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著配方上的順序和腦中的記憶,陳曉晨依次完成了兩種麻辣燙的湯底。
吳桐在一旁打著下手的同時,時不時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完整的製作步驟和每種調味料的具體用量。
麻辣燙的湯底做好以後,陳曉晨並沒急著讓眾人品嚐,而是轉手製作起了炸串的各種醬料。
依舊是照著手中的配方,陳曉晨又用了幾十分鍾,做出了四種不同口味的醬料。
其中除了一種以辣椒油為基礎的蘸料以外,其他三種都是先用各種調料調出不同的口味,最後再用澱粉進行勾芡,程序上可以說是大同小異。
饒是如此,陳曉晨還是失敗了好幾次,才最終做出了比較理想的味道。
而一旁全程參與其中的吳桐,在看到幾種醬料的製作過程中,成袋成袋倒進鍋裏的白糖和各種調味料以後,也是有些暗暗咋舌。
她以前也偶爾會吃一些學校邊上的炸串,卻從沒想過那些醬料裏需要放這麽多東西,難怪吃起來味道會那麽鮮明。
在湯底和醬料的製作過程中,周玉琪全程都沒有來過後廚。
雖然她有些羨慕吳桐能夠跟在陳曉晨身邊給他幫忙,但是她也很清楚自己在廚藝方麵並不擅長。
強行去幫忙,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給陳曉晨製造麻煩。
想了半天,周玉琪最終還是放棄了去幫忙的想法,跟著其他人一起準備著各種菜品。
做好了所有準備以後,陳曉晨便再次拿出一口小號的湯鍋,開始起鍋燒油,準備實際驗證一下麻辣燙和炸串的各種味道。
前廳的眾人早就已經處理好了各種食材,這讓陳曉晨省了很多事。
很快,兩碗不同風格的麻辣燙就做好了。
因為是品嚐和調整的階段,陳曉晨很怕眾人就這麽吃飽了,所以這次做的分量並不多,每份隻夠每個人嚐上兩筷子的。
做完麻辣燙,陳曉晨轉身就開始炸串。
各種不同品類的小串,雞排牛排,外加各種蔬菜,整體數量上同樣不多,剛好夠所有人都能品嚐一下。
隨著麻辣燙、炸串和幾種醬料被陸續端出來,飯店裏的眾人也都圍攏了過來,開始品嚐起具體的味道。
事情也果然如陳曉晨所料。
男生們對麻辣燙並不是太感冒,一窩蜂地都圍到了炸串的一側。
反而是女生們對麻辣燙這種又麻又辣的食物十分感興趣。
於是,第一輪的試菜活動就這樣開始了。
還沒等女生那邊發表什麽意見和看法,男生這邊就陸陸續續有人率先開口了。
隻見杜濤拿起幾個小肉串,把麵前的幾種醬料都品嚐了一遍,隨後有些詫異的對著陳曉晨說道
“晨哥,你的這個醬料不就是小學門口那個姓張的大姨家的嗎?
還有這個,這個好像是你家附近那個電影院旁邊,推車賣炸串那家的味道,你以前帶我吃過,我有印象。”
杜濤的話剛說了一半的時候,一旁的閆帥就拿起一個雞排,蘸上杜濤之前說的那個醬,咬了一大口咀嚼了起來。
吃完之後,還沒等陳曉晨說話,他就率先說道
“我說這個味道怎麽這麽熟呢,沒錯,這就是小學門口老張太太家的那個味兒。”
閆帥話音剛落,於樂就指著另外一個盆裏的醬汁接過了話茬。
“這個醬我和秦猛認識,這是咱們初中門口姓王的那個胖阿姨家的,晨哥,你這模仿的也太像了,我和秦猛第一口就吃出來了。”
見幾人都認出了自己熟悉的醬料,陳曉晨對自己的這次複刻十分滿意,笑著開口道
“你們幾個說的都沒錯。
這一份是我們小學門口的,那個是我家附近的,還有於樂和秦猛認出來的那一份,是我們初中學校門口的,至於另外的這一份,是我在其他地方學來的。
你們幾個再好好嚐一嚐,看看有沒有什麽需要調整的地方。”
陳曉晨最後的這個要求,多少有些難為幾個少年了,你讓他們嚐嚐哪個更好吃,這個沒問題,可要讓他們提供一些調整和改進的意見,他們完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這幾個人裏,也就隻有味蕾天生比較發達的杜濤嚐出了一點門道,給陳曉晨提供了一些可以嚐試調整的意見。
剛剛幾個男生認出了炸串的醬料,大唿小叫的時候,一旁正準備品嚐麻辣燙的女生們就被吸引了過來,紛紛拿起桌上的炸串品嚐了起來。
