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皇上問話,袁可立、孫承宗和張惟賢互相看了看,卻都輕輕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對洪承疇並不了解。朱友建見狀,對侍立在一旁的徐應元吩咐道:“去把這個陝西督糧參政洪承疇的履曆卷宗調來,朕要看一看。”徐應元急忙應聲,快步退了出去。
不多時,徐應元就拿著一摞卷宗跑了迴來。朱友建接過來翻開看了看,不住的點點頭。洪承疇的大概情況他自然知道,但具體的還是要靠看這檔案才能了解。出乎自己意料的是,洪承疇每年的考評都很不錯,尤其是在他做浙江提學僉事時,遴選出來的人都很優秀。
為官十二年的時間,他就從正六品的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升至從三品的陝西右參政,這速度,不說是坐火箭了,至少也算得上坐飛機了。更何況還要知道,這其中前六年的時間他一直都在刑部任職,按部就班的從主事往上走,曆任員外郎、郎中。所以可以說,從正五品到從三品,他隻花了六年的時間就上升了四級,升遷不可謂不快了。這說明洪承疇要不是背後有人,要不就是真的有能力。但顯然,洪承疇應該是第二種。
這時候的洪承疇不過才三十五歲,正是年富力強,充滿著幹勁和闖勁的時候,讓他來統領三大營,還是比較合適的。雖說就是加上這次他在陝西立下的戰功,來做三大營主帥可能還會稍顯不足,不過若隻是署理,相信其他人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嗯,不錯。袁師、孫師,英國公,你們也看看。朕看這個洪承疇真的是個人才啊。”說著,朱友建便命徐應元將卷宗傳給三人觀看。三個人仔細看了看之後,也都是微微點頭,他們都久在官場,自然很容易就能從這些卷宗中抓出其中的重點。
“若是朕用這個洪承疇來總督京營戎政,你們覺得如何?”朱友建等他們看完,立刻就開口問道。
“這——”三人頓時都是一陣遲疑,有些摸不準朱友建的意思。三人互相看了看之後,孫承宗先開口道:“皇上,雖說這洪承疇之前幹的不錯,此次又立功不小。不過此人年紀尚輕,資曆和威望都不足,能力雖看上去不錯,但畢竟誰也沒有親眼見過。臣等隻怕他壓服不住三大營的那些個驕兵悍將。再者說,廷議那一關隻怕也不好過啊。”
“嗯,孫師所言不差。不過朕覺得這個也好辦,洪承疇如今是從三品的參政,這次又立功不小,積功累進個正三品也沒什麽大問題。就讓他以正三品的兵部右侍郎暫時署理京營戎政,這樣就不會有什麽問題了吧?”朱友建立刻就說出了自己的應對之策。
孫承宗略微思索一下:“皇上,臣以為總督京營戎政一職可以暫時空缺,畢竟皇上是打算要重新整頓三大營,那在短時間內是不會讓三大營外出去征戰的。而洪承疇則可以升為兵部右侍郎,再協理京營戎政,這是有先例可循的,朝臣們也說不出什麽來。況且協理京營戎政一職正好是負責三大營操練之事。若是洪承疇確實是個可用之才,能夠把三大營打理的不錯,再升其為總督亦不遲。”
朱友建聽完,覺得孫承宗說的也不錯,洪承疇是個有能力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自己也正好用整頓三大營來磨礪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如史書上所說的那樣有才能。如果是,那自己到時候再提拔他也不遲。
“好,孫師之言甚合朕意,那就這麽定了吧。迴頭朕命司禮監擬份旨意,內閣看看若是沒什麽問題,就行文發往六部及陝西,讓洪承疇盡快交割手頭的事務,進京就職吧。”
“臣等遵旨!”三人齊聲躬身答道。三大營的事情得到妥善安置,他們身上也能稍稍輕鬆一些。
“還有一事,如今五城兵馬司掌管著京師緝拿、巡捕、疏理、守衛等事務,職權過重不說,分管的也太多,總會有管不過來的地方。朕思慮再三,欲將京師九門守衛之責從中剝離出來,專設一個‘九門提督’的職位,訓練一支兵馬,負責護衛京師九門,如何?”
