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庶試圖委婉的解釋,但還是被父親聽出來了。
父親並沒有像元庶想象中的那樣發脾氣,而是沉默了一會兒,便不再說這事了。
想比雇傭別人,購買要來的更加實惠,再加上六扇門如今前景並不明朗,為了保護家人隻能連夜搬家。為了不影響生活,多添些勞動力再好不過。
最好,父親還是勉強說了一句,“你決定吧,我老了。不管怎樣,隻要你平安就好。”
元庶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你放心吧,咱們王家什麽時候虧待別人,即使是那些買來的孩子、還有那些本就可以不要的孩子。”
魯邱明看不下去了,說道:“吃飯吃飯,元庶好不容易平安迴來了,還這麽沉悶。大過年的,都高興點!”
....
大年初三,元庶帶著小茹來到了嘉禾最大的人口買賣市場,嘉禾二墩子。這裏有很多附近的貧苦人家來到這裏賣孩子,多的是女孩,七八歲左右。這個年紀正好可以幫忙幹些活,拉扯拉扯孩子。價錢不貴,但還出去絕對不虧。賣孩子的理由多種多樣,有的是家裏實在揭不開鍋了,沒有辦法。還有的是為了大兒子娶媳婦的嫁妝....
說來說去也都是窮的。
買家以大戶人家為主,附近的富商、地主每年大年初三都會來嘉禾二墩子看看有什麽貨色,舊的一年裏那些年紀合適的丫鬟、小子都會被賣給別人做媳婦或者是倒插門的女婿,之後在新的一年裏再收些。這樣一來,一買一賣,還略有小賺。這些買家裏還有些是多年未育的夫妻,小孩子被這些人買去自然是比較幸福的。畢竟到了那些富商、地主手中的丫鬟免不了老爺、少爺們被試用、買賣,至於小子,到了哪兒都是個苦力,吃力不討好。
元庶牽著小茹來到了二墩子門口,這裏來往的多是一些尊貴的人,身後帶著幾個丫鬟下人,倒是元庶和小茹兩人像對夫妻,和這裏的行人格格不入。道路兩旁的賣家多是牽著孩子夫婦,他們領著孩子站在那兒,向來往的各位推銷自己的孩子。
小茹一眼就相中了其中一位長相甜美的小姑娘,頭發紮成了兩個小巧玲瓏的包子,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粉嫩的小嘴兩旁是那恰到好處的嬰兒肥,顯得不那麽胖卻又十分可愛。
小茹一蹦一跳的跑了過去,“大娘,您這孩子是什麽情況?”
在這之前,這位大娘已經在剛才拒絕了好幾位圍在這裏的老爺少爺了。其中一個人還伸出了五根手指頭,大概是出價五兩的意思,這在還隻是七八歲的小姑娘的價位中算是比較高的了。
那個牽著小女孩的大娘看了看元庶和小茹兩人,說:“孩子他爹得了風寒走了,我身子骨又弱,是在養不活我的孩子。我想找個好人家收養她,錢多少好說,希望能待她好。最好是家裏想要個女兒。”
元庶在一旁說道:“難怪之前那些人你都不賣,即使來到了這裏,還是希望女兒能夠有個好人家。”
那位大娘點了點頭,“是啊,實在是不舍得她跟我一起受苦啊。敢問二位是來買去做女兒的嗎?不過看二位這般年輕,應該不會有問題才是。”
小茹笑了笑,“誰說年輕就沒問題了?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你說是吧,元庶?”
元庶白了小茹一眼,“別拿我開玩笑。辦正事。”
小茹勉為其難的收起了笑容,正經的對大娘說道:“其實我們是嘉禾鹽商老王家的人,這次來時為了買下下人迴去。您的女兒....”
大娘一手將孩子護在了懷中,“抱歉,我想小女有些好日子過。不想賣去大戶人家做丫鬟。”
小茹牽著大娘的手說:“大娘,其實老王家跟別人不一樣的,在嘉禾,鹽商老王家是出了名的好心人,絕對不會為難下人的。若是你家姑娘來了我這裏,我還可以教她讀書!對!我還可以教她讀書!”
