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李大人還在武器署查看武器呢?”
正在專心看著武器冊上的統計數字的李章看了一眼來人,連忙起身,“原來是孫大人,有失遠迎。”
兵部尚書,孫成義,手裏拿著一個折子,遞給了李章,李章雙手接過了,“邊境部落又在鬧事?”這個遊牧民族是真的喂不飽,每年秋收的時候都會過來打秋風,現在正好是仲夏,再有一個多月,就可以收割早稻了,看樣子又在準備打秋風了,隻是這剛才沒過多久才簽下的互相避讓的協議,這怎麽得了?
孫成義歎了口氣,“本官是主戰的,隻是陛不聽我等意見啊。反倒是那些諫議院的書生,偏信以禮相待。”
孫成義也是當年在遊牧戰場上廝殺過的,對於遊牧部落的習慣作風也是很了解的,就算是已經有五六年沒有再披戎裝了,但是有些東西還是要比諫議院的士大夫要清楚的。
李章看了看,“這些士兵配備的武器,武庫應該是足分的,隻要朱批下來,下官立馬可以撥付。”
“那就有勞了。”
“分內之事。”
接著,孫成義又隨便聊了幾句便轉身走向了中書省的方向。李章又坐了迴去,接著看著武器署裏麵的裝備,中間有一些製式的武器裝備已經是淘汰的,按照慣例是需要重新拿迴到鑄鐵局重新製作,才能拿迴來再繼續使用。
不過製式的武器裝備也隻有在京的軍隊才能享受到,各個城都有自己的鑄鐵局,就算是沒有,也能征用民間的鐵匠鋪。比如說這次如果調用的在京的軍隊,那就需要李章配合,調用武器署的裝備分發給出征的將士。
另一邊是南明帝都禁衛軍的製式裝備,這又是一種樣式,隻能裝備給禁衛軍使用。
查完庫房,李章收拾了一下,接著吩咐身邊的隨從,“準備一下,我們去一趟鑄鐵局,和黃主司清點一下今年的武器的問題。”
“是。”
也許是巧合,正在這時,一個有些發福的中年人走了進來,“不用去了,下官已經到了。”
“黃主司。”李章倒是有些驚訝,不管黃煥隻是七品官,而他是從四品的,不用太客氣。
一邊的隨從去倒了一壺茶,就站立在旁邊。
黃煥輕輕喝了一口,說道:“不知道李大人找下官有何事?莫不是為了今年的武器更換的事情?”
李章點了點頭,“大概的數量都在武器簿裏了,迴頭把那些個已經陳舊的武器拿到鑄鐵局再重做一遍。”
雖然南明的礦產多,但是那也是錢啊,這些年南明的國庫一直吃緊,能節約一點是一點,錢尚書也說了戶部已經赤字很久了。
倒是北城從大唐分裂開始,經濟一直都很健康,尤其是最近一些年來,楊家和幾個大家族的合作,把北城的經濟直接拉高了一大截,可謂是國泰民安,雖然也有蠻族部落的憂患,不過現在有楊家軍在邊境震懾,倒是也很安穩。
黃煥點了點頭,隨從適時的把武器簿拿了出來,遞給了黃煥,黃煥細細翻看著,“這些都是先帝時期鑄造的了,的確是該換了。”
“嗯,應該需要更新一下了,剛才孫尚書也來了,邊境遊牧部落又在鬧事了。”
黃煥笑了起來,“正好,下官這次來就是交付上次那一批裝備,正好趕上不是?”
而在朝堂上,此時正是爭執不休。
“陛下,微臣以為,此氣焰不可助長,否則,邊境再無寧日了。”
“他們也是為了生計所迫,隻需要助他們度過冬日嚴寒,不就好了?”
“那我國子民如何度過這漫漫冬日?”
上頭的南明微亦頭疼的看著下麵的朝臣,大家說的都在理,尤其是現在南明已經沒有對外戰爭的實力了,不光是軍隊的問題,還有軍餉和補給的問題,錢德明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現在國庫最多支撐十萬人的軍隊三個月的補給,可見這裏麵的缺漏有多大。
一邊的四個皇子都在低頭沉思。
南明玉辰是庶長子,做事穩重,缺有些太過保守,這次他就是站在和談派一邊的,其他三位皇子都是主戰的。
“好了好了,此事明日再議,主戰主和,明日再見分曉。”南明微亦揉了揉太陽穴,真的是很頭疼的事情。
南明玉辰看了一眼父親的樣子,抿了抿嘴,欲言又止的樣子。
待到散朝之後,南明玉辰應付完主和的諫議院大臣,就返迴自己的皇子府了。府裏麵一個人在等著他。
“辰,還是沒的說嗎?”