“皇上可是欲以此職專責提督九門步軍,負責守衛京師內外九門門禁?”袁可立開口問道。
“不錯,如今五城兵馬司多有積弊,而京師九門拱衛京畿重地,若無專人負責,朕心難安,故而才欲設此‘九門提督’一職。”
“那臣鬥膽,敢問皇上欲置此職品秩若何?以何人任此職?”袁可立繼續發問。
“唔——九門提督職責重大,品秩必定不能過輕,定為從三品較為合適。至於人選嘛,現任中城兵馬司指揮劉宗正幹的不錯,就讓他先署理九門提督吧。不知袁師以為如何?”朱友建笑眯眯的問道。
“這——”袁可立頓時遲疑起來,他看了看孫承宗和張惟賢,兩人也都是一臉的無奈。劉宗正為人若何,暫且先不去評價。隻看自他掌管了中城兵馬司以來,內城的治安、守衛各方麵不說有提高了,跟以前基本上沒什麽兩樣,某些地方甚至還有所下降。所以劉宗正實在是和“幹得不錯”這四個字扯不上一點邊。
可架不住人家兒子娶了個好媳婦啊,有了寧德公主這張牌,皇帝自然還是會相信“自家人”的了。
看到三個人都麵露苦色,朱友建知道他們很難接受這個人。劉宗正是個什麽樣的人,他手裏有錦衣衛和東廠兩張牌,怎麽可能調查不清楚?但朱友建依舊要用他,不因為別的,就因為他有寧德公主這張虎皮。
“當然,如此重大的職責,朕自然不能全讓劉宗正一個人來管理,這半年以來,原王府儀仗司副指揮使吳六奇配合黃得功,一同整頓上直二十六衛還是頗有成效的。朕看可以讓吳六奇到劉宗正手下,任提督同知,唔——算是從四品吧,你們意下如何?”
皇上原來打的是這麽個主意,說白了是要安排自己的心腹,劉宗正不過是樹在明麵上的靶子啊!三人頓時恍然大悟,怪不得會把守衛九門這麽重要的事務交給一個基本不會有什麽作為的人手裏,原來這是皇上早就謀劃好了啊!
至於吳六奇的能力,三個人倒是不怎麽擔心,這半年來能從信王潛邸走上高位的人,還真沒一個簡單之輩。看看劉萊臣、宋獻策、李青、黃得功幾個,沒一個是簡單的角色。那想來這個吳六奇能被皇上重用,必定也是有過人之處的。
不多時,徐應元就拿著一摞卷宗跑了迴來。朱友建接過來翻開看了看,不住的點點頭。洪承疇的大概情況他自然知道,但具體的還是要靠看這檔案才能了解。出乎自己意料的是,洪承疇每年的考評都很不錯,尤其是在他做浙江提學僉事時,遴選出來的人都很優秀。
為官十二年的時間,他就從正六品的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升至從三品的陝西右參政,這速度,不說是坐火箭了,至少也算得上坐飛機了。更何況還要知道,這其中前六年的時間他一直都在刑部任職,按部就班的從主事往上走,曆任員外郎、郎中。所以可以說,從正五品到從三品,他隻花了六年的時間就上升了四級,升遷不可謂不快了。這說明洪承疇要不是背後有人,要不就是真的有能力。但顯然,洪承疇應該是第二種。
這時候的洪承疇不過才三十五歲,正是年富力強,充滿著幹勁和闖勁的時候,讓他來統領三大營,還是比較合適的。雖說就是加上這次他在陝西立下的戰功,來做三大營主帥可能還會稍顯不足,不過若隻是署理,相信其他人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嗯,不錯。袁師、孫師,英國公,你們也看看。朕看這個洪承疇真的是個人才啊。”說著,朱友建便命徐應元將卷宗傳給三人觀看。三個人仔細看了看之後,也都是微微點頭,他們都久在官場,自然很容易就能從這些卷宗中抓出其中的重點。
“若是朕用這個洪承疇來總督京營戎政,你們覺得如何?”朱友建等他們看完,立刻就開口問道。
“這——”三人頓時都是一陣遲疑,有些摸不準朱友建的意思。三人互相看了看之後,孫承宗先開口道:“皇上,雖說這洪承疇之前幹的不錯,此次又立功不小。不過此人年紀尚輕,資曆和威望都不足,能力雖看上去不錯,但畢竟誰也沒有親眼見過。臣等隻怕他壓服不住三大營的那些個驕兵悍將。再者說,廷議那一關隻怕也不好過啊。”
