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完自家的人後,就輪到陳子傑了,陳子傑先念了一篇大神國文武皇帝寫給野利的祝壽詞,內容不外乎是聽說野利你小子就要過五十歲的生日了,作為你的友好鄰國,我祝你生日快樂,身體健康,再恭祝兩國世代友好,兩國人民安居樂業,隨便問一下你小子什麽時候去死,這句話沒有請忽略。我這邊為表誠意,準備了幾十車禮物,並委派陳子傑,王樸和陸維給你送過來,希望你不要嫌棄,最後提醒一下,再過半年就是我的生日了,你知道該怎麽做的。。。。。。
念完賀詞,野利讓陳子傑迴去後向文武皇帝轉達自己的感謝之情,互相感謝後,就開始宴會的主題,吃和喝!跟大神國的宴會不同,北戎這邊的宴會以羊肉牛肉等肉食為主,而且一上就是一隻,你可以用手撕著吃,也用小刀割著吃,甚至可以抱起來整隻啃著吃,毛利小王子就是用這種方法,你看人家吃的可歡了,一會兒一隻小羊糕就吃完了。
酒是奶酒,味道很怪,陳子傑隻喝了一小口就喝不下去了。不過其他人卻喝的很歡,尤其是王樸這老家夥,簡直就是無酒不歡的,什麽樣的酒都喝的下去,這時烏史揚維突然站起來,對野利和烏日娜行了個禮,開口說道:“皇上,皇後,臣有個提議不知當不當講?“
野吏說道:“國師有何提議盡管說來,今天在場的都是朕的心腹之人,國師不必有什麽顧慮。”
烏史揚維謝過野禮後,說道:“臣在求學時就曾聽聞南朝文風盛行,哪怕是個三歲兒童也能出口成章,尤其是官員個個都是學識淵博之人,陳大人能被選為大使想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臣的弟弟出使迴來後,經常對臣提起陳大人在宴會上的風采,臣對陳大人是仰慕已久,今日正好陳大人也在,臣有幾個詩詞方麵的問題想請教一下陳大人。”
雖然大神國對話正式的國號是神,可是北戎人就喜歡叫神國為南朝,一來是表達不認可大神國,二來也是出於一種羞辱的目的,國代表的是一個主權國家,而朝更多的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小政權。雖然大神國對北戎的這種叫法很生氣,可也隻是提出一下抗議而已,並不敢有什麽實際行動。就和後世某個國家一樣,雖然貴為大國,可一但被人欺負時經常表示抗議,譴責,嚴重抗議,嚴厲譴責,光嘴巴上說說,並不敢有什麽報複行動,所以就連周邊的一些小國家也時不時來欺負一下。現在的大神國就是這樣,所以北戎人打心眼裏看不起大神國。
陳子傑聽到烏史揚維要向自己請教詩詞時,心道:正戲終於開場了!說是請教其實就是pk,看來烏史揚維是要找迴上次在大神國宴會上丟掉的麵子。
雖然北戎一直壓著大神國打,可在文學方麵,北戎人還是很仰慕大神國的,一直在向大神國學習,大神國流行什麽,北戎這邊也跟著流利什麽。北戎建國之後,甚至也把大神國這邊的官話做為自己的官方語言,所以北戎的文官尤其是高級文官,都是慣通兩國的大文豪。
做為文官這首的烏史揚維對自己在文學方麵的造詣是相當的自信的,而且自己以前出使大神國的時候,每次都是殺的對方片甲不留,所以他很自信這次自己一樣能夠碾壓陳子傑。
陳子傑雖然不怕烏史揚維的挑戰,可畢竟這是對方的主場,自己還是低調一點的好。“我早就聽聞揚維國師是北戎第一才子,請教是不敢了,再說這此我們是來給野利國王祝壽來的,如果楊維國師想要切磋的話,我們不妨另找個時間。”
烏史揚維聽陳子傑一口一個揚維國師,雖然聽上去總覺得哪裏不對,可自己就是想不起來。
“正好我們就以祝壽為題分別給皇上做一首祝壽詩,一來表達對皇上的賀喜之意,二來也正好借這個機會以文會友,促進兩國的友誼嘛!”
