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隊以馬來半島和阿拉伯半島作為其海外兩個主要貿易區,並在這兩個地區分別建立了滿剌加和忽魯謨斯兩個海外貿易基地。


    滿剌加是東南亞的商業中心和水陸交通樞紐,也是鄭和船隊來往西洋的必經之地;忽魯謨斯地處亞、歐、非三洲之間,是阿拉伯半島及波斯灣一帶著名的國際商貿中心和海上交通孔道,亞、歐、非洲的富商大賈匯聚此地。


    船隊自四下西洋始,每次遠航都把下西洋的重點放在忽魯謨斯,以此作為貿易基地與來自亞、歐、非各國的商人進行貿易。這兩個貿易基地,對船隊在東西方之間的貿易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動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成長。


    此外,鄭和還把位於滿剌加、忽魯謨斯之間的古裏國作為貿易的一個大本營,既與南亞諸國頻繁進行貿易活動,又可加強船隊在東南亞和西亞、東非沿岸的貿易,起到了東西方貿易紐帶的作用。


    宣德七年(143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鄭和船隊直達忽魯謨斯,國王賽弗丁熱烈歡迎中國使團的到來。


    鄭和宣示了明朝廷詔諭,雙方互贈了禮品。


    在忽魯謨斯,鄭和派出副使率多支分船隊,分赴祖法兒、剌撒、阿丹和東非的木骨都束、卜剌哇、麻林、竹步等國訪問,這些國家也相繼遣使入貢中國,與中國恢複了中斷多年的友好往來。


    宣德八年(1433年)二月十八日,鄭和船隊從忽魯謨斯啟程返航,賽弗丁國王遂遣使隨船來華入貢。


    三月十一日,鄭和迴到古裏,在這裏與其他下西洋分船隊會合。古裏國有“西洋諸番之會”的美稱,鄭和多次到過這裏,一下西洋時還代表明朝廷詔封古裏國王,並在古裏勒石立碑,建立碑亭。


    此時,鄭和已是一個年已六旬的老人。


    長年累月地在波濤洶湧的海上奔波,又承擔著代表明王朝與各國交往的外交使命,和領導龐大船隊的繁重管理工作,每天都有大量事務需要他應對處理。


    船隊到達古裏後,鄭和終於積勞成疾病倒了。


    三月中旬,在完成第七次下西洋出訪任務即將揚帆迴國時,鄭和不幸病逝於古裏,享年六十二歲。


    此時已是初春時節,氣溫逐漸升高,歸國行程尚需三個多月時間,同時***教有“三日必葬,葬必從儉”的規定,於是船隊按照***教禮儀將鄭和安葬於古裏。


    人們把鄭和的發辮、衣帽和鞋子等代表鄭和的**帶迴祖國,在南京南郊牛首山南麓修建了一座鄭和的衣冠塚,當地人稱“馬迴迴墳”。


    宣德八年(1433年)三月二十日,王景弘率領七下西洋船隊從古裏返航迴國。海上航行十七日,船隊四月六日到達蘇門答剌,略作休整,四月二十日到達滿剌加。船隊在此停泊二十多天,為官廠修建重柵山城,蓋造倉庫,加固排柵城垣。五月中旬船隊從滿剌加啟航,滿剌加國王偕妻子和部屬駕船隨寶船一起來華進貢。


    宣德八年六月二十一日(1433年7月7日),第七次下西洋船隊圓滿完成出訪任務迴到太倉劉家港。


    此時,離船隊從南京出發初抵劉家港,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半。兩年半的海上奔波四處出訪,祖國時時刻刻在心中,但是,船隊的主帥鄭和卻永遠長眠在異國他鄉,再也不能迴到祖國的懷抱!


    這次船隊出訪的西洋國家和地區主要有忽魯謨斯、錫蘭山、古裏、滿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南浡裏、蘇門答剌、剌撒、溜山、阿魯、甘巴裏、阿丹、竹步、加異勒等二十多個國家。古裏、柯枝、阿丹、錫蘭、祖法爾、甘巴裏、加異勒、忽魯謨斯等國使節隨船隊一起來到中國朝貢訪問。


    終止遠航西洋鄭和病逝後,明朝大規模的遠洋航海事業失去了最重要的領導者,龐大的船隊也失去了主帥,加上朝廷再也沒有足夠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來負擔下西洋的龐大開銷,所以七下西洋的船隊迴國後,明王朝再也沒有組織大規模的遠洋航行。雖然此後王景弘有過一次出洋,但僅至蘇門答剌便迴國。


    浩浩蕩蕩的大明船隊在南海、阿拉伯海、印度洋之間頻繁往來的盛況徹底消失,鄭和七次下西洋成為中國人大規模遠洋航海活動的絕響。


    後人們隻能通過《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等通俗作品來想象船隊在海上綿延幾十裏的壯觀場景,來緬懷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勳業!


    鄭和船隊七下西洋使中國航海事業達到鼎盛。自第四次下西洋始,中國船隊便把航程擴展至波斯灣、紅海以至非洲東海岸,但此後遠洋航海沒有繼續沿非洲海岸向南拓展,以致喪失了發現通向大西洋的航線和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機會。


    此後,明朝廷不但終止了大規模遠洋航海的活動,而且停止新造出海大船,實行更加嚴厲的海禁政策,致使中國的航海事業由盛而衰。


    明政府終止大規模遠洋航海活動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既有政治原因,也有經濟原因,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總而言之,在內憂外患情況下,明王朝已無力也無心繼續拓展鄭和開創的遠洋航海事業。


    從政治上看,鄭和下西洋是為執行明成祖“宣德化而柔遠人”的外交政策,並非像後來的歐洲大航海那樣是為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可以說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


    永樂帝朱棣是一個富於雄心壯誌的皇帝,為了鞏固其政權,實現其政治抱負,所以全力支持鄭和的下西洋活動。但這種局麵也蘊藏著巨大的危險,即航海事業的興廢完全取決於皇帝的個人意誌,有了這種支持,就可以獲得舉國之力的配合,而一旦失去這種支持,遠航活動就難以為繼。


    明中葉後,朝廷統治日趨保守,宦官專權,皇室及官場貪汙**,國力日益衰落,一蹶不振,大規模的遠洋航海失去了必要的政治基礎。政治的**導致各種社會危機日益突出,海防政策逐漸變化,海軍力量也逐漸衰落,這就決定了鄭和下西洋的輝煌隻是曇花一現!


    fpzw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詩劍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靈並收藏唐詩劍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