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無論貴賤智愚老少,皆貪於逸而憚於勞,古今之所同也……”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諸弟試在鄉間將此三字於族戚人家曆曆驗之,必以吾言為不謬也……”
“……三樂:勤勞而且憩息,一樂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樂也;讀書聲出金石,三樂也……”
“……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於成。李申夫嚐謂餘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曰:“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此二語,是餘生平咬牙立誌之訣……”
讀至此,王九忽然停頓了片刻,他想到他的父親劍神王泊,一身傲骨,寧願自刎亦不願服輸,這是否為王氏一族的錚錚傲骨的由來!
“……諺雲:‘吃一暫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誌,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薄薄的一本《王氏祖訓》,王九花了一整天時間方且讀完,他讀得極慢,而且讀完之後,他卻盤膝而坐,五心朝天,眼眸半開合,陷入了頓悟……
時間至此,已是完成了祭祖及認祖歸宗的事宜,大部分見證之人已悄然離去。原本數十人的大廳,僅寥寥數人。王卜鳴年歲已高,經過這三日不眠不休地折騰,他亦是腰酸背痛。當他看到四周的人在散去,他正待坐起,忽覺頭暈眼花,兩腿早已酸麻,動彈不得……
就在他四下張望想找人攙扶之時,台上盤坐的王九忽然睜開眼,修長的手指一揮,一隻墨綠、近乎發黑、拳頭大的一個霧球瞬間彈出,自王卜鳴的胸口而入,瞬息無蹤。
而那王卜鳴卻如同一棵幹枯的老樹忽然喝了一口甘露般,全身仿如瞬間沐浴於溫暖的泉水之中,他的全身每一個毛孔都張開,貪婪地吸取那隻墨綠近乎發黑的霧球所帶來的甘露……
王卜鳴緩慢地站了起來,他的腰不酸,腿亦不麻了,他衝著王九笑了笑,而那王九亦是衝著自己的爺爺笑了笑,露出雪白的牙齒……
王九剛才處於頓悟的狀態。
誦讀近萬字的《王家祖訓》,王九忽然覺得,這王家的列祖列宗留給王家子孫最為珍貴的,不是這王家老宅及王家老宅內紫檀柱子等外物,而是王家自強不息的精神,遇難而起的不屈不撓的鬥誌……隻要有此種誌向,即便是王家暫時跌倒了,但不出三代,必會重新崛起!
《王家祖訓》誰都可以聽,但可品味其中的滋味之人,卻是寥寥無幾。
這就如之前王家老宅中,塗上厚厚數層漆水的紫檀柱子一般,假若不剝開漆水,如何能得知那便是紫檀木?而就《王家祖訓》,假若不去深深體悟其中為人處事之理,卻又如何能得知其中的奧妙所在!
在那頓悟的狀態,王九仿如聽到了來自亙古永存王家列祖的唿喚,仿如盡經千年,承受著來自人生的磨曆與苦難,但矢誌不悔……又似乎眨眼已千年,那點磨難又如何,彈指一揮間而已,卻如“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偉人風範!