聽到烏史揚維這麽說,陳子傑也不好再拒絕了,不然就是說自己不願意給野禮祝壽,也不願意促進兩國的友誼。這麽一來大神國和北戎之間的友誼小船說翻就會翻。
“作為東道主,那就由我先來吧!”烏史揚維看來早有準備,張口說說道:“巍巍大地,天下為公,普天同慶,歌我萬全,幼有所養,老有所終,鰥寡孤獨,有我萬全,澤被蒼生,穀不生蟲,四海歸心,國有萬全,仁慈寬大,恩威並用
,舍我其誰,惟有萬全。”
烏史揚維話一說完,就獲得了滿堂喝彩,尤其是野利國王更是喜笑顏開,野利國王把北戎從一個遊牧民族變成一個北方大國後自我感覺非常好,普通的皇帝稱號已經不能滿足內心的膨脹,天下做皇帝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他為了凸顯自己的攻績就自封自己為萬全聖皇,所以野利又叫萬全皇帝,萬事都全的皇帝,夠拉風了吧!
烏史揚維在詩中把萬全皇帝誇成了一個救世祖一樣,難怪野利會高興的不得了。“國師這一首詩做的好,朕重重有賞,來人,賞國師黃金千兩,上好的絲綢百匹。”
“不知陳大人對在下的這首詩有什麽評價?”烏史揚維看上去是在詢問陳子傑,可一臉的傲驕之色讓人覺得他並不是在詢問,反而好像在說:小樣,看你能作出什麽樣的詩來?
陳子傑自烏史揚維開始作詩起就拚命的在腦海中搜索給皇上祝壽的詩,可由於這類的詩實在是太多了,他一時不知選哪一首好。這時陸維突然站了起來,說道:“這種小孩子才做的詩根本不用我家大人出馬,就讓我來會會你先!在下聽聞,如果按北戎日曆來算,皇後的壽辰和皇上的隻相差一天,在下就為皇上和皇後共同做詩一首:聖母神子,萬壽無疆,複萬壽無疆;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陸維的詩一念完,不光是野利高興,最高興的當屬烏日娜,看陸維的眼神都親切了許多,雖然她貴為皇後,可北戎人還是以男性為尊,像烏史揚維這樣的高級官員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裏,平時碰到自己的生日別說是為自己作詩,就連生日禮物都沒一個,哪像陸維還會特意給自己作詩,還說自己是聖母,而且還是佛。
“陛下,我看陸大人的詩雖然短小一些,可意境卻要比國師的好多了,我認為這局陸大人他們勝了。”
野利也覺得有道理,烏史揚維在詩中誇自己隻是個救世祖,可在陸維的詩中自己可是個佛,光憑這一點,烏史揚維就完敗了。
“朕也有同感,來人,賞大神國的陸使者黃金千兩,頂級絲綢千匹。”
陸維謝過後,看了看陳子傑,悄悄的說道:“陳大人,你看我的表現還可以吧!”
陳子傑也沒想到陸維的才學會這麽高,不虧是進士出身的人,這反應能力鋼鋼的,隻可惜就是愛出風頭這點不好,自己很有必要提醒他一下,“詩做的到是不錯,可下次你再敢搶老子的風頭,老子就讓你當馬夫去!”
陸維一臉的委屈,說道:“大人,剛才不是你拚命的朝我眨眼睛,示意我替你作詩的嗎?”
”我朝你眨眼睛了嗎?“
陸維無比堅信的點了點頭,就連王樸也幫著點了點頭。
難道自己在腦海中搜索的時候,自己的眼睛會眨?好像上次在宴會中自己的便宜老爹好像也這麽說過自己。
陳子傑尷尬的咳了兩聲,說道:“這次就算了,下不為例啊!”
烏史揚維半天才敢確信自己剛才沒有聽錯,野利竟然判自己輸了,這個老糊塗,別人誇你是佛,你還真當自己是佛了,一點糖衣炮彈的免疫力都沒有。還有烏日娜這個小娘皮,就因為看人家小白臉長的好看,就說人家的詩比自己的詩意境要高,詩都不會作,還要意思說意境,真不要臉!
