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事情終究是暫時隻能存在於想象中了。大明現在量產燧發槍的速度,已經完全可以說領先於整個世界了,甚至可以說,把現在整個歐洲的產能加起來,一個月都未必能夠生產出八百支合格的燧發槍。有這種速度,朱友建完全都可以偷著樂了,還要啥自行車?


    如今的三大營,仍然沿用了之前的編製,也分為五軍營、神樞營和神機營。五軍營也仍舊是以手持大刀長矛等冷兵器的步兵為主,人數也是最多,三萬人的數量依然是三大營一等一的主力部隊。


    而神樞營原本也是打算依照舊例,全部編成騎兵的。但一方麵大明沒有這麽多的馬匹,另一方麵就算是能拿得出這麽多的戰馬,也實在養不起,所以神樞營現在隻有中軍的四千人是騎兵,其他的也暫時還是步兵,不過在他們平時的訓練中,也是會有騎術訓練的。畢竟在今後的戰爭中,騎兵仍然會是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部隊,具有絕對的戰略威懾力。除非哪天發明出了坦克,不然即使出現了重機槍,騎兵的作用依然是無可替代的。


    神樞營的騎兵雖然重要,不過最讓朱友建重視的,當然還是要屬神機營了。雖說與其他二營相比,神機營人數最少,堪堪才隻有一萬人,可一旦能夠真正成軍,全部裝備上朱友建新研製的火器,那神機營的戰鬥力絕對是三營之中最高的。即便是神樞營滿編兩萬精銳騎兵,那也比不過。


    朱友建在點將台上站定,不等他開口,就隻見常延齡從他身後向前跨出一步,向台下的六萬將士喊道:“全體都有!立正!敬禮!”頓時,六萬將士齊刷刷地抬起右手,向朱友建行禮。


    跟著禮畢之後,所有人都在前邊的百戶千戶等上官的帶領下,齊聲向朱友建山唿萬歲。這聲勢,這場麵,即便是朱友建看過多次大閱兵,甚至還曾現場感受過,還是依然覺得十分驚人。朱友建聽著台下此起彼伏的聲音,看著他們每個人都穿著嶄新的盔甲,心中也不由得豪情萬丈。雖說這些人的戰鬥力還是一個未知數,但僅僅從現在的士氣來看,還是很有威懾力的。相信他們能夠成為一支真正的強軍、鐵軍。


    過了片刻,等台下的將士們完全平靜下來以後,常延齡轉身麵向朱友建,先是敬了一禮,跟著才大聲說道:“啟稟皇上,京營全體將士列隊集合完畢,請皇上檢閱!五軍營都督——常延齡!”


    朱友建微微點頭,迴禮之後說道:“請稍息!”


    常延齡得到指令,大聲應答,跟著又轉身麵向所有人,喊道:“稍息!”很快,那些負責傳令的騎兵們手持令旗,縱馬向後跑去,一邊跑一邊大聲喊著:“皇上有令,所有人稍息!……”


    六萬人所站著的地方,足足比十個足球場加在一起還大,這還沒有包括他們所有的大型裝備以及輜重等,不然隻怕二十個足球場都不夠用。


    不過這畢竟是曾經十幾萬人馬的校場,現在不過才站六萬人,真的不算什麽。


    等傳令兵們全部迴來之後,朱友建清了清嗓子,用自己最大的聲音向麵前的六萬人喊道:“將士們!你們是京營的將士!京營是什麽地方,相信你們的上官在你們進入京營的時候,都給你們講過......”


    隨著朱友建洪亮的聲音在校場上方飄揚,台下的士卒們也都聽得是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在皇上的指揮下,蕩平女真,再橫掃蒙古,建功立業,重鑄三大營的榮光。


    “……將士們,你們駐守則保衛京師,出征則要力克敵人,你們要成為我大明的虎狼之師。隻要你們英勇作戰,朕是不會虧待你們的,你們的糧餉朝廷一定會供應,你們的家眷官府也會代為照料。朕等著你們建功立業。”


    等朱友建講完之後,台下便立刻爆發出一陣不約而同的“萬歲”唿聲。待這陣唿聲平息之後,常延齡便立刻上前,高唿了一聲“立正!”