“你放心,我答應過你,不會讓父皇出兵的。”
“謝謝你。”
“最近有些人在查我的身份,我怕會影響你的未來。”
南明玉辰搖了搖頭,“我本就是庶子,沒什麽影響不影響的。”
“宇兒已經在上課了,我想迴去看看。”
“等這次的事情過去吧。”
“嗯,都聽你的。”
“你放心,事情我都安排好了,就算是出了兵,也不會打起來。”
等到第二天,再議邊境問題的時候,南明玉辰首先就說道:“兒臣思量再三,還是覺得在邊境增加軍隊,用以應對邊境之危。”
諫議院的人都呆住了,四個皇子裏麵隻有辰皇子是主和的,現在連辰皇子都在主張增加邊軍,他們就算是失去主心骨了。
不過南明微亦倒是有些奇怪,其他幾位皇子卻沒有想太多,一眾在京的軍侯喜上眉梢,這下四個皇子都是支持他們的了,那就算是沒得說了。
“陛下,臣以為,武成候可擔主帥。”
“臣等附議。”
指派誰統軍都是已經商量好的,武成候也是一名老將,現在在京的就數他名望最高了,最合適了。
南明微亦點了點頭,既然大家都沒什麽好說的,那就這樣吧,隻是有些奇怪南明玉辰的轉變。
武成候也站出來,“微臣隻需要三萬人即可。”
這也是他的底氣,他的軍工可都是在遊牧戰場上拚殺出來的,要說對邊境的熟悉,現在的幾個軍侯都是沒他熟悉的。
錢德明盤算了一下,“戶部大概能支撐四個月,還請武成候速戰速決,遲則生亂。”
南明微亦知道錢德明的算盤,戶部至少能支撐三萬人半年以上的時間,隻給出四個月,應該也是想快點結束的意思。武成候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四個月應該可以應付。
“那就給你四個月,朕要看到對方的和書。”
“臣領命。”
“孫愛卿,兵部可有問題?”
“一切準備妥當,隻等聖上旨意。”孫成義連忙出列說道。
“好,半月之後,朕親自送行。”
正在專心看著武器冊上的統計數字的李章看了一眼來人,連忙起身,“原來是孫大人,有失遠迎。”
兵部尚書,孫成義,手裏拿著一個折子,遞給了李章,李章雙手接過了,“邊境部落又在鬧事?”這個遊牧民族是真的喂不飽,每年秋收的時候都會過來打秋風,現在正好是仲夏,再有一個多月,就可以收割早稻了,看樣子又在準備打秋風了,隻是這剛才沒過多久才簽下的互相避讓的協議,這怎麽得了?
孫成義歎了口氣,“本官是主戰的,隻是陛不聽我等意見啊。反倒是那些諫議院的書生,偏信以禮相待。”
孫成義也是當年在遊牧戰場上廝殺過的,對於遊牧部落的習慣作風也是很了解的,就算是已經有五六年沒有再披戎裝了,但是有些東西還是要比諫議院的士大夫要清楚的。
李章看了看,“這些士兵配備的武器,武庫應該是足分的,隻要朱批下來,下官立馬可以撥付。”
“那就有勞了。”
“分內之事。”
接著,孫成義又隨便聊了幾句便轉身走向了中書省的方向。李章又坐了迴去,接著看著武器署裏麵的裝備,中間有一些製式的武器裝備已經是淘汰的,按照慣例是需要重新拿迴到鑄鐵局重新製作,才能拿迴來再繼續使用。
不過製式的武器裝備也隻有在京的軍隊才能享受到,各個城都有自己的鑄鐵局,就算是沒有,也能征用民間的鐵匠鋪。比如說這次如果調用的在京的軍隊,那就需要李章配合,調用武器署的裝備分發給出征的將士。
另一邊是南明帝都禁衛軍的製式裝備,這又是一種樣式,隻能裝備給禁衛軍使用。
查完庫房,李章收拾了一下,接著吩咐身邊的隨從,“準備一下,我們去一趟鑄鐵局,和黃主司清點一下今年的武器的問題。”
“是。”
也許是巧合,正在這時,一個有些發福的中年人走了進來,“不用去了,下官已經到了。”
“黃主司。”李章倒是有些驚訝,不管黃煥隻是七品官,而他是從四品的,不用太客氣。
一邊的隨從去倒了一壺茶,就站立在旁邊。
黃煥輕輕喝了一口,說道:“不知道李大人找下官有何事?莫不是為了今年的武器更換的事情?”