“嗯,孫師所言不差。不過朕覺得這個也好辦,洪承疇如今是從三品的參政,這次又立功不小,積功累進個正三品也沒什麽大問題。就讓他以正三品的兵部右侍郎暫時署理京營戎政,這樣就不會有什麽問題了吧?”朱友建立刻就說出了自己的應對之策。
孫承宗略微思索一下:“皇上,臣以為總督京營戎政一職可以暫時空缺,畢竟皇上是打算要重新整頓三大營,那在短時間內是不會讓三大營外出去征戰的。而洪承疇則可以升為兵部右侍郎,再協理京營戎政,這是有先例可循的,朝臣們也說不出什麽來。況且協理京營戎政一職正好是負責三大營操練之事。若是洪承疇確實是個可用之才,能夠把三大營打理的不錯,再升其為總督亦不遲。”
朱友建聽完,覺得孫承宗說的也不錯,洪承疇是個有能力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自己也正好用整頓三大營來磨礪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如史書上所說的那樣有才能。如果是,那自己到時候再提拔他也不遲。
“好,孫師之言甚合朕意,那就這麽定了吧。迴頭朕命司禮監擬份旨意,內閣看看若是沒什麽問題,就行文發往六部及陝西,讓洪承疇盡快交割手頭的事務,進京就職吧。”
“臣等遵旨!”三人齊聲躬身答道。三大營的事情得到妥善安置,他們身上也能稍稍輕鬆一些。
“還有一事,如今五城兵馬司掌管著京師緝拿、巡捕、疏理、守衛等事務,職權過重不說,分管的也太多,總會有管不過來的地方。朕思慮再三,欲將京師九門守衛之責從中剝離出來,專設一個‘九門提督’的職位,訓練一支兵馬,負責護衛京師九門,如何?”
“皇上可是欲以此職專責提督九門步軍,負責守衛京師內外九門門禁?”袁可立開口問道。
“不錯,如今五城兵馬司多有積弊,而京師九門拱衛京畿重地,若無專人負責,朕心難安,故而才欲設此‘九門提督’一職。”
“那臣鬥膽,敢問皇上欲置此職品秩若何?以何人任此職?”袁可立繼續發問。
“唔——九門提督職責重大,品秩必定不能過輕,定為從三品較為合適。至於人選嘛,現任中城兵馬司指揮劉宗正幹的不錯,就讓他先署理九門提督吧。不知袁師以為如何?”朱友建笑眯眯的問道。
“這——”袁可立頓時遲疑起來,他看了看孫承宗和張惟賢,兩人也都是一臉的無奈。劉宗正為人若何,暫且先不去評價。隻看自他掌管了中城兵馬司以來,內城的治安、守衛各方麵不說有提高了,跟以前基本上沒什麽兩樣,某些地方甚至還有所下降。所以劉宗正實在是和“幹得不錯”這四個字扯不上一點邊。
可架不住人家兒子娶了個好媳婦啊,有了寧德公主這張牌,皇帝自然還是會相信“自家人”的了。
看到三個人都麵露苦色,朱友建知道他們很難接受這個人。劉宗正是個什麽樣的人,他手裏有錦衣衛和東廠兩張牌,怎麽可能調查不清楚?但朱友建依舊要用他,不因為別的,就因為他有寧德公主這張虎皮。
“當然,如此重大的職責,朕自然不能全讓劉宗正一個人來管理,這半年以來,原王府儀仗司副指揮使吳六奇配合黃得功,一同整頓上直二十六衛還是頗有成效的。朕看可以讓吳六奇到劉宗正手下,任提督同知,唔——算是從四品吧,你們意下如何?”
皇上原來打的是這麽個主意,說白了是要安排自己的心腹,劉宗正不過是樹在明麵上的靶子啊!三人頓時恍然大悟,怪不得會把守衛九門這麽重要的事務交給一個基本不會有什麽作為的人手裏,原來這是皇上早就謀劃好了啊!
至於吳六奇的能力,三個人倒是不怎麽擔心,這半年來能從信王潛邸走上高位的人,還真沒一個簡單之輩。看看劉萊臣、宋獻策、李青、黃得功幾個,沒一個是簡單的角色。那想來這個吳六奇能被皇上重用,必定也是有過人之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