
紫氣入體,周良感到自己的身體又強壯了幾分,仿佛多修煉了三四日一般。
不過就如同之前那一次一樣,第二天再次修煉時沒有見到紫氣。
他暗暗思忖:“這些紫氣想必與曹操有關。”
接下來一段時間,為了徹底弄清楚獲得紫氣的條件,周良嚐試了幾次與曹操交談以及助他辦事,結果卻沒有紫氣出現。
“罷了,隨緣吧。”
周良起身往外走去,正好遇到了迎麵走來的曹操。
“周道長,我正欲尋你。”
“不知曹公尋我何事?”
“幾日來,諸多豪傑歸吾,現於村中調練軍馬,置辦甲衣旗幡。”
曹操接著說道:“董卓廢少帝,立陳留王為皇帝,禍亂朝政,我欲舉兵反之,道長以為何如?”
周良按著演義裏曹操的操作說道:“君之威不足,袁紹乃為四世三公,可發矯詔召盟,有其名於,行則易之。”
曹操發現周道長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大喜道:“吾意亦以為然也!”
於是他辭別周良,興奮的寫矯詔去了,而周良則是按部就班的繼續修煉。
……
“又一縷紫氣?”
第二天修煉之時,周良又得到了一縷紫氣。
想到昨日建議曹操利用袁紹的聲望來結成反董聯盟,他的心中逐漸明了起來:“看來隻要我參與了能夠影響曹操的大事,就能獲得一縷紫氣。”
發完矯詔,曹操便帶著麾下眾人前往洛陽,周良同樣隨行。
一路走來,周良發現曹操麾下幾員大將均能引動自己體內的《禦世製人錄》,一如自己當初麵對張角一般。
也就是說自己若是把這群人全砍了,就能得到許多隻能用一次的書頁。
不過每當自己動了殺心的時候,體內的《禦世製人錄》便會發出警兆,仿佛自己若是殺了任何一人便會萬劫不複一般。
否則周良還真想斬了這些人,讓自己能夠一力破萬法。
見有一道士隨行,還頻頻望向自己,脾氣暴躁的夏侯惇頓時瞪眼道:“你這道士,何故屢屢窺我,豈吾麵有物乎?”
周良麵色一滯,尷尬不已,總不能直接告訴你我在琢磨著能不能殺你吧。
曹操斥責道:“元讓休得無禮!”
……
話說袁紹收到曹操的矯詔後,聚集麾下文武,引兵三萬,自渤海趕來與曹操在洛陽城外會盟。
曹操借助袁紹的名望作檄文傳達諸郡,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
關東各地群雄以討董為名起兵,共計十八路。
眾諸侯陸續皆至,各自安營紮寨,接連二百餘裏,聲勢浩大,威風凜凜。
眾諸侯歃血為盟,推舉袁紹為盟主。
袁紹命孫堅為前部,即日出兵。
前部孫堅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氣勢正洶,袁術卻聽信讒言,認為若是孫堅打破洛陽,殺了董卓,乃是除狼而得虎,便斷了孫堅軍的糧草。
孫堅軍缺糧,軍中自亂,損兵折將大敗而歸。
聽聞消息的袁紹大驚,正聚集眾諸侯商議,忽有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來寨前大罵搦戰。”
袁紹問道:“誰敢去戰?”
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道:“小將願往。”
俞涉出馬。
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
太守韓馥道:“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潘鳳手提大斧,翻身上馬。
趁此機會,曹操悄悄問道:“諸眾誰能勝華雄?”
身後眾人均是搖頭不語。
周良打算進行一次小小的嚐試,他想知道自己如果介入這樣的事情中能否得到一縷紫氣。
於是他看了一眼關羽:“劉玄德之弟關羽可斬華雄。”
曹操順著周良的目光看去,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麵如重棗,讚歎道:“果然一表人才。”
收迴目光的時候,周良忽然注意到公孫瓚身後的一名少年,不由得愣住了:“難道這方世界的曆史走向和演義中不同?”
忙著欣賞關羽的曹操並沒有注意到周良的異常。
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
袁紹歎道:“可惜吾上將顏良、文醜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等到袁紹嘴硬完了,周良才出列說道:“小道欲薦一人,可斬華雄。”
袁紹還未說話,袁術便斥道:“牛鼻小道,何足為言?”
