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一日,朱友建下旨:朕聞去惡務盡,馭世之大權;人臣無將,有位之炯戒。我國家明懸三尺,嚴懲大憨,典至重也。朕覽諸臣屢列逆惡魏忠賢罪狀,俱已洞悉。竊思先帝以左右微勞,稍假恩寵,忠賢不報國酬遇,專逞私植黨,盜弄國柄,擅作威福,難以枚舉,略數其概……


    聖旨上囉裏囉嗦的說了一大堆,看著這花團錦簇的文章,朱友建表示:不管您看沒看懂,反正我是看不懂。不過這道聖旨的中心思想就是告訴所有人:叱吒了朝堂四五年的魏忠賢魏公公魏九千歲倒台啦!終於被新皇帝給收拾啦!這消息一出,朝野上下可以說是彈冠相慶,有的更是直恨不得放幾掛鞭炮來慶賀慶賀。


    尤其是東林黨眾人,更是高興萬分,就差給朱友建送一麵錦旗了。因為不光是打壓他們這麽多年的魏忠賢被扳倒了,而且自己領袖之一的韓爌韓閣老還被皇上起複,重新做了內閣首輔。這說明什麽?這說明皇上還是十分看重我們東林人的啊!想要重用我們啊,屬於我們東林人的春天馬上就要到啦!


    可惜他們不知道的是,朱友建雖然不喜歡魏忠賢,可更看不慣的是東林黨,若不是實在無牌可打,韓爌就是老死家中也不可能被起用。東林黨這會兒根本不是什麽起死複生,隻不過是迴光返照而已。


    跟著朱友建便命把魏忠賢發配鳳陽皇陵去守陵。魏忠賢得到這個消息,沒有一絲不高興,愉快的接受了旨意,開始收拾家當,準備離京。皇帝都放自己一馬了,能迴家做個富家翁其實也不錯的。


    朱友建得到這個消息,總算是長舒了一口氣,魏忠賢這個巨擘倒下,自己正好可以挾此大勝之威,肅清朝堂,換上一批自己認可的人,也籍此機會,立威朝堂,讓朝臣們暫時不會與自己的意見相左。


    不過這時候朱友建心中又開始猶豫是不是要把魏忠賢幹掉了,現在的魏忠賢等於是一隻沒有了爪牙的老虎,已經再無傷人的能力,但若是自己再給他一把刀,那他立刻就會成為自己手中的一把利刃。


    而且朱友建也有自信能夠掌握住這把利刃還不傷手,一旦將來有需要,魏忠賢一定能夠很好的幫自己完成任務。所以朱友建心中有些矛盾,自己到底是留下魏忠賢好,還是按照曆史幹掉他的好?楊漣左光鬥等人遍體鱗傷的樣子還在眼前浮現,若是這樣放過魏忠賢會不會太便宜他了?


    在糾結了一天之後,朱友建還是沒能拿定一個主意。這件事他想找人商量,可朝中的那些人在這時候必定都想將魏忠賢處之而後快,估計就連劉萊臣和宋獻策心中也會有這樣的想法的。至於後宮的樸初瓏等人,這種血腥的事情還是不要讓她們知道的好。


    最後思來想去,朱友建決定還是把劉萊臣找來,希望他能夠站在一個比較公正的角度來幫自己分析一下。於是當劉萊臣進宮之後,就產生了如下的對話:


    “今日朕召先生進宮,是有一件要事想向先生請教一下。”


    “陛下想必是對魏忠賢的處置還有其它打算,不知臣猜的可對?”劉萊臣的說話永遠都是這麽直接,所以朱友建也就開門見山的接著問道:“不錯,朕思來想去,還是拿不定主意,是否應該留他一命。”


    “若臣猜的不錯,陛下還是覺得若是自己能夠掌控的住,魏忠賢這把刀用著還是很不錯的。留他一命,或許將來去製衡朝堂的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先生所言不差,朕心中確實有這種考慮,再加上皇兄遺命,朕總覺得魏忠賢殺之可惜。可每每一想到楊漣左光鬥他們那遍體鱗傷的模樣,就又對魏忠賢恨之入骨。朕始終覺得,朝堂上黨同伐異,互相攻訐,若都是一心為公,也並無不妥。但上升到嚴刑拷打甚至禍及家人就有些過了,所以朕還是拿不定主意。”


    “萬歲,依臣看來,魏忠賢雖然是把好刀,但於陛下來說,此刀卻無大用,不過是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哦?為何?還請先生試言之。”


    “陛下,先帝即位之初,東林黨依仗擁立之功,在朝堂上勢力極大,壓的其它各黨連喘息的機會都快沒了。而魏忠賢當時不比王安,故而東林黨人看不上他。在這種情況下,魏忠賢與齊楚浙黨聯手,經過這些年的打壓,終於使得東林黨元氣大傷,蟄伏起來......”劉萊臣侃侃而談。


    朱友建聽得是連連點頭,“......但東林黨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如今雖然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不足,卻在士林中有一個好名聲,若是陛下強行留下魏忠賢,不僅會使得東林黨人不滿,在士林中也會讓陛下留下罵名,而且其它各黨也會生出別的想法,這是其一。”


    朱友建繼續點頭,不錯,以東林黨人的尿性,若是知道自己沒殺魏忠賢,隻怕要不了多久就會把自己說成天啟帝第二的。


    “其二,魏忠賢此人或許並無二心,但他在朝堂及宮中經營這麽多年,手底下的心腹死士還是有不少的,有了魏忠賢這個主心骨在,他們勢必會擔心陛下秋後算賬,誰又能保證不會生出其它變故?若是魏忠賢死了,這些人驚慌失措之下,必定亂作一團,陛下隻需派出緹騎,很快就能將他們全部捉拿,將隱患消滅於萌芽之中。”


    劉萊臣一語中的,說的朱友建十分讚同。“這其三,則是以陛下的雄才大略,又何須用一個魏忠賢呢?的確,用魏忠賢來壓服外朝是個不錯的辦法,可當陛下扳倒魏忠賢的那一刻起,他的這種作用已經是微乎其微了。朝堂上的那些大人都是官場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先前是被魏忠賢的積威給震懾住了,現在一看,陛下不過一道中旨,就令他無法翻身,那麽誰還會真的怕他?就算害怕,也隻是畏懼陛下而已。故而,臣認為,還是殺之以絕後患的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振大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裏高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裏高歌並收藏重振大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