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還缺一些龍套,有興趣的可以在書評區留言,也可以加入書友群留言。)


    等忙完了手頭的這些,朱友建忽然又想起了些事情,就向一旁當值的王承恩問道:“王伴伴,從你接手東廠到現在,也有差不多半年了吧?東廠的情況如今究竟是個什麽樣,你也給朕好好說說吧。”


    “萬歲,奴婢自接手東廠以來,就按照萬歲的意思,對其大加整頓,將原本魏逆的心腹挨個加以審查,其中有罪的依律治罪,無罪的也對其多番告誡,令其時常警醒,不能辜負皇上天恩......”


    聽著王承恩說的這些,全都是官麵上的話,是在拍自己的馬屁。朱友建想聽的可不是這些,他揮了揮手:“王伴伴,你是知道的,朕要聽的不是這些,朕想知道的是東廠整頓之後,可還能如以前那樣,做好朕手中的一把利刃嗎?”


    這話問的可就太露骨了,東廠和錦衣衛是皇帝手裏的兩把快刀,這是人所共知的,大家私下裏說說都沒什麽,但絕對沒有人會把這種話在正式的場合提出,也不會有人敢這麽跟皇帝說的。可現在朱友建就這麽向王承恩問了出來,也確實令人出乎意料。


    王承恩略微有些遲疑,心中摸不準皇上這話究竟又是什麽意思。片刻後,他看到皇上這時正注視著自己,登時就醒悟過來,立刻跪在地上,堅定地迴道:“請萬歲放心,東廠上下必定全都忠於萬歲,隻要萬歲一聲令下,東廠自奴婢起,願為萬歲效死!絕無二心!”


    “刀尚利否?”朱友建想要聽的也不是這表忠心的話,王承恩對自己可以肯定是沒有問題的,畢竟他可是曆史上在最後時刻陪著崇禎皇帝一起吊死在煤山上的。朱友建現在想要知道的是,東廠經過整頓之後,又被自己取消了緝拿審訊之權,會不會真的成為了一隻沒牙的老虎,再也不似往日的威風。


    聽到皇上又問了一遍,王承恩終於迴過味兒來:皇上這是擔心東廠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發揮自己的作用啊!他當即又頓首迴道:“萬歲,東廠還是東廠,不管萬歲需要東廠做什麽,東廠必定都能夠做好!但凡外頭有些風吹草動,東廠必定能將隱患消弭於無形之中!”


    朱友建點了點頭,這才像迴事。東廠現在是沒有緝拿審訊之權,可你們迂迴一下,發現問題後,直接拿令牌令有司抓人,這個自己也是默許的,看來王承恩還是很聰明的啊!


    “恩——很好!那朕問你,可知這兩個月來,那些在京的新科進士們除了在國子監進行學習和到各部觀政之外,都還在做些什麽?”朱友建也想看看自己欽點的第一批進士們到底都是怎樣的。


    王承恩聞言,急忙答道:“迴萬歲,在前一段時間,這些新科的進士們都在拜房師,敘門路。這也是曆來的規矩,舉子們中了進士,總會對原先的座師表示謝意,不然別人也會看不起,要說他們閑話的。”


    朱友建點了點頭,其實這點就算王承恩不解釋他心裏也是清楚的,科舉出來的這些人,在做了官以後,都要找些依靠,師生、同鄉這是最近的關係,他們若是不這麽做,那才不正常呢。而且這師生之情可是古人們最看重的一樣,在大義麵前,你若是背叛了座師,那是會被人戳著脊梁骨痛罵的,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


    “這一段時間他們互相之間的同年相會也逐漸多了起來,畢竟大家都是同榜進士,如今又都在一起學習,互相之間也更熟悉一些,彼此之間也會結交一些合得來的朋友。另外就是他們也會時常到此次科考的幾位主考官以及各部尚書處走動走動。”王承恩一邊說,一邊悄悄地觀察著朱友建的臉色,畢竟後邊的這一件事說不得就會犯了皇上的忌諱。


    不過朱友建聽完之後倒是神色如常,就算是知道這些人會時不時地去拜訪閣部大臣們後也並沒有任何不高興。不等王承恩再說什麽。朱友建就先向他問道:“可知道哪位主考家中他們去的最多?”


    王承恩心中稍稍一琢磨,逐字逐句地迴道:“這個奴婢沒有統計,不過京中的各位大人家中基本都有去拜訪的。但最多的應該屬吏部和禮部的幾位大人那裏,想來進士們也是清楚,無論自己是留在京中還是會被外放,總要給他們留下個好印象。”


    這倒也是,禮部管著他們最後上崗前的考評,而吏部則管著他們培訓結束後的崗位分配,這二者可都是需要搞好關係的,哪一個處理不好,於自己今後的仕途隻怕都會不利。所以他們去這兩個部門的主官那裏拜訪走動也不算什麽奇怪的。


    不過朱友建倒是想的更深遠了一些:吏部尚書劉鴻訓是東林黨,而禮部尚書來宗道則有著閹黨的嫌疑。雖說自己取締了東林黨,又重重打擊了閹黨,但這二者又豈是能這麽輕易地就被消滅的?最多不過是再轉入地下而已。所以這樣來看的話,到時候這些新進士們還真說不好會投身到哪個陣營當中了。


    而且朱友建也知道,想把所有黨派都完全消滅,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就連太祖都曾經說過: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尤其是在明末這個黨爭最激烈的時代,就算自己今天能夠消滅了東林黨和閹黨,說不定明天就會再冒出來個西林黨和宦黨。所以,這些新進士們如果不加入哪一邊,那才是真的會有些奇怪呢。


    東林黨這個龐然大物,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已經是深深地依附在大明的身上了。要是想把它給完全消滅,那耗費的功夫,可不是像殺個魏忠賢,再清算一下閹黨這麽簡單。那得首先把自己積攢這些年的好名聲先給完全拋去,隨那些士林中人怎麽罵,也不管後世的史書會如何寫。其次再緹騎四出,大肆抓捕,再如魏忠賢審訊楊漣左光鬥等人一樣,各種嚴刑酷法一起上。然後還得把他們幕後的那些東南的富商地主們全部連根拔起,抄家滅族,一個不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振大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裏高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裏高歌並收藏重振大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