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詹奇忍不住擔心道:“從懸崖上摔下來,雖然命保住了,怕來個野獸啥的也給吃了。不過也是戲本,這小狐狸若這死了,這戲本也沒什麽看頭了。“
影兒笑道:“你還挺了解呢。小狐狸當然不能死啊。”
原本摔斷了一條腿,自身行動不便,再者身上又匯聚了靈氣,很容易招來野獸妖靈。不過她命不該絕,樹下恰巧有個趕柴的少年假寐,這麽往下重重一摔,正摔在那少年的腳邊。
少年心性善良,再者三尾白狐本就珍奇,他將小狐狸視為上天饋贈的珍寶,將小狐狸救下,一直帶在身邊悉心照料。
少年父母早亡,是個孤兒,每日靠給人打柴換取些米粥之類的生活。原主待在他身邊,腳好之後也沒有離開。許是這少年純樸善良的緣故,身上散發著純粹的靈氣,原主貪婪地吸食著少年身上的靈氣,並且計劃著吸食一段時間自己妖力有所進展後一口將少年吃掉。
這麽過了個一年半載,有次少年帶著原主上山砍柴時,遇到一大一小兩個和尚。原主當時隻是個小妖,也尚未化成人形,不懂得收斂妖氣,兩個和尚便是被村子裏的妖氣吸引而來。恰巧遇到少年,見少年眉宇間有晦色,知道有妖物近身,那老和尚慧眼如炬,一眼便看出了少年竹簍裏背著的小狐狸是個妖物。
兩個和尚以實告之,少年不信,帶著小狐狸要逃。老和尚手指一挑,便把小狐狸從竹簍裏勾了出來,當時原主便駭叫一聲,碧綠的眼睛變成血紅,伸著利爪攻擊和尚。
在少年的眼中,小狐狸一直是溫順可愛的,眼前這一幕嚇了少年一跳。但他無依無靠,每天陪伴自己的也是小狐狸,在他的心裏,小狐狸已不是一般的存在。眼看小狐狸要被老和尚一掌拍死,少年以身阻擋。
老和尚分外詫異,“你要為了一個妖物送死?”
少年心裏十分害怕,雙腿在打顫,可他一直護在小狐狸身前,“我不信……我不信它是妖!”
“它一直吸食你的陽氣,你每日疲倦無力,便是因此而來。不出意外的話,再有十天,這妖物便要以你而食!即使這樣,你還護著它麽?”
少年看看狐狸又看看老和尚,有些猶豫,最後咬了咬牙,“不管你這老和尚說什麽,我都不信……它是我的小狐狸,我不允許你傷害它!”
小和尚見少年語氣不善,生氣道:“你這人怎麽是非不分,這是妖,剛才你沒看到麽,這妖出手的時候,眼睛都變紅了,那爪子變得有半尺長,師父是為了你好,難道你想被妖吃??”說罷又要出手。
少年吼道:“好,你殺它,連我一塊殺了!和尚殺了人,也不是好和尚吧?”
小和尚氣急敗壞,跺腳道:“師父,這世上怎麽會有如此愚昧的人?”
老和尚沒再說話,緩步走了過來,他伸手放在少年的腦袋上,過了片刻,又伸手搭在了原主的腦袋上。原主想要躲,卻被一個無形的力量籠罩著,動彈不得。
良久,老和尚移開手,歎了口氣,“狐狸要成妖,不可阻擋,況且與這少年,還有一段……”
一老一尚兩個和尚緩緩離去,老和尚嘴中的一段什麽少年也沒有聽清,他瞧著對方走了,雙腿一軟,一屁股蹲在了地上,渾身已被汗水濕透。
少年抱著小狐狸,輕輕地撫摸著,“你是妖,對麽?”
原主的爪尖蘊起了妖力,直到聽到少年的下一句,“不過,我不在乎。”
蘊集在爪尖的妖力漸漸放了下來,少年的下巴抵在小狐狸毛絨絨的腦袋上,“這一年來,是你一直陪伴著我,有了你,我才沒有那麽孤獨,也隻有你,會聽我囉嗦講話……老和尚說你會吸食我的陽氣,你吸便吸吧,除了這個,我也沒有其他的東西可以給你。”
“我活在世上,無依無靠,死了,也不會有人在乎……“少年似乎下定了某種決心,“若是你哪天想吃我,便吃吧,隻是,除了我,你不可以吃別人,妖有善惡之分,你要做個好妖!”