李章點了點頭,“大概的數量都在武器簿裏了,迴頭把那些個已經陳舊的武器拿到鑄鐵局再重做一遍。”
雖然南明的礦產多,但是那也是錢啊,這些年南明的國庫一直吃緊,能節約一點是一點,錢尚書也說了戶部已經赤字很久了。
倒是北城從大唐分裂開始,經濟一直都很健康,尤其是最近一些年來,楊家和幾個大家族的合作,把北城的經濟直接拉高了一大截,可謂是國泰民安,雖然也有蠻族部落的憂患,不過現在有楊家軍在邊境震懾,倒是也很安穩。
黃煥點了點頭,隨從適時的把武器簿拿了出來,遞給了黃煥,黃煥細細翻看著,“這些都是先帝時期鑄造的了,的確是該換了。”
“嗯,應該需要更新一下了,剛才孫尚書也來了,邊境遊牧部落又在鬧事了。”
黃煥笑了起來,“正好,下官這次來就是交付上次那一批裝備,正好趕上不是?”
而在朝堂上,此時正是爭執不休。
“陛下,微臣以為,此氣焰不可助長,否則,邊境再無寧日了。”
“他們也是為了生計所迫,隻需要助他們度過冬日嚴寒,不就好了?”
“那我國子民如何度過這漫漫冬日?”
上頭的南明微亦頭疼的看著下麵的朝臣,大家說的都在理,尤其是現在南明已經沒有對外戰爭的實力了,不光是軍隊的問題,還有軍餉和補給的問題,錢德明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現在國庫最多支撐十萬人的軍隊三個月的補給,可見這裏麵的缺漏有多大。
一邊的四個皇子都在低頭沉思。
南明玉辰是庶長子,做事穩重,缺有些太過保守,這次他就是站在和談派一邊的,其他三位皇子都是主戰的。
“好了好了,此事明日再議,主戰主和,明日再見分曉。”南明微亦揉了揉太陽穴,真的是很頭疼的事情。
南明玉辰看了一眼父親的樣子,抿了抿嘴,欲言又止的樣子。
待到散朝之後,南明玉辰應付完主和的諫議院大臣,就返迴自己的皇子府了。府裏麵一個人在等著他。
“辰,還是沒的說嗎?”
“你放心,我答應過你,不會讓父皇出兵的。”
“謝謝你。”
“最近有些人在查我的身份,我怕會影響你的未來。”
南明玉辰搖了搖頭,“我本就是庶子,沒什麽影響不影響的。”
“宇兒已經在上課了,我想迴去看看。”
“等這次的事情過去吧。”
“嗯,都聽你的。”
“你放心,事情我都安排好了,就算是出了兵,也不會打起來。”
等到第二天,再議邊境問題的時候,南明玉辰首先就說道:“兒臣思量再三,還是覺得在邊境增加軍隊,用以應對邊境之危。”
諫議院的人都呆住了,四個皇子裏麵隻有辰皇子是主和的,現在連辰皇子都在主張增加邊軍,他們就算是失去主心骨了。
不過南明微亦倒是有些奇怪,其他幾位皇子卻沒有想太多,一眾在京的軍侯喜上眉梢,這下四個皇子都是支持他們的了,那就算是沒得說了。
“陛下,臣以為,武成候可擔主帥。”
“臣等附議。”
指派誰統軍都是已經商量好的,武成候也是一名老將,現在在京的就數他名望最高了,最合適了。
南明微亦點了點頭,既然大家都沒什麽好說的,那就這樣吧,隻是有些奇怪南明玉辰的轉變。
武成候也站出來,“微臣隻需要三萬人即可。”
這也是他的底氣,他的軍工可都是在遊牧戰場上拚殺出來的,要說對邊境的熟悉,現在的幾個軍侯都是沒他熟悉的。
錢德明盤算了一下,“戶部大概能支撐四個月,還請武成候速戰速決,遲則生亂。”
南明微亦知道錢德明的算盤,戶部至少能支撐三萬人半年以上的時間,隻給出四個月,應該也是想快點結束的意思。武成候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四個月應該可以應付。
“那就給你四個月,朕要看到對方的和書。”
“臣領命。”
“孫愛卿,兵部可有問題?”
“一切準備妥當,隻等聖上旨意。”孫成義連忙出列說道。
“好,半月之後,朕親自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