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皇陵被盜
胎穿後:皇阿瑪,你家皇陵被盜了 作者:四時五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到皇宮後,康熙第一件事就是命太醫院院判鄭全去阿哥所給胤禔請平安脈。
這小子下個月就要迎側福晉進門了,要是身子骨還沒長好,連累的可是他的親孫兒。
康熙肅著臉吩咐鄭全一定要檢查仔細了。
孩子要是生下來不好活,還不如不生,也少些苦痛。
好在鄭全迴來複命道,“大阿哥身體康泰,成婚生子無虞。”
意思是胤禔的身體挺好的,生孩子問題不大。
畢竟這孩子善騎射,是眾兄弟中武課第一,身體素質當然是好的。
康熙放下心來,把精力轉到別的事情上。
宮外的牛痘到了要推廣開來的時候了。
康熙下旨命裕親王帶隊,莊子上的一幹人等隨行,即刻前往南省防治天花。
大清疆土廣大,天花時有發生。
南省巡撫前不久才上的折子來報,康熙就等著牛痘試驗成功呢。
先治南省的天花,待成果傳出來,再全大清推行種牛痘就會方便許多。
梁九功帶著聖旨出發。
康熙去往永壽宮跟閨女分享這個消息。
“等南省天花防住了,百姓對牛痘就有了信心,到時再推廣肯定能事半功倍。”康熙得意的在禧瑞麵前發表自己的打算。
“自古以來這天花就是一大難題,如今防治得當,天花消滅指日可待啊。”
康熙很嘚瑟,隻覺的自己又偉大了幾分。
“此等大事,需要拜謁太廟、皇陵,讓列祖列宗一同高興高興才好啊。”更是要讓天下人都知道。
康熙盤算著可以先讓欽天監測個好日子了,等南省的好消息一傳迴來,立馬就可以昭告天下。
禧瑞對他的臭屁表示無語,嘴上沒什麽感情的敷衍著,【是啊,多虧了皇阿瑪聖德感天動地,才得此良方防治天花。】
明明是我出的主意好吧。
【等等,拜謁皇陵?哪個皇陵?清東陵、清西陵還是清昭陵?】
不對不對,東陵和西陵是後世的叫法,而且這時候還沒有西陵,清東陵也隻有順治一座皇陵,隻叫孝陵就行。
這清昭陵康熙知道,是他皇瑪法的陵寢,可是這清東陵和什麽西陵是什麽意思,大清祖墳還分開了?
“誰開的好頭?”他們大清皇帝還分開埋了?
“額麽麽。”禧瑞抿抿嘴,【是四四幹的。】
“子隨父葬,祖輩衍繼。老四為什麽不跟著我?”想想人家明朝,十三陵都聚在一起的。
怎麽到自己這兒就出現了東陵、西陵了。
【四哥冤啊,清東陵又不是什麽好地方,滲水嚴重的很,人家幹嘛非要住進去啊。】
以胤禛那個龜毛的性格,怎麽可能忍受的了自己的吉地是豆腐渣工程。
要是他住進去之前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是人家知道了就根本忍不好嘛。
“滲水嚴重?那皇阿瑪的孝陵豈不是……”康熙擔心起老爹來。
【別,您有心思擔心這個還不如先擔心擔心自己的。】
跟孝陵比起來,那景陵可是慘多了。
康熙還不知道自己的陵寢會發生什麽,滿是疑惑。
【咳咳,康熙皇帝陵寢名景陵,隨父順治葬清東陵。景陵多次失火,最嚴重的是光緒三十一年那次和1952年那次。至於原因嘛,有天災也有人禍,具體的無從考證。】
有的是懷疑守陵人疏忽大意帶了火種進入木製建築引起的大火,也有說是接觸雷電引起的。
說法不一。
【還有盜墓,繼1928年軍閥孫殿英盜了裕陵後,1945年景陵也沒逃過被盜的命運。】
禧瑞提前給康熙順氣,免得他厥過去。
【景陵裏一帝四後一皇貴妃的棺槨及隨葬品均被洗劫,洗劫過後盜墓者並沒有把墓門關迴去,景陵就敞著門過了七年。】
【七年後景陵成立文物保管所,把景陵的盜洞口密封起來,但是對地宮裏麵沒有做任何清理。】
【景陵滲水嚴重,再加上七年來的雨水倒灌,景陵……】
康熙一口氣沒上來,臉色憋脹的青筋直跳。
禧瑞嚇了一跳。
用力把炕桌上的茶碗掃落,隨後大哭。
屋外候著的人聽著聲兒不對,“皇上?怎麽了?”梁九功有些急切的問。
“來,額娘,嬤嬤。”禧瑞隻能哭得更大聲。
屋裏康熙沒聲,小公主哭起來,梁九功顧不得許多直接推門進來。
“萬歲爺!”康熙靠在炕桌上麵色鐵青。
“傳太醫,快去。”梁九功推一把還要跟上來的徒弟。
禧瑞人小沒辦法,梁九功扶著康熙站起給他順氣。
好在康熙如今正值壯年,平素身體健康的,慢慢也就緩了過來。
康熙隻覺自己額上青筋突突突的停不下來,“禧瑞……”
他還想繼續問下去。
他的陵寢,他的百年吉地!
