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承祚這麽一說,在場的眾人哪裏還能夠不明白,上邊的那些勳貴們這是把自己等人當成了棄子啊!皇上整頓三大營,是不想讓自己每年掏出的錢打水漂,這個他們自然是清楚的。而五軍都督府的那些勳貴們,則是為了自己的子孫們的利益,就把他們這些“外人”給拋棄掉了。要知道,這麽多年以來,他們逢年過節可沒少給這些個上司們“孝敬”啊!


    現在說白了,整個朝廷上下,從皇上到六部再到五軍都督府,所有人都是在為了自身的利益來做這件事。可偏偏就是沒人關心他們這些底層的將校。不要說洪承疇之前已經做過他們的工作,給大家補償了。那能一樣嗎?


    原本他們靠著三大營的空餉,再時不時的指派手下的兵馬給自己幹幹私活,過得不知道有多愜意,那銀子也是一把一把的往懷裏摟。可現在呢?什麽都沒了,朝廷補發的那點銀子,還不夠他們一晚上的花天酒地。


    李承祚的這一番話,頓時就讓許多人開始對朱友建和徐希等人心生不滿,甚至口吐怨言。雖說他們暫時也沒有什麽辦法去抗爭,現在除了發發牢騷也就隻能聽從上頭的安排。但以後的時間可還長著呢,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過慣了花天酒地的日子,這些人怎麽可能會適應一朝迴到解放前的生活?到那個時候,他們這些人會做出什麽樣的舉動,那可真的是個未知數,至少現在,根本沒有人想到那時會出現什麽樣的情況。


    這就是李承祚想要的效果,他這麽說,自然是有自己的目的的。他心裏很清楚:自己依附跪舔魏忠賢的事情,雖說到現在都還沒有人去檢舉揭發自己,但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以後也不會有事。畢竟到現在為止,皇上對於魏忠賢心腹餘孽的清算仍然沒有停止。


    從表麵上看他似乎隻是對魏公公吹捧了幾句,並沒有什麽太多的實際行動。但李承祚背地裏做了什麽,隻有他自己心裏最清楚!


    雖說這些事他自認為自己做得還是很隱秘的,但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如今皇上手裏的兩把刀——錦衣衛和東廠已經又開始重新露出了他們鋒利的獠牙,正虎視眈眈地盯著群臣,就等著隨時撲上來撕咬上兩口呢。


    所以李承祚知道,自己曾經做過的這些事情一旦敗露,恐怕他就會被作為魏忠賢的骨幹分子,拉到午門外給就地正法。


    唯一自救的辦法,那就是一方麵把自己隱匿在幕後,低調再低調,讓錦衣衛和東廠不會去注意到自己。另一方麵則是要想辦法找一棵足夠粗的大樹作為依靠。


    這兩件事情他都已經在做了,沒看以他勳貴的身份,原本是可以替自家的子弟爭取一些職位的,但就是為了低調,他在這件事情上根本就沒有發聲。


    至於再找靠山的事,他也已經做了,徐希和張惟賢現在已經不足以作為自己的依靠了,現在最好的靠山那是袁可立和孫承宗,明眼的人都能夠看出來。但這兩棵大樹也不是那麽容易靠上去的,李承祚已經吃了好幾次閉門羹了。


    所以他現在也隻能另辟蹊徑,從其他方麵入手了。讓這些人心中種下不滿的種子,也是他為自己留的後手之一。


    “如今這三大營咱們是待不下去了,不過你們仔細想想,這不是還沒把咱們的官職給免掉嗎?這說明什麽?說明朝廷也不敢把咱們逼的太急了,他們也怕咱們鬧事,那咱們也剛好可以提點要求。那些兵丁不是都被分到各個衛所了嗎?那咱們為什麽不能也去?大家想想,京師附近有這麽多的衛所,趁著這個檔口,咱們也要求去衛所,到那裏逍遙快活,也省得受他洪承疇的鳥氣。”李承祚誘導著眾人。


    關於三大營的這些中高層的將校,朱友建一時也沒有那麽多合適的地方安排,但又不想讓他們繼續待在三大營。於是他就聽從洪承疇的建議,讓這些人繼續在三大營掛個名,卻不擔任任何的實職,每個月按照官職和品秩發放俸祿,然後就在家歇著吧,無令則不許隨意再出入三大營。


    當然,為了安撫他們,在讓他們離任前,洪承疇還按照他們官職的高低,給每人都發放了一筆安家費,金額從幾百兩到幾千兩不等。這也就是他們最不滿意的地方:這點錢才哪到哪,老子們在三大營一個月撈到的錢可就不止這個數,這簡直就是打發叫花子啊!


    這些人可沒有什麽覺悟,隻會看到自己眼前的這一畝三分地兒。他們可不會去想,朝廷為了安置他們,以後每個月不僅還得白出一份餉銀,就是這次的安置費,都一下子又拿出了幾十萬。朱友建給洪承疇批的那五十萬的內幣,有一大半都是花在這些人的身上了。


    眾人聽到李承祚這麽說,也都是眼前一亮,對啊!我們剛才怎麽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那些士兵能去衛所,咱們為什麽就不能去呢?為了眼前這千八百兩的蠅頭小利,就把細水長流的銀子給扔掉了?那怎麽行?


    雖說要是去了某個衛所,可能不會有原來在三大營的日子舒服,畢竟人家那裏可都是有地頭蛇的,自己未必就能夠完全壓服人家。但再怎麽樣也要比閑置在家裏,除了領一份俸祿以為,什麽都沒有要強得多吧?


    再說了,這一個衛所在名義上好歹也有五千多號人,算一算,那一個月的餉銀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啊!再加上還有土地,那可不都是自己能夠上下其手的地方?到時候一邊吃著空餉一邊做個地主,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啊!說不定要比現在過得還好呢!


    想通了這一點,於是一幹人便開始派李承祚的馬屁了:


    “是是,侯爺說的對啊!”


    “就是就是,還是侯爺高瞻遠矚,我等不如侯爺多矣!”


    “你說侯爺就是侯爺,咱們的豬腦子就想不到這些。”


    “那侯爺,您看咱們什麽時候去說這個事啊,我這全家老小可就都指望著我一個呢!”


    “對啊,侯爺,我家裏那婆娘這幾天為這事可天天跟我又哭又鬧的,這事咱還是快些做吧!”


    “侯爺,我家那情況您也知道,真的是拖不得啊!”


    ......


    看著這一群人在那裏又開始賣慘哭窮,對於他們心中的小算盤,李承祚又怎麽可能不清楚?無外乎就是怕好一點、油水多一點的地方被其他人搶走了。他又安撫了眾人一番,才算把他們打發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振大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裏高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裏高歌並收藏重振大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