比起幾個男生,女生們要更加細膩一些,在嚐過桌上的幾種不同味道的醬料以後,多多少少都能給出一些個人看法。
陳曉晨和吳桐二人,一邊記錄著眾人的建議,一邊親口品嚐著桌上的醬料,再結合其他人的建議,在筆記本上做出了改良方案,準備一會兒再調整一下,重新做一份試試。
嚐過了炸串以後,眾人又把注意力轉向了那兩碗麻辣燙。
幾個人一人叨了兩口,兩碗麻辣燙很快就見底了。
就和陳曉晨之前預想的一樣。
比起經常能吃到的清湯麻辣燙,大家無論男女,明顯都對骨湯麻辣燙這種新奇的味道更感興趣。
不僅碗裏的菜被吃了個幹淨,有好幾個人還嚐了嚐碗裏的湯底。
就這樣,在吃完以後,眾人再次開始總結自己對這兩碗麻辣燙的看法。
和炸串比起來,麻辣燙的味道就要好評價得多,大家提出的意見也是五花八門,各個角度都有。
對於骨湯的麻辣燙,有人說可以再鹹一些,也有人說可以再麻再辣一點,還有人說湯底的味道可以再濃鬱厚重一些。
而清湯麻辣燙這邊,眾人的意見則比較統一,那就是味道雖然不錯,但是不夠鮮明,湯底的味道同樣不夠濃。
陳曉晨在聽取了大家的意見以後,對製作流程和用料的分量分別做出了一些調整,隨後就帶著吳桐再次進入了廚房。
這一次,陳曉晨不僅按照改良後的方案重新製作了醬料,還給兩鍋麻辣燙的湯底裏添加了不少調味料,並且用大火將湯底濃縮了一下。
等到改良過的麻辣燙和醬料被端上桌,眾人再次進行了一波品嚐以後,大家紛紛表示麻辣燙的味道比之前要好了不少,幾種醬料的味道也更好了一些。
於是,達到了初步目的的陳曉晨便用麻辣燙搭配炸串,請所有人吃了個飽。
在收拾了所有餐具以後,就準備結束今天的嚐試,同時讓屋內的眾人等待他的通知,幾天以後再過來嚐一嚐。
吳桐在一旁打著下手的同時,時不時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完整的製作步驟和每種調味料的具體用量。
麻辣燙的湯底做好以後,陳曉晨並沒急著讓眾人品嚐,而是轉手製作起了炸串的各種醬料。
依舊是照著手中的配方,陳曉晨又用了幾十分鍾,做出了四種不同口味的醬料。
其中除了一種以辣椒油為基礎的蘸料以外,其他三種都是先用各種調料調出不同的口味,最後再用澱粉進行勾芡,程序上可以說是大同小異。
饒是如此,陳曉晨還是失敗了好幾次,才最終做出了比較理想的味道。
而一旁全程參與其中的吳桐,在看到幾種醬料的製作過程中,成袋成袋倒進鍋裏的白糖和各種調味料以後,也是有些暗暗咋舌。
她以前也偶爾會吃一些學校邊上的炸串,卻從沒想過那些醬料裏需要放這麽多東西,難怪吃起來味道會那麽鮮明。
在湯底和醬料的製作過程中,周玉琪全程都沒有來過後廚。
雖然她有些羨慕吳桐能夠跟在陳曉晨身邊給他幫忙,但是她也很清楚自己在廚藝方麵並不擅長。
強行去幫忙,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給陳曉晨製造麻煩。
想了半天,周玉琪最終還是放棄了去幫忙的想法,跟著其他人一起準備著各種菜品。
做好了所有準備以後,陳曉晨便再次拿出一口小號的湯鍋,開始起鍋燒油,準備實際驗證一下麻辣燙和炸串的各種味道。
前廳的眾人早就已經處理好了各種食材,這讓陳曉晨省了很多事。
很快,兩碗不同風格的麻辣燙就做好了。
因為是品嚐和調整的階段,陳曉晨很怕眾人就這麽吃飽了,所以這次做的分量並不多,每份隻夠每個人嚐上兩筷子的。
做完麻辣燙,陳曉晨轉身就開始炸串。
各種不同品類的小串,雞排牛排,外加各種蔬菜,整體數量上同樣不多,剛好夠所有人都能品嚐一下。
隨著麻辣燙、炸串和幾種醬料被陸續端出來,飯店裏的眾人也都圍攏了過來,開始品嚐起具體的味道。
事情也果然如陳曉晨所料。
男生們對麻辣燙並不是太感冒,一窩蜂地都圍到了炸串的一側。
反而是女生們對麻辣燙這種又麻又辣的食物十分感興趣。
於是,第一輪的試菜活動就這樣開始了。
還沒等女生那邊發表什麽意見和看法,男生這邊就陸陸續續有人率先開口了。
隻見杜濤拿起幾個小肉串,把麵前的幾種醬料都品嚐了一遍,隨後有些詫異的對著陳曉晨說道
“晨哥,你的這個醬料不就是小學門口那個姓張的大姨家的嗎?