好在烏史揚維做了兩手準備,第一計不成,他又使出了第二計。
“南朝果然是人才濟濟啊,我聽說你們南朝人喜歡通過走路來比誰的詩好,誰作出詩的時候走的路最少誰就贏,這次我們也按這個方法來。”說著烏史揚維走到中間的空地上,說道:“再過三個多月就是除夕了,這次我就以除夕為題。”說完邊走邊開始作詩:“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高中改,客顏暗裏摧。風光人不覺,已入後園梅。”
陳子傑起先聽烏史揚維說通過走路來作詩,還不明白是什麽意思,現在看到他邊走路邊作詩,才明白對方是在模仿古人七步成詩。烏史揚維念完詩時,剛走了五步,也就是說要想贏他必須少於五步成詩才行。
陳子傑又在腦海中快速搜索起來,不過這次他把頭轉向了另一邊,生怕陸維再來搶自己的風頭,隻是這次陳子傑到是想多了,陸維看烏史揚維五步成詩後,臉就嚇的發白,自己最多也就七步成詩,所以烏史揚維一作完詩,陸維就把臉轉到了另一邊,生怕陳子傑又朝自己眨眼睛!
烏史揚維又是一臉傲驕的看著陳子傑。好像在說:這次看你能耍出什麽花樣來!
陳子傑走到宴會中間,說道:“揚維國師既然以除夕為題作詩,在除夕佳節之日大家都會吃肉,不過我不選羊肉,牛肉,太俗了,這次我就以鵝為題作詩一首。”慢慢的走了三步,念道:“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詩可是自己那個年代所有兒童的啟蒙詩,要是誰說自己不會背,就主動買塊豆腐撞死得了。雖然語句簡潔通俗,讀起來琅琅上口,可意境卻相當的好,就連烏史揚維也不禁在心中拍手叫絕。
陳子傑念完詩也傲驕的看著烏史揚維,你這個傻缺,這種比賽還做這麽長的詩,小時候腦袋一定被驢踢了,要不是自己不想太高調了,老子一步成詩嚇死你。。
第二場比賽,不用野利宣布,大家就已經看在眼裏了,烏史揚維自己事前就說以誰走的步數少為判斷標準,一個五步,一個三步,這樣一來,陳子傑毫無懸念的贏的了第二場比賽。
念完賀詞,野利讓陳子傑迴去後向文武皇帝轉達自己的感謝之情,互相感謝後,就開始宴會的主題,吃和喝!跟大神國的宴會不同,北戎這邊的宴會以羊肉牛肉等肉食為主,而且一上就是一隻,你可以用手撕著吃,也用小刀割著吃,甚至可以抱起來整隻啃著吃,毛利小王子就是用這種方法,你看人家吃的可歡了,一會兒一隻小羊糕就吃完了。
酒是奶酒,味道很怪,陳子傑隻喝了一小口就喝不下去了。不過其他人卻喝的很歡,尤其是王樸這老家夥,簡直就是無酒不歡的,什麽樣的酒都喝的下去,這時烏史揚維突然站起來,對野利和烏日娜行了個禮,開口說道:“皇上,皇後,臣有個提議不知當不當講?“
野吏說道:“國師有何提議盡管說來,今天在場的都是朕的心腹之人,國師不必有什麽顧慮。”
烏史揚維謝過野禮後,說道:“臣在求學時就曾聽聞南朝文風盛行,哪怕是個三歲兒童也能出口成章,尤其是官員個個都是學識淵博之人,陳大人能被選為大使想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臣的弟弟出使迴來後,經常對臣提起陳大人在宴會上的風采,臣對陳大人是仰慕已久,今日正好陳大人也在,臣有幾個詩詞方麵的問題想請教一下陳大人。”
雖然大神國對話正式的國號是神,可是北戎人就喜歡叫神國為南朝,一來是表達不認可大神國,二來也是出於一種羞辱的目的,國代表的是一個主權國家,而朝更多的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小政權。雖然大神國對北戎的這種叫法很生氣,可也隻是提出一下抗議而已,並不敢有什麽實際行動。就和後世某個國家一樣,雖然貴為大國,可一但被人欺負時經常表示抗議,譴責,嚴重抗議,嚴厲譴責,光嘴巴上說說,並不敢有什麽報複行動,所以就連周邊的一些小國家也時不時來欺負一下。現在的大神國就是這樣,所以北戎人打心眼裏看不起大神國。
