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小佟佳氏
胎穿後:皇阿瑪,你家皇陵被盜了 作者:四時五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禧瑞的話,引得康熙思緒紛飛。
德妃是老四的生母,雖兩人之間夾著表妹這個養母,可到底是親生。
德妃還能害自己的兒子不成?
況且兒子後宅,也沒有自己這個阿瑪親自盯著的道理啊。
【德妃她……】康熙想問清楚,德妃是做了什麽事,親生母子之間竟是要讓她少插手。
隻是話未說完,殿外已經傳來了梁九功的通傳聲,“萬歲爺,大阿哥到了。”
康熙隻好暫時收住話頭。
而永壽宮裏膩歪在額娘懷中的禧瑞,自動把康熙的半截話頭當成幻聽,沒有後續就不再搭理了。
“額娘一整天沒看見我,是不是可想我了?”隻有在鈕祜祿貴妃身邊,禧瑞才能完全放鬆,把自己當成個真正的小孩,肆意享受著在這個高高紅牆下難得純粹的母愛。
“你個小滑頭,這話說出來也不羞。”貴妃嘴上這麽說,實際行動上卻暴露了。
她緊緊的摟著女兒不撒手,“在你皇阿瑪那兒瘋了一天吧,有沒有打擾到阿瑪做事?”
“才沒有呢,我這麽乖巧可愛,聽話懂事,怎麽會給阿瑪添麻煩。”當然是麻煩不到皇阿瑪啦,因為壓根就沒在乾清宮玩。
禧瑞在貴妃麵前一貫的嘴甜。
鈕祜祿貴妃被哄的心花怒放,連原本想問女兒怎麽在乾清宮待了這麽久的話,都忘得一幹二淨了。
隻顧著問閨女餓不餓,要不要吃些什麽。
“小廚房裏還備著吃食呢,公主不妨陪著娘娘再用一些。”阿魯嬤嬤見她們母女二人之間說到吃食,見縫插針的提議。
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在提醒禧瑞,她額娘晚膳沒用好,委婉的勸著主子再吃一些。
“額娘晚膳沒好好用嗎?阿魯嬤嬤快去準備。”禧瑞馬上就明白過來,額娘估計是看自己過了飯點都沒迴來,擔心自己才沒用好的。
阿魯嬤嬤聽命招唿著幾個宮人就去準備。
“額娘用過了,隻是沒有咱們小七陪著,這晚膳都不香了呢。”貴妃被禧瑞帶的,偶爾也會這麽直接表達一下自己的情感。
禧瑞對於這一點很是滿意,拉著額娘坐到餐桌前,陪著她又吃了一頓。
因是臨近就寢的時候,小廚房送來的吃食都是些好克化的。
母女倆一起用膳沒有食不言的硬規矩,邊吃邊聊幾句,更加其樂融融。
“過些天宮裏要來一位新娘娘,是你先皇額娘的妹妹,小七要是見到了,可不能失了禮數。”貴妃不願意自己的閨女養的驕縱跋扈。
尤其是對上康熙這個偏心眼子偏到沒邊兒的皇阿瑪。
新進宮的又是康熙母族佟佳氏的格格,在最沒弄清楚對方深淺的之前,最好不要疏忽大意。
“女兒很懂規矩的。”至少在人前是這樣的沒錯。
隻不過,“這位新來的娘娘是哪位先皇額娘家的妹妹呀?”他皇阿瑪現在就已經有三個先皇後了,這目標範圍不算很小,一下子還不太好確定。
畢竟她阿瑪不忌口,後宮裏姐姐妹妹的有好幾對。
自家額娘不就是先二皇額娘的妹妹嗎。
用排除法來推斷,最先可以排除的就是鈕祜祿氏,隻要他幾個舅舅腦子沒出毛病,就可以先不用考慮。
那就剩下赫舍裏氏和佟佳氏。
赫舍裏氏在宮裏還有個平妃,正月初六剛生下一個小阿哥,這會兒也沒道理往宮裏塞人。
那就隻剩下一個佟佳氏。
