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隆科多受命調查噶爾臧
胎穿後:皇阿瑪,你家皇陵被盜了 作者:四時五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禧瑞在氈帳下邊吃邊喝邊看戲,這舒服勁兒可是其他人比不上的。
圍場裏的情況有專人負責來迴傳遞,“和碩額駙班第獵得香獐一對。”一小太監帶著最新出爐的消息奔至皇太後近前。
“好好好,果然皇帝沒有看錯人,咱們純禧這額駙真是不錯啊。”皇太後拊掌大笑道。
圍場裏的消息並不是所有都能傳到皇太後這裏的,隻有出色些的才會來報。
這一段時間下來,班第的名號是時不時就要出現一次。
氈帳之下的所有人都心如明鏡,這一遭圍獵,黃馬褂的得主非他莫屬了。
禧瑞望向已經並入蒙古福晉堆裏的大姐姐,她那一身的裝束,皆不似從前在宮裏那般。
端坐在那兒應和眾人的提前恭喜與打趣,所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遊刃有餘,還有禧瑞從未見過的放鬆與自由。
【離開了紫禁城,大姐姐應該也是高興的吧。】禧瑞感慨著。
純禧以養女的身份,住在伯父的家裏,總會有寄人籬下之感,倒不如現在這樣,是公主府名正言順的主人。
【嫁個好兒郎,就不知道能少多少糟心事,她能不高興嗎?】這點道理算是被066給看明白了,【再看噶爾臧那樣的,你三姐姐要是嫁過去,指定輕鬆不起來。】
別說高興了,不折壽就算是不錯的。
提起噶爾臧,算是把禧瑞這點感慨給破壞的一幹二淨。
066的話一針見血,禧瑞還是沒忍住,轉頭就去催康熙。
【皇阿瑪您考慮的怎麽樣了?這噶爾臧我是一眼都看不下去了。】禧瑞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要抓緊把三姐姐的事給落實才行。
不然她總是不能完全放心。
因此,哪怕是上午才提出的用糧食安撫,距今還沒過幾個時辰,她也依舊是發起了催促。
康熙那邊正有人在禦前奏對呢,聞言好懸沒當場破功,迴複的語氣裏,頗有些氣急敗壞的意味,【這才過了多久,朕便是急召戶部商議糧食產量也來不及呀。】
康熙可是體會到了久違的緊迫感,就像耕地的老黃牛,被人在後麵拿鞭子追趕著工作一樣。
【噶爾臧又怎麽了?今天不是皇太後辦圍獵的日子嗎?】康熙蹙起了眉頭,合理懷疑是噶爾臧在圍獵場上,又整出什麽幺蛾子來了。
這圍獵可是他示意皇太後舉辦的,要是噶爾臧敢攪局,他必定不會輕饒。
“萬歲爺?”梁九功見到康熙蹙著眉頭不發一言,心裏就是咯噔一下。
下意識的往禦帳裏的第三人身上看去,莫不是這位哪兒說錯了?
隆科多受康熙傳召,來匯報會盟的各項準備事宜。
隻是等他一通長篇大論過後,卻遲遲不聞康熙有什麽指示。
悄悄抬起眼打量,就看見梁九功落在自己身上的審視目光,以及康熙蹙著的眉頭。
“可是奴才的準備有何不妥?”隆科多提著一顆心問道。
他作為康熙的親表弟,一向深受皇恩,倒是少有受此冷待的時候。
“嗯?”康熙迴過神來,當著隆科多的麵,倒是沒什麽不好承認的。
語氣裏帶著些自嘲的笑意說道,“方才朕走神,想到其他事上去了,倒是聽漏了你的話。”
隆科多自然是不敢有什麽意見,忙誠惶誠恐的就應道,“萬歲爺日理萬機,所思所慮皆是為了大清,奴才隻恨不能為您解憂。”
聽漏了他的話算得了什麽,就是再叫他說上一整天也無妨。
他這一番迴答果真是沒讓康熙失望,“不必如此自謙,交代與你的差事都做的不錯,這就已經是在為朕分憂了。”
他這個表弟還是很不錯的,康熙很滿意,也願意多多照拂。
禦帳裏一片君臣和樂的景象,禧瑞那邊是一無所知。
她還在盡情控訴著噶爾臧的惡心行為,【英武查到的消息就是這樣,不過皇阿瑪要是覺得消息存疑,不妨再找人去確認一下。】
康熙手底下的人能查到的消息,應該是更加詳盡且準確的。
禧瑞覺得這樣正好,拿了這些證據,看到時候杜棱郡王還有何臉麵,來替他這兒子求娶公主。
