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知府得知這個消息時也曾派人攔截,可那些家園被水淹沒的民眾如同喪失了理智的狂人般露出仇視的眼神,惡狠狠地說道:“我們的家園已經被水淹了,官府不讓我們搬到別處是準備斷我們的生路?”


    差役不服氣道:“怎麽說話呢,官府提前通知你們搬離的時候,你們百般不配合,要不是你們死乞白賴地留在低窪處,怎會有人員傷亡?”


    遷徙的人怎麽會認錯呢,他們反駁道:“搬到高地就沒事了嗎?你們能保證別的地方不會被淹嗎?”


    差役們無言,他們還真保證不了。


    “別再攔著我們了,螻蟻尚且偷生,更何況我們這麽多人呢?去蜀地我們好得能掙條生路,留下來可就不一定了。”


    說完,靜止的大部隊接著徒步前進。


    衙差們還要再攔,這些人就拿出行囊中的榔頭、耙子等物作出拚命的架勢。


    “你們是想當流民嗎?沒有官府派發的路引,就算到了蜀地你們也進不去。”


    衙差說出這話本想動搖民眾之心,不料他們滿不在乎:“流民就流民,隻要給飯吃,當啥民都行。”


    跟著一群油鹽不進的愚民溝通無果後,衙差們隻得迴去複命。


    貴陽知府一個頭兩個大,隻好如實和欽差大人迴稟。


    欽差大人早就見識過嶺南民眾的無知,聽說他們準備投奔蜀地也沒覺得有多意外,他隻是對之前民眾提到的堤壩之事心存疑慮,問道:“彭知府,你覺得堤壩有問題嗎?”


    貴陽知府吃不準欽差大人的心思,隻得老實道:“下官不知,堤壩督建之事下官沒有參與過,是工部派人過來做的。”


    欽差大人對彭知府的迴答並不滿意,他道:“那些愚民難道能胡亂編排朝廷大員嗎?他們一口一個堤壩有問題,要是純屬謠言,他們可是要下大獄的。”


    彭知府急道:“可是堤壩已經決堤了呀,我們查不出工程有沒有問題了呀!”


    欽差大人想著和一個棒槌說話真費勁,繞了半天才繞到正題,他嚴肅道:“彭大人,你覺得我們給皇上上的奏折上寫著貴陽決堤,民眾流離,皆是你我之過,還是堤壩質量不佳導致決堤,民眾恐慌遷徙蜀中?”


    彭知府慢慢琢磨出味來了,原來欽差大人是打算找人背鍋呀。想想也是,兩位欽差南下,一位病倒休養,一位兢兢業業,動員民眾聚集、搬離,可是沒啥效果啊,百姓該受災的還是受災了,現在還引起民眾恐慌,傳出貴陽不安全的謠言。欽差大人現在地位好尷尬啊,當務之急是要樹立威信,讓百姓信服。這決堤之鍋隻能別人來背了。


    於是,彭知府道:“大人,你可有把握,這事要是報予朝中肯定要徹查的,光憑我們兩張嘴是說不清的,還要有證據。”“證據我們可以去大壩處尋尋,本官就不信他們建造堤壩時沒有以次充好?我們現在要告訴貴陽百姓堤壩質量不好才造成決堤的,隻要重新整修堤壩,貴陽就安全無疑了。這樣,百姓就會安分一點,官府才能更好辦事。”


    “那下官和大人一起去查探一番,迴來我們就寫奏折發往朝中。”


    “嗯,”欽差點頭:“再多搭幾個粥棚,不要讓百姓餓死。”


    “是。”


    二人查探河堤周邊時,恰巧撿到一塊浮木,上麵滿是坑坑窪窪,正好可以充當證據送往京中。


    兩人滿意迴去寫奏折了,順便在府衙外張貼了告示,有些打算隨大流前往蜀地的民眾看後,心稍稍安定了,也不收拾行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郡主的謀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相思滿西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相思滿西湖並收藏郡主的謀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