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侯府內,自從上次嚴魂靈那件事鬧過之後,雖然吳蘊最終並沒有真正挨揍,卻也少不了每次嚴大總管見到自己都會擺個臭臉。
所以吳蘊之後來的時候都會特地繞了個路,找一條嚴大總管不常出現的小路。
吳蘊此時在諸葛神侯的房間內,麵色凝重的將山西雁所說的事情都告訴了神侯,諸葛神侯此時也同樣心情沉重。
諸葛神侯長歎一口氣道:“吳蘊,你說的這件事,今日在朝上有人已經上過奏折,所以皇帝已讓戶部去核查情況,情況屬實,便會派人去賑濟救災。”
“若真的情況屬實,苦的還是百姓啊,即便朝廷撥銀賑災,隻怕會有不計其數的百姓會死於災荒。”
吳蘊眉頭緊蹙,這時突然道:“若我讓人提前在南方大量購糧,運至北方以防災荒出現之時無糧賑災,這樣可行?”
對於這些事情,吳蘊其實並不了解,也一竅不通,隻是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諸葛神侯看向吳蘊,笑道:“你是想讓你那些點金閣的朋友幫忙吧?”
吳蘊笑著點點頭,神侯搖頭道:“這件事我會去找存性和維喆再提幾次,你可以讓你的朋友他們做些準備,但不能大張旗鼓,以防皇帝忌憚。”
神侯所說的存性和維喆便是指郭資和夏元吉,都是當朝的戶部尚書,其中夏元吉更是出了名的清廉正直、德才兼備的能臣,想來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吳蘊聞言便點頭答應,另一邊的段連城應該已經和鍾離鬱提過這事了,迴頭自己再跑一趟點金閣把這事情敲定就好。
此時,諸葛神侯看向吳蘊道:“皇帝和建文見麵的事情,你也要盡快去辦,若是七月初七之前無法辦好,這事就又要延後。”
說到七月初七,神侯和吳蘊相視一笑,這個日子選的極為微妙。
吳蘊點頭道:“世叔放心,我今天就去辦。”
.......
幾日之後,京城西郊,香山。
此時正值六月中旬,再加上今年的氣候極為炎熱,甘露寺內的和尚便將水灑在地上,用以降溫,在午後的陽光下冒出淡淡的白霧。
這甘露寺唐朝,本叫香山寺,北宋金國時期和吉安寺合在一起,被稱為大永安寺,到了大元時又更名甘露寺,直到至今。
也算是一間近千年的古刹了,這一次皇帝和朱建文的會麵吳蘊便安排在這甘露寺之中,畢竟朱建文如今已經出家,其他地方也不太合適。
而且香山距離京城也就不到半日的路程,到時候皇帝輕車從簡,由神侯和自己的師兄們親自護送,到甘露寺和朱建文會麵一場,這件事情就算結束了。
隻是具體的事宜還需要再細細安排一番,此次便是到這甘露寺看看情況的。
劉欣好奇道:“吳大哥,我們到這甘露寺來幹什麽?”
吳蘊笑道:“你們來京城這麽久了,還沒好好逛過,這香山便是京西郊最合適賞景的地方了。”
陳業擦了一把頭上的汗水,喘著氣說道:“這麽辛苦的大中午爬山就為了到這寺廟來看風景?這麽早過來,這香山的楓葉可還沒紅呢。”
吳蘊笑道:“你這胖子,看來前段時間老段操練你還不夠狠,這麽點路就累成這樣了,等老段從關中迴來後,我讓他加倍操練。”
陳業翻著白眼道:“這天氣又熱,又一路爬山,而且小欣和鏡子都練了神照經了,我可是還沒學內功呢!”
話音剛落,林如鏡掐著陳業的肚皮道:“你還好意思說這事,我現在神照經還沒練好,讓你先去總堂花點錢找宋老爺子把十三太保橫練先學了,你就是不去。”
陳業苦笑道:“宋老爺子不知道發什麽神經,一聽我名字就問我是不是認識吳老大,完了就要價二十兩黃金,我尋思我應該沒得罪他吧?”