小茹最後一句話連說了兩次,顯然她對自己會讀書這一點十分得意。
大娘一臉疑惑,最後還是搖了搖頭,“少奶奶,雖然您說的很好聽,但我還是不信。”
小茹剛想辯解,被元庶在一旁打斷了。
“大娘,您去打聽打聽,鹽商老王家可沒有什麽少奶奶,除了失蹤的大少爺,剩下的一個兒子才八歲,老王這人還是個妻管嚴,娶了老婆就沒有別的小妾了,站在你麵前的就是一個下人。”
“啊?下人?”大娘有些驚訝,上下打量了一番,“見您姿態如此得體,被這位小廝這般提醒我才發現您原來隻是一位下人。怪不得沒有什麽金銀細軟、玉鐲耳墜的。”
小茹被這番話說的有些生氣,“大娘,沒必要這麽驚訝吧....下人也是人啊.....”
元庶在一旁吹起了口哨,顯然十分得意。
大娘湊過來輕聲問道:“姑娘,您老實告訴我,您真的對讀書。”
小茹得意的說道:“那是自然,《百家姓》、《三字經》倒背如流,《論語》、《史記》略知一二。”
大娘說:“我年輕的時候倒聽我丈夫背過百家姓,你能來一段嗎?”
小茹清了清嗓子,說:“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好,好,好啊。”大娘連連點頭,隨著小茹流水般的背誦下,大娘漸漸的信服了。小茹結束了背誦,問道:“怎麽樣,該信了吧?”
“那...”大娘還是有些遲疑,看了看懷中的孩子,說:“我能先寄養在老爺家裏嗎?過幾天再來看她,若是真的不錯再商量錢的事,不,若是孩子過的好,這錢我就不要了。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家孩子可懂事了,端茶送水,洗菜淘米都會。”
小茹笑著同意了,“行!”
元庶掏出了五兩銀子塞到了大娘手裏,“這些錢您先拿著用,不管我們老爺對孩子好不好,一碼歸一碼。若是您想把孩子領走,這些錢我們也不會要迴來。”
父親並沒有像元庶想象中的那樣發脾氣,而是沉默了一會兒,便不再說這事了。
想比雇傭別人,購買要來的更加實惠,再加上六扇門如今前景並不明朗,為了保護家人隻能連夜搬家。為了不影響生活,多添些勞動力再好不過。
最好,父親還是勉強說了一句,“你決定吧,我老了。不管怎樣,隻要你平安就好。”
元庶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你放心吧,咱們王家什麽時候虧待別人,即使是那些買來的孩子、還有那些本就可以不要的孩子。”
魯邱明看不下去了,說道:“吃飯吃飯,元庶好不容易平安迴來了,還這麽沉悶。大過年的,都高興點!”
....
大年初三,元庶帶著小茹來到了嘉禾最大的人口買賣市場,嘉禾二墩子。這裏有很多附近的貧苦人家來到這裏賣孩子,多的是女孩,七八歲左右。這個年紀正好可以幫忙幹些活,拉扯拉扯孩子。價錢不貴,但還出去絕對不虧。賣孩子的理由多種多樣,有的是家裏實在揭不開鍋了,沒有辦法。還有的是為了大兒子娶媳婦的嫁妝....
說來說去也都是窮的。
買家以大戶人家為主,附近的富商、地主每年大年初三都會來嘉禾二墩子看看有什麽貨色,舊的一年裏那些年紀合適的丫鬟、小子都會被賣給別人做媳婦或者是倒插門的女婿,之後在新的一年裏再收些。這樣一來,一買一賣,還略有小賺。這些買家裏還有些是多年未育的夫妻,小孩子被這些人買去自然是比較幸福的。畢竟到了那些富商、地主手中的丫鬟免不了老爺、少爺們被試用、買賣,至於小子,到了哪兒都是個苦力,吃力不討好。
元庶牽著小茹來到了二墩子門口,這裏來往的多是一些尊貴的人,身後帶著幾個丫鬟下人,倒是元庶和小茹兩人像對夫妻,和這裏的行人格格不入。道路兩旁的賣家多是牽著孩子夫婦,他們領著孩子站在那兒,向來往的各位推銷自己的孩子。
小茹一眼就相中了其中一位長相甜美的小姑娘,頭發紮成了兩個小巧玲瓏的包子,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粉嫩的小嘴兩旁是那恰到好處的嬰兒肥,顯得不那麽胖卻又十分可愛。
小茹一蹦一跳的跑了過去,“大娘,您這孩子是什麽情況?”
