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興安十年十月底,趙國西部地區的遊牧民族開始頻繁作亂,騷擾邊境百姓,掠奪牲畜,攻克了幾個小城。
趙國皇帝並未放在心上,因往年來遊牧民族一到冬季便會作亂,派出軍隊兩方攻打一段時間,遊牧民族便會主動派出使者議和,隻要朝廷給予一些銀兩、布匹等物資,遊牧民族便會撤兵,相應的,也會提供給趙國一些馬匹、駱駝等。
這已經成為了雙方的默契。但此次遊牧民族的進攻,卻不似往常一般。連續攻克幾個城鎮後立即派兵鎮守,朝廷派出士兵進行攻打,連續幾次作戰失敗後,朝廷方麵派出使者招降。
但對方卻對趙國使者不聞不問。楚律軍事嗅覺敏銳,提醒皇上警惕,因為這次攻打邊境的是以哈卡屹為首的飛鷹部落,族人兇悍,而且據傳哈卡屹兩年前已經整合了幾大遊牧部落,野心非凡。
皇上疏於朝政,對於楚律的告誡置若罔聞,又因臨近年關,懶得派出重兵打壓,隻是一再派出使者招降。
楚律對皇上的態度十分的失望,甚至是痛心疾首,招降說的好聽,說白了就是議和。一個中原大國竟然與遊牧部落到了議和的狀態,著實屈辱。
十一月初,哈卡屹率兵攻打至雙虎關。雙虎關是趙國邊境最後一道屏障,重兵把守,又借以天險。哈卡屹連續攻打半月,仍未攻下,於是開始大肆屠殺已攻克的城鎮內的百姓泄憤,並將屍首堆積在雙虎關下辱罵恐嚇。
十一月二十五日,哈卡屹主動提出要見趙國使者,接受招降一事,為表誠意,撤兵十裏。使者不知是計,不聽雙虎關將領的勸告,強行開關,埋伏在四下的哈卡屹率兵攻入雙虎關,當場殺了使者。
雙虎關將士共一百餘人,血戰,不敵。雙虎關失守。
戰報傳到朝廷,朝廷上下一片驚慌。
雙虎關是邊境重要屏障,丟掉了雙虎關,意味著哈卡屹可驅兵長入,百裏內再沒有可以阻擋哈卡屹騎兵的天險。
得到這緊急戰況時,楚律立即入宮商議對策。
一場賓朋滿座紅燭高燃的婚宴,傾時沒了些歡樂的氣氛,直過了許久,聲樂聲才漸漸響起。
“沒事沒事,那個什麽哈再怎麽厲害也打不到京城來,咱怕什麽。”
“唉,我說這次咱趙國真是麻痹大意了,若是早派出重兵攻打,哪有這麽多事?唉,不過我說啊,這邊境的將士們也太無能了吧,怎麽連個遊牧民族也擋不住?”
“哼,“不知道是誰冷笑了一聲,”我在邊境服過兩年兵役,將士們隻能湊和吃頓飽飯,酒肉什麽的想都別想!連飯都吃不飽,一個個麵黃肌瘦的,哪來的力氣操練?冬天裏朝廷派發出的棉衣,裏麵的棉花全是下等料!“
“胡說!我在稅收部做事,一年稅收的五分之一都用到你們邊境將士身上了,年年發去的戰靴、軍衣都是一等一的好貨,武安侯兩月前在朝堂上又進言讓皇上撥出了五萬兩的軍費給你們西部將士!”
“呸!武安侯是皇後的弟弟,那錢要真用在西部將士身上,我腦袋給你當尿壺!”
兩人不知不覺議論起了當局朝政,甚至還提到了武安侯,旁邊的人聽見,馬上用眼神製止,“是不是酒喝多了?這種殺頭的話別再講了!”
“軍費哪去了咱操什麽心,反正是邊境戰亂,又不是咱京城!咱還是該喝喝該吃吃!”
“不過這新娘子夠可憐了,這洞房花燭夜竟要獨守空房……”
對於哈卡屹攻克了雙虎關隘,眾人不過是片刻的驚慌,轉瞬又恢複了平靜。在他們眼裏,他們是在趙國京都,哈卡屹再怎麽厲害,能打入趙國腹地?