【別急別急,咱們換一個地方不就行了,現在還來得及呢。】康熙登基二十五年了,陵寢修的差不多,可是他要是想換也不是不行。
這麽一想,康熙冷靜下來。
他要換地方,什麽子隨父葬,祖輩衍繼,他隻知道自己一點都不想住在汙水裏。
太醫來的很快,鈕祜祿貴妃聽到消息也來了。
康熙和小公主兩個人待在一起突然就出事,貴妃很擔心。
“今日之事,不許外傳。”康熙下令封鎖消息。
這消息傳出去,對禧瑞不利。
“奴才明白,今日是小公主玩鬧摔了茶碗受了輕傷。”梁九功不愧是康熙身邊的第一人,很是上道。
太醫也低頭應了。
康熙留在永壽宮休息恢複。
貴妃卻不敢再讓他們父女倆單獨呆在一起了。
“皇上,下月就是太後壽辰,臣妾給太後準備了禮物,您先替臣妾掌掌眼如何?”貴妃命人去拿準備好的壽禮。
是一架屏風,上麵繡著的是草原風光。
成群的牛羊和駿馬,牧草豐美。
皇太後出身科爾沁蒙古,見到故鄉的美景一定會喜歡的。
“甚好。”康熙覺得這禮物很是用心了。
禧瑞也很喜歡,這刺繡水準,妥妥的非遺啊。
送給太後的壽禮,精美程度不是一般的屏風可比的,禧瑞看的眼睛都瞪大了。
“好看,要!”我也想要這個。
康熙和貴妃都樂了。
“皇阿瑪讓繡坊加工,給禧瑞也做一架。”難得見閨女喜歡些吃食以外的物件,康熙大方的很。
這小子下個月就要迎側福晉進門了,要是身子骨還沒長好,連累的可是他的親孫兒。
康熙肅著臉吩咐鄭全一定要檢查仔細了。
孩子要是生下來不好活,還不如不生,也少些苦痛。
好在鄭全迴來複命道,“大阿哥身體康泰,成婚生子無虞。”
意思是胤禔的身體挺好的,生孩子問題不大。
畢竟這孩子善騎射,是眾兄弟中武課第一,身體素質當然是好的。
康熙放下心來,把精力轉到別的事情上。
宮外的牛痘到了要推廣開來的時候了。
康熙下旨命裕親王帶隊,莊子上的一幹人等隨行,即刻前往南省防治天花。
大清疆土廣大,天花時有發生。
南省巡撫前不久才上的折子來報,康熙就等著牛痘試驗成功呢。
先治南省的天花,待成果傳出來,再全大清推行種牛痘就會方便許多。
梁九功帶著聖旨出發。
康熙去往永壽宮跟閨女分享這個消息。
“等南省天花防住了,百姓對牛痘就有了信心,到時再推廣肯定能事半功倍。”康熙得意的在禧瑞麵前發表自己的打算。
“自古以來這天花就是一大難題,如今防治得當,天花消滅指日可待啊。”
康熙很嘚瑟,隻覺的自己又偉大了幾分。
“此等大事,需要拜謁太廟、皇陵,讓列祖列宗一同高興高興才好啊。”更是要讓天下人都知道。
康熙盤算著可以先讓欽天監測個好日子了,等南省的好消息一傳迴來,立馬就可以昭告天下。
禧瑞對他的臭屁表示無語,嘴上沒什麽感情的敷衍著,【是啊,多虧了皇阿瑪聖德感天動地,才得此良方防治天花。】
明明是我出的主意好吧。
【等等,拜謁皇陵?哪個皇陵?清東陵、清西陵還是清昭陵?】
不對不對,東陵和西陵是後世的叫法,而且這時候還沒有西陵,清東陵也隻有順治一座皇陵,隻叫孝陵就行。
這清昭陵康熙知道,是他皇瑪法的陵寢,可是這清東陵和什麽西陵是什麽意思,大清祖墳還分開了?