————
影兒把原主這段往事講給詹奇聽了,詹奇嘖嘖兩聲,“這少年怕是孤獨壞了,所以才把一個妖物帶在身邊,什麽做傻話,要吃就讓你吃他,天底下還有這麽心甘情願的人?“
“對啊,當時小狐狸也很是奇怪,少年說的好多詞孤獨什麽的,她那時心智開了沒多久,也聽不大明白,隻是覺得這人真好,心甘情願讓她吸食他的陽氣,還讓她吃他。“
詹奇笑道:“把小狐狸的心理狀態分析的這麽精準,難道這戲本是你寫的?那小狐狸最後有沒有吃那少年?”
影兒臉上一絲落寞轉瞬即逝,她衝著詹奇眨了眨眼,“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兩人共乘一騎,在郊區野外倒沒什麽,但在京城內,誰人不識詹世子?又有誰人不知秋影兒這個舞娘對詹二爺癡情一片?她不懼流言蜚語,但不想給詹奇帶來額外的是非。於是臨近城門時,影兒便下了馬。
詹奇視力愈發模糊,但心性高傲,覺得讓一個女孩子牽馬一個大老爺們坐在上麵不像話,但若讓影兒騎馬,他這視力估計得把馬趕到下水溝裏去,於是也下了馬,把馬直接送給了一個貧窮的農戶,兩人並肩而行。
影兒笑他迂腐,詹奇卻知道這般與影兒偕行才是他想要的。
百靈與阿星先於兩人進城,阿星的妖毒也在杏林館醫好了,左右無事,便在城門附近的一家酒館裏翹首以盼兩人的到來。
四人碰了麵,一齊去了杏林館。
杏林館是一家妖醫館,針對的是中了妖毒的病人。館內氛圍有些恐怖,窗戶都用厚重的簾子遮著,光線晦暗,施診用的器具也是千奇百怪。
館內有一對妖醫夫婦,烏老頭與餘嬤嬤。餘嬤嬤坐在厚重的帷布後麵,讓詹奇伸出了手,詹奇隻覺得自己手腕一涼,有黏滑的觸感,過了片刻,餘嬤嬤冷淡道:“無解。”
影兒笑道:“你還挺了解呢。小狐狸當然不能死啊。”
原本摔斷了一條腿,自身行動不便,再者身上又匯聚了靈氣,很容易招來野獸妖靈。不過她命不該絕,樹下恰巧有個趕柴的少年假寐,這麽往下重重一摔,正摔在那少年的腳邊。
少年心性善良,再者三尾白狐本就珍奇,他將小狐狸視為上天饋贈的珍寶,將小狐狸救下,一直帶在身邊悉心照料。
少年父母早亡,是個孤兒,每日靠給人打柴換取些米粥之類的生活。原主待在他身邊,腳好之後也沒有離開。許是這少年純樸善良的緣故,身上散發著純粹的靈氣,原主貪婪地吸食著少年身上的靈氣,並且計劃著吸食一段時間自己妖力有所進展後一口將少年吃掉。
這麽過了個一年半載,有次少年帶著原主上山砍柴時,遇到一大一小兩個和尚。原主當時隻是個小妖,也尚未化成人形,不懂得收斂妖氣,兩個和尚便是被村子裏的妖氣吸引而來。恰巧遇到少年,見少年眉宇間有晦色,知道有妖物近身,那老和尚慧眼如炬,一眼便看出了少年竹簍裏背著的小狐狸是個妖物。
兩個和尚以實告之,少年不信,帶著小狐狸要逃。老和尚手指一挑,便把小狐狸從竹簍裏勾了出來,當時原主便駭叫一聲,碧綠的眼睛變成血紅,伸著利爪攻擊和尚。
在少年的眼中,小狐狸一直是溫順可愛的,眼前這一幕嚇了少年一跳。但他無依無靠,每天陪伴自己的也是小狐狸,在他的心裏,小狐狸已不是一般的存在。眼看小狐狸要被老和尚一掌拍死,少年以身阻擋。
老和尚分外詫異,“你要為了一個妖物送死?”
少年心裏十分害怕,雙腿在打顫,可他一直護在小狐狸身前,“我不信……我不信它是妖!”