吳蘊聞言,也疑惑自己什麽時候得罪了宋天瀚,難不成是洛陽金刀門那件事情?
便笑道:“這事怪我,之前有過一次,拿他的名字用了一下,本來還以為給他長點名氣他不會見怪,想不到度量居然這麽小。”
陳業看著吳蘊搖頭道:“怪不得他之前莫名其妙出了一陣風頭,不少外家高手因此跑到點金閣指名道姓要挑戰他老人家,原來是你搞得鬼。”
吳蘊笑道:“我的錯,他多要的十兩黃金我給你,你迴頭趕緊去把內功給學了,不然哪天被人一刀削了都沒處哭去。”
“行嘞,感謝吳老大!”陳業打著哈哈,而後摸了摸肚子道:“對了,你還沒說到這幹嘛呢?我肚子都餓了。”
吳蘊笑著道:“就是為了這事,我聽說這甘露寺的齋飯是京城一絕,正好今天你們都有空,我就把你們叫來一起嚐嚐這齋飯。”
正好此時一名沙彌走了過來,吳蘊便攔住道:“小師傅,請問寧安大師在嗎?”
這個小沙彌麵露疑惑道:“幾位施主找方丈有什麽事嗎?”
吳蘊笑道:“我是吳蘊,前幾天曾特地讓人給寧安大師送過信。”
這小沙彌才笑道:“原來是吳施主,方丈等您很久了,幾位請隨我來。”
劉欣幾人麵麵相覷,吳蘊見他們麵帶疑惑,便笑著解釋道:“想要在這甘露寺吃飯,可是得提前幾天打好招唿才行。”
這下眾人才放下心,來到一處禪房時,那小沙彌便敲門道:“師父,吳施主他們來了。”
沒幾分鍾,一名老僧打開房門,見到吳蘊一行,微微一愣道:“哪位是吳施主?”
吳蘊做了個佛禮笑道:“寧安大師,我就是吳蘊。”
見寧安和尚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吳蘊身後的三人,吳蘊率先開口道:“幾日前,我曾經讓人送給一份信給方丈,今天就是特地過來吃齋飯的。”
寧安和尚人老成精,已然聽出話外之意,笑道:“幾位施主隨我來,我這就讓人安排齋飯。”
吃過飽飯後,寧安和尚便親自帶著吳蘊一行人在寺院之中參觀。
走到一處佛塔時,寧安和尚停下腳步道:“這座佛塔建於宋金國大定十三年,後來一直留存至今,已有近三百年曆史,。”
吳蘊點頭道:“可否進去一觀?”
寧安和尚笑道:“自然可以。”
走進塔中之後,隻見這個佛塔雖說已有三百年曆史,也許是因為時常有人打掃,並不顯得陳舊,塔雖隻有六層左右的高度,但塔頂的視野卻相當開闊。
吳蘊笑道:“到了入秋時,站在這塔中,滿山紅葉都可以盡收眼底。”
劉欣也點頭道:“到了入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再來看看這裏的景色。”
吳蘊點頭,看向寧安和尚道:“寧安大師,這事就算安排上了。”
寧安和尚麵帶笑意:“老衲恭候施主大駕。”
陳業有些難受道:“這塔頂也太熱了,吳老大,我們什麽時候迴去啊?”
吳蘊哈哈一笑:“走吧,我們這就迴去。”
“不逛啦?還有好多地方還沒去呢。”林如鏡聞言,有些意盡闌珊的對著陳業翻了個白眼。
吳蘊搖頭道:“再逛下去,估計胖子就要中暑了。”
寧安和尚將眾人送到門口後,吳蘊笑道:“寧安大師,不用再送了。”
寧安和尚打了個佛號,點頭道:“那老衲就提前做好準備,靜候各位施主。”
“好說!入秋的時候我們一定再來。”陳業麵帶笑容道。
吳蘊和寧安和尚對視一眼,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
陳業不明所以道:“你們前會在笑什麽?”
吳蘊搖頭:“沒什麽。”
劉欣笑道:“這寧安老和尚挺熱情隨和的嘛。”
林如鏡點頭:“對呀。”
陳業突然開口:“我總覺得他別有用心。”
林如鏡翻了個白眼:“能有什麽用心,你還擔心老和尚對你有企圖不成。”
“不是啊...”
