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陳曉晨與周玉琪一同購置好了冰釣所需的基本裝備。


    次日,陳曉晨又獨自出門,找到一位裁縫對帳篷底部進行改造,同時還采購了一些零碎物件。


    雖說短短兩天就備齊了所需物品,但陳曉晨並未打算改變原有的時間安排,而是將關注點轉移到了其他事情上。


    初五那天,飯店和網吧依照他的要求同時開業了。


    開業當天,陳曉晨沒有過多參與兩邊的事務,僅是開車到店外稍作查看,見一切運轉正常,便返迴了家中。


    他之所以如此,是期望吳桐和王博能盡快成長,具備獨當一麵的能力。


    如今看來,王博已基本達到他的要求,無需過多操心。


    吳桐的表現也還說得過去,雖說偶爾會顯得手忙腳亂,但總體並未出現重大紕漏。


    然而,相較於王博,陳曉晨短期內對吳桐抱有更高的期望。


    畢竟年後他就打算啟動謀劃已久的計劃,將 “張阿姨麻辣燙” 拓展至全市。


    此刻,最令他發愁的,還是管理層缺失的問題,單靠吳桐和閆誌傑兩個人,還不足以支撐起更大的攤子。


    實際上,上輩子他或多或少認識或知曉一些本地餐飲行業中較為出色的管理人才。


    但在2004年的當下,這些人大多和他一樣,還在求學階段,年長些的也不過剛剛畢業,甚至其中不少人來自外地,陳曉晨根本不知他們此刻身在何處。


    這些人日後之所以能取得成就,未來十幾年的工作經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沒有這些經曆,他們充其量隻是在餐飲管理方麵比常人更具天賦的年輕人。


    雖說值得培養,但陳曉晨卻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


    況且這些人尚未經曆社會的打磨,想必還處於心高氣傲的狀態。


    他這新生的連鎖企業,且不說能否入得了人家的眼,就算費盡周折招攬到手,對方能否成長到日後的高度,也未可知。


    所以現階段,陳曉晨打算先嚐試招攬一些有經驗的熟手解燃眉之急,等事業攤子初步搭建起來,再慢慢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


    然而,令陳曉晨意想不到的是,高端管理人才還毫無頭緒,他卻先招募到了一名能力不錯的店長。


    初六那天,陳曉晨在店裏見到了吳桐提及的名叫張靜的姑娘。


    對方與他想象中的模樣相差無幾,看上去約莫二十出頭,中等相貌,身高一米七左右,渾身透著一股幹練的氣質。


    經過一番交談,陳曉晨對張靜有了大致的了解。


    張靜和吳桐一樣,初中畢業後便外出打工。


    但她沒有吳桐那般幸運,無人願意花心思悉心培養。


    她如今所具備的門店管理經驗,全是在日常工作中自己一點一滴摸索總結出來的。


    這也致使她的思維和眼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製。


    在陳曉晨看來,張靜可以很好地勝任門店店長一職。


    但倘若要讓她擔任更高職位,同樣需要自己花心思去培養。


    陳曉晨本就時間和精力有限,同樣的培養機會,他更傾向於給吳桐,畢竟對他來說,吳桐比其他人更加可靠。


    因此,與張靜交流過後,陳曉晨決定讓她接替吳桐,擔任現有門店的店長,並將店長薪水從每月2000元調整為1500元。


    對於陳曉晨的這一安排,張靜幾乎沒怎麽猶豫便答應了下來。


    自進店後,她就一直在觀察店裏的情況。


    這家店相較於她之前工作的地方,麵積雖小一些,但客流量卻大得多,翻台率自然也高不少。


    用餐區相對集中,在她看來管理難度並不大。


    除此之外,1500元的月薪也讓她頗為滿意。


    要知道,之前那份工作,她雖名義上是店長,但工資僅有1200元。


    這還是前老板以各種名義漲薪後的結果,否則她的工資與普通服務員相差無幾。


    畢竟,在前老板娘眼中,她和老板在店裏時,張靜這個店長便形同虛設,不幹活自然就沒多少工資可拿。


    談妥之後,張靜承諾次日會準時上班,隨後便告辭離開了店鋪。


    待她離開,陳曉晨再次叫來吳桐和閆誌傑,與他們商討後續事宜。


    “吳桐,明天張靜到崗後,你先帶她幾天,等她徹底熟悉店裏的情況,你就可以抽身去準備其他事情了。”


    看到吳桐點頭,陳曉晨繼續說道


    “我們目前最大的難題還是缺人,尤其是有經驗的管理人才。


    僅靠咱們三個人摸索著前進,會拖慢整體進度。


    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會多去各大人才市場轉轉,再到獵聘網站上去看看,發布一些招聘的信息。”


    聽完陳曉晨這番話,一旁一直未作聲的閆誌傑麵露猶豫之色,掙紮片刻後,最終還是開口說道


    “老板,我倒是認識一個人,應該能符合你的要求,不過這人不太好打交道,對薪資待遇的要求估計也不低。”


    閆誌傑話音剛落,陳曉晨眼睛一亮,趕忙追問道


    “沒事兒,閆哥,你跟我詳細講講她的情況。”


    閆誌傑整理了一下思路,接著說道


    “這人是我一個小兄弟的媳婦,我跟她也算是比較熟絡的朋友。


    她最早是食品廠的,廠子倒閉以後,她就到咱們本市的‘西西食品’工作去了。


    老板你應該知道,“西西食品”也是連鎖店模式,和咱們的區別僅在於他們不需要堂食。


    我這朋友當時負責協調每家門店的配送工作,在這方麵有一定經驗。


    至於我為什麽說她難伺候呢,是因為她生孩子比較晚,一年多前才剛生完,問題就出在這個孩子身上。


    自從孩子出生後,她就格外在意,每天就想守在孩子身邊,一會兒看不著都不行。


    原本三個月的產假,她硬是給自己放了快半年,最後甚至向單位提出,如果不讓她帶孩子上班,她就辭職不幹了。


    雙方當時具體是怎麽溝通協商的我不太清楚,反正最後的結果是沒談攏,我這朋友一氣之下直接辭職,迴家專心帶孩子去了。


    這人的能力肯定是沒問題的,想要請她來幫忙,關鍵得解決好孩子的問題。”


    聽完閆誌傑的話,陳曉晨並沒有立刻出聲,而是在心裏權衡起了利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普通人的重生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什麽名不吃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什麽名不吃飯並收藏普通人的重生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