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仙兒今日將柳雲卿送至東華門內,就與娟兒、三郎三人在那開寶寺鐵塔遠眺汴梁郊外風光。但見藍天之下,田野一片蔥綠,又見柳家灣一帶房屋鱗次櫛比,遊人如螞蟻大小,其繁華可見一斑。
眼前情景令她歡喜不已。想到這一切都是柳雲卿一一做出,不盡在心中想起近一年來,發生的如煙往事。不由得又想起了十三娘來。
“要是小乙哥哥身邊沒有十三娘,眼前柳家灣的一切還會是這般模樣嗎?”
想到此處,那往事一件件曆曆在目。小乙哥哥與十三娘尚未結識之際,被那尚思忠兩次險些打死。雖然開了天天農家樂,卻如同小兒揣著珍寶,在鬧市行走一般。一應豪強紛紛生了巧取豪奪的心思。
那時節,自己與小乙哥哥雖然做得買賣看似風生水起,實則如履薄冰。危險如黑夜之中的群狼綠綠的眼睛,無處不在,一步踏錯,便會萬劫不複。
要不是十三娘拔刀相助,僅僅那尚思忠就不知如何應付。更何況其他虎視眈眈之輩哩。
“小乙哥哥縱然大才斑斑。要不是十三娘的緣故,定然不會在區區一年之內,便有今日。”
李仙兒肯定的嘀咕一陣,想到她的小乙哥哥中了製科之後,便要迎娶十三娘來,也就釋然的多了。
離開開寶寺,來到那東華門外,在一處臨街的酒肆之中坐下之後,李仙兒三人吃了午飯,臨窗眺望之際,就看見那男兒裝束的十三娘騎著高頭大馬,來迴的走著。李仙兒微微一笑,就在娟兒與三郎不解之中,帶著他二人取道迴了柳家灣。
迴到柳家灣不久,便有中貴人前來叩門,宣讀了賜婚的製書。李仙兒接旨之後,才知自己才是匹嫡之妻,而十三娘那般門第不過是平妻而已。
平妻之說,不過是將如夫人的地位略略拔高而已。終究是比不上正妻的。故而李仙兒接到製書,又是淚眼蒙蒙,隻感念柳雲卿念著舊情,竟然是這般重情之人。也想著那十三娘入門之後,一定要和睦相處,不讓她的小乙哥哥為蕭薔之內的事情煩悶的。
李仙兒歡歡喜喜接了製書,又開開心心地向那中貴人送上了一塌子錢鈔交引,送出門口。這就吩咐三郎前去汴京城中,前去叨擾那河南先生,請其明日前去天波門王府之中,為柳雲卿向十三娘提親而去。
~~~~~~~~~~
柳雲卿來到王府之後,被王家盛情相待,夜間宿在王鹹熙的書齋之中,雖不能與十三娘相處。但是麗兒時而應十三娘吩咐頻頻過來端茶倒水,倒也十分激動甜蜜了。
戌時末,十三娘親自下廚,燒了那醒酒的酸梅湯,被麗兒送到書齋之後,柳雲卿還未喝完,麗兒又端來了蓮子羹。
亥時之際,十三娘又命麗兒端來了糕點之物,柳雲卿嚐了之後,不但嘴中甜如醴酪,心中也像喝了蜜一般。
激動之下,一夜無眠,翌日也覺得神清氣爽。沐浴盥洗
之後,那十三又偷偷流了進來。
“奴奴昨夜橫豎睡不著,閑來無事。做了一雙絲縷,郎君快快試試,可還合適。”
十三娘說著,臉上紅霞彌漫,撥弄手指之餘,也絕窘迫羞人,索性將柳雲卿按在交椅之上,伸出尖尖玉指,這就為他換起鞋來。
“啊!”柳雲卿深受感動,將那雙柔荑緊緊握住,見那纖細修長的手上,已然是血痂點點,仿佛潔白的宣紙之上,跌落了朱砂點點。動情的看著那低眉含首的俏臉來。
隻見那霞光流彩之處,香嬌玉嫩,不施粉黛,已然風流蘊藉。果然天生麗質,不是胭脂俗物。
看得呆處,又見十三娘秋波流轉,啟朱唇,開貝齒。輕吼嬌轉道:“奴奴不善女紅,不必仙兒姊姊,郎君萬勿嫌棄才好。”
十三娘分明是一夜未眠,做了一雙新鞋。柳雲卿感動之下,動情的說道:“怎底會哩,此乃娘子萬千心緒所化,郎君我又怎生舍得穿在腳上哩。”
十三娘聞言,掩口而笑,將那絲縷穿在柳雲卿腳上,拉著他一同站了起來。
柳雲卿腳下一陣柔軟,心中暖暖的,目光深情的看著眼前美人兒,見她白巾翠袖,風嬌水媚,往日英姿喚作海棠標韻,又是另一番風情了。
“啊,也還合腳。隻是粗鄙一些,奴下去再改上一改。”
“合適的緊哩!”柳雲卿眼看著十三娘做脫鞋狀,笑著跑開道:“娘子心血所為之,郎君我又舍不得穿的。就不改了不吧!”