強求這段姻緣,那可就不是結親,該是結仇了。
康熙聽罷也是起了這個心思,遂就近把這件事交代給了隆科多,“會盟的細則,朕再看看你遞上來的折子即可,如今想起有樁事要你去辦。”
他這個表弟也不是省油的燈,這種事交代給他,是正當合宜的。
隆科多滿臉正色,“萬歲爺有令,奴才萬死不辭。”
他們這些在禦前行走的,最怕的就是皇上記不起你,被遺忘在犄角旮旯混日子。
隻要是有差事能辦,那就是榮耀,沒人會傻兮兮的推辭。
康熙笑眯眯的對他擺手,“不用你萬死,不過是要調查個人罷了。”
隆科多恭恭敬敬的聽著。
“前不久這杜棱郡王上書,替他的次子噶爾臧求娶公主,隻是朕偶然聽說這噶爾臧私德不修,倒不是額駙的好人選。”
康熙轉動著手上的扳指,琢磨著開口,“你是朕的表弟,自家人,且仔細些查查那噶爾臧吧,也算是替你外甥女把把關。”
這一番自家人的說法,聽得隆科多心下激動不已,滿口都是答應,“萬歲爺放心,奴才自是盼著公主嫁得如意郎君,往後幸福美滿的,必定好好調查這個噶爾臧。”
康熙點點頭,“那便啟程去吧,限你在迴京之前調查清楚。”
“嗻,奴才遵旨。”隆科多躬身一禮就要退下。
康熙的注意力又轉迴跟禧瑞的對話上,【朕已吩咐人去調查噶爾臧了,一切都等結果出來了再做決斷吧。】
要是噶爾臧真的做了那些事,康熙是斷不會把女兒許給他的。
他大清的公主就算要和親,也用不著上趕著嫁給這種人。
【杜棱郡王要是早知道他這兒子是這般情況,還敢上書求娶公主,那朕也斷不會就這麽輕輕放過。】到時候別說是提前供給糧食了,喀喇沁部就是想要求個一視同仁,康熙也要先掂量掂量,杜棱郡王能給他什麽樣的交代。
圍場裏的情況有專人負責來迴傳遞,“和碩額駙班第獵得香獐一對。”一小太監帶著最新出爐的消息奔至皇太後近前。
“好好好,果然皇帝沒有看錯人,咱們純禧這額駙真是不錯啊。”皇太後拊掌大笑道。
圍場裏的消息並不是所有都能傳到皇太後這裏的,隻有出色些的才會來報。
這一段時間下來,班第的名號是時不時就要出現一次。
氈帳之下的所有人都心如明鏡,這一遭圍獵,黃馬褂的得主非他莫屬了。
禧瑞望向已經並入蒙古福晉堆裏的大姐姐,她那一身的裝束,皆不似從前在宮裏那般。
端坐在那兒應和眾人的提前恭喜與打趣,所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遊刃有餘,還有禧瑞從未見過的放鬆與自由。
【離開了紫禁城,大姐姐應該也是高興的吧。】禧瑞感慨著。
純禧以養女的身份,住在伯父的家裏,總會有寄人籬下之感,倒不如現在這樣,是公主府名正言順的主人。
【嫁個好兒郎,就不知道能少多少糟心事,她能不高興嗎?】這點道理算是被066給看明白了,【再看噶爾臧那樣的,你三姐姐要是嫁過去,指定輕鬆不起來。】
別說高興了,不折壽就算是不錯的。
提起噶爾臧,算是把禧瑞這點感慨給破壞的一幹二淨。
066的話一針見血,禧瑞還是沒忍住,轉頭就去催康熙。
【皇阿瑪您考慮的怎麽樣了?這噶爾臧我是一眼都看不下去了。】禧瑞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要抓緊把三姐姐的事給落實才行。
不然她總是不能完全放心。
因此,哪怕是上午才提出的用糧食安撫,距今還沒過幾個時辰,她也依舊是發起了催促。
康熙那邊正有人在禦前奏對呢,聞言好懸沒當場破功,迴複的語氣裏,頗有些氣急敗壞的意味,【這才過了多久,朕便是急召戶部商議糧食產量也來不及呀。】
康熙可是體會到了久違的緊迫感,就像耕地的老黃牛,被人在後麵拿鞭子追趕著工作一樣。
【噶爾臧又怎麽了?今天不是皇太後辦圍獵的日子嗎?】康熙蹙起了眉頭,合理懷疑是噶爾臧在圍獵場上,又整出什麽幺蛾子來了。
這圍獵可是他示意皇太後舉辦的,要是噶爾臧敢攪局,他必定不會輕饒。
“萬歲爺?”梁九功見到康熙蹙著眉頭不發一言,心裏就是咯噔一下。
下意識的往禦帳裏的第三人身上看去,莫不是這位哪兒說錯了?