那墨綠、近乎發黑的能量球,卻是王九汲取大氣中木屬性的能量壓縮而得。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遊離於大氣之中,無形無狀。在王九的眼內,卻是五彩斑斕,而人體亦是由此五種色彩所構成的一個綜合體。
當任何一種失衡,人非大病一場不可,維有達成平衡,方可無恙。
而那王卜鳴,已是年邁,且日夜操勞;王九認祖歸宗,實為大喜,但對於年邁的老人來說,大悲傷肺,大喜傷心,五行已明顯失衡,所以王九方且汲取木以平衡其五行……
而當王九汲取木屬性之時,在場的不到寥寥數人,盡皆如飲醇酒一般,個個毛孔舒張,如沐春風……一時間人人俱醉,即便是在大堂之外的人,亦是覺得堂內一陣溫熏之風,如同“春風又綠江南岸”一般,讓人舒服得直想沉醉……
在王氏宗祠的大門口,王九的親衛劉老二身子筆挺地站立於大堂門口。
王九的親衛有十餘人,能為王九的親衛,卻必須得入王九的法眼。之前王九的親衛柱子身死後,那文章又為王九補充了數名親衛。這劉老二便入了王九的法眼。
劉老二能入王九的法眼並非因為其他,而是因為這劉老二無論是聲音或是身材,與之前的柱子極為相似,雖然這劉老二相較柱子來說,卻是傻得有點“二”。
而用文章的話來說,這劉老二卻是傻得更甚於“忠”。劉老二是一根筋的腦袋。
自安南多邦城之戰後,劉老二一直跟著王九。而王九此次來福建南靖,這劉老二更是寸步不離。
如今已是剛剛夜幕降臨,大堂之外,杜雪萌抱著早已睡熟的王七毓剛好來至王家祠堂外,看看祭祀的情況,而那杜雪萌身邊還跟著似乎對那劉老二略有興趣的恆山派女弟子方芳。
這數日以來,這劉老二如柱子一般杵在王氏宗祠門外,聽著王九誦讀《家訓》。劉老二不識字,但對王九所讀亦是似懂非懂,但不管如何,劉老二對王九所誦讀的文字總是心存敬仰。在他看來,這些必定的好文,不然自己的王大人如何會如此認真地誦讀……
當祠堂內王九誦讀之聲漸歇,那劉老二亦開始神遊太虛……及至那縷如春風化雨般的溫暖的氣息自祠堂內向外湧出,如同滋養萬物的甘露……
那劉老二如同醍醐灌頂一般,直覺渾身通透,全身毛孔張開,那滋養萬物的甘露,肉眼可見地自劉老二的全身毛孔而入,蕩滌全身……
那身姿曼妙的恆山派女弟子方芳,見那如霧的甘露包裹著身材高大的劉老二,驚詫萬分……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諸弟試在鄉間將此三字於族戚人家曆曆驗之,必以吾言為不謬也……”
“……三樂:勤勞而且憩息,一樂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樂也;讀書聲出金石,三樂也……”
“……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於成。李申夫嚐謂餘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曰:“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此二語,是餘生平咬牙立誌之訣……”
讀至此,王九忽然停頓了片刻,他想到他的父親劍神王泊,一身傲骨,寧願自刎亦不願服輸,這是否為王氏一族的錚錚傲骨的由來!
“……諺雲:‘吃一暫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誌,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薄薄的一本《王氏祖訓》,王九花了一整天時間方且讀完,他讀得極慢,而且讀完之後,他卻盤膝而坐,五心朝天,眼眸半開合,陷入了頓悟……
時間至此,已是完成了祭祖及認祖歸宗的事宜,大部分見證之人已悄然離去。原本數十人的大廳,僅寥寥數人。王卜鳴年歲已高,經過這三日不眠不休地折騰,他亦是腰酸背痛。當他看到四周的人在散去,他正待坐起,忽覺頭暈眼花,兩腿早已酸麻,動彈不得……
就在他四下張望想找人攙扶之時,台上盤坐的王九忽然睜開眼,修長的手指一揮,一隻墨綠、近乎發黑、拳頭大的一個霧球瞬間彈出,自王卜鳴的胸口而入,瞬息無蹤。
而那王卜鳴卻如同一棵幹枯的老樹忽然喝了一口甘露般,全身仿如瞬間沐浴於溫暖的泉水之中,他的全身每一個毛孔都張開,貪婪地吸取那隻墨綠近乎發黑的霧球所帶來的甘露……
王卜鳴緩慢地站了起來,他的腰不酸,腿亦不麻了,他衝著王九笑了笑,而那王九亦是衝著自己的爺爺笑了笑,露出雪白的牙齒……
王九剛才處於頓悟的狀態。
誦讀近萬字的《王家祖訓》,王九忽然覺得,這王家的列祖列宗留給王家子孫最為珍貴的,不是這王家老宅及王家老宅內紫檀柱子等外物,而是王家自強不息的精神,遇難而起的不屈不撓的鬥誌……隻要有此種誌向,即便是王家暫時跌倒了,但不出三代,必會重新崛起!
