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把基本問題都談妥了之後,又閑聊了一會兒,陳曉晨就主動告辭離開了林家,以便給師徒二人留出交談的時間。
陳曉晨走後沒多久,閆誌傑用一種不太確定的語氣問道
“師父,您說我這一步走得究竟對不對呢?”
聞言,林老頭放下手中的茶杯,十分平靜地迴答道
“放心吧,師父還能害你不成?
這小子心思縝密、眼光長遠、見識不凡,家裏又不缺錢,也沒有那些壞毛病,要做成事情並不困難。
而且我能看出來,他是見過錢的人,不會被一點蠅頭小利就衝昏頭腦,你跟著他應該不會有錯。
不過誌傑,我還要再提醒你一下,千萬不要因為人家年紀小就產生輕視的心思。
以後如果有了一些成就,也別起不該有的念頭。
再有就是,既然答應了去幫他,就多上點心,也別吝嗇自己的那些資源。
這小子心裏明白著呢,你付出了多少,他都會看在眼裏的。
跟你說這些,不僅是因為我一手托兩家,更是因為在心機方麵,你不是他的對手,現在不行,以後就更不行了。
這小子雖然和那些老油條比起來還差了不少火候,但對付你這樣的還是綽綽有餘。
好在他雖然心思深沉,心眼兒卻不壞,隻要你踏踏實實的,他應該不會虧待你。
在這個年紀能有這種程度,我活到現在也沒見過幾個,而其他那幾個,無一不是大領導家的後代。”
對於林老頭的話,閆誌傑不停地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然而,正如林老頭所說,陳曉晨之所以如此痛快地答應讓閆誌傑入職,他看重的不僅僅是對方的廚藝。
要知道,閆誌傑即便傷了手,無法再繼續烹飪,但他仍是林老頭的徒弟。
不說林老頭這個做師父的,就是他那些依舊活躍在餐飲領域的師兄弟們,那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眼光老辣的林老頭在收徒時最看重的就是人品,所以閆誌傑的這些師兄弟之間關係非常融洽,也十分團結。有了林老頭和這些師兄弟在背後坐鎮,閆誌傑即便傷了手,在餐飲行業裏也還是有幾分麵子的。
陳曉晨僅僅在家裏認真學習了一天,第二天就在正在裝修的店麵裏迎來了閆誌傑。
在簡單寒暄幾句之後,陳曉晨接下來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介紹吳桐和閆誌傑相互認識。
看著眼前同樣十分稚嫩的吳桐,閆誌傑的嘴角不自覺地抽了抽。
這一刻,他再次對自己的這個決定產生了一絲懷疑,不知道自己加入到這樣一個都是孩子的企業裏到底是對是錯。
而這個念頭剛剛升起,他就想起了師父的那番話,於是他立刻摒棄了腦子裏的那些想法,再次端正了自己的態度。
“吳店長,你好!”
“你好!你就是閆哥吧?聽我們老板說過你今天要來,歡迎你!”
在外麵打了一年工的吳桐,多少學會了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沒有像其他同齡人一樣,對稍微有點年紀的人張嘴就喊叔叔。
在兩個人相互認識之後,陳曉晨便帶著閆誌傑開始熟悉店裏的情況。
雖然此時裝修隊剛剛入場,店裏處於一無所有的狀態,但基本的功能區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再加上吳桐手裏的效果圖,很快就讓閆誌傑對這家店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
不得不說,閆誌傑這種本身就是廚師出身,又有一定經營經驗的人,比起陳曉晨這種單純當過餐廳經營者的人,在許多問題上考慮得要全麵得多。
僅僅是在店裏轉了一圈,閆誌傑就對照著手中的圖紙,提出了幾處可以改進的地方。
對此,陳曉晨在心裏不停地告訴自己,這人招對了。
有了閆誌傑的加入,自然就不需要陳曉晨再去操心接下來的事情,就連之前被喊來幫忙的王博,都被他放迴了網吧。
於是,閑下來的陳曉晨就再次迴到了學習生活中,同時追趕著假期作業的進度。
一連十多天,他都保持著這樣的作息,周玉琪雖然十分想念他,卻也很懂事地沒有打擾他。
兩個人每天依舊是在晚上才會在企鵝裏聊上一會兒。
直到臨近開學的前幾天,他們倆才有時間膩在一起。
這一次,二人沒再去吃飯看電影,而是在陳曉晨的提議下選了一處河邊,來了一次野炊。
他們十分默契地誰都沒提邀請其他人的事,兩個人單獨行動,開著車來到了郊外的一處河邊。
和與林老頭一起垂釣的那處河邊相比,這裏明顯被人為清理過,不僅河沿上的道路都是鋪裝路麵,就連河邊的草坪都是修剪過的。
下了車以後,周玉琪望著周圍的景色,麵露興奮地大聲說道
“哇!這裏好美啊!”