十三娘此刻是一定要做一個嫻熟溫婉的嬌滴滴的娘子來,看著那絲縷豈能滿意,故而又將柳雲卿逼到了牆角,二人撕扯的時候,那春姨又走了進來。
“咳咳!”
十三娘迴過頭去,眼見春姨站在門洞之中,那俏臉兒又是掛上了紅霞,修長的雪頸之上也滿是酡紅。
柳雲卿好不尷尬,結結巴巴的說道:“春姨!”
“柳說書宿在這書齋之中,可還住的好嗎?”
“好的,一夜長眠。早起之後,隻覺得神清氣爽。”
見他窘迫的模樣,春姨微微一笑,說道:“飯菜已經收拾停當,請說書移步慢用。奴尋十三娘有些瑣碎小事,就不相陪了。”
“夫人自便,下官這就前往。向老相公問安。”
柳雲卿言畢,與十三娘互相戀戀不舍的相忘著,挑簾而出。春姨又埋怨十三娘道:“雖說官家已經賜婚,但婚姻大事,媒妁之言,六理不可費,女兒可是明白。”
“明白!”十三娘羞澀的說道。
“我兒明白就好。柳家娘子已經請了館閣校勘,官人尹洙尹師魯為大媒,此刻正在與官人、大郎行那奠雁之禮。我兒萬萬不可亂走了。”
十三娘聞言一喜,窈窕的身姿款款向前,挽住了春姨的手臂,歡歡喜喜地說道:“女兒自是明白的。”
“我看你大約是糊塗的。”春姨邊走邊說道:“隻要那柳小乙沒有以匹嫡之禮將我兒迎娶而去。底下就不該相見的,要知道王家是何等門第,這樁婚姻又是官家所賜,何等榮耀。
我兒與柳小乙為何還私下頻頻相會,讓他人取笑我王家門風哩?”
十三娘聞言,那俏臉又是一紅,聲音低低的說道:“女兒知錯了,私下再不相見!”
“如此就好,老相公與我雖然視小乙為東床佳婿,但六裏未成,也還得叫他一聲柳說書的。”
……
眼前情景令她歡喜不已。想到這一切都是柳雲卿一一做出,不盡在心中想起近一年來,發生的如煙往事。不由得又想起了十三娘來。
“要是小乙哥哥身邊沒有十三娘,眼前柳家灣的一切還會是這般模樣嗎?”
想到此處,那往事一件件曆曆在目。小乙哥哥與十三娘尚未結識之際,被那尚思忠兩次險些打死。雖然開了天天農家樂,卻如同小兒揣著珍寶,在鬧市行走一般。一應豪強紛紛生了巧取豪奪的心思。
那時節,自己與小乙哥哥雖然做得買賣看似風生水起,實則如履薄冰。危險如黑夜之中的群狼綠綠的眼睛,無處不在,一步踏錯,便會萬劫不複。
要不是十三娘拔刀相助,僅僅那尚思忠就不知如何應付。更何況其他虎視眈眈之輩哩。
“小乙哥哥縱然大才斑斑。要不是十三娘的緣故,定然不會在區區一年之內,便有今日。”
李仙兒肯定的嘀咕一陣,想到她的小乙哥哥中了製科之後,便要迎娶十三娘來,也就釋然的多了。
離開開寶寺,來到那東華門外,在一處臨街的酒肆之中坐下之後,李仙兒三人吃了午飯,臨窗眺望之際,就看見那男兒裝束的十三娘騎著高頭大馬,來迴的走著。李仙兒微微一笑,就在娟兒與三郎不解之中,帶著他二人取道迴了柳家灣。
迴到柳家灣不久,便有中貴人前來叩門,宣讀了賜婚的製書。李仙兒接旨之後,才知自己才是匹嫡之妻,而十三娘那般門第不過是平妻而已。
平妻之說,不過是將如夫人的地位略略拔高而已。終究是比不上正妻的。故而李仙兒接到製書,又是淚眼蒙蒙,隻感念柳雲卿念著舊情,竟然是這般重情之人。也想著那十三娘入門之後,一定要和睦相處,不讓她的小乙哥哥為蕭薔之內的事情煩悶的。
李仙兒歡歡喜喜接了製書,又開開心心地向那中貴人送上了一塌子錢鈔交引,送出門口。這就吩咐三郎前去汴京城中,前去叨擾那河南先生,請其明日前去天波門王府之中,為柳雲卿向十三娘提親而去。
~~~~~~~~~~