果然貴妃接下來的話證實了禧瑞的猜想,“是佟佳氏的格格,孝懿皇後的妹妹。”作為暫攝六宮事物的貴妃,這小佟佳氏進宮的一切事宜都要她經手過目。
知道消息的速度也就會比其他人快一些。
禧瑞輕歎口氣,這些個後族,是得到過的就不再甘心放棄了。
為了家族,不惜一個一個把女兒送進宮裏來。
“反正不管是誰,都越不過額娘去。”誰還比誰更高貴不成,這小佟佳氏進宮後也得排在她額娘後邊。
禧瑞對這位小佟佳氏印象不深,那就說明此人掀不起什麽風浪來。
數遍康熙朝這幾個小赫舍裏氏,小鈕祜祿氏還有小佟佳氏的,最出名的應該也就是她額娘了。
畢竟有一個長大成人的兒子戳在這兒呢。
其他兩個存在感不強。
貴妃笑了,她閨女就是聰明,那小佟佳氏進宮並沒有準備什麽冊封禮,隻是享妃位待遇而已。
“是啊,如今誰也越不過額娘去,咱們小七還是最尊貴的小公主。”她這一生都是為了家族,為了孩子。
這小佟佳氏最好是個聰明人,要是跟她姐姐一般,總是喜歡盯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那可就別怪她不客氣。
禧瑞對這位未來的庶母妃沒什麽興趣,今天累了一天,吃飽喝足就把自己拋進被窩裏去。
而與此同時的乾清宮,已經點起了燭火。
依舊是梁九功在外候著,殿內隻留康熙與胤禔對坐。
“先前與你說的送嫁純禧之事,朕如今想想有些不妥。”研製火器宜早不宜遲,胤禔還是早一點丟出去比較好。
送嫁的事,宮裏阿哥這麽多,也不必非指著他。
事有輕重緩急之分,跟利國之火器相比,送嫁就是小事了。
隻是胤禔是個直性子、急脾氣。
聽皇阿瑪說了個開頭就坐不住了,“皇阿瑪,您之前不是答應兒臣了嗎?怎麽還……”想說他說話不算話的,緊急關頭還是停住了。
康熙看著這兒子更加覺得糟心了。
“先聽朕把話說完。”太難了真是,“朕有一件很重要,事關我大清國本的事要交給你去辦。”
康熙把話都扯到大清國本上了,胤禔瞬間肅正。
“皇阿瑪但說無妨,兒臣願為我大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上過戰場的巴圖魯,氣勢很是不一樣。
康熙眼中閃過驕傲,這個幼時養在宮外的長子,已經能為他分憂,為大清效力了。
要不是有惠妃和004……
康熙眼神暗下去。
“朕告訴你是什麽事情之前,要先跟你把話說清楚。”前提條件要先說。
“此事事關重大,不能走漏一絲風聲,所以你若應下,朕便會對外宣告,將你圈禁於府中,派重兵把守。”康熙緊盯著胤禔,不放過他的每一個表情與動作。
德妃是老四的生母,雖兩人之間夾著表妹這個養母,可到底是親生。
德妃還能害自己的兒子不成?
況且兒子後宅,也沒有自己這個阿瑪親自盯著的道理啊。
【德妃她……】康熙想問清楚,德妃是做了什麽事,親生母子之間竟是要讓她少插手。
隻是話未說完,殿外已經傳來了梁九功的通傳聲,“萬歲爺,大阿哥到了。”
康熙隻好暫時收住話頭。
而永壽宮裏膩歪在額娘懷中的禧瑞,自動把康熙的半截話頭當成幻聽,沒有後續就不再搭理了。
“額娘一整天沒看見我,是不是可想我了?”隻有在鈕祜祿貴妃身邊,禧瑞才能完全放鬆,把自己當成個真正的小孩,肆意享受著在這個高高紅牆下難得純粹的母愛。
“你個小滑頭,這話說出來也不羞。”貴妃嘴上這麽說,實際行動上卻暴露了。
她緊緊的摟著女兒不撒手,“在你皇阿瑪那兒瘋了一天吧,有沒有打擾到阿瑪做事?”