周良懶得理會袁術,攔住想要說話的曹操,把目光投向關羽。
關羽即從劉備身後走出:“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得知關羽職位僅是一名弓馬手之時,帳上袁術又大喝道:“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
曹操連忙製止:“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
關羽聲如巨鍾:“如不勝,請斬某頭。”
曹操釃熱酒一杯,與關羽飲了上馬。
關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來。”
出帳提刀,飛身上馬。
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
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
其酒尚溫。
“周道長,我欲散家資招募義兵,請道長相助。”
聽到曹操的話,周良迴憶了一下穿越前的記憶,說道:“資少恐不成事,此間有孝廉衛弘疏財仗義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圖矣。”
曹操也覺得自己的錢財確實不夠,無法招募太多義兵,便置酒張筵拜請衛弘到家。
告曰:“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切齒,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義之士,敢求相助”
衛弘道:“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誌願將家資相助。”
曹操大喜過望,準備於第二天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招集義兵。
翌日清晨,曹操便前往城中招兵買馬去了。
周良則留在院子裏修煉《禦世製人錄》中的無名法決。
這道法決似乎隻有強身健體的功能,周良先前練了一年也沒發現有何其他特殊之處。
他照常運轉完一個周天之後,一縷紫氣從天邊飛來鑽入腹中,這一幕他在幾天前便遇到過一次,倒也沒有緊張。
紫氣入體,周良感到自己的身體又強壯了幾分,仿佛多修煉了三四日一般。
不過就如同之前那一次一樣,第二天再次修煉時沒有見到紫氣。
他暗暗思忖:“這些紫氣想必與曹操有關。”
接下來一段時間,為了徹底弄清楚獲得紫氣的條件,周良嚐試了幾次與曹操交談以及助他辦事,結果卻沒有紫氣出現。
“罷了,隨緣吧。”
周良起身往外走去,正好遇到了迎麵走來的曹操。
“周道長,我正欲尋你。”
“不知曹公尋我何事?”
“幾日來,諸多豪傑歸吾,現於村中調練軍馬,置辦甲衣旗幡。”
曹操接著說道:“董卓廢少帝,立陳留王為皇帝,禍亂朝政,我欲舉兵反之,道長以為何如?”
周良按著演義裏曹操的操作說道:“君之威不足,袁紹乃為四世三公,可發矯詔召盟,有其名於,行則易之。”
曹操發現周道長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大喜道:“吾意亦以為然也!”
於是他辭別周良,興奮的寫矯詔去了,而周良則是按部就班的繼續修煉。
……
“又一縷紫氣?”
第二天修煉之時,周良又得到了一縷紫氣。
想到昨日建議曹操利用袁紹的聲望來結成反董聯盟,他的心中逐漸明了起來:“看來隻要我參與了能夠影響曹操的大事,就能獲得一縷紫氣。”
發完矯詔,曹操便帶著麾下眾人前往洛陽,周良同樣隨行。
一路走來,周良發現曹操麾下幾員大將均能引動自己體內的《禦世製人錄》,一如自己當初麵對張角一般。
也就是說自己若是把這群人全砍了,就能得到許多隻能用一次的書頁。
不過每當自己動了殺心的時候,體內的《禦世製人錄》便會發出警兆,仿佛自己若是殺了任何一人便會萬劫不複一般。
否則周良還真想斬了這些人,讓自己能夠一力破萬法。
見有一道士隨行,還頻頻望向自己,脾氣暴躁的夏侯惇頓時瞪眼道:“你這道士,何故屢屢窺我,豈吾麵有物乎?”
周良麵色一滯,尷尬不已,總不能直接告訴你我在琢磨著能不能殺你吧。
曹操斥責道:“元讓休得無禮!”
……
話說袁紹收到曹操的矯詔後,聚集麾下文武,引兵三萬,自渤海趕來與曹操在洛陽城外會盟。
曹操借助袁紹的名望作檄文傳達諸郡,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
關東各地群雄以討董為名起兵,共計十八路。
眾諸侯陸續皆至,各自安營紮寨,接連二百餘裏,聲勢浩大,威風凜凜。
眾諸侯歃血為盟,推舉袁紹為盟主。
袁紹命孫堅為前部,即日出兵。
前部孫堅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氣勢正洶,袁術卻聽信讒言,認為若是孫堅打破洛陽,殺了董卓,乃是除狼而得虎,便斷了孫堅軍的糧草。
孫堅軍缺糧,軍中自亂,損兵折將大敗而歸。
聽聞消息的袁紹大驚,正聚集眾諸侯商議,忽有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來寨前大罵搦戰。”
袁紹問道:“誰敢去戰?”
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道:“小將願往。”
俞涉出馬。
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
太守韓馥道:“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潘鳳手提大斧,翻身上馬。
趁此機會,曹操悄悄問道:“諸眾誰能勝華雄?”
身後眾人均是搖頭不語。
周良打算進行一次小小的嚐試,他想知道自己如果介入這樣的事情中能否得到一縷紫氣。
於是他看了一眼關羽:“劉玄德之弟關羽可斬華雄。”
曹操順著周良的目光看去,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麵如重棗,讚歎道:“果然一表人才。”
收迴目光的時候,周良忽然注意到公孫瓚身後的一名少年,不由得愣住了:“難道這方世界的曆史走向和演義中不同?”
忙著欣賞關羽的曹操並沒有注意到周良的異常。
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
袁紹歎道:“可惜吾上將顏良、文醜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等到袁紹嘴硬完了,周良才出列說道:“小道欲薦一人,可斬華雄。”
袁紹還未說話,袁術便斥道:“牛鼻小道,何足為言?”
周良懶得理會袁術,攔住想要說話的曹操,把目光投向關羽。
關羽即從劉備身後走出:“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得知關羽職位僅是一名弓馬手之時,帳上袁術又大喝道:“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
曹操連忙製止:“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
關羽聲如巨鍾:“如不勝,請斬某頭。”
曹操釃熱酒一杯,與關羽飲了上馬。
關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來。”
出帳提刀,飛身上馬。
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
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
其酒尚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