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大半年的修建,在數萬難民的勞作之中,聯合商行的大小工坊業已建造完畢。故而柳雲卿又挑選了大約四五千人,組成了規模龐大的建築隊伍,此刻大多在夭桃街兩側,開發房地產,而聯合商行的業務逐漸開展,沿著那汴河南濱的籠煙街又次第建造著一處又一處的作坊工廠。


    當青衫襆頭的柳雲卿走進聯合商行總部的時候,那交引鋪之中的管事湊上前來,少不得捧哏幾句。柳雲卿看著交引鋪買賣興隆,前來辦理業務的商賈排著長長的隊,心中高興,也就誇了幾句。那管事之人聞言,一副激動的表情,柳雲卿愈加開心起來。


    這些日子,心情不錯,柳雲卿麵對前來奉承之人,無不笑臉相迎,一路寒暄著來到了第二進院落。墨娘子花枝招展一般,把他與李仙兒接到了會議室當中。


    墨娘子自做了這聯行商行的辦公室主任之後,愈加的嫵媚,含情脈脈的眸子,不時的說上一二句葷話來,溝通諸多管事,協調各個部門,已然得心應手。


    她今日穿著淡紫色的紗衣,滿頭珠翠隨著那扭腰擺跨的步履搖曳著,環佩粼粼,領著柳雲卿走進會議室之時,滿目含笑的說道:“柳家灣,哦,不對。芙蓉城城池建造即將開始,相比日後愈加繁榮昌盛,有了城池依托,諸位就擔心賊人劫掠,而買賣愈發做得大了。今日乃是商議捐資輸款之事,說書官人親自蒞臨此間,大家歡迎!”


    墨娘子言畢,便鼓起掌來。聯合商行之人,紛紛鼓掌,而那大市場而來的商賈,大多也入鄉隨俗。於是那雷鳴一般的掌聲便響徹耳畔。


    李仙兒雖非初次來此地,但此刻她看著會議室之中的一排排桌椅,在眾人矚目當中與柳雲卿坐在主席台上,心中也是惴惴不安。臉兒酡紅著,打量會議室之中的光景。


    隻見十丈方圓的會議室之中,竟然少有大柱,十分開闊。南側一排大窗,此刻全都推開,風兒緩緩吹了進來,那紮著的紗幔晃動著。


    牆上掛著字畫,綠植不時點綴期間。台下坐著商賈七八十人之多,此刻全都望著台上的小乙哥哥、自己與墨娘子。李仙兒又覺得臉皮發燙起來,而坐在她的小乙哥哥另外一側的墨娘子仍然一副粉麵韓春的模樣。


    就在李仙兒坐臥不安的時候,柳雲卿笑著開口說道:“柳家灣一年之前,還是汴梁郊區小村。一年來深宅大院拔地而起,眼下已經是商鋪林立,作坊遍地。諸位與雲卿一道投下諸多產業,此間繁榮早就超過了尋常州縣。


    錢帛往來,交易頻繁。諸君皆豪富之人,千萬貫財物,珍奇珠寶堆積如山,為防範賊人前來劫掠,諸君不得不建造高牆深宅,而又雇傭門下武士。


    奈何此間並無城池所依托,諸君花費錢帛雇傭看守門戶之人,也是心下難安。好在官家乃仁義之君,為解諸君之憂,而在此地設立芙蓉城。


    既有城池依托,賊人怎敢來襲。諸君的勾當,以後定然愈加做得大了。還不知有幾多商行,如聯合商行這般冒了出來。”


    柳雲卿言畢,眾商賈都陷入了憧憬當中,而墨娘子再次帶頭鼓掌,於是那雷鳴般的掌聲再次響起。


    柳雲卿笑著又道:“朝廷意欲建造城池,奈何錢糧無有著落。而建造城池,受益之人,自然有在座諸君。本官計劃,除了修建城牆,也還要修出主幹大路幾條,故而建造之需,非得錢三百萬貫不可,眼下三司已經撥付五十萬,尚有二百五十萬貫,需要諸君輸款,上解君憂,下解此間無城牆之苦矣!”


    說道建造城池,那大小商賈自然歡喜雀躍,但說著捐資輸款之事,場麵之上,又再次鴉雀無聲起來。


    李仙兒作為名義上的聯行商行董事長,柳雲卿言畢,她就表態,瑟瑟地說道:“柳家灣聯行商行願意輸款一百萬貫!”


    “嘩嘩!”


    此言說來,場麵上紛紛唏噓不已。但聯合商行一家獨大,就是輸款一百萬貫,還尚有一百五十萬貫的差額,這就要分派到其餘商賈頭上,故而他們也覺得壓力頗大,隻是交頭接耳的小聲議論著,沒有人願意率先捐款。


    柳雲卿眼見如此情形,臉上仍然一副笑眯眯的神情。墨娘子開口說道:“聯合商行開業之後,買賣還算興隆。眼下又意欲擴大一番,大約六月下旬就要再次拋售股份了。”


    墨娘子此言雖然風馬牛不相及,但聽著有心。想著弦外之音,乃是此次輸款多者,下次購買股份之時,或可破了那每人隻得購買一股的規定。故而聞聽此言,會場之中,那嘀咕議論之聲,再次熱烈起來,原本秩序井然的會議室哩,頓時好像炸了鍋一樣,喧嘩熱鬧起來。


    柳雲卿微微一笑,與墨娘子對了一下眼神,這就起身離開。


    那諸多的商賈,嘀咕過後,發了柳雲卿已經不見了身影。正要報出自家願意捐資的數額,又見一個衙役裝扮之人,對著大家長揖道:“眼下,芙蓉城建造一應事務,皆在柳家灣軍巡鋪中進行,諸君若有意輸款,便去那裏。”


    這衙役言畢,頭也不會的揚長而去。眾商賈蜂擁而出,烏泱泱地向那軍巡鋪而去。


    柳家灣軍巡鋪,便在夭桃街上東側,緊挨著那“詠荷軒!”


    柳雲卿與李仙兒離開聯合商行總部,過了披雲橋,就在那蓊鬱青翠的綠柳當中,往北走了千二百步之後,便到得此間。


    楊提轄已經是此間都頭,而柳雲卿管勾的芙蓉城事務辦事之處的大小衙役,書辦也都迎接了出來。紛紛行禮,口唿柳說書。


    楊家大郎楊召南正在安排錢糧調派,人員召集之事。聞訊自然也迎接了出來。柳雲卿不待他行禮,便開口問道:“楊提舉,祥符縣抽調的役夫可曾備齊?”


    “好叫說書官人知道,祥符縣乃是京畿之地。農戶不多,眼下又是夏收時節,故而那祥符知縣,隻派了三千青壯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兩府相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皓月蒹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皓月蒹葭並收藏兩府相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