“才沒有呢,我這麽乖巧可愛,聽話懂事,怎麽會給阿瑪添麻煩。”當然是麻煩不到皇阿瑪啦,因為壓根就沒在乾清宮玩。
禧瑞在貴妃麵前一貫的嘴甜。
鈕祜祿貴妃被哄的心花怒放,連原本想問女兒怎麽在乾清宮待了這麽久的話,都忘得一幹二淨了。
隻顧著問閨女餓不餓,要不要吃些什麽。
“小廚房裏還備著吃食呢,公主不妨陪著娘娘再用一些。”阿魯嬤嬤見她們母女二人之間說到吃食,見縫插針的提議。
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在提醒禧瑞,她額娘晚膳沒用好,委婉的勸著主子再吃一些。
“額娘晚膳沒好好用嗎?阿魯嬤嬤快去準備。”禧瑞馬上就明白過來,額娘估計是看自己過了飯點都沒迴來,擔心自己才沒用好的。
阿魯嬤嬤聽命招唿著幾個宮人就去準備。
“額娘用過了,隻是沒有咱們小七陪著,這晚膳都不香了呢。”貴妃被禧瑞帶的,偶爾也會這麽直接表達一下自己的情感。
禧瑞對於這一點很是滿意,拉著額娘坐到餐桌前,陪著她又吃了一頓。
因是臨近就寢的時候,小廚房送來的吃食都是些好克化的。
母女倆一起用膳沒有食不言的硬規矩,邊吃邊聊幾句,更加其樂融融。
“過些天宮裏要來一位新娘娘,是你先皇額娘的妹妹,小七要是見到了,可不能失了禮數。”貴妃不願意自己的閨女養的驕縱跋扈。
尤其是對上康熙這個偏心眼子偏到沒邊兒的皇阿瑪。
新進宮的又是康熙母族佟佳氏的格格,在最沒弄清楚對方深淺的之前,最好不要疏忽大意。
“女兒很懂規矩的。”至少在人前是這樣的沒錯。
隻不過,“這位新來的娘娘是哪位先皇額娘家的妹妹呀?”他皇阿瑪現在就已經有三個先皇後了,這目標範圍不算很小,一下子還不太好確定。
畢竟她阿瑪不忌口,後宮裏姐姐妹妹的有好幾對。
自家額娘不就是先二皇額娘的妹妹嗎。
用排除法來推斷,最先可以排除的就是鈕祜祿氏,隻要他幾個舅舅腦子沒出毛病,就可以先不用考慮。
那就剩下赫舍裏氏和佟佳氏。
赫舍裏氏在宮裏還有個平妃,正月初六剛生下一個小阿哥,這會兒也沒道理往宮裏塞人。
那就隻剩下一個佟佳氏。
果然貴妃接下來的話證實了禧瑞的猜想,“是佟佳氏的格格,孝懿皇後的妹妹。”作為暫攝六宮事物的貴妃,這小佟佳氏進宮的一切事宜都要她經手過目。
知道消息的速度也就會比其他人快一些。
禧瑞輕歎口氣,這些個後族,是得到過的就不再甘心放棄了。
為了家族,不惜一個一個把女兒送進宮裏來。
“反正不管是誰,都越不過額娘去。”誰還比誰更高貴不成,這小佟佳氏進宮後也得排在她額娘後邊。
禧瑞對這位小佟佳氏印象不深,那就說明此人掀不起什麽風浪來。
數遍康熙朝這幾個小赫舍裏氏,小鈕祜祿氏還有小佟佳氏的,最出名的應該也就是她額娘了。
畢竟有一個長大成人的兒子戳在這兒呢。
其他兩個存在感不強。
貴妃笑了,她閨女就是聰明,那小佟佳氏進宮並沒有準備什麽冊封禮,隻是享妃位待遇而已。
“是啊,如今誰也越不過額娘去,咱們小七還是最尊貴的小公主。”她這一生都是為了家族,為了孩子。
這小佟佳氏最好是個聰明人,要是跟她姐姐一般,總是喜歡盯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那可就別怪她不客氣。
禧瑞對這位未來的庶母妃沒什麽興趣,今天累了一天,吃飽喝足就把自己拋進被窩裏去。
而與此同時的乾清宮,已經點起了燭火。
依舊是梁九功在外候著,殿內隻留康熙與胤禔對坐。
“先前與你說的送嫁純禧之事,朕如今想想有些不妥。”研製火器宜早不宜遲,胤禔還是早一點丟出去比較好。
送嫁的事,宮裏阿哥這麽多,也不必非指著他。
事有輕重緩急之分,跟利國之火器相比,送嫁就是小事了。
隻是胤禔是個直性子、急脾氣。
聽皇阿瑪說了個開頭就坐不住了,“皇阿瑪,您之前不是答應兒臣了嗎?怎麽還……”想說他說話不算話的,緊急關頭還是停住了。
康熙看著這兒子更加覺得糟心了。
“先聽朕把話說完。”太難了真是,“朕有一件很重要,事關我大清國本的事要交給你去辦。”
康熙把話都扯到大清國本上了,胤禔瞬間肅正。
“皇阿瑪但說無妨,兒臣願為我大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上過戰場的巴圖魯,氣勢很是不一樣。
康熙眼中閃過驕傲,這個幼時養在宮外的長子,已經能為他分憂,為大清效力了。
要不是有惠妃和004……
康熙眼神暗下去。
“朕告訴你是什麽事情之前,要先跟你把話說清楚。”前提條件要先說。
“此事事關重大,不能走漏一絲風聲,所以你若應下,朕便會對外宣告,將你圈禁於府中,派重兵把守。”康熙緊盯著胤禔,不放過他的每一個表情與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