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進入花廳入座後,兩名侍女奉上碗碟勺筷,一名侍女端來熱氣騰騰的砂鍋。砂鍋蓋一打開,裏麵熬好的雞絲粥瞬間香味外散,滿屋濃鬱之氣。


    聞著這誘人芳香,慎王爺又看了看桌上的兩雙筷子,問道:“王妃她們呢,今日不準備一起用膳了?”


    侍女恭敬答道:“王妃說,王爺今日起的早,先用膳吧,他們晚點再用。”


    “知道了,”慎王爺想了想又道:“讓廚房備點點心候著吧。”


    “是,”侍女走到桌邊,幫兩人各盛了一大碗粥後退去,花廳裏又進了幾個侍女,每人端著一碟配菜,擺放上桌。


    兩人各吃各的,沉默不語。待吃飽後,如玉公子準備起身告辭。慎王爺想起他們的談話還沒結束,示意他再坐會兒。


    慎王爺道:“公子,你讓本王像宋家學習怎麽做生意嗎?這是不是不合適啊?”吃飽後遛彎未遂的如玉公子表示:慎王爺從此以後都喝點核桃粥吧,雞絲粥雖然有營養,可隻能補身體,補不了腦子。


    “王爺,你自己也說了要想別人不來侵犯,隻有將蜀地守得像塊鐵一樣,現在封地狀況百出,明顯是人心不齊導致的。”


    “嗯,嗯,”慎王爺連聲附和:“公子接著說。”


    “王爺你現在麵臨的情況是缺可用之人對吧?”


    慎王爺如撞鍾般接著點頭。


    “老張管家來王府之事體現了宋老爺的知趣;康柏說的事足以說明宋老爺為人有眼光,擅於專營;錦繡坊的經營模式又可以說明宋老爺做事很謹慎。這麽一個優秀的人在王爺的封地待著,不幹點實事,不是大材小用了嗎?”


    “那本王直接聘他做西席?”


    如玉公子搖了搖頭,“宋老爺這人謹小慎微,對西席這種名義上好聽沒啥實惠的差事,可能沒啥興趣。王爺何不許以重利,展現誠意呢?”


    “可本王哪有那麽多銀錢?”慎王爺有點發愁。


    “綿陽知縣不是空缺了嘛,何不讓宋家補上?”如玉公子淡定開口。


    “這個是不是太兒戲了?”慎王爺有些猶豫。


    如玉公子站起身來,走到窗邊,扶住窗棱,看了看東方升起的紅日,轉頭問了句:“綿陽縣的爛攤子,王爺準備自己收拾嗎?”


    慎王爺道:“朝中不是已經下旨嚴懲了?還有什麽爛攤子?”


    “良田誰來耕種,外鄉挖礦人員如何安置,山匪如何巡捕,這麽多事朝廷可沒有細說,王爺準備怎麽辦?”如玉公子又掉頭看日出了。


    慎王爺沉默良久道:“公子說的對,綿陽縣是缺一個主事之人,可宋老爺擔任知縣是否有人反對?”


    “王爺擔憂的有些多餘了,宋家在綿陽官商兩道都有人脈,三教九流的人估計也沒少打交道,扶持他上位,後麵受益的人可不少,怎會有人反對呢?不過,王爺可以先讓宋老爺暫代縣令之位,做的好就可以正式任職,想來宋老爺必會將事情辦的漂漂亮亮的。”


    “公子怎麽篤定宋老爺對仕途感興趣呢?”


    “這天下的人,除了王爺這種出身起點高的不必出仕,其餘的男子,哪個不想光耀門楣。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可是大多數人的人生追求。宋老爺要是甘於守成,怎麽會急人所急,凡事留後手呢?”


    慎王爺被說服了,他道:“我現在就派人去綿陽宋家。”


    “不用這麽興師動眾,”如玉公子不讚同道:“轎子抬的太高,人家會怠慢的。不如派個小廝,持信物去錦繡坊取衣服,順便不小心說漏身份即可。宋老爺是個生意人,他會思量清楚的。”


    “好。”


    “王爺是不是該去書房看看卷宗、官冊,縣誌,也好慧眼識珠,多挑著可用之人?”


    慎王爺被這趕人的架勢震驚了,內心咆哮著:“這是我家,你吃我的,用我的,現在還攆我。”不過,他不敢明說,哎,女兒還要人家好好教呢!