《王家祖訓》誰都可以聽,但可品味其中的滋味之人,卻是寥寥無幾。
這就如之前王家老宅中,塗上厚厚數層漆水的紫檀柱子一般,假若不剝開漆水,如何能得知那便是紫檀木?而就《王家祖訓》,假若不去深深體悟其中為人處事之理,卻又如何能得知其中的奧妙所在!
在那頓悟的狀態,王九仿如聽到了來自亙古永存王家列祖的唿喚,仿如盡經千年,承受著來自人生的磨曆與苦難,但矢誌不悔……又似乎眨眼已千年,那點磨難又如何,彈指一揮間而已,卻如“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偉人風範!
那墨綠、近乎發黑的能量球,卻是王九汲取大氣中木屬性的能量壓縮而得。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遊離於大氣之中,無形無狀。在王九的眼內,卻是五彩斑斕,而人體亦是由此五種色彩所構成的一個綜合體。
當任何一種失衡,人非大病一場不可,維有達成平衡,方可無恙。
而那王卜鳴,已是年邁,且日夜操勞;王九認祖歸宗,實為大喜,但對於年邁的老人來說,大悲傷肺,大喜傷心,五行已明顯失衡,所以王九方且汲取木以平衡其五行……
而當王九汲取木屬性之時,在場的不到寥寥數人,盡皆如飲醇酒一般,個個毛孔舒張,如沐春風……一時間人人俱醉,即便是在大堂之外的人,亦是覺得堂內一陣溫熏之風,如同“春風又綠江南岸”一般,讓人舒服得直想沉醉……
在王氏宗祠的大門口,王九的親衛劉老二身子筆挺地站立於大堂門口。
王九的親衛有十餘人,能為王九的親衛,卻必須得入王九的法眼。之前王九的親衛柱子身死後,那文章又為王九補充了數名親衛。這劉老二便入了王九的法眼。
劉老二能入王九的法眼並非因為其他,而是因為這劉老二無論是聲音或是身材,與之前的柱子極為相似,雖然這劉老二相較柱子來說,卻是傻得有點“二”。
而用文章的話來說,這劉老二卻是傻得更甚於“忠”。劉老二是一根筋的腦袋。
自安南多邦城之戰後,劉老二一直跟著王九。而王九此次來福建南靖,這劉老二更是寸步不離。
如今已是剛剛夜幕降臨,大堂之外,杜雪萌抱著早已睡熟的王七毓剛好來至王家祠堂外,看看祭祀的情況,而那杜雪萌身邊還跟著似乎對那劉老二略有興趣的恆山派女弟子方芳。
這數日以來,這劉老二如柱子一般杵在王氏宗祠門外,聽著王九誦讀《家訓》。劉老二不識字,但對王九所讀亦是似懂非懂,但不管如何,劉老二對王九所誦讀的文字總是心存敬仰。在他看來,這些必定的好文,不然自己的王大人如何會如此認真地誦讀……
當祠堂內王九誦讀之聲漸歇,那劉老二亦開始神遊太虛……及至那縷如春風化雨般的溫暖的氣息自祠堂內向外湧出,如同滋養萬物的甘露……
那劉老二如同醍醐灌頂一般,直覺渾身通透,全身毛孔張開,那滋養萬物的甘露,肉眼可見地自劉老二的全身毛孔而入,蕩滌全身……
那身姿曼妙的恆山派女弟子方芳,見那如霧的甘露包裹著身材高大的劉老二,驚詫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