氣氛漸漸迴轉開來。
楚律臨走前,叮囑影兒早日迴府。孫俊則與在座的賓客敷衍應付,但他心係國事,看不下去這些人的醉生夢死,沒一會兒便冷了臉。賓客們倒也識趣,瞧著新郞官沒了興致,便紛紛告辭。
影兒迴府後,一顆心怎麽也靜不下來。原主上一世死的早,根本沒趕上哈卡屹攻克雙虎關,若不然,她也能通過原主的記憶預料到戰事的未來走向,興許也能像在江南水患時給楚律稍稍提點建議。
影兒心煩意亂,聽著臨近天明時楚律才迴來。
“王妃睡了麽?”
“剛剛睡著。”
迴答的是大丫環葉子,因采兒有孕並且嫁人,影兒瞧著葉子做事大方得體,便將她提至自己身邊伺候。
隻聽門外的楚律嗯了一聲,葉子問道:“王爺不進房休息了?”
楚律道:“我還有事,你好好伺候王妃,對了,地暖熱不熱?還有火爐都要備好,王妃怕冷。”
腳步聲遠去,楚律應該是去了書房。
影兒也睡不下了,起床洗刷一番,然後去了小廚房,親自給楚律煲了粥。想著楚律剛從皇宮迴來,一夜未休息,先弄些粥暖暖胃。
書房內,楚律的臉色雖看起來有些憔悴,但一雙眸子卻是精光閃亮。
孫俊擔憂地問道:“王爺不擔心麽?“
楚律反問道:“本王擔心什麽?“
孫俊道:“王爺先前曾數次主動請戰,但皇上均是委婉拒絕,這次怎麽便同意了?若說是雙虎關隘的失守讓皇上動了真格,但可派的將軍不是沒有,為何偏偏讓王爺掛帥出征?”
楚律早年的軍旅生活讓他在軍隊中的威望極大,功高震主。這七八年來,趙國與鄰國不是沒發生過戰爭,但皇上均不讓楚律出征,就是不敢讓楚律接觸兵權。
早些年楚律一手創辦的宣字兵團,可謂是讓敵人聞風喪膽,還有一支白狼騎兵,更是讓敵人望風而逃。
皇上將楚律養在京城,逐步以減少軍費開支,將宣字兵團瓦解。
孫俊接著道:“皇上讓王爺帶領自家的白狼騎兵出征,除此外,卻不派給王爺一兵一卒,甚至還讓武安侯做監軍。“
武安侯是皇後的弟弟,一直負責趙國士兵軍晌發放等,雖做了個兵部侍郎,但對軍事一竅不通。這樣的人做監軍,簡直便是添亂。
趙國皇帝並未放在心上,因往年來遊牧民族一到冬季便會作亂,派出軍隊兩方攻打一段時間,遊牧民族便會主動派出使者議和,隻要朝廷給予一些銀兩、布匹等物資,遊牧民族便會撤兵,相應的,也會提供給趙國一些馬匹、駱駝等。
這已經成為了雙方的默契。但此次遊牧民族的進攻,卻不似往常一般。連續攻克幾個城鎮後立即派兵鎮守,朝廷派出士兵進行攻打,連續幾次作戰失敗後,朝廷方麵派出使者招降。
但對方卻對趙國使者不聞不問。楚律軍事嗅覺敏銳,提醒皇上警惕,因為這次攻打邊境的是以哈卡屹為首的飛鷹部落,族人兇悍,而且據傳哈卡屹兩年前已經整合了幾大遊牧部落,野心非凡。
皇上疏於朝政,對於楚律的告誡置若罔聞,又因臨近年關,懶得派出重兵打壓,隻是一再派出使者招降。
楚律對皇上的態度十分的失望,甚至是痛心疾首,招降說的好聽,說白了就是議和。一個中原大國竟然與遊牧部落到了議和的狀態,著實屈辱。
十一月初,哈卡屹率兵攻打至雙虎關。雙虎關是趙國邊境最後一道屏障,重兵把守,又借以天險。哈卡屹連續攻打半月,仍未攻下,於是開始大肆屠殺已攻克的城鎮內的百姓泄憤,並將屍首堆積在雙虎關下辱罵恐嚇。
十一月二十五日,哈卡屹主動提出要見趙國使者,接受招降一事,為表誠意,撤兵十裏。使者不知是計,不聽雙虎關將領的勸告,強行開關,埋伏在四下的哈卡屹率兵攻入雙虎關,當場殺了使者。
雙虎關將士共一百餘人,血戰,不敵。雙虎關失守。
戰報傳到朝廷,朝廷上下一片驚慌。
雙虎關是邊境重要屏障,丟掉了雙虎關,意味著哈卡屹可驅兵長入,百裏內再沒有可以阻擋哈卡屹騎兵的天險。
得到這緊急戰況時,楚律立即入宮商議對策。
一場賓朋滿座紅燭高燃的婚宴,傾時沒了些歡樂的氣氛,直過了許久,聲樂聲才漸漸響起。
“沒事沒事,那個什麽哈再怎麽厲害也打不到京城來,咱怕什麽。”
“唉,我說這次咱趙國真是麻痹大意了,若是早派出重兵攻打,哪有這麽多事?唉,不過我說啊,這邊境的將士們也太無能了吧,怎麽連個遊牧民族也擋不住?”