    “本王派人去錦繡坊後,立馬去書房。”


    如玉夫子對他投來滿意目光。


    康柏不愧是書吏出身,一個上午就分門整理了一份官冊以及各州要事。慎王爺連看兩日頭痛感也不強烈,有時候邊看還邊吐槽:“這個劉知縣是個糊塗鬼嗎,這個案子靠幾份證詞就判完了,都不實地查看的嗎?”


    “衡陽知府旱時不召集民眾挖溝渠,反而修路,還敢揚言路暢通了民眾可以去湖水充沛處運水,他以為人人都腳踩風火輪嗎?”


    一連看了幾份官員偷奸耍滑的卷宗,慎王爺氣的一肚子火氣,原本他還以為就綿陽一個地方有問題,搞了半天封地下麵處處是漏洞,關鍵是他們還不加掩飾,大剌剌的呈了上來,不就是篤定他這個王爺不會看嗎?越想越氣,他把卷宗扔到地上還不過癮,又用腳踩了踩。正準備再扔個硯台撒撒氣,門外傳來敲門聲。


    “王爺,錦繡坊東家親自送貨來了。”


    慎王爺將舉起的硯台輕輕放下,又蹲下身來拾起布滿腳印的卷宗拍了拍,放迴桌案旁,出了房門。


    正堂裏的宋老爺有些拘謹地坐在椅子上,眼神不時地打量門口。見遠處有一墨色錦緞襲來,連忙整理一下儀容,站起身來,拱手施禮。


    慎王爺見他這一做派,心中佩服如玉公子明察秋毫。


    “不必多禮,坐吧。”


    “多謝王爺。”


    “宋老爺今日怎麽親自過來,隻是一些衣服,讓小廝跑一趟就行了。”


    “在下聽說是郡主光臨小店購買的衣物,頓覺蓬蓽生輝,親自送來是應該的。”


    慎王爺哈哈一笑:“說起來,本王也是好奇那塊印章的另一半是什麽,宋老爺可要給本王解惑哦!”


    “不敢,不敢,”宋老爺忙搖頭,恭敬道:“其實印章合在一起是購物日期,方便查賬用的。王爺見笑了。”


    “那麽合在一起就是‘丙辰三年廿八’了?”


    “正是。”宋老爺點頭。


    “難怪錦繡坊家大業大,宋老爺真是巧思啊!”


    聽著慎王爺的誇獎,宋老爺心裏跟抹了蜜般,麵上仍是謹慎之態。


    慎王爺見狀,轉移話題道:“綿陽最近發生的事令本王很是頭疼。”


    宋老爺有些摸不準慎王爺何意,隻能拍馬道:“王爺足智多謀,定能擺平此事。”


    “可本王隻是個光杆劉備,不知諸葛亮在何處?”


    宋老爺接不下去了。


    慎王爺見自己說突嚕了,隻好硬著頭發開門見山:“不知宋老爺可否助本王一臂之力?”


    宋老爺心砰砰直跳,他抬頭看了慎王爺一眼,隻見他目光灼灼,立馬低下了頭:“王爺,您說笑了,我怎麽幫的上忙?”


    “本王想著宋老爺是綿陽本地人,對綿陽的事肯定比本王熟,要是能管理綿陽也不錯。”


    “王爺,”宋老爺嚇得跪地而拜:“在下一介商戶,何德何能啊?”


    沒心眼的慎王爺聽了這話,也知宋老爺心動了。他立馬起身拉了宋老爺一把,說道:“現在商戶子弟也可以科舉做官,本王推薦宋老爺暫代知縣又有何不可。宋老爺就算不為自己想,也要為後輩想一想,就當為他們樹立一個榜樣吧!”


    “可這不合規矩?”宋老爺還要推遲。


    慎王爺道:“本王會與吏部打好招唿的,難道你不想做本王的諸葛亮?”


    “不,不,不,在下想。”


    “那不就結了,你好好幹,到時候有了政績,你就是知縣。”


    “謝王爺栽培,”宋老爺感激涕淋。


    說通宋老爺後,慎王爺就去後院看女兒顯擺自己的新衣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郡主的謀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相思滿西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相思滿西湖並收藏郡主的謀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