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戰局局勢分析完畢,趁著吃飯的時間還有一會兒,劉浪又和未來大將和趙將兩人戰場的戰術細節進行了一番探討。


    劉浪說的第一個意見,第十七師山炮營因射程日寇四一式山炮要近,而日寇還有飛機助陣,如果位置太靠前,會因為日寇優勢火力而遭到不必要的損失。


    而這一點顯然也是趙壽山極為憂慮的,這個山炮營12門晉造山炮可是他的寶貝疙瘩。可以說,在保定城一戰,如果不是有這個山炮營火力掩護,他第十七師那能隻損失不足千人和日軍打了一仗還能順利撤出陣地?


    別說他和劉浪都對這個山炮營很看重,連遠在太原的山西老漢也看在眼裏,一直電令他將山炮營調屬娘子關戰區管轄。原因自然是山西老漢把絕大部分的火炮都調到了忻口和板垣征四郎對峙,娘子關這邊的火炮不光是少得可憐,連炮兵也湊不齊,甚至還有壯丁臨時擔當炮手的。


    若不是趙壽山一再堅持,他那個炮兵營可被戰區給吞了。


    但是,如果將火炮隱藏在較遠處的山溝裏,隱蔽性和安全性倒是足夠了,可想用炮火封鎖雪花山之前數裏通往娘子關道路的設想可無法實現了,日軍完全可以在雪花山陣地**人的眼皮子底下大搖大擺的進軍娘子關正麵。山頭陣地的那些長槍短炮可是鞭長莫及。


    “不讓來犯之日寇兵分兩路,他們又怎麽會想招兒迂迴偷襲?”劉浪卻是一句話點醒夢人。


    炮兵營部署一事三人達成共識,炮兵營那十二門山炮隱藏在雪花山以南5公裏位置,主要作用是對雪花山陣地進行炮火支援。同時為防止日寇慣用的迂迴偷襲,炮兵營的警衛兵力為一個步兵營,距離炮兵陣地兩公裏還要派出觀察哨。


    劉浪的第二個意見卻是讓趙壽山有些不很理解,劉浪建議第十七師是據險而守,不要試圖去反攻數公裏外的井陘縣城。


    不僅是因為劉浪的這個建議和趙壽山所設想的戰術不符,其實,對於防禦戰術來說,也是有些死板的。


    據險死守,其實是防禦戰的下策,尤其是麵對敵人更優勢的火力的時候。龜縮於烏龜殼內固然看起來能暫時安全,但烏龜殼再硬也遲早有被敲碎的那一天,等到最後的防禦都被敵人剝去的時候,往往是防守者的死期。


    而雪花山這座石頭山,根本沒辦法挖掘太深的戰壕,更別說防炮洞之類的了,很多重要工事,都是靠用麻袋裝砂石壘砌起來的。防槍彈沒大問題,但若是被炮彈命,那是灰飛煙滅。


    兵書也有雲:守有攻,方是策。


    趙壽山的設想,以雪花山為基地,不斷出兵對日軍後方井陘縣補給基地進行襲擾,甚至反攻縣城建立工事斷了日軍的後路,讓他們顧此失彼不能盡全力攻打,這樣也減輕山頭防禦陣地的壓力。


    未來大將的眉頭也微微皺了起來。


    趙壽山的想法其實和他不謀而合,這種守帶攻的戰術既能減輕正麵主戰場的壓力,還能不斷打擊日軍士氣。除了運動戰,恐怕紅色部隊最擅長的是防禦戰了,在敵人瘋狂衝鋒的同時進行反衝鋒攻擊也不知道是多少紅色將領的殺手鐧之一,而且屢有成效。


    “以守為防,以攻代守,守有攻,攻有守”才是防禦戰的之策。


    但劉浪這次卻又是來了次反其道而行之。兩人當然都不會覺得是因為劉團座太年輕,不懂這個戰術。


    他劉浪在長城一戰,先是以工事和日寇的大炮對扛了八天,然後兵盡出,一舉端掉日軍的重炮,這才創下日戰爭以來國最輝煌一戰。而這,幾乎是教科書般“守有攻”的典型戰例。


    劉浪卻是隻能無奈苦笑。他之所以不建議第十七師去偷襲並反攻井陘縣,不是因為這種守有攻的戰術不對。


    曾經的時空,第十七師趁夜出擊,向井陘縣長生口方向的日軍反擊,克複劉家溝、長生口和井陘南關車站取得了不俗戰績,基本達成調動日軍打擊日軍的戰略目標。


    可是,在這次勝利之,出了一個紕漏,但因為這個紕漏,卻導致了一連串的惡果。最終,2000餘官兵戰死雪花山不說,雪花山陣地失守,第十七師隻能退守第二道防線----乏驢嶺。