說著,她便拉起陳曉晨的手,朝著河邊奔去。
由於如今普通人出行還不像日後那麽方便,這條河的周圍也還沒被開發成樓盤,所以此地的人並不算多。
除了一些和他們二人一樣自己駕車出來遊玩的家庭以外,就是一些有水的地方永遠都不會缺少的釣魚佬們。
站在河邊,周玉琪閉上眼睛,張開雙臂,感受著河麵上吹來的陣陣微風,深深地吸了一口四周新鮮的空氣。
對於她這種從小就在城裏長大的孩子來說,自然環境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看著四周那盎然的綠意,和麵前潺潺流動的河水,還有河麵上孩童們時不時用石子激起的水花,周玉琪隻覺得此刻無比愜意和放鬆。
在河邊站了一會兒,看足了美景的周玉琪便拉著陳曉晨,在河岸邊逛了起來。
找到一處比較清靜的地方以後,二人便準備在這裏安營紮寨了。
為了這次出行,陳曉晨可以說是做足了準備,後備箱裏被塞得滿滿當當,不僅帶了野炊的用具,還帶來了上次去海邊用的那頂帳篷。
兩個人來迴走了兩趟,把車裏的東西都搬到空地上以後,就開始互相配合著支起了帳篷。
把帳篷固定好了以後,陳曉晨又掏出了一張麵積不小的防潮墊,鋪在了前麵的草地上。
時間尚早,做完這些以後,二人也沒急著開始野炊,而是躺在防潮墊上曬起了太陽。
陳曉晨走後沒多久,閆誌傑用一種不太確定的語氣問道
“師父,您說我這一步走得究竟對不對呢?”
聞言,林老頭放下手中的茶杯,十分平靜地迴答道
“放心吧,師父還能害你不成?
這小子心思縝密、眼光長遠、見識不凡,家裏又不缺錢,也沒有那些壞毛病,要做成事情並不困難。
而且我能看出來,他是見過錢的人,不會被一點蠅頭小利就衝昏頭腦,你跟著他應該不會有錯。
不過誌傑,我還要再提醒你一下,千萬不要因為人家年紀小就產生輕視的心思。
以後如果有了一些成就,也別起不該有的念頭。
再有就是,既然答應了去幫他,就多上點心,也別吝嗇自己的那些資源。
這小子心裏明白著呢,你付出了多少,他都會看在眼裏的。
跟你說這些,不僅是因為我一手托兩家,更是因為在心機方麵,你不是他的對手,現在不行,以後就更不行了。
這小子雖然和那些老油條比起來還差了不少火候,但對付你這樣的還是綽綽有餘。
好在他雖然心思深沉,心眼兒卻不壞,隻要你踏踏實實的,他應該不會虧待你。
在這個年紀能有這種程度,我活到現在也沒見過幾個,而其他那幾個,無一不是大領導家的後代。”
對於林老頭的話,閆誌傑不停地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然而,正如林老頭所說,陳曉晨之所以如此痛快地答應讓閆誌傑入職,他看重的不僅僅是對方的廚藝。
要知道,閆誌傑即便傷了手,無法再繼續烹飪,但他仍是林老頭的徒弟。
不說林老頭這個做師父的,就是他那些依舊活躍在餐飲領域的師兄弟們,那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眼光老辣的林老頭在收徒時最看重的就是人品,所以閆誌傑的這些師兄弟之間關係非常融洽,也十分團結。有了林老頭和這些師兄弟在背後坐鎮,閆誌傑即便傷了手,在餐飲行業裏也還是有幾分麵子的。
陳曉晨僅僅在家裏認真學習了一天,第二天就在正在裝修的店麵裏迎來了閆誌傑。
在簡單寒暄幾句之後,陳曉晨接下來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介紹吳桐和閆誌傑相互認識。
看著眼前同樣十分稚嫩的吳桐,閆誌傑的嘴角不自覺地抽了抽。
這一刻,他再次對自己的這個決定產生了一絲懷疑,不知道自己加入到這樣一個都是孩子的企業裏到底是對是錯。
而這個念頭剛剛升起,他就想起了師父的那番話,於是他立刻摒棄了腦子裏的那些想法,再次端正了自己的態度。
“吳店長,你好!”