隆科多受康熙傳召,來匯報會盟的各項準備事宜。
隻是等他一通長篇大論過後,卻遲遲不聞康熙有什麽指示。
悄悄抬起眼打量,就看見梁九功落在自己身上的審視目光,以及康熙蹙著的眉頭。
“可是奴才的準備有何不妥?”隆科多提著一顆心問道。
他作為康熙的親表弟,一向深受皇恩,倒是少有受此冷待的時候。
“嗯?”康熙迴過神來,當著隆科多的麵,倒是沒什麽不好承認的。
語氣裏帶著些自嘲的笑意說道,“方才朕走神,想到其他事上去了,倒是聽漏了你的話。”
隆科多自然是不敢有什麽意見,忙誠惶誠恐的就應道,“萬歲爺日理萬機,所思所慮皆是為了大清,奴才隻恨不能為您解憂。”
聽漏了他的話算得了什麽,就是再叫他說上一整天也無妨。
他這一番迴答果真是沒讓康熙失望,“不必如此自謙,交代與你的差事都做的不錯,這就已經是在為朕分憂了。”
他這個表弟還是很不錯的,康熙很滿意,也願意多多照拂。
禦帳裏一片君臣和樂的景象,禧瑞那邊是一無所知。
她還在盡情控訴著噶爾臧的惡心行為,【英武查到的消息就是這樣,不過皇阿瑪要是覺得消息存疑,不妨再找人去確認一下。】
康熙手底下的人能查到的消息,應該是更加詳盡且準確的。
禧瑞覺得這樣正好,拿了這些證據,看到時候杜棱郡王還有何臉麵,來替他這兒子求娶公主。
強求這段姻緣,那可就不是結親,該是結仇了。
康熙聽罷也是起了這個心思,遂就近把這件事交代給了隆科多,“會盟的細則,朕再看看你遞上來的折子即可,如今想起有樁事要你去辦。”
他這個表弟也不是省油的燈,這種事交代給他,是正當合宜的。
隆科多滿臉正色,“萬歲爺有令,奴才萬死不辭。”
他們這些在禦前行走的,最怕的就是皇上記不起你,被遺忘在犄角旮旯混日子。
隻要是有差事能辦,那就是榮耀,沒人會傻兮兮的推辭。
康熙笑眯眯的對他擺手,“不用你萬死,不過是要調查個人罷了。”
隆科多恭恭敬敬的聽著。
“前不久這杜棱郡王上書,替他的次子噶爾臧求娶公主,隻是朕偶然聽說這噶爾臧私德不修,倒不是額駙的好人選。”
康熙轉動著手上的扳指,琢磨著開口,“你是朕的表弟,自家人,且仔細些查查那噶爾臧吧,也算是替你外甥女把把關。”
這一番自家人的說法,聽得隆科多心下激動不已,滿口都是答應,“萬歲爺放心,奴才自是盼著公主嫁得如意郎君,往後幸福美滿的,必定好好調查這個噶爾臧。”
康熙點點頭,“那便啟程去吧,限你在迴京之前調查清楚。”
“嗻,奴才遵旨。”隆科多躬身一禮就要退下。
康熙的注意力又轉迴跟禧瑞的對話上,【朕已吩咐人去調查噶爾臧了,一切都等結果出來了再做決斷吧。】
要是噶爾臧真的做了那些事,康熙是斷不會把女兒許給他的。
他大清的公主就算要和親,也用不著上趕著嫁給這種人。
【杜棱郡王要是早知道他這兒子是這般情況,還敢上書求娶公主,那朕也斷不會就這麽輕輕放過。】到時候別說是提前供給糧食了,喀喇沁部就是想要求個一視同仁,康熙也要先掂量掂量,杜棱郡王能給他什麽樣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