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與民爭利
胎穿後:皇阿瑪,你家皇陵被盜了 作者:四時五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禧瑞先時的那一迴情緒激烈,到底還是在康熙心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迫使他在冷靜下來後,還願意不斷的去迴想。
【若是今後朕不再覺得皇室子弟經商是與民爭利,小七又打算叫誰去做這件事呢?】重新商議過半之後,康熙突然問了這麽一句。
禧瑞的堅持一定不是空穴來風,康熙知道她應該是做足了打算才會說出來的。
【老大勇武,就讓他去操練火器營,老四熟悉民生卻武德有虧,你便盤算著讓他親眼去見見這大清疆域。】如此種種,一應都是有所依據的。
那麽……
眼下他們商量的這件事呢?
禧瑞最終的打算又會是什麽?
【而今這開商路一事,你是又瞧上了朕的哪個兒子了?】康熙這心裏總是隱隱覺得,禧瑞對他的兒子們“圖謀不軌”。
不管是如今已經長大成人的,還是尚在念書的,禧瑞好像都不打算放過。
一副隻等時機成熟,就要把他們通通一網打盡的模樣。
惹得康熙心中惴惴。
不知道該不該縱容她繼續行動。
【呃……】禧瑞難得的語塞,顯然也是沒有想到,康熙居然這麽快就反應過來了。
她這都還沒送出去幾個兄弟呢。
真是可惜了。
好在她心態不錯,很快就又調整了過來,笑嘻嘻的糊弄著,【皇阿瑪這話說的,什麽叫我又瞧上了您哪個兒子呀,這明明就是因材施教嘛。】
這麽多孩子,非得全拘在宮裏,想不爭不搶都難好吧。
不如就讓他們自己去外麵折騰。
折騰累了再迴家來,那指定就又是一家子兄友弟恭。
禧瑞毫不吝嗇的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康熙。
又繼續勸道,【您也是精通西學的,自然該知道,有的洋玩意兒它也是有些用處的,咱們何不順勢就將它們收為己用呢?】
師夷長技以製夷嘛。
管它是哪兒來的東西,好用不就行了。
【九哥是真有這方麵的天賦,他如今不就經常找那些傳教士們說話嗎?】這可是妥妥的外交天賦啊。
要是浪費了,該多可惜。
禧瑞是真舍不得。
轉念一想,就又找到了一個新的切入點,【而且皇阿瑪您看,九哥他又喜歡賺錢,又喜歡西洋玩意兒,多好的機會啊,培養起來不就能去賺洋人的銀子了?】這下他不就不是與民爭利了嗎?
簡直就是一舉多得。
康熙可還從未想到過這個問題,聞言也是一愣,嘴裏喃喃道,“小九……”
這混小子真的能行嗎?
出去賺別人家的銀子,想著好像就沒那麽難以接受了。
禧瑞乘勝追擊,嘴皮子都快說幹了,才總算是爭得了康熙的首肯。
他同意讓他們先去試試水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絕不可貪圖一時之利。”
禧瑞也不跟他客氣,她當然知道這件事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了。
對上那群洋人,她可有的是小心和耐心。
隻是在得了康熙這句準話後,禧瑞也就能順利的展開下一步的準備工作了。
鈕祜祿氏發展多年,族中產業甚多,所涉及的範圍更是不小。
就很符合禧瑞當下的要求。
仗著康熙這會兒對商業的輕視,禧瑞直接就幫舅舅們把這活兒給攬了下來。
畢竟這條線她也是要用的,能攏在自家舅舅手裏當然是更方便。
禧瑞仔細盤算著,胤禔那邊都安排好了,胤礽也這裏也由康熙安撫過了,下一批的玉米種子更是已經育苗完畢,隻等播種。
至此,足可謂是萬事俱備了。
【唿~這下,總該是沒什麽遺漏的地方了吧?】結束了跟康熙的對話後,禧瑞仍舊興致未減,又自顧自的複盤了一遍。
生怕這件事會出什麽意外。
好在結果是好的。
一直到宮中熱熱鬧鬧的過完了節,也沒有出現什麽岔子。
一切事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宮外,索額圖是早早的就表了忠心。