“你好!你就是閆哥吧?聽我們老板說過你今天要來,歡迎你!”
在外麵打了一年工的吳桐,多少學會了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沒有像其他同齡人一樣,對稍微有點年紀的人張嘴就喊叔叔。
在兩個人相互認識之後,陳曉晨便帶著閆誌傑開始熟悉店裏的情況。
雖然此時裝修隊剛剛入場,店裏處於一無所有的狀態,但基本的功能區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再加上吳桐手裏的效果圖,很快就讓閆誌傑對這家店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
不得不說,閆誌傑這種本身就是廚師出身,又有一定經營經驗的人,比起陳曉晨這種單純當過餐廳經營者的人,在許多問題上考慮得要全麵得多。
僅僅是在店裏轉了一圈,閆誌傑就對照著手中的圖紙,提出了幾處可以改進的地方。
對此,陳曉晨在心裏不停地告訴自己,這人招對了。
有了閆誌傑的加入,自然就不需要陳曉晨再去操心接下來的事情,就連之前被喊來幫忙的王博,都被他放迴了網吧。
於是,閑下來的陳曉晨就再次迴到了學習生活中,同時追趕著假期作業的進度。
一連十多天,他都保持著這樣的作息,周玉琪雖然十分想念他,卻也很懂事地沒有打擾他。
兩個人每天依舊是在晚上才會在企鵝裏聊上一會兒。
直到臨近開學的前幾天,他們倆才有時間膩在一起。
這一次,二人沒再去吃飯看電影,而是在陳曉晨的提議下選了一處河邊,來了一次野炊。
他們十分默契地誰都沒提邀請其他人的事,兩個人單獨行動,開著車來到了郊外的一處河邊。
和與林老頭一起垂釣的那處河邊相比,這裏明顯被人為清理過,不僅河沿上的道路都是鋪裝路麵,就連河邊的草坪都是修剪過的。
下了車以後,周玉琪望著周圍的景色,麵露興奮地大聲說道
“哇!這裏好美啊!”
說著,她便拉起陳曉晨的手,朝著河邊奔去。
由於如今普通人出行還不像日後那麽方便,這條河的周圍也還沒被開發成樓盤,所以此地的人並不算多。
除了一些和他們二人一樣自己駕車出來遊玩的家庭以外,就是一些有水的地方永遠都不會缺少的釣魚佬們。
站在河邊,周玉琪閉上眼睛,張開雙臂,感受著河麵上吹來的陣陣微風,深深地吸了一口四周新鮮的空氣。
對於她這種從小就在城裏長大的孩子來說,自然環境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看著四周那盎然的綠意,和麵前潺潺流動的河水,還有河麵上孩童們時不時用石子激起的水花,周玉琪隻覺得此刻無比愜意和放鬆。
在河邊站了一會兒,看足了美景的周玉琪便拉著陳曉晨,在河岸邊逛了起來。
找到一處比較清靜的地方以後,二人便準備在這裏安營紮寨了。
為了這次出行,陳曉晨可以說是做足了準備,後備箱裏被塞得滿滿當當,不僅帶了野炊的用具,還帶來了上次去海邊用的那頂帳篷。
兩個人來迴走了兩趟,把車裏的東西都搬到空地上以後,就開始互相配合著支起了帳篷。
把帳篷固定好了以後,陳曉晨又掏出了一張麵積不小的防潮墊,鋪在了前麵的草地上。
時間尚早,做完這些以後,二人也沒急著開始野炊,而是躺在防潮墊上曬起了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