所以吳蘊之後來的時候都會特地繞了個路,找一條嚴大總管不常出現的小路。
吳蘊此時在諸葛神侯的房間內,麵色凝重的將山西雁所說的事情都告訴了神侯,諸葛神侯此時也同樣心情沉重。
諸葛神侯長歎一口氣道:“吳蘊,你說的這件事,今日在朝上有人已經上過奏折,所以皇帝已讓戶部去核查情況,情況屬實,便會派人去賑濟救災。”
“若真的情況屬實,苦的還是百姓啊,即便朝廷撥銀賑災,隻怕會有不計其數的百姓會死於災荒。”
吳蘊眉頭緊蹙,這時突然道:“若我讓人提前在南方大量購糧,運至北方以防災荒出現之時無糧賑災,這樣可行?”
對於這些事情,吳蘊其實並不了解,也一竅不通,隻是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諸葛神侯看向吳蘊,笑道:“你是想讓你那些點金閣的朋友幫忙吧?”
吳蘊笑著點點頭,神侯搖頭道:“這件事我會去找存性和維喆再提幾次,你可以讓你的朋友他們做些準備,但不能大張旗鼓,以防皇帝忌憚。”
神侯所說的存性和維喆便是指郭資和夏元吉,都是當朝的戶部尚書,其中夏元吉更是出了名的清廉正直、德才兼備的能臣,想來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吳蘊聞言便點頭答應,另一邊的段連城應該已經和鍾離鬱提過這事了,迴頭自己再跑一趟點金閣把這事情敲定就好。
此時,諸葛神侯看向吳蘊道:“皇帝和建文見麵的事情,你也要盡快去辦,若是七月初七之前無法辦好,這事就又要延後。”
說到七月初七,神侯和吳蘊相視一笑,這個日子選的極為微妙。
吳蘊點頭道:“世叔放心,我今天就去辦。”
.......
幾日之後,京城西郊,香山。
此時正值六月中旬,再加上今年的氣候極為炎熱,甘露寺內的和尚便將水灑在地上,用以降溫,在午後的陽光下冒出淡淡的白霧。
這甘露寺唐朝,本叫香山寺,北宋金國時期和吉安寺合在一起,被稱為大永安寺,到了大元時又更名甘露寺,直到至今。
也算是一間近千年的古刹了,這一次皇帝和朱建文的會麵吳蘊便安排在這甘露寺之中,畢竟朱建文如今已經出家,其他地方也不太合適。
而且香山距離京城也就不到半日的路程,到時候皇帝輕車從簡,由神侯和自己的師兄們親自護送,到甘露寺和朱建文會麵一場,這件事情就算結束了。
隻是具體的事宜還需要再細細安排一番,此次便是到這甘露寺看看情況的。
劉欣好奇道:“吳大哥,我們到這甘露寺來幹什麽?”
吳蘊笑道:“你們來京城這麽久了,還沒好好逛過,這香山便是京西郊最合適賞景的地方了。”
陳業擦了一把頭上的汗水,喘著氣說道:“這麽辛苦的大中午爬山就為了到這寺廟來看風景?這麽早過來,這香山的楓葉可還沒紅呢。”
吳蘊笑道:“你這胖子,看來前段時間老段操練你還不夠狠,這麽點路就累成這樣了,等老段從關中迴來後,我讓他加倍操練。”
陳業翻著白眼道:“這天氣又熱,又一路爬山,而且小欣和鏡子都練了神照經了,我可是還沒學內功呢!”
話音剛落,林如鏡掐著陳業的肚皮道:“你還好意思說這事,我現在神照經還沒練好,讓你先去總堂花點錢找宋老爺子把十三太保橫練先學了,你就是不去。”
陳業苦笑道:“宋老爺子不知道發什麽神經,一聽我名字就問我是不是認識吳老大,完了就要價二十兩黃金,我尋思我應該沒得罪他吧?”
吳蘊聞言,也疑惑自己什麽時候得罪了宋天瀚,難不成是洛陽金刀門那件事情?