明珠在得了康熙的些許暗示之後,也按下了給太子使絆子的心思。
有了這兩派和康熙的表態,朝中其餘人更是不敢有半點異動。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五月十一日。
這經欽天監測算過的,宜出行的好日子。
為了不大張旗鼓的惹人注意,康熙攜皇太後以及後宮諸人都隻是在乾清宮門前送了胤礽一程。
之後的路,也並沒有再安排其他人送行。
“出門在外,萬事都需三思而後行,切記要穩重。”被周圍的臨別氣氛一烘托,康熙不可自持也有了些傷感之意。
隻是他身為帝王,不可輕易將軟肋現於人前,便隻能是強撐著,沒表現出來。
“兒臣謹記皇阿瑪教誨。”胤礽著一身便裝,來到康熙身前三叩首。
皇太後沒有康熙這諸多顧忌,此刻已然是忍不住的紅了眼眶。
手帕不斷的在眼上擦拭著,囑咐的話一經出口便不自覺的染上了顫音,“在外頭照顧好自己,皇瑪嬤等著你迴來呢。”
老人家年紀大了,就格外貪戀天倫之樂。
胤礽自小也是常到她宮裏請安的,皇太後哪裏舍得就這麽叫他一去無歸期。
可惜這事是康熙親自定下的,態度堅決,不容質疑。
皇太後即便是有心替胤礽求情,也隻怕是會惹怒康熙,反倒更是帶累了孫子。
因而,老太太這會兒也隻能是暗暗盤算著,等過幾個月,康熙氣消了些,她再想辦法求情,把孫子召迴來。
“孫兒不孝,惹皇瑪嬤傷心了。”胤礽尚未起身,便又對著皇太後三叩首,“您也照顧好自己,等著孫兒迴來。”
他一直都知道,以前的烏庫瑪嬤和現在的皇瑪嬤,對他的一番疼愛之心是絕對做不得假的。
她們處處都在為了他著想。
是自己辜負了她們的一片苦心。
“好孩子,快起來吧。”情緒一激動,皇太後嘴裏的蒙語就又冒了出來,嘰裏咕嚕的說了一通。
好在康熙和胤礽都是聽得懂的。
沒讓老太太真的親自動手來扶。
“皇阿瑪且保重自身,等著兒臣的好消息吧。”胤礽此刻正是滿懷信心。
對著康熙說出這句話時,眼裏仿佛都有了光。
迫使他在冷靜下來後,還願意不斷的去迴想。
【若是今後朕不再覺得皇室子弟經商是與民爭利,小七又打算叫誰去做這件事呢?】重新商議過半之後,康熙突然問了這麽一句。
禧瑞的堅持一定不是空穴來風,康熙知道她應該是做足了打算才會說出來的。
【老大勇武,就讓他去操練火器營,老四熟悉民生卻武德有虧,你便盤算著讓他親眼去見見這大清疆域。】如此種種,一應都是有所依據的。
那麽……
眼下他們商量的這件事呢?
禧瑞最終的打算又會是什麽?
【而今這開商路一事,你是又瞧上了朕的哪個兒子了?】康熙這心裏總是隱隱覺得,禧瑞對他的兒子們“圖謀不軌”。
不管是如今已經長大成人的,還是尚在念書的,禧瑞好像都不打算放過。
一副隻等時機成熟,就要把他們通通一網打盡的模樣。
惹得康熙心中惴惴。
不知道該不該縱容她繼續行動。
【呃……】禧瑞難得的語塞,顯然也是沒有想到,康熙居然這麽快就反應過來了。
她這都還沒送出去幾個兄弟呢。
真是可惜了。
好在她心態不錯,很快就又調整了過來,笑嘻嘻的糊弄著,【皇阿瑪這話說的,什麽叫我又瞧上了您哪個兒子呀,這明明就是因材施教嘛。】
這麽多孩子,非得全拘在宮裏,想不爭不搶都難好吧。
不如就讓他們自己去外麵折騰。
折騰累了再迴家來,那指定就又是一家子兄友弟恭。
禧瑞毫不吝嗇的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康熙。
又繼續勸道,【您也是精通西學的,自然該知道,有的洋玩意兒它也是有些用處的,咱們何不順勢就將它們收為己用呢?】
師夷長技以製夷嘛。
管它是哪兒來的東西,好用不就行了。
【九哥是真有這方麵的天賦,他如今不就經常找那些傳教士們說話嗎?】這可是妥妥的外交天賦啊。
要是浪費了,該多可惜。
禧瑞是真舍不得。
轉念一想,就又找到了一個新的切入點,【而且皇阿瑪您看,九哥他又喜歡賺錢,又喜歡西洋玩意兒,多好的機會啊,培養起來不就能去賺洋人的銀子了?】這下他不就不是與民爭利了嗎?
