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柳雲卿與歐陽修在那樓船上閑談了一番,這才得知範仲淹出京之際,委托尹洙上書天子。要重開製科,乃是為了柳雲卿這般“大才”不要明珠蒙塵,一片拳拳之心,好不令人感慨。
自二月中旬,那趙六郎造訪之後,柳雲卿模擬那富弼的五十七篇文章多日,已經頗有心得。又經李仙兒細心對比與陪讀,一些生澀之處,也就化解開來。
在這期間河南先生又不時登門之教,自然讓柳雲卿頗有收獲。李仙兒又多次催促他求教於那韓琦、富弼。故而這些日子以來,柳雲卿學業進京不少。
經歐陽修之口,範仲淹所坐所為,令他十分感動。再者十三娘還在深閨等著他,故而柳雲卿終於鼓足了勇氣,決定應試那製科。
下定決心,一連兩日,柳雲卿再次閉門不出,與李仙兒躲在聽雨樓之中,研究那策論。而楊提轄的兒子,楊家大郎這些日子也在家中,自太學放假之後,居住在無憂居中,將那貢舉之事便於與柳雲卿經常切磋。這幾日他苦等皇榜之際,又受李仙兒所請,楊提轄夫婦所吩咐,陪著柳雲卿苦讀不輟,故而二人並李仙兒都獲益良多。
三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這兩日正是那家門口舉行的花魁大比,到了精彩之處,也多無暇顧及。柳雲卿也隻是借三郎之口,才得知,花魁大比之後,那前十名竟然有八名是借了柳雲卿的“新詞”的,那桃花洞之中的張小娘子更是意想不到的,成了這榜花魁大比的魁首。
~~~~~~~~~~
花魁大比完美閉幕,又到了那景佑元年龍虎榜發榜的日子。也到了聯合商行成衣中心最為隆重的宣傳之日。
三天前的那場大雨下了之後,花木愈加繁盛起來。仲春時節,新燕低飛,白雲悠悠,一河碧波,兩岸煙柳,一艘畫舫溯流而上,正是柳雲卿一行去往那汴京城中。
自那東水門進入城中,那影影綽綽的低吟淺唱便此地躍入耳內,還真是一番“擔有水井處皆歌柳詞”的空前盛況。
煙波畫船飄來幾聲慢詞“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登岸之後,那瓦肆之中又有淺唱隨風飄入耳內“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
李仙兒,楊家大郎正為之絕倒之際,那榆柳樹蔭之下,也有耄耋老者,手弄琴弦,以歌和之曰:“醉了挑燈看劍,夢迴八百裏連營,沙場秋點兵……”
柳雲卿大概是穿越者裏麵,最為無恥的文抄公了。這許多詩詞經他之口,橫空而來,一時之間,整個汴梁為之驚豔,而又迅速輻射向各地州縣。
於是在那些名士騷客眼中,柳雲卿便如同謫仙之人,滿腹錦繡,才高之處何止八鬥?
巧合的是,柳雲卿自己也姓柳,而那柳永也曾身負海內之望,這“但又水井處,皆能歌柳詞”之言,原本是他專美,而隻一句“且把浮名換了低吟淺唱”,便被當今天子,官家趙禎抹去了功名,讓他“且去低吟淺唱”。
此刻柳雲卿之詞名,遠比柳永還要強上不知幾許,這讓柳雲卿不得不有一絲的擔心。而李仙兒,楊家大郎還在一闋一闋的品評著,讓他不由得暗暗搖頭不已。
一麵說,一麵走,就在那立了朱漆杈子的禦街邊上,看著禦道兩側,剛剛露出的一行荷葉,綠的可愛。就在那粉牆黛瓦之間,自宣德門轉過東角樓,來到了東華門外。
此時,還未到那放榜唱名的時候,已然人山人海,身著青衫的士子們焦急的圍了一層又一層,要不是那些甲胄在身,頭戴範陽氈帽的大漢武士維持著秩序,這些應試過的士子們恨不能衝進東華門而去。
小販也來湊著熱鬧,就在那東華門街上擺著一路食攤,已經多有那蜂窩煤爐的聲音。
一些準備榜下捉婿的高門大戶,派出機靈的小廝們一堆又一堆,那目光就在烏泱泱的人流當中穿梭,不時的打量著那些士子。
來到此間,李仙兒明顯感覺到了柳雲卿與楊家大郎俱都緊張起來。
楊家大郎對柳、李二人拱手之後,這就竄入那青衫士子當中。柳雲卿舉目四望,最終也沒有發現那王樞密使府上之人大概沒有出沒在此,這才略略安心下來。