陳子傑聽到烏史揚維要向自己請教詩詞時,心道:正戲終於開場了!說是請教其實就是pk,看來烏史揚維是要找迴上次在大神國宴會上丟掉的麵子。
雖然北戎一直壓著大神國打,可在文學方麵,北戎人還是很仰慕大神國的,一直在向大神國學習,大神國流行什麽,北戎這邊也跟著流利什麽。北戎建國之後,甚至也把大神國這邊的官話做為自己的官方語言,所以北戎的文官尤其是高級文官,都是慣通兩國的大文豪。
做為文官這首的烏史揚維對自己在文學方麵的造詣是相當的自信的,而且自己以前出使大神國的時候,每次都是殺的對方片甲不留,所以他很自信這次自己一樣能夠碾壓陳子傑。
陳子傑雖然不怕烏史揚維的挑戰,可畢竟這是對方的主場,自己還是低調一點的好。“我早就聽聞揚維國師是北戎第一才子,請教是不敢了,再說這此我們是來給野利國王祝壽來的,如果楊維國師想要切磋的話,我們不妨另找個時間。”
烏史揚維聽陳子傑一口一個揚維國師,雖然聽上去總覺得哪裏不對,可自己就是想不起來。
“正好我們就以祝壽為題分別給皇上做一首祝壽詩,一來表達對皇上的賀喜之意,二來也正好借這個機會以文會友,促進兩國的友誼嘛!”
聽到烏史揚維這麽說,陳子傑也不好再拒絕了,不然就是說自己不願意給野禮祝壽,也不願意促進兩國的友誼。這麽一來大神國和北戎之間的友誼小船說翻就會翻。
“作為東道主,那就由我先來吧!”烏史揚維看來早有準備,張口說說道:“巍巍大地,天下為公,普天同慶,歌我萬全,幼有所養,老有所終,鰥寡孤獨,有我萬全,澤被蒼生,穀不生蟲,四海歸心,國有萬全,仁慈寬大,恩威並用
,舍我其誰,惟有萬全。”
烏史揚維話一說完,就獲得了滿堂喝彩,尤其是野利國王更是喜笑顏開,野利國王把北戎從一個遊牧民族變成一個北方大國後自我感覺非常好,普通的皇帝稱號已經不能滿足內心的膨脹,天下做皇帝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他為了凸顯自己的攻績就自封自己為萬全聖皇,所以野利又叫萬全皇帝,萬事都全的皇帝,夠拉風了吧!
烏史揚維在詩中把萬全皇帝誇成了一個救世祖一樣,難怪野利會高興的不得了。“國師這一首詩做的好,朕重重有賞,來人,賞國師黃金千兩,上好的絲綢百匹。”
“不知陳大人對在下的這首詩有什麽評價?”烏史揚維看上去是在詢問陳子傑,可一臉的傲驕之色讓人覺得他並不是在詢問,反而好像在說:小樣,看你能作出什麽樣的詩來?
陳子傑自烏史揚維開始作詩起就拚命的在腦海中搜索給皇上祝壽的詩,可由於這類的詩實在是太多了,他一時不知選哪一首好。這時陸維突然站了起來,說道:“這種小孩子才做的詩根本不用我家大人出馬,就讓我來會會你先!在下聽聞,如果按北戎日曆來算,皇後的壽辰和皇上的隻相差一天,在下就為皇上和皇後共同做詩一首:聖母神子,萬壽無疆,複萬壽無疆;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陸維的詩一念完,不光是野利高興,最高興的當屬烏日娜,看陸維的眼神都親切了許多,雖然她貴為皇後,可北戎人還是以男性為尊,像烏史揚維這樣的高級官員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裏,平時碰到自己的生日別說是為自己作詩,就連生日禮物都沒一個,哪像陸維還會特意給自己作詩,還說自己是聖母,而且還是佛。
“陛下,我看陸大人的詩雖然短小一些,可意境卻要比國師的好多了,我認為這局陸大人他們勝了。”
野利也覺得有道理,烏史揚維在詩中誇自己隻是個救世祖,可在陸維的詩中自己可是個佛,光憑這一點,烏史揚維就完敗了。
“朕也有同感,來人,賞大神國的陸使者黃金千兩,頂級絲綢千匹。”
陸維謝過後,看了看陳子傑,悄悄的說道:“陳大人,你看我的表現還可以吧!”