簡直就是一舉多得。
康熙可還從未想到過這個問題,聞言也是一愣,嘴裏喃喃道,“小九……”
這混小子真的能行嗎?
出去賺別人家的銀子,想著好像就沒那麽難以接受了。
禧瑞乘勝追擊,嘴皮子都快說幹了,才總算是爭得了康熙的首肯。
他同意讓他們先去試試水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絕不可貪圖一時之利。”
禧瑞也不跟他客氣,她當然知道這件事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了。
對上那群洋人,她可有的是小心和耐心。
隻是在得了康熙這句準話後,禧瑞也就能順利的展開下一步的準備工作了。
鈕祜祿氏發展多年,族中產業甚多,所涉及的範圍更是不小。
就很符合禧瑞當下的要求。
仗著康熙這會兒對商業的輕視,禧瑞直接就幫舅舅們把這活兒給攬了下來。
畢竟這條線她也是要用的,能攏在自家舅舅手裏當然是更方便。
禧瑞仔細盤算著,胤禔那邊都安排好了,胤礽也這裏也由康熙安撫過了,下一批的玉米種子更是已經育苗完畢,隻等播種。
至此,足可謂是萬事俱備了。
【唿~這下,總該是沒什麽遺漏的地方了吧?】結束了跟康熙的對話後,禧瑞仍舊興致未減,又自顧自的複盤了一遍。
生怕這件事會出什麽意外。
好在結果是好的。
一直到宮中熱熱鬧鬧的過完了節,也沒有出現什麽岔子。
一切事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宮外,索額圖是早早的就表了忠心。
明珠在得了康熙的些許暗示之後,也按下了給太子使絆子的心思。
有了這兩派和康熙的表態,朝中其餘人更是不敢有半點異動。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五月十一日。
這經欽天監測算過的,宜出行的好日子。
為了不大張旗鼓的惹人注意,康熙攜皇太後以及後宮諸人都隻是在乾清宮門前送了胤礽一程。
之後的路,也並沒有再安排其他人送行。
“出門在外,萬事都需三思而後行,切記要穩重。”被周圍的臨別氣氛一烘托,康熙不可自持也有了些傷感之意。
隻是他身為帝王,不可輕易將軟肋現於人前,便隻能是強撐著,沒表現出來。
“兒臣謹記皇阿瑪教誨。”胤礽著一身便裝,來到康熙身前三叩首。
皇太後沒有康熙這諸多顧忌,此刻已然是忍不住的紅了眼眶。
手帕不斷的在眼上擦拭著,囑咐的話一經出口便不自覺的染上了顫音,“在外頭照顧好自己,皇瑪嬤等著你迴來呢。”
老人家年紀大了,就格外貪戀天倫之樂。
胤礽自小也是常到她宮裏請安的,皇太後哪裏舍得就這麽叫他一去無歸期。
可惜這事是康熙親自定下的,態度堅決,不容質疑。
皇太後即便是有心替胤礽求情,也隻怕是會惹怒康熙,反倒更是帶累了孫子。
因而,老太太這會兒也隻能是暗暗盤算著,等過幾個月,康熙氣消了些,她再想辦法求情,把孫子召迴來。
“孫兒不孝,惹皇瑪嬤傷心了。”胤礽尚未起身,便又對著皇太後三叩首,“您也照顧好自己,等著孫兒迴來。”
他一直都知道,以前的烏庫瑪嬤和現在的皇瑪嬤,對他的一番疼愛之心是絕對做不得假的。
她們處處都在為了他著想。
是自己辜負了她們的一片苦心。
“好孩子,快起來吧。”情緒一激動,皇太後嘴裏的蒙語就又冒了出來,嘰裏咕嚕的說了一通。
好在康熙和胤礽都是聽得懂的。
沒讓老太太真的親自動手來扶。
“皇阿瑪且保重自身,等著兒臣的好消息吧。”胤礽此刻正是滿懷信心。
對著康熙說出這句話時,眼裏仿佛都有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