李仙兒眼見東華門街上,距離東華門二三十丈的地方,用彩幔紮起了歡門,搭著高高的台子,那剛剛出爐的花魁娘子,已經穿著聯合商行的錦衣繡衫,或低吟淺唱,或緩緩舞動,吸引的圍觀者圍了一層又一層。
柳、李二人含笑著急趨過去,早有小廝認得是主事之人到來,唱著諾將他二人帶了進去。
李仙兒走得近了,見那彩幔飄飄的歡門上,挑著一麵彩旗,繡著幾個大字,曰:“柳家灣聯合商行成衣發布會。”
李仙兒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中,又遙遙的聽見街南一片喧嘩,美目流轉,卻看見一個巨大的無蓋轎子,用三五頭牛拉著緩緩而行,其上有七八個麗人呈嫋嫋身姿,笑著與眾人打趣著,那錦衣瀾衫上隱隱露出了刺繡的一朵桃花,與自己身上所穿別無二致。
李仙兒嫣然一笑,不由得想起,柳雲卿為張小娘子所賦新詞之際,便有言在先,要讓她們身著那成衣中心之衣物,走遍汴梁大街小巷的。
眼見柳、李二人到來,那台上的行首們紛紛拋著媚眼,李仙兒掩口而笑,柳雲卿用眼神一一迴應。曹佾幾個衙內湊了過來,問道:“小乙,這走秀可要開始。”
柳雲卿聞言,笑著看了一眼那東華門的情景,說道:“不急的,待那邊放榜之後,偃旗息鼓,我們再拿出看家本事。成敗在此一舉,要用心做事的。”
“小乙如此擘畫,豈能有失。成衣還未發賣,登門相求者,已經不比求那香皂少了。”
“曹兄所言,小生豈能不知。然則造勢之事,自然越大越好,今日放榜,東華門為天下所矚目,聯合商行,借的這份熱鬧,定然會名噪九州的。故而今日所為,圓滿三分,他日便會事半功倍的。”
自二月中旬,那趙六郎造訪之後,柳雲卿模擬那富弼的五十七篇文章多日,已經頗有心得。又經李仙兒細心對比與陪讀,一些生澀之處,也就化解開來。
在這期間河南先生又不時登門之教,自然讓柳雲卿頗有收獲。李仙兒又多次催促他求教於那韓琦、富弼。故而這些日子以來,柳雲卿學業進京不少。
經歐陽修之口,範仲淹所坐所為,令他十分感動。再者十三娘還在深閨等著他,故而柳雲卿終於鼓足了勇氣,決定應試那製科。
下定決心,一連兩日,柳雲卿再次閉門不出,與李仙兒躲在聽雨樓之中,研究那策論。而楊提轄的兒子,楊家大郎這些日子也在家中,自太學放假之後,居住在無憂居中,將那貢舉之事便於與柳雲卿經常切磋。這幾日他苦等皇榜之際,又受李仙兒所請,楊提轄夫婦所吩咐,陪著柳雲卿苦讀不輟,故而二人並李仙兒都獲益良多。
三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這兩日正是那家門口舉行的花魁大比,到了精彩之處,也多無暇顧及。柳雲卿也隻是借三郎之口,才得知,花魁大比之後,那前十名竟然有八名是借了柳雲卿的“新詞”的,那桃花洞之中的張小娘子更是意想不到的,成了這榜花魁大比的魁首。
~~~~~~~~~~
花魁大比完美閉幕,又到了那景佑元年龍虎榜發榜的日子。也到了聯合商行成衣中心最為隆重的宣傳之日。
三天前的那場大雨下了之後,花木愈加繁盛起來。仲春時節,新燕低飛,白雲悠悠,一河碧波,兩岸煙柳,一艘畫舫溯流而上,正是柳雲卿一行去往那汴京城中。
自那東水門進入城中,那影影綽綽的低吟淺唱便此地躍入耳內,還真是一番“擔有水井處皆歌柳詞”的空前盛況。
煙波畫船飄來幾聲慢詞“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登岸之後,那瓦肆之中又有淺唱隨風飄入耳內“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
李仙兒,楊家大郎正為之絕倒之際,那榆柳樹蔭之下,也有耄耋老者,手弄琴弦,以歌和之曰:“醉了挑燈看劍,夢迴八百裏連營,沙場秋點兵……”
柳雲卿大概是穿越者裏麵,最為無恥的文抄公了。這許多詩詞經他之口,橫空而來,一時之間,整個汴梁為之驚豔,而又迅速輻射向各地州縣。
於是在那些名士騷客眼中,柳雲卿便如同謫仙之人,滿腹錦繡,才高之處何止八鬥?