還有這個,這個好像是你家附近那個電影院旁邊,推車賣炸串那家的味道,你以前帶我吃過,我有印象。”
杜濤的話剛說了一半的時候,一旁的閆帥就拿起一個雞排,蘸上杜濤之前說的那個醬,咬了一大口咀嚼了起來。
吃完之後,還沒等陳曉晨說話,他就率先說道
“我說這個味道怎麽這麽熟呢,沒錯,這就是小學門口老張太太家的那個味兒。”
閆帥話音剛落,於樂就指著另外一個盆裏的醬汁接過了話茬。
“這個醬我和秦猛認識,這是咱們初中門口姓王的那個胖阿姨家的,晨哥,你這模仿的也太像了,我和秦猛第一口就吃出來了。”
見幾人都認出了自己熟悉的醬料,陳曉晨對自己的這次複刻十分滿意,笑著開口道
“你們幾個說的都沒錯。
這一份是我們小學門口的,那個是我家附近的,還有於樂和秦猛認出來的那一份,是我們初中學校門口的,至於另外的這一份,是我在其他地方學來的。
你們幾個再好好嚐一嚐,看看有沒有什麽需要調整的地方。”
陳曉晨最後的這個要求,多少有些難為幾個少年了,你讓他們嚐嚐哪個更好吃,這個沒問題,可要讓他們提供一些調整和改進的意見,他們完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這幾個人裏,也就隻有味蕾天生比較發達的杜濤嚐出了一點門道,給陳曉晨提供了一些可以嚐試調整的意見。
剛剛幾個男生認出了炸串的醬料,大唿小叫的時候,一旁正準備品嚐麻辣燙的女生們就被吸引了過來,紛紛拿起桌上的炸串品嚐了起來。
比起幾個男生,女生們要更加細膩一些,在嚐過桌上的幾種不同味道的醬料以後,多多少少都能給出一些個人看法。
陳曉晨和吳桐二人,一邊記錄著眾人的建議,一邊親口品嚐著桌上的醬料,再結合其他人的建議,在筆記本上做出了改良方案,準備一會兒再調整一下,重新做一份試試。
嚐過了炸串以後,眾人又把注意力轉向了那兩碗麻辣燙。
幾個人一人叨了兩口,兩碗麻辣燙很快就見底了。
就和陳曉晨之前預想的一樣。
比起經常能吃到的清湯麻辣燙,大家無論男女,明顯都對骨湯麻辣燙這種新奇的味道更感興趣。
不僅碗裏的菜被吃了個幹淨,有好幾個人還嚐了嚐碗裏的湯底。
就這樣,在吃完以後,眾人再次開始總結自己對這兩碗麻辣燙的看法。
和炸串比起來,麻辣燙的味道就要好評價得多,大家提出的意見也是五花八門,各個角度都有。
對於骨湯的麻辣燙,有人說可以再鹹一些,也有人說可以再麻再辣一點,還有人說湯底的味道可以再濃鬱厚重一些。
而清湯麻辣燙這邊,眾人的意見則比較統一,那就是味道雖然不錯,但是不夠鮮明,湯底的味道同樣不夠濃。
陳曉晨在聽取了大家的意見以後,對製作流程和用料的分量分別做出了一些調整,隨後就帶著吳桐再次進入了廚房。
這一次,陳曉晨不僅按照改良後的方案重新製作了醬料,還給兩鍋麻辣燙的湯底裏添加了不少調味料,並且用大火將湯底濃縮了一下。
等到改良過的麻辣燙和醬料被端上桌,眾人再次進行了一波品嚐以後,大家紛紛表示麻辣燙的味道比之前要好了不少,幾種醬料的味道也更好了一些。
於是,達到了初步目的的陳曉晨便用麻辣燙搭配炸串,請所有人吃了個飽。
在收拾了所有餐具以後,就準備結束今天的嚐試,同時讓屋內的眾人等待他的通知,幾天以後再過來嚐一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