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妙知道因為自己的原因才導致影兒陷入今天的困境,所以他一直惴惴不安,若影兒慘敗,大醫正做不得了,還要從學府打道迴府,傷了宣王的臉麵,這後果可是很嚴重啊。
所以翌日一早,劉妙便找到了孟太醫,想讓孟太醫出麵,讓林潔把這戰書撤消掉。“
孟太醫罵道:“糊塗!下出去的戰書能說撤消便撤消掉麽?不過這樣也好,早就該正一正學府內的風氣。“
別看這隻是教習醫術的學府,但由於學府內的學子有部分是官家子弟,這小小學府內,也是各方勢力糾纏交錯的地方。十個醫正中,得有三四個醫正是通過關係上來的。雖說他孟慈自問處事相對公平,也不會埋沒那些在醫術上有真才實學的人,但那些憑關係坐上醫正的,隻懂些皮毛醫術,不能服眾。
杏林學府已失了創辦者的初心,一個小小學府都可以腐敗到這種程度,這令孟慈十分的痛心。
不過既然林潔下戰書了,一個是皇後的表妹,另一個當事人是宣王妃,不管兩人誰出局,都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所以孟慈絕不會去阻止。
劉妙眼看孟慈這條路走不通,知道讓林潔撤消戰書一事是無望了。他從醫書堂找來醫書,又把往年比試出的題全都找了出來,羅列起來共有十數本,然後一股腦地送到了影兒的醫所。
一路走來,不少人側目,冷嘲熱諷,“這叫什麽,臨陣磨菜刀,不快也亮啊!哈哈哈,不過這些書,要吸引完的話得猴年馬月啊!“
“還想著拍王妃的馬屁呢?我瞧著也不用了,反正比試完她就要卷鋪蓋走人了。“
劉妙到時,影兒正在翻閱醫案,說實話,她並不喜歡劉妙這麽一個阿諛奉承的人,但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見劉妙都親自抱著書來了,她該有的禮貌還是有的。
“我都打探好了,林潔那邊呢,這兩天從醫書堂借了這兩本書,這兩本書的內容很是詰聱難懂,我估計她出題會從這裏麵選。“
“還有這六本書,都是身為大醫正要掌握熟讀的,這些題,是往年劉太醫出過的。韓大醫正可以先過過目,好熟悉一下。“
劉妙說著,突然發現影兒桌上正放著數套醫題,正是自己找來的那些。影兒已經翻看完了,微微一笑,“有勞劉醫正了。昨天王爺已經把曆年來的醫題給我了,我已經看完了。“
果真還是驚動了宣王……
劉妙心裏咯噔一下,又有些感慨,這宣王爺果真是寵王妃啊。不過王妃說什麽,都看完了,這才一上午啊,這些題看一遍容易,但要理解通透的話,以他的資質還要數天呢。
劉妙有些狐疑,但也不敢問。影兒翻了翻他拿來的其他書,有些感慨,“這些書籍,我已經看過了,家父……”她沒再說下去,這些書籍她父親手頭也有一套,她剛開始認字時,父親便讓她先把書名一個個背下來。後來一家人流離失所,這些書也不見了,但因為影兒記的書名,所以在明月樓的七八年,她自己的私房錢八成都花在找這些醫書上,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全部都找到了,得空便鑽研這些醫書,每每也找大夫請教。
不是說她立誌要在醫術方麵有何造詣,隻是她覺得,每接觸這些醫書,每獲得醫術上的知識,她仿佛便能距離父親更近一些。
“都……都看過了……”
劉妙十分的震驚,這王妃不會是在吹牛皮吧?他是聽說過這王妃先前在青樓做過醫娘,但一個青樓裏的醫娘,能有多大的抱負呢?又能有多大的本事呢?
“對了,給林醫正出的五個醫題我都準備好了,都裝在這個信封裏,煩請劉醫正拿給孟太醫吧。”
“這麽快?”