在這之前,這位大娘已經在剛才拒絕了好幾位圍在這裏的老爺少爺了。其中一個人還伸出了五根手指頭,大概是出價五兩的意思,這在還隻是七八歲的小姑娘的價位中算是比較高的了。
那個牽著小女孩的大娘看了看元庶和小茹兩人,說:“孩子他爹得了風寒走了,我身子骨又弱,是在養不活我的孩子。我想找個好人家收養她,錢多少好說,希望能待她好。最好是家裏想要個女兒。”
元庶在一旁說道:“難怪之前那些人你都不賣,即使來到了這裏,還是希望女兒能夠有個好人家。”
那位大娘點了點頭,“是啊,實在是不舍得她跟我一起受苦啊。敢問二位是來買去做女兒的嗎?不過看二位這般年輕,應該不會有問題才是。”
小茹笑了笑,“誰說年輕就沒問題了?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你說是吧,元庶?”
元庶白了小茹一眼,“別拿我開玩笑。辦正事。”
小茹勉為其難的收起了笑容,正經的對大娘說道:“其實我們是嘉禾鹽商老王家的人,這次來時為了買下下人迴去。您的女兒....”
大娘一手將孩子護在了懷中,“抱歉,我想小女有些好日子過。不想賣去大戶人家做丫鬟。”
小茹牽著大娘的手說:“大娘,其實老王家跟別人不一樣的,在嘉禾,鹽商老王家是出了名的好心人,絕對不會為難下人的。若是你家姑娘來了我這裏,我還可以教她讀書!對!我還可以教她讀書!”
小茹最後一句話連說了兩次,顯然她對自己會讀書這一點十分得意。
大娘一臉疑惑,最後還是搖了搖頭,“少奶奶,雖然您說的很好聽,但我還是不信。”
小茹剛想辯解,被元庶在一旁打斷了。
“大娘,您去打聽打聽,鹽商老王家可沒有什麽少奶奶,除了失蹤的大少爺,剩下的一個兒子才八歲,老王這人還是個妻管嚴,娶了老婆就沒有別的小妾了,站在你麵前的就是一個下人。”
“啊?下人?”大娘有些驚訝,上下打量了一番,“見您姿態如此得體,被這位小廝這般提醒我才發現您原來隻是一位下人。怪不得沒有什麽金銀細軟、玉鐲耳墜的。”
小茹被這番話說的有些生氣,“大娘,沒必要這麽驚訝吧....下人也是人啊.....”
元庶在一旁吹起了口哨,顯然十分得意。
大娘湊過來輕聲問道:“姑娘,您老實告訴我,您真的對讀書。”
小茹得意的說道:“那是自然,《百家姓》、《三字經》倒背如流,《論語》、《史記》略知一二。”
大娘說:“我年輕的時候倒聽我丈夫背過百家姓,你能來一段嗎?”
小茹清了清嗓子,說:“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好,好,好啊。”大娘連連點頭,隨著小茹流水般的背誦下,大娘漸漸的信服了。小茹結束了背誦,問道:“怎麽樣,該信了吧?”
“那...”大娘還是有些遲疑,看了看懷中的孩子,說:“我能先寄養在老爺家裏嗎?過幾天再來看她,若是真的不錯再商量錢的事,不,若是孩子過的好,這錢我就不要了。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家孩子可懂事了,端茶送水,洗菜淘米都會。”
小茹笑著同意了,“行!”
元庶掏出了五兩銀子塞到了大娘手裏,“這些錢您先拿著用,不管我們老爺對孩子好不好,一碼歸一碼。若是您想把孩子領走,這些錢我們也不會要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