“哼,“不知道是誰冷笑了一聲,”我在邊境服過兩年兵役,將士們隻能湊和吃頓飽飯,酒肉什麽的想都別想!連飯都吃不飽,一個個麵黃肌瘦的,哪來的力氣操練?冬天裏朝廷派發出的棉衣,裏麵的棉花全是下等料!“
“胡說!我在稅收部做事,一年稅收的五分之一都用到你們邊境將士身上了,年年發去的戰靴、軍衣都是一等一的好貨,武安侯兩月前在朝堂上又進言讓皇上撥出了五萬兩的軍費給你們西部將士!”
“呸!武安侯是皇後的弟弟,那錢要真用在西部將士身上,我腦袋給你當尿壺!”
兩人不知不覺議論起了當局朝政,甚至還提到了武安侯,旁邊的人聽見,馬上用眼神製止,“是不是酒喝多了?這種殺頭的話別再講了!”
“軍費哪去了咱操什麽心,反正是邊境戰亂,又不是咱京城!咱還是該喝喝該吃吃!”
“不過這新娘子夠可憐了,這洞房花燭夜竟要獨守空房……”
對於哈卡屹攻克了雙虎關隘,眾人不過是片刻的驚慌,轉瞬又恢複了平靜。在他們眼裏,他們是在趙國京都,哈卡屹再怎麽厲害,能打入趙國腹地?
氣氛漸漸迴轉開來。
楚律臨走前,叮囑影兒早日迴府。孫俊則與在座的賓客敷衍應付,但他心係國事,看不下去這些人的醉生夢死,沒一會兒便冷了臉。賓客們倒也識趣,瞧著新郞官沒了興致,便紛紛告辭。
影兒迴府後,一顆心怎麽也靜不下來。原主上一世死的早,根本沒趕上哈卡屹攻克雙虎關,若不然,她也能通過原主的記憶預料到戰事的未來走向,興許也能像在江南水患時給楚律稍稍提點建議。
影兒心煩意亂,聽著臨近天明時楚律才迴來。
“王妃睡了麽?”
“剛剛睡著。”
迴答的是大丫環葉子,因采兒有孕並且嫁人,影兒瞧著葉子做事大方得體,便將她提至自己身邊伺候。
隻聽門外的楚律嗯了一聲,葉子問道:“王爺不進房休息了?”
楚律道:“我還有事,你好好伺候王妃,對了,地暖熱不熱?還有火爐都要備好,王妃怕冷。”
腳步聲遠去,楚律應該是去了書房。
影兒也睡不下了,起床洗刷一番,然後去了小廚房,親自給楚律煲了粥。想著楚律剛從皇宮迴來,一夜未休息,先弄些粥暖暖胃。
書房內,楚律的臉色雖看起來有些憔悴,但一雙眸子卻是精光閃亮。
孫俊擔憂地問道:“王爺不擔心麽?“
楚律反問道:“本王擔心什麽?“
孫俊道:“王爺先前曾數次主動請戰,但皇上均是委婉拒絕,這次怎麽便同意了?若說是雙虎關隘的失守讓皇上動了真格,但可派的將軍不是沒有,為何偏偏讓王爺掛帥出征?”
楚律早年的軍旅生活讓他在軍隊中的威望極大,功高震主。這七八年來,趙國與鄰國不是沒發生過戰爭,但皇上均不讓楚律出征,就是不敢讓楚律接觸兵權。
早些年楚律一手創辦的宣字兵團,可謂是讓敵人聞風喪膽,還有一支白狼騎兵,更是讓敵人望風而逃。
皇上將楚律養在京城,逐步以減少軍費開支,將宣字兵團瓦解。
孫俊接著道:“皇上讓王爺帶領自家的白狼騎兵出征,除此外,卻不派給王爺一兵一卒,甚至還讓武安侯做監軍。“
武安侯是皇後的弟弟,一直負責趙國士兵軍晌發放等,雖做了個兵部侍郎,但對軍事一竅不通。這樣的人做監軍,簡直便是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