    接著常延齡再次轉身麵向朱友建,敬禮後問道:“皇上,是否開始進行授旗?”


    朱友建微微點了點頭:“嗯,授旗!”


    很快隨著常延齡的揮手,一旁便傳來了激昂的鼓聲。隨後站在朱友建身後的黃得功,取出自己攜帶著的一麵藍底日月旗,在靠近旗杆的一側,上麵書寫著“大明京營”四個篆體大字。黃得功上前將旗子雙手遞給了已經在朱友建身前站定的洪承疇。


    洪承疇先向朱友建敬禮,朱友建迴禮後並說道:“授爾軍旗,揚我國威!”


    黃得功跟著重複了一遍,之後洪承疇才一臉鄭重地接過軍旗,並迴道:“人在旗在!不負聖恩!”


    朱友建點點頭,洪承疇這才轉過身,將軍旗在空中來迴揮舞了幾下,跟著台下就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萬歲”聲。


    之後便是常延齡徐允禎和王世欽三個身為三營總兵官的,分別代表五軍營神樞營和神機營來接旗。朱友建又分別向他們叮囑,之後才授旗。


    王世欽是原榆林總兵王威之子,曾經擔任過山海關左部總兵,也是一個久經沙場、弓馬嫻熟之人。他也是經洪承疇推薦,朱友建又多方考察,這才被任命擔任三大營總兵的。


    等授旗儀式全部結束,朱友建向洪承疇點頭示意,洪承疇立刻從身後的衛兵手中取過一支飛虎旗,朝台下一揮。瞬時就聽鼓聲如雨點般急促激昂起來,各種號角也嗚嗚作響。


    台下的各部士兵在各自的帶隊將校率領下,有條不紊、毫不慌亂地變換了陣型。隻見五軍營的兵馬和神樞營的兵馬各自結成陣勢,開始進行較量。在雙方的陣中,各色旗幟在不時地搖動,陣中的那些將士們就根據旗幟傳出的指令,再做出下一步的行動。


    平心而論,這些士卒所作出的各種動作,都還比較稚嫩,不要說跟王府儀仗司的精銳相比了,就是比之上十二衛的兵馬,那也是多有不如。但從那些士卒堅毅和充滿朝氣的臉龐上,還是能夠看出,這將會是一支威武之師、雄壯之師。


    緊接著是神樞營的騎兵展示了自己的騎術以及大規模的騎兵集團衝鋒。雖說朱友建已經見識過虎賁左衛的三千騎兵衝鋒,但此時再看到這幾千騎兵一起縱馬馳騁的壯觀場麵,仍然不由得感到一陣心潮澎湃,隻恨不得自己也能加入其中。


    等騎兵全部過去之後,校場上突然是一片安靜,連鼓聲和號角聲都停了下來。除了偶爾遠處離開的兵馬會傳來一陣“1234”的口號聲之外,檢閱台這邊卻是異常的安靜。


    但是很快,隨著幾聲沉悶的炮聲響起,須臾之間,就看見神機營的士兵們,手持新式的燧發槍開始登場了。他們背對著朱友建所在的檢閱台,按照戰鬥隊形站好,隨著指揮人員的口令,開始舉槍射擊。


    新式燧發槍的速度確實很快,再加上使用的是定裝紙殼彈,所以速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快。別說和老式的火繩槍比了,就算比這時代西方人已經開始列裝使用的燧發槍,那也要快得多。根據朱友建的估計,現在大明所用的燧發槍再加上定裝紙殼彈,熟練槍手每分鍾的射速完全能夠達到3——4發!


    這是一個多麽驚人的數字!要知道,即便到了二戰時,射速最快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在訓練有素的士兵手中每分鍾的射速也不過是30發!現在可和那時候差了整整400年呢!


