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朱厚照是太子,但這也是他第一次勞煩這樣的情況出現,他還在自己的父親逝世中沒有反應過來。


    所以這些所謂的秩序他都不管,隻需要大臣們做就行了,他就負責走個流程而已。


    外麵天還沒亮,百姓們都在悲傷中,朝廷大員們也很無奈,他們在那裏等著,現在是大明的空窗期,權力交替的時候,如果發生一些什麽事,他們可承擔不起。


    五城兵馬司,十二團營,錦衣衛,東廠,南嶺衛,隻要是能能用上的人全都給調過來了。


    “皇兄啊,你怎麽就走啦?嗚嗚…”一個聲音從遠處傳來,朱宸濠一邊哭一邊朝宮門走去,沿路的官員和百姓們紛紛皺眉,卻不得不讓出道來。


    徐承重也是眉頭一皺,這寧王是想進宮吊喪?現在離皇帝駕崩不過一個時辰,禮部的一應喪儀還沒準備好,弘治帝的傳位遺詔也沒頒行天下,朱厚照尚未登基,可以說是一切都還沒有準備好。


    “來人止步,再敢往前,格殺勿論!”徐承重舉起手指著前方說了一句,東廠錦衣衛都圍了上來。


    “大膽,本王是大明藩王,先帝的兄弟,你居然敢攔我?”寧王瞬間憤怒了,自己好歹也是個王爺啊!


    徐承重可不管,就算是太子他都不怕,他還會怕你一個寧王?


    “王爺,此時宮內頗亂,喪儀事宜禮部官員正在安排,等他們安排妥當,自會告之諸藩王公侯入宮吊喪,王爺未奉詔命入宮,恕下官不敢放行。”


    現在是個人都知道他想要做什麽,寧王真的將其他人當成傻子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他不介意讓寧王直導什麽叫暴躁的武將。


    “混賬,吊喪乃大事,你居然敢攔住本王,分明是對先帝不敬!”寧王也不傻,要先將這個鍋推到徐承重頭上。


    “抱歉了王爺,沒有天子誥命,誰也不能進,否則別怪下官無禮了!”放他進來,發生什麽事怎麽辦?徐承重可沒有辦法交代


    再說了,寧王此刻入宮,到底存著什麽心思?他不知道此時正是皇宮最敏感的時刻嗎?曆史上趁著皇帝新喪奪權稱帝的事還少嗎?


    別的不說,朱厚照不僅是大明的新帝,而且還叫他一聲姐夫,他就不可能讓寧王進去。


    朱宸濠大約被刺激得太狠了,說了一句很腦殘的話:“天子已逝,哪來的天子詔命?”


    這句話說出來,他就感覺到不對了,自己怎麽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而且全場都安靜了,文武百官都看著他,他心裏有些發毛。


    大學士和禮部官員在宮內操持喪儀,此刻跪在宮門前的都是當朝的大臣,從尚書到六部主事,黑壓壓的跪了一地,其中還包括許多勳貴公侯。


    一聽到他的這話就有些不爽了,怎麽,真當我大明京城沒有忠臣了?


    當先發難的是戶部郎中李夢陽,弘治帝之前將他由主事升為了郎中。老頭兒嫉惡如仇,眼裏摻不得沙子,寧王的這句話激起了老頭兒的火氣。


    “你這奸賊,先帝屍骨未寒,居然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看打!”


    說著李夢陽就衝了上去,別看老人家幾十歲了,可是骨頭硬朗著呢,寧王都懵了。


    朱宸濠大驚失色,他雖是藩王之尊,但在京師朝堂裏屁都不算,大明的臣子們以忠直為標榜,為了忠直之名,他們敢當著皇帝的麵指著鼻子罵昏君,王爺?算個屁!


    “南嶺衛,繳械!”徐承重發現看了那麽久,居然沒有注意到寧王的護衛是帶著武器來的,連忙讓人將寧王收下的士兵的武器給下了。


    “我看誰敢!”結果寧王話還沒說完,徐承重就將槍拿了起來瞄準他。


    “寧王,不要挑戰大家的底線,再鬧下去,我不介意讓大明少一個藩王,隻要能夠讓大明江山永固,我什麽都做的出來!”


    徐承重陰冷的說了一句,然後眾人都不敢抬頭。太猛了,怪不得十幾歲就能夠當兵圍剿土司,就徐承重這樣的,他們懷疑都沒人能夠打的贏他。


    寧王點了點頭,很識趣的讓自己的手下將武器交出去,然後馬上離開。


    他確實有這個心,但是看了一下皇宮的防衛固若金湯,就再也沒有這個心思了。更何況這裏不是他的地盤,他也沒有兵力在這裏。就算他僥幸成功,下場也一樣很慘。


    “還是大人你有招數。”丁三說了一句,整個南嶺衛就沒有盆不服他的,就連錦衣衛也一樣。


    一夜過去,醜時三刻,宮內有宦官傳出話來,寅時一刻奉天殿大朝會,所有五品以上在京文武官員以及各公侯伯勳貴皆列朝班。


    等在承天門外的官員陸續起身,宮內的宦官們已將白綾分發到每一位官員手上,許多跪在後麵的百姓們也紛紛將自備的白綾纏在頭冠上。


    寅時二刻,奉天殿外淨鞭九響,接著四頭大象,六隻虎豹開道,大紅飛魚服色的錦衣親軍緊隨其後,巨大的屏翅交叉而行,金鏜,香爐,節杖等儀仗次第而過,最後是掛著白綾孝帶的皇帝禦輦,太子朱厚照兩眼通紅,默然在禦輦旁緩緩走著。


    內閣首輔,武英殿大學士劉健出班轉身麵對朝臣,緩緩展開手中黃絹,大聲道:“宣。大明弘治皇帝陛下傳位遺詔,中外諸臣工跪聆。”


    殿內大臣以及從鴻臚寺趕來的朝鮮,琉球,交趾等藩屬國使節紛紛跪拜。


    劉健清了清嗓子,道:“詔曰:朕以眇躬,仰承丕緒。嗣登大寶,十有八年。敬天勤民。敦孝致理。夙夜兢兢,惟上負先帝托付是懼。今迿疾彌留,殆弗可起。生死常理。雖聖智不能違。願繼統得人,亦複何憾。皇太子厚照,聰明仁孝。至性天成,宜即皇帝位。其務守祖宗成法,孝奉兩宮,進學修德,任賢使能。節用愛人,毋驕毋怠。中外文武群臣其同心輔佐,以共保宗社萬萬年之業。”


    接下便是大臣們向朱厚照大禮參拜。朱厚照如同木偶一般,在三位大學士和禮部尚書王瓊的提醒下,木訥地執行著他們的指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濕氣十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濕氣十七並收藏中明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