柳雲卿來到王府之後,被王家盛情相待,夜間宿在王鹹熙的書齋之中,雖不能與十三娘相處。但是麗兒時而應十三娘吩咐頻頻過來端茶倒水,倒也十分激動甜蜜了。
戌時末,十三娘親自下廚,燒了那醒酒的酸梅湯,被麗兒送到書齋之後,柳雲卿還未喝完,麗兒又端來了蓮子羹。
亥時之際,十三娘又命麗兒端來了糕點之物,柳雲卿嚐了之後,不但嘴中甜如醴酪,心中也像喝了蜜一般。
激動之下,一夜無眠,翌日也覺得神清氣爽。沐浴盥洗
之後,那十三又偷偷流了進來。
“奴奴昨夜橫豎睡不著,閑來無事。做了一雙絲縷,郎君快快試試,可還合適。”
十三娘說著,臉上紅霞彌漫,撥弄手指之餘,也絕窘迫羞人,索性將柳雲卿按在交椅之上,伸出尖尖玉指,這就為他換起鞋來。
“啊!”柳雲卿深受感動,將那雙柔荑緊緊握住,見那纖細修長的手上,已然是血痂點點,仿佛潔白的宣紙之上,跌落了朱砂點點。動情的看著那低眉含首的俏臉來。
隻見那霞光流彩之處,香嬌玉嫩,不施粉黛,已然風流蘊藉。果然天生麗質,不是胭脂俗物。
看得呆處,又見十三娘秋波流轉,啟朱唇,開貝齒。輕吼嬌轉道:“奴奴不善女紅,不必仙兒姊姊,郎君萬勿嫌棄才好。”
十三娘分明是一夜未眠,做了一雙新鞋。柳雲卿感動之下,動情的說道:“怎底會哩,此乃娘子萬千心緒所化,郎君我又怎生舍得穿在腳上哩。”
十三娘聞言,掩口而笑,將那絲縷穿在柳雲卿腳上,拉著他一同站了起來。
柳雲卿腳下一陣柔軟,心中暖暖的,目光深情的看著眼前美人兒,見她白巾翠袖,風嬌水媚,往日英姿喚作海棠標韻,又是另一番風情了。
“啊,也還合腳。隻是粗鄙一些,奴下去再改上一改。”
“合適的緊哩!”柳雲卿眼看著十三娘做脫鞋狀,笑著跑開道:“娘子心血所為之,郎君我又舍不得穿的。就不改了不吧!”
十三娘此刻是一定要做一個嫻熟溫婉的嬌滴滴的娘子來,看著那絲縷豈能滿意,故而又將柳雲卿逼到了牆角,二人撕扯的時候,那春姨又走了進來。
“咳咳!”
十三娘迴過頭去,眼見春姨站在門洞之中,那俏臉兒又是掛上了紅霞,修長的雪頸之上也滿是酡紅。
柳雲卿好不尷尬,結結巴巴的說道:“春姨!”
“柳說書宿在這書齋之中,可還住的好嗎?”
“好的,一夜長眠。早起之後,隻覺得神清氣爽。”
見他窘迫的模樣,春姨微微一笑,說道:“飯菜已經收拾停當,請說書移步慢用。奴尋十三娘有些瑣碎小事,就不相陪了。”
“夫人自便,下官這就前往。向老相公問安。”
柳雲卿言畢,與十三娘互相戀戀不舍的相忘著,挑簾而出。春姨又埋怨十三娘道:“雖說官家已經賜婚,但婚姻大事,媒妁之言,六理不可費,女兒可是明白。”
“明白!”十三娘羞澀的說道。
“我兒明白就好。柳家娘子已經請了館閣校勘,官人尹洙尹師魯為大媒,此刻正在與官人、大郎行那奠雁之禮。我兒萬萬不可亂走了。”
十三娘聞言一喜,窈窕的身姿款款向前,挽住了春姨的手臂,歡歡喜喜地說道:“女兒自是明白的。”
“我看你大約是糊塗的。”春姨邊走邊說道:“隻要那柳小乙沒有以匹嫡之禮將我兒迎娶而去。底下就不該相見的,要知道王家是何等門第,這樁婚姻又是官家所賜,何等榮耀。
我兒與柳小乙為何還私下頻頻相會,讓他人取笑我王家門風哩?”
十三娘聞言,那俏臉又是一紅,聲音低低的說道:“女兒知錯了,私下再不相見!”
“如此就好,老相公與我雖然視小乙為東床佳婿,但六裏未成,也還得叫他一聲柳說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