便笑道:“這事怪我,之前有過一次,拿他的名字用了一下,本來還以為給他長點名氣他不會見怪,想不到度量居然這麽小。”
陳業看著吳蘊搖頭道:“怪不得他之前莫名其妙出了一陣風頭,不少外家高手因此跑到點金閣指名道姓要挑戰他老人家,原來是你搞得鬼。”
吳蘊笑道:“我的錯,他多要的十兩黃金我給你,你迴頭趕緊去把內功給學了,不然哪天被人一刀削了都沒處哭去。”
“行嘞,感謝吳老大!”陳業打著哈哈,而後摸了摸肚子道:“對了,你還沒說到這幹嘛呢?我肚子都餓了。”
吳蘊笑著道:“就是為了這事,我聽說這甘露寺的齋飯是京城一絕,正好今天你們都有空,我就把你們叫來一起嚐嚐這齋飯。”
正好此時一名沙彌走了過來,吳蘊便攔住道:“小師傅,請問寧安大師在嗎?”
這個小沙彌麵露疑惑道:“幾位施主找方丈有什麽事嗎?”
吳蘊笑道:“我是吳蘊,前幾天曾特地讓人給寧安大師送過信。”
這小沙彌才笑道:“原來是吳施主,方丈等您很久了,幾位請隨我來。”
劉欣幾人麵麵相覷,吳蘊見他們麵帶疑惑,便笑著解釋道:“想要在這甘露寺吃飯,可是得提前幾天打好招唿才行。”
這下眾人才放下心,來到一處禪房時,那小沙彌便敲門道:“師父,吳施主他們來了。”
沒幾分鍾,一名老僧打開房門,見到吳蘊一行,微微一愣道:“哪位是吳施主?”
吳蘊做了個佛禮笑道:“寧安大師,我就是吳蘊。”
見寧安和尚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吳蘊身後的三人,吳蘊率先開口道:“幾日前,我曾經讓人送給一份信給方丈,今天就是特地過來吃齋飯的。”
寧安和尚人老成精,已然聽出話外之意,笑道:“幾位施主隨我來,我這就讓人安排齋飯。”
吃過飽飯後,寧安和尚便親自帶著吳蘊一行人在寺院之中參觀。
走到一處佛塔時,寧安和尚停下腳步道:“這座佛塔建於宋金國大定十三年,後來一直留存至今,已有近三百年曆史,。”
吳蘊點頭道:“可否進去一觀?”
寧安和尚笑道:“自然可以。”
走進塔中之後,隻見這個佛塔雖說已有三百年曆史,也許是因為時常有人打掃,並不顯得陳舊,塔雖隻有六層左右的高度,但塔頂的視野卻相當開闊。
吳蘊笑道:“到了入秋時,站在這塔中,滿山紅葉都可以盡收眼底。”
劉欣也點頭道:“到了入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再來看看這裏的景色。”
吳蘊點頭,看向寧安和尚道:“寧安大師,這事就算安排上了。”
寧安和尚麵帶笑意:“老衲恭候施主大駕。”
陳業有些難受道:“這塔頂也太熱了,吳老大,我們什麽時候迴去啊?”
吳蘊哈哈一笑:“走吧,我們這就迴去。”
“不逛啦?還有好多地方還沒去呢。”林如鏡聞言,有些意盡闌珊的對著陳業翻了個白眼。
吳蘊搖頭道:“再逛下去,估計胖子就要中暑了。”
寧安和尚將眾人送到門口後,吳蘊笑道:“寧安大師,不用再送了。”
寧安和尚打了個佛號,點頭道:“那老衲就提前做好準備,靜候各位施主。”
“好說!入秋的時候我們一定再來。”陳業麵帶笑容道。
吳蘊和寧安和尚對視一眼,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
陳業不明所以道:“你們前會在笑什麽?”
吳蘊搖頭:“沒什麽。”
劉欣笑道:“這寧安老和尚挺熱情隨和的嘛。”
林如鏡點頭:“對呀。”
陳業突然開口:“我總覺得他別有用心。”
林如鏡翻了個白眼:“能有什麽用心,你還擔心老和尚對你有企圖不成。”
“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