陳子傑也沒想到陸維的才學會這麽高,不虧是進士出身的人,這反應能力鋼鋼的,隻可惜就是愛出風頭這點不好,自己很有必要提醒他一下,“詩做的到是不錯,可下次你再敢搶老子的風頭,老子就讓你當馬夫去!”
陸維一臉的委屈,說道:“大人,剛才不是你拚命的朝我眨眼睛,示意我替你作詩的嗎?”
”我朝你眨眼睛了嗎?“
陸維無比堅信的點了點頭,就連王樸也幫著點了點頭。
難道自己在腦海中搜索的時候,自己的眼睛會眨?好像上次在宴會中自己的便宜老爹好像也這麽說過自己。
陳子傑尷尬的咳了兩聲,說道:“這次就算了,下不為例啊!”
烏史揚維半天才敢確信自己剛才沒有聽錯,野利竟然判自己輸了,這個老糊塗,別人誇你是佛,你還真當自己是佛了,一點糖衣炮彈的免疫力都沒有。還有烏日娜這個小娘皮,就因為看人家小白臉長的好看,就說人家的詩比自己的詩意境要高,詩都不會作,還要意思說意境,真不要臉!
好在烏史揚維做了兩手準備,第一計不成,他又使出了第二計。
“南朝果然是人才濟濟啊,我聽說你們南朝人喜歡通過走路來比誰的詩好,誰作出詩的時候走的路最少誰就贏,這次我們也按這個方法來。”說著烏史揚維走到中間的空地上,說道:“再過三個多月就是除夕了,這次我就以除夕為題。”說完邊走邊開始作詩:“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高中改,客顏暗裏摧。風光人不覺,已入後園梅。”
陳子傑起先聽烏史揚維說通過走路來作詩,還不明白是什麽意思,現在看到他邊走路邊作詩,才明白對方是在模仿古人七步成詩。烏史揚維念完詩時,剛走了五步,也就是說要想贏他必須少於五步成詩才行。
陳子傑又在腦海中快速搜索起來,不過這次他把頭轉向了另一邊,生怕陸維再來搶自己的風頭,隻是這次陳子傑到是想多了,陸維看烏史揚維五步成詩後,臉就嚇的發白,自己最多也就七步成詩,所以烏史揚維一作完詩,陸維就把臉轉到了另一邊,生怕陳子傑又朝自己眨眼睛!
烏史揚維又是一臉傲驕的看著陳子傑。好像在說:這次看你能耍出什麽花樣來!
陳子傑走到宴會中間,說道:“揚維國師既然以除夕為題作詩,在除夕佳節之日大家都會吃肉,不過我不選羊肉,牛肉,太俗了,這次我就以鵝為題作詩一首。”慢慢的走了三步,念道:“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詩可是自己那個年代所有兒童的啟蒙詩,要是誰說自己不會背,就主動買塊豆腐撞死得了。雖然語句簡潔通俗,讀起來琅琅上口,可意境卻相當的好,就連烏史揚維也不禁在心中拍手叫絕。
陳子傑念完詩也傲驕的看著烏史揚維,你這個傻缺,這種比賽還做這麽長的詩,小時候腦袋一定被驢踢了,要不是自己不想太高調了,老子一步成詩嚇死你。。
第二場比賽,不用野利宣布,大家就已經看在眼裏了,烏史揚維自己事前就說以誰走的步數少為判斷標準,一個五步,一個三步,這樣一來,陳子傑毫無懸念的贏的了第二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