林潔的職位是醫正,影兒出的題,也都是在她醫正應該要掌握的醫術範圍內。她沒有刻意地想著去刁難,案例選的也都是比較典型的。在她眼裏,與其說是一場比試,倒不如說是一場醫術交流。
劉妙拿著信封,突然聞到一股馨香,他忍不住又聞了聞,心中暗歎一聲,也不知這王妃手上擦了什麽粉,連這紙上都飄著一股香氣。
他這麽想著,鬼使神差地把信封打開,取出了裏麵的考題,仔細看了看。他雖然為人喜歡拍馬屁,但醫術還是有的,影兒這些病例他都知道如何去應對。
劉妙本來想去交給孟太醫,轉念一想,這個林潔也是靠皇後的關係才做上醫正,這些題我肯定她五個中有四個答不上來,我何不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劉妙拿定主意,便去找了林潔。
三天很快便過去了。
因為這是秋季學子入府來的第一次醫術論戰,而參戰的雙方,一位是當今皇後的表妹林潔,另一位則是堂堂宣王妃。
兩人身份矚目,無論這場論戰誰輸誰贏,都是一場好戲。
影兒到達杏林學府時,論戰的擂台已經搭建好了,眾人魚貫而入。學府也放寬了戒律,周邊的百姓也可以入內觀看。這也是劉慈的意思,他要拿兩人來正學府風氣,要的便是聲勢隆重,他歡迎百姓圍觀,因為還要這些老百姓看一看,這杏林學府並未失去它的初衷,在學府內,無關身份,隻憑醫術說話。
杏林學府早就放出去了消息,這一論戰,竟也把十裏八鄉的百姓給吸引來了。有很多小商小販看準機會,在學府外擺賣一些零嘴吃食,還有人別出心裁,竟然製作了一麵麵小旗子,上麵分別寫著“韓”“林”兩字,分明是代表了影兒與林潔兩人。
眾人簇擁林潔進場,手中揮舞著小旗子,聲勢浩大。
相比而言,影兒這邊顯得形單影離。采兒小聲道:“主子,要不我也買些小旗子吧?”
影兒笑道:“這些浮誇的表象,在乎作甚?我是來接受醫術考驗的,又不是來攀比氣勢的。”
臨進廠時,學府門口一位賣糖葫蘆的少年突然強奔了過來,“買串吃吧?很好吃的!”
那少年衣著襤褸兩色灰敗,說兩句話便要咳嗽一聲,采兒心生厭惡,阻擋道:“我們王妃還有正事呢,哪有閑空吃你的糖葫蘆。”
所以翌日一早,劉妙便找到了孟太醫,想讓孟太醫出麵,讓林潔把這戰書撤消掉。“
孟太醫罵道:“糊塗!下出去的戰書能說撤消便撤消掉麽?不過這樣也好,早就該正一正學府內的風氣。“
別看這隻是教習醫術的學府,但由於學府內的學子有部分是官家子弟,這小小學府內,也是各方勢力糾纏交錯的地方。十個醫正中,得有三四個醫正是通過關係上來的。雖說他孟慈自問處事相對公平,也不會埋沒那些在醫術上有真才實學的人,但那些憑關係坐上醫正的,隻懂些皮毛醫術,不能服眾。
杏林學府已失了創辦者的初心,一個小小學府都可以腐敗到這種程度,這令孟慈十分的痛心。
不過既然林潔下戰書了,一個是皇後的表妹,另一個當事人是宣王妃,不管兩人誰出局,都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所以孟慈絕不會去阻止。
劉妙眼看孟慈這條路走不通,知道讓林潔撤消戰書一事是無望了。他從醫書堂找來醫書,又把往年比試出的題全都找了出來,羅列起來共有十數本,然後一股腦地送到了影兒的醫所。
一路走來,不少人側目,冷嘲熱諷,“這叫什麽,臨陣磨菜刀,不快也亮啊!哈哈哈,不過這些書,要吸引完的話得猴年馬月啊!“
“還想著拍王妃的馬屁呢?我瞧著也不用了,反正比試完她就要卷鋪蓋走人了。“
劉妙到時,影兒正在翻閱醫案,說實話,她並不喜歡劉妙這麽一個阿諛奉承的人,但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見劉妙都親自抱著書來了,她該有的禮貌還是有的。
“我都打探好了,林潔那邊呢,這兩天從醫書堂借了這兩本書,這兩本書的內容很是詰聱難懂,我估計她出題會從這裏麵選。“