    防守雪花山主陣地的第十七師102團團長張世俊求功心切,擅自率領一支部隊反攻井陘縣城,但日寇正在此時猛然加強對雪花山攻勢。主官不在的102團頓時群龍無首,最終導致雪花山陣地失守。


    而正在井陘縣攻打日軍陣地的第十七師卻遭遇到日寇從雪花山山頂發射過來的炮彈。


    第十七師組織優勢兵力對雪花山進行數次反攻皆死傷慘重無功而返,隻能含淚退往乏驢嶺構築第二道防線。而造成此惡果的102團校團長張世俊則被暴怒的趙壽山槍決,自知自己理虧的張世俊行刑前一言不發閉目待死。本應該將鮮血灑在和日寇衝鋒戰場的國民革命軍校,這樣因為自己的一著不慎,害死了自己滿團官兵,也將自己送到了自己人的槍口下。這絕對是個悲劇。


    既然來到這個時空,劉浪自然要阻止這一切的發生。不是為了某一個人,而是為了那些將血灑在雪花山的三秦子弟陝西冷娃,他們,本應該在自己的陣地努力射殺更多的日寇,而不是被迫以劣勢火力還要去反攻自己構建的陣地,然後,倒在日後成為一處著名風景點的山。


    未來的人們在登高望遠感歎祖國山河壯麗之際,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踏過的階梯下麵的石頭山,有多少先輩將自己的鮮血將之給灑滿呢?


    但是,劉浪能跟這位西北軍將說,他手下最得力的主力團團長將會犯下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嗎?那這位將不勃然大怒將他當成個神棍才怪。先前所討論的戰局也將會徹底成為泡影。


    那還不如建議這位不要進行任何反攻,先在雪花山硬扛日軍三天,再撤退至乏驢嶺和日軍扛數日,完成誘敵深入的戰略。


    “第十七師所部此時在雪花山的目的,不是守住雪花山,而是以大量殺傷敵寇為目標,為幫助十七師更有效的打擊日寇,我獨立團將派出三個高射炮排建立防空陣地,減小來自於天的威脅。”劉浪隻能拋出以大戰略為目標的前提同時,將話題拉偏。


    果然,在聽到劉浪會提供三個高射炮排的援助之後,趙將的眼睛亮了,迫不及待的道:“你高射炮排什麽裝備?”


    “一個排我給您配4門雙聯裝20毫米蘇羅通高射炮,六挺我獨立團可做高射機槍的“收割機”重機槍,在戰況激烈時,都可平射支援山頭主陣地。”劉團座這會兒也算是出了血本。


    12門蘇羅通高射炮基本已經將兩個步兵營屬火力排裝備的蘇羅通高射炮搜刮一空,而在馬要進行戰鬥的舊關方向,他能提供的防空幾乎也這麽多了。


    光是想想日寇轟炸機從高空投下的200多磅的航空炸彈如果命,一個精銳的步兵班甚至一個排或許會灰飛煙滅,劉浪的眼珠子都是紅的。如果周大鵬他們的“航空義勇軍”現在能出現在山西戰場,他完全有信心將整個第20師團打成一坨翔還不用付出太慘重的傷亡。


    可惜,他知道他不能,淞滬戰場這裏還要慘烈的多,75萬**隊正在日寇數百架飛機和口徑高達200以的艦炮下和20多萬日軍對戰,少了他們,已經進入10月的淞滬天空,或許已經見不到國的飛機了。


    甚至,劉浪還知道,周大鵬他們也一定打得很慘烈,雖然在性能超過日軍海軍裝備的96式飛機,但150架的數量,和能調動數百乃至千架飛機的日軍相依舊顯得太少。


    戰報每天都有國空軍殉國的報道,劉浪知道,那也包括不被提及名字的“航空義勇軍”們。


    分出一半的防空高射炮已經把趙將歡喜的不要不要的,這會兒他那還顧得劉浪的那個意見是否讓他憋屈,既然是為大戰略服務遲早是要撤的,那聽他的。十二門高射炮外加十八挺高射機槍兇猛的火力猝不及防下可是能讓天的小鬼子好好喝一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還我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唐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唐風並收藏抗戰之還我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