“誰開的好頭?”他們大清皇帝還分開埋了?
“額麽麽。”禧瑞抿抿嘴,【是四四幹的。】
“子隨父葬,祖輩衍繼。老四為什麽不跟著我?”想想人家明朝,十三陵都聚在一起的。
怎麽到自己這兒就出現了東陵、西陵了。
【四哥冤啊,清東陵又不是什麽好地方,滲水嚴重的很,人家幹嘛非要住進去啊。】
以胤禛那個龜毛的性格,怎麽可能忍受的了自己的吉地是豆腐渣工程。
要是他住進去之前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是人家知道了就根本忍不好嘛。
“滲水嚴重?那皇阿瑪的孝陵豈不是……”康熙擔心起老爹來。
【別,您有心思擔心這個還不如先擔心擔心自己的。】
跟孝陵比起來,那景陵可是慘多了。
康熙還不知道自己的陵寢會發生什麽,滿是疑惑。
【咳咳,康熙皇帝陵寢名景陵,隨父順治葬清東陵。景陵多次失火,最嚴重的是光緒三十一年那次和1952年那次。至於原因嘛,有天災也有人禍,具體的無從考證。】
有的是懷疑守陵人疏忽大意帶了火種進入木製建築引起的大火,也有說是接觸雷電引起的。
說法不一。
【還有盜墓,繼1928年軍閥孫殿英盜了裕陵後,1945年景陵也沒逃過被盜的命運。】
禧瑞提前給康熙順氣,免得他厥過去。
【景陵裏一帝四後一皇貴妃的棺槨及隨葬品均被洗劫,洗劫過後盜墓者並沒有把墓門關迴去,景陵就敞著門過了七年。】
【七年後景陵成立文物保管所,把景陵的盜洞口密封起來,但是對地宮裏麵沒有做任何清理。】
【景陵滲水嚴重,再加上七年來的雨水倒灌,景陵……】
康熙一口氣沒上來,臉色憋脹的青筋直跳。
禧瑞嚇了一跳。
用力把炕桌上的茶碗掃落,隨後大哭。
屋外候著的人聽著聲兒不對,“皇上?怎麽了?”梁九功有些急切的問。
“來,額娘,嬤嬤。”禧瑞隻能哭得更大聲。
屋裏康熙沒聲,小公主哭起來,梁九功顧不得許多直接推門進來。
“萬歲爺!”康熙靠在炕桌上麵色鐵青。
“傳太醫,快去。”梁九功推一把還要跟上來的徒弟。
禧瑞人小沒辦法,梁九功扶著康熙站起給他順氣。
好在康熙如今正值壯年,平素身體健康的,慢慢也就緩了過來。
康熙隻覺自己額上青筋突突突的停不下來,“禧瑞……”
他還想繼續問下去。
他的陵寢,他的百年吉地!
【別急別急,咱們換一個地方不就行了,現在還來得及呢。】康熙登基二十五年了,陵寢修的差不多,可是他要是想換也不是不行。
這麽一想,康熙冷靜下來。
他要換地方,什麽子隨父葬,祖輩衍繼,他隻知道自己一點都不想住在汙水裏。
太醫來的很快,鈕祜祿貴妃聽到消息也來了。
康熙和小公主兩個人待在一起突然就出事,貴妃很擔心。
“今日之事,不許外傳。”康熙下令封鎖消息。
這消息傳出去,對禧瑞不利。
“奴才明白,今日是小公主玩鬧摔了茶碗受了輕傷。”梁九功不愧是康熙身邊的第一人,很是上道。
太醫也低頭應了。
康熙留在永壽宮休息恢複。
貴妃卻不敢再讓他們父女倆單獨呆在一起了。
“皇上,下月就是太後壽辰,臣妾給太後準備了禮物,您先替臣妾掌掌眼如何?”貴妃命人去拿準備好的壽禮。
是一架屏風,上麵繡著的是草原風光。
成群的牛羊和駿馬,牧草豐美。
皇太後出身科爾沁蒙古,見到故鄉的美景一定會喜歡的。
“甚好。”康熙覺得這禮物很是用心了。
禧瑞也很喜歡,這刺繡水準,妥妥的非遺啊。
送給太後的壽禮,精美程度不是一般的屏風可比的,禧瑞看的眼睛都瞪大了。
“好看,要!”我也想要這個。
康熙和貴妃都樂了。
“皇阿瑪讓繡坊加工,給禧瑞也做一架。”難得見閨女喜歡些吃食以外的物件,康熙大方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