巧合的是,柳雲卿自己也姓柳,而那柳永也曾身負海內之望,這“但又水井處,皆能歌柳詞”之言,原本是他專美,而隻一句“且把浮名換了低吟淺唱”,便被當今天子,官家趙禎抹去了功名,讓他“且去低吟淺唱”。
此刻柳雲卿之詞名,遠比柳永還要強上不知幾許,這讓柳雲卿不得不有一絲的擔心。而李仙兒,楊家大郎還在一闋一闋的品評著,讓他不由得暗暗搖頭不已。
一麵說,一麵走,就在那立了朱漆杈子的禦街邊上,看著禦道兩側,剛剛露出的一行荷葉,綠的可愛。就在那粉牆黛瓦之間,自宣德門轉過東角樓,來到了東華門外。
此時,還未到那放榜唱名的時候,已然人山人海,身著青衫的士子們焦急的圍了一層又一層,要不是那些甲胄在身,頭戴範陽氈帽的大漢武士維持著秩序,這些應試過的士子們恨不能衝進東華門而去。
小販也來湊著熱鬧,就在那東華門街上擺著一路食攤,已經多有那蜂窩煤爐的聲音。
一些準備榜下捉婿的高門大戶,派出機靈的小廝們一堆又一堆,那目光就在烏泱泱的人流當中穿梭,不時的打量著那些士子。
來到此間,李仙兒明顯感覺到了柳雲卿與楊家大郎俱都緊張起來。
楊家大郎對柳、李二人拱手之後,這就竄入那青衫士子當中。柳雲卿舉目四望,最終也沒有發現那王樞密使府上之人大概沒有出沒在此,這才略略安心下來。
李仙兒眼見東華門街上,距離東華門二三十丈的地方,用彩幔紮起了歡門,搭著高高的台子,那剛剛出爐的花魁娘子,已經穿著聯合商行的錦衣繡衫,或低吟淺唱,或緩緩舞動,吸引的圍觀者圍了一層又一層。
柳、李二人含笑著急趨過去,早有小廝認得是主事之人到來,唱著諾將他二人帶了進去。
李仙兒走得近了,見那彩幔飄飄的歡門上,挑著一麵彩旗,繡著幾個大字,曰:“柳家灣聯合商行成衣發布會。”
李仙兒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中,又遙遙的聽見街南一片喧嘩,美目流轉,卻看見一個巨大的無蓋轎子,用三五頭牛拉著緩緩而行,其上有七八個麗人呈嫋嫋身姿,笑著與眾人打趣著,那錦衣瀾衫上隱隱露出了刺繡的一朵桃花,與自己身上所穿別無二致。
李仙兒嫣然一笑,不由得想起,柳雲卿為張小娘子所賦新詞之際,便有言在先,要讓她們身著那成衣中心之衣物,走遍汴梁大街小巷的。
眼見柳、李二人到來,那台上的行首們紛紛拋著媚眼,李仙兒掩口而笑,柳雲卿用眼神一一迴應。曹佾幾個衙內湊了過來,問道:“小乙,這走秀可要開始。”
柳雲卿聞言,笑著看了一眼那東華門的情景,說道:“不急的,待那邊放榜之後,偃旗息鼓,我們再拿出看家本事。成敗在此一舉,要用心做事的。”
“小乙如此擘畫,豈能有失。成衣還未發賣,登門相求者,已經不比求那香皂少了。”
“曹兄所言,小生豈能不知。然則造勢之事,自然越大越好,今日放榜,東華門為天下所矚目,聯合商行,借的這份熱鬧,定然會名噪九州的。故而今日所為,圓滿三分,他日便會事半功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