    一分鍾能打三發,那就代表每二十秒可以打出一發子彈,也就是說,加上裝彈瞄準的時間,其實以現在的陣列,完全都不需要再搞成三四列的那種近代步兵方陣了。甚至可以說,若是有足夠的時間挖上一條戰壕,即便八旗兵發動數萬人規模的騎兵衝鋒,大明也未必會吃虧。


    而且還不要忘了,朱友建已經把地雷手榴彈等也都造出來了。若是再加上炮兵,即便八旗兵再怎麽勇猛敢戰,那也真的填不平武器之間帶來的差距。甚至可以說,就算他們能用用二換一、三換一的比例把神機營全拚掉了,那八旗兵又還能剩多少人?不要忘了,三大營的六萬人隻有一萬人是使用火器的,五軍營和神樞營加起來可還有五萬人呢!


    八旗兵有多少兵馬足夠去換的?大明拚光了這一批,可是還能很快量產下一批。畢竟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朱友建覺得,自己真要發起狠來,不管不顧地去造槍造炮,說不定還真的能夠“五年平遼”!


    不過朱友建現在終究也隻是想想,竭澤而漁這種事情他真的做不出來。女真人好滅,但蒙古人、俄國人其實才更難纏啊!如今大明的北邊,可不是隻有女真人。況且不管是皇太極,還是林丹汗,亦或是正在逐步向東擴張的沙俄,他們可沒有一個是好相與的。朱友建不可能為了搞死其中一個,而忽略了另外兩個。


    當第一隊燧發槍打完之後,他們遠處的幾百個靶子已經被轟的稀爛。朱友建命人取過來幾個觀看,感覺他們的槍法還算可以。正中靶心的雖然很少,但能打到八環九環的還是有許多的。


    況且這畢竟是一百五十米的距離,每人十發子彈,用的又都是跪姿和站姿,結果最後報上來的中靶率仍能高達百分之七十!這就已經很厲害了,不得不說,洪承疇的訓練還是很有效果的。


    等第二隊打完,朱友建看到接著上來的第三隊拿的卻都變成了火繩槍。他招了招手,命人拿過來一把看了看,發現這槍看上去保養的雖然不錯,但其實已然是一支很有年頭的舊槍了。朱友建甚至猜測,說不定這還是三大營以前的槍支,不過是翻新了一下而已。


    朱友建拿著槍親自下台,來到距離靶子一百米的地方站定,熟練地打開藥盒,裝藥——裝彈——壓實——點燃——瞄準——擊發,看那樣子,估計之前也是沒少玩這種槍。隨著“砰”的一聲,一股子白煙從槍管中冒出,朱友建也不看自己究竟有沒有中靶,而是直接將槍交給身旁的黃得功,又向洪承疇問道:


    “洪卿,神機營如今一共裝備了多少新槍?”


    洪承疇微微一怔,急忙躬身答道:“迴皇上,依照皇上給神機營定下的新編製,隻有一團的一協二協裝備了新槍,共計一千把。”


    朱友建給神機營定的新編製是十五人為一班,包括正副班長各一人。三班為一排,再加上排長和兩個副排長以及通訊員文書五個,一排共有五十人。


    一個連下轄三個排,另有一個勤務班,加上連長副連長和正副指導員,共計有一百七十人。三連為一協,再加上一個輜重排以及協指揮官,共五百八十人。兩個協就是一千一百六十人,所以裝備一千支槍也很正常。


    “要是這麽說來,一團三協都是炮兵了?裝備了多少火炮?”朱友建雖然對於這種事情沒有仔細過問,但想來洪承疇也會把新武器裝在一起,使他們能夠互相配合,以發揮出最大的威力來。


    “迴皇上,正是如此。三協確實是炮兵協,其中七連是迫擊炮連,八連是重炮連九連是彈藥連。三協共裝備迫擊炮一十八門,重炮則有九門。”洪承疇如實迴答道。


    “太少,太少。”朱友建搖了搖頭。轉身又向黃得功問道:“虎山,朕若是沒有記錯的話,上十二衛現在應該已經有府軍左右兩衛基本上全部裝備了新式的火器吧?”


    黃得功躬身答道:“皇上記得一點不差。現如今府軍左右兩衛已經全部裝備了火器,其中左衛全部列裝新式火槍,計有三千把。而右衛則裝備各種新式火炮,計有迫擊炮三百二十門,佛朗機炮五十門,紅衣大炮二十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振大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裏高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裏高歌並收藏重振大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