“還有這六本書,都是身為大醫正要掌握熟讀的,這些題,是往年劉太醫出過的。韓大醫正可以先過過目,好熟悉一下。“
劉妙說著,突然發現影兒桌上正放著數套醫題,正是自己找來的那些。影兒已經翻看完了,微微一笑,“有勞劉醫正了。昨天王爺已經把曆年來的醫題給我了,我已經看完了。“
果真還是驚動了宣王……
劉妙心裏咯噔一下,又有些感慨,這宣王爺果真是寵王妃啊。不過王妃說什麽,都看完了,這才一上午啊,這些題看一遍容易,但要理解通透的話,以他的資質還要數天呢。
劉妙有些狐疑,但也不敢問。影兒翻了翻他拿來的其他書,有些感慨,“這些書籍,我已經看過了,家父……”她沒再說下去,這些書籍她父親手頭也有一套,她剛開始認字時,父親便讓她先把書名一個個背下來。後來一家人流離失所,這些書也不見了,但因為影兒記的書名,所以在明月樓的七八年,她自己的私房錢八成都花在找這些醫書上,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全部都找到了,得空便鑽研這些醫書,每每也找大夫請教。
不是說她立誌要在醫術方麵有何造詣,隻是她覺得,每接觸這些醫書,每獲得醫術上的知識,她仿佛便能距離父親更近一些。
“都……都看過了……”
劉妙十分的震驚,這王妃不會是在吹牛皮吧?他是聽說過這王妃先前在青樓做過醫娘,但一個青樓裏的醫娘,能有多大的抱負呢?又能有多大的本事呢?
“對了,給林醫正出的五個醫題我都準備好了,都裝在這個信封裏,煩請劉醫正拿給孟太醫吧。”
“這麽快?”
林潔的職位是醫正,影兒出的題,也都是在她醫正應該要掌握的醫術範圍內。她沒有刻意地想著去刁難,案例選的也都是比較典型的。在她眼裏,與其說是一場比試,倒不如說是一場醫術交流。
劉妙拿著信封,突然聞到一股馨香,他忍不住又聞了聞,心中暗歎一聲,也不知這王妃手上擦了什麽粉,連這紙上都飄著一股香氣。
他這麽想著,鬼使神差地把信封打開,取出了裏麵的考題,仔細看了看。他雖然為人喜歡拍馬屁,但醫術還是有的,影兒這些病例他都知道如何去應對。
劉妙本來想去交給孟太醫,轉念一想,這個林潔也是靠皇後的關係才做上醫正,這些題我肯定她五個中有四個答不上來,我何不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劉妙拿定主意,便去找了林潔。
三天很快便過去了。
因為這是秋季學子入府來的第一次醫術論戰,而參戰的雙方,一位是當今皇後的表妹林潔,另一位則是堂堂宣王妃。
兩人身份矚目,無論這場論戰誰輸誰贏,都是一場好戲。
影兒到達杏林學府時,論戰的擂台已經搭建好了,眾人魚貫而入。學府也放寬了戒律,周邊的百姓也可以入內觀看。這也是劉慈的意思,他要拿兩人來正學府風氣,要的便是聲勢隆重,他歡迎百姓圍觀,因為還要這些老百姓看一看,這杏林學府並未失去它的初衷,在學府內,無關身份,隻憑醫術說話。
杏林學府早就放出去了消息,這一論戰,竟也把十裏八鄉的百姓給吸引來了。有很多小商小販看準機會,在學府外擺賣一些零嘴吃食,還有人別出心裁,竟然製作了一麵麵小旗子,上麵分別寫著“韓”“林”兩字,分明是代表了影兒與林潔兩人。
眾人簇擁林潔進場,手中揮舞著小旗子,聲勢浩大。
相比而言,影兒這邊顯得形單影離。采兒小聲道:“主子,要不我也買些小旗子吧?”
影兒笑道:“這些浮誇的表象,在乎作甚?我是來接受醫術考驗的,又不是來攀比氣勢的。”
臨進廠時,學府門口一位賣糖葫蘆的少年突然強奔了過來,“買串吃吧?很好吃的!”
那少年衣著襤褸兩色灰敗,說兩句話便要咳嗽一聲,采兒心生厭惡,阻擋道:“我們王妃還有正事呢,哪有閑空吃你的糖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