“它一直吸食你的陽氣,你每日疲倦無力,便是因此而來。不出意外的話,再有十天,這妖物便要以你而食!即使這樣,你還護著它麽?”
少年看看狐狸又看看老和尚,有些猶豫,最後咬了咬牙,“不管你這老和尚說什麽,我都不信……它是我的小狐狸,我不允許你傷害它!”
小和尚見少年語氣不善,生氣道:“你這人怎麽是非不分,這是妖,剛才你沒看到麽,這妖出手的時候,眼睛都變紅了,那爪子變得有半尺長,師父是為了你好,難道你想被妖吃??”說罷又要出手。
少年吼道:“好,你殺它,連我一塊殺了!和尚殺了人,也不是好和尚吧?”
小和尚氣急敗壞,跺腳道:“師父,這世上怎麽會有如此愚昧的人?”
老和尚沒再說話,緩步走了過來,他伸手放在少年的腦袋上,過了片刻,又伸手搭在了原主的腦袋上。原主想要躲,卻被一個無形的力量籠罩著,動彈不得。
良久,老和尚移開手,歎了口氣,“狐狸要成妖,不可阻擋,況且與這少年,還有一段……”
一老一尚兩個和尚緩緩離去,老和尚嘴中的一段什麽少年也沒有聽清,他瞧著對方走了,雙腿一軟,一屁股蹲在了地上,渾身已被汗水濕透。
少年抱著小狐狸,輕輕地撫摸著,“你是妖,對麽?”
原主的爪尖蘊起了妖力,直到聽到少年的下一句,“不過,我不在乎。”
蘊集在爪尖的妖力漸漸放了下來,少年的下巴抵在小狐狸毛絨絨的腦袋上,“這一年來,是你一直陪伴著我,有了你,我才沒有那麽孤獨,也隻有你,會聽我囉嗦講話……老和尚說你會吸食我的陽氣,你吸便吸吧,除了這個,我也沒有其他的東西可以給你。”
“我活在世上,無依無靠,死了,也不會有人在乎……“少年似乎下定了某種決心,“若是你哪天想吃我,便吃吧,隻是,除了我,你不可以吃別人,妖有善惡之分,你要做個好妖!”
————
影兒把原主這段往事講給詹奇聽了,詹奇嘖嘖兩聲,“這少年怕是孤獨壞了,所以才把一個妖物帶在身邊,什麽做傻話,要吃就讓你吃他,天底下還有這麽心甘情願的人?“
“對啊,當時小狐狸也很是奇怪,少年說的好多詞孤獨什麽的,她那時心智開了沒多久,也聽不大明白,隻是覺得這人真好,心甘情願讓她吸食他的陽氣,還讓她吃他。“
詹奇笑道:“把小狐狸的心理狀態分析的這麽精準,難道這戲本是你寫的?那小狐狸最後有沒有吃那少年?”
影兒臉上一絲落寞轉瞬即逝,她衝著詹奇眨了眨眼,“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兩人共乘一騎,在郊區野外倒沒什麽,但在京城內,誰人不識詹世子?又有誰人不知秋影兒這個舞娘對詹二爺癡情一片?她不懼流言蜚語,但不想給詹奇帶來額外的是非。於是臨近城門時,影兒便下了馬。
詹奇視力愈發模糊,但心性高傲,覺得讓一個女孩子牽馬一個大老爺們坐在上麵不像話,但若讓影兒騎馬,他這視力估計得把馬趕到下水溝裏去,於是也下了馬,把馬直接送給了一個貧窮的農戶,兩人並肩而行。
影兒笑他迂腐,詹奇卻知道這般與影兒偕行才是他想要的。
百靈與阿星先於兩人進城,阿星的妖毒也在杏林館醫好了,左右無事,便在城門附近的一家酒館裏翹首以盼兩人的到來。
四人碰了麵,一齊去了杏林館。
杏林館是一家妖醫館,針對的是中了妖毒的病人。館內氛圍有些恐怖,窗戶都用厚重的簾子遮著,光線晦暗,施診用的器具也是千奇百怪。
館內有一對妖醫夫婦,烏老頭與餘嬤嬤。餘嬤嬤坐在厚重的帷布後麵,讓詹奇伸出了手,詹奇隻覺得自己手腕一涼,有黏滑的觸感,過了片刻,餘嬤嬤冷淡道:“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