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茹紅著臉跑開了。
“等一下我~”元庶嘴上洋溢著笑容,見小茹跑遠了,便趕緊拿起裝滿雞鴨的大籠子跟了上去,“老板,生意興隆!”
攤主笑著迴應道:“祝您新年快樂,萬事大吉!”
一陣小跑,小茹總算是停下了,站在那兒低著頭。元庶從後麵趕了過來,“你跑這麽快幹嘛呀,我手裏一大堆東西呢。”
小茹看了看元庶手裏的大豬腿和籠子,伸出手去接豬腿。元庶往後退了一步,“沒事,我來拿吧,你是不是忘記買什麽了?”
被元庶提了個醒,小茹這才想起來自己有東西忘記買了,“啊,我忘記買糖了,大年三十的得趕緊去趟老劉家,不然就關門了。”
元庶將豬腿抗在肩上,雙手抱起籠子說:“那還不趕緊走,快!”兩人就這樣飛奔在大街上,朝老劉家調味鋪趕去。
迴家的路上,元庶的身上又多了一個包裹,小茹手裏多了一個糖罐。小茹說:“今天一天就花了之前兩三月的錢,真是想都不敢想。”
元庶說:“過年嘛,開心就好。”
迴到家中,父親和魯邱明已經將大門修理過了,雖然不是很雅觀,勉強能用。父親在庭院中掃地,而魯邱明則帶著王中良在另一邊練習拳法。
元庶迴來一眼就看到了王中良,他所使的那一套正是元庶以前學過的廣播體操,之前為了取得夫人的信任,故意將名字改成了錘煉修身的拳法,“破正拳”。
“爹,我們迴來了。”
見到元庶迴來,父親趕忙迎了過來,一把抱過那個籠子。
“買了這麽多啊。”父親清點了一下籠子中的雞鴨,還真不少。元庶卸下身上的大豬腿說:“不多,大過年的總要是好一點,家裏還有一個要長身體,不能虧待了。”
聽到聲音的王中良撇過頭來看向這裏,“哇,這麽多好吃的,太棒了。”
魯邱明一棍子敲在了王中良的腳上,“不要東張西望,繼續練!”
被教訓之後,王中良隻能老老實實的繼續練破正拳了。
小茹抱著糖罐一臉委屈,“大少爺花錢總是大手大腳的,我看這籠子裏有幾隻比較瘦的還想再挑挑,結果大少爺全給買下來了。”
父親笑了笑,說:“還一口一個大少爺啊,該改名啦。至於花錢你就隨他去吧,反正都是他掙的錢。”
小茹的小臉蛋又紅了起來,“那我....”
父親想了想,說:“那就叫他名字吧,他姓還是隨我的,叫王元庶。”
元庶一邊將身上的包袱卸下一邊說道:“你叫我什麽都沒關係,別罵我就行。”
小茹掩麵一笑,不再說話了。
元庶從包裹中拿出了一副對聯和一些炮仗,“家裏該貼的都貼起來吧,大年三十的,家裏的紅燈籠都還沒掛呢。”
父親說:“我去給你拿稀泥,燈籠呢在柴房旁邊的倉庫裏。”
“嗯。”元庶應道,重新拿起豬腿和籠子,對小茹說:“這是要放進廚房裏嗎?”
小茹走在前麵說:“豬腿掛在廚房牆壁的掛鉤上,雞鴨扔在廚房後麵就好了。”
大年三十的這一天,一家人井然有序的生活著,在元庶到來的那一刻,王家再次充滿了生機。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前院的中央放著即將燃放的煙花炮竹。王中良拿著筷子望著外麵的煙花,心中說不出來的急切。
元庶拍了拍中良說:“快點吃完就能快點去外麵放炮竹了。”
“嗯。”中良對著碗裏的飯一陣猛扒,父親在一旁教訓道:“不要光吃飯,菜也要吃。”
小茹坐在元庶身邊靜靜的吃著,看著元庶父子三人溫馨的畫麵,心中同樣是暖洋洋的。魯邱明嚼著大白菜美滋滋的吃著飯,嘴上掛著笑容。
“誒,今兒除夕,元庶,小茹,你們倆可以去城西寺廟那兒看戲。”父親這般說道。聽到這番話,王中良最先反應過來,“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那你是想去看戲還是留在家裏放炮仗啊?”
“那....還是放炮仗吧。”王中良在內心掙紮了一會兒,如實說道。
元庶點了點頭,看向小茹:“我是都可以,小茹,你想去嗎?”
小茹激動的說,“去!夫人老爺都不喜歡看戲,一年下來也沒幾次機會。”
“好,我們吃完飯就去。”
“那.....”
“今天這些鍋碗瓢盆就由我來收拾吧。”魯邱明站了出來,解決了問題。
小茹笑著說:“謝謝魯大師!”
.....
外麵十分熱鬧,人潮湧動。時不時能冒出一大群小屁孩子在那兒放炮仗。元庶和小茹兩人漫步在街道上,朝城西寺廟的方向走去,越走人越多。小茹順勢貼在了元庶的身邊,說:“大少....元庶。”
元庶:“嗯?”
“沒什麽,就叫叫你。”
元庶很是不解,撓了撓頭。
“明年你離開家會帶上我嗎?”小茹問道。
元庶想了想,說:“如果你想留在家裏也沒關係,如果你想跟著我也行。若是有什麽危險,我會第一時間把你送到安全的地方的。”
小茹抓著元庶的手臂,陷入了沉默。許久,小茹才開口說道:“你知道嗎,我以前就認識你了哦。”
元庶愣了一下,說:“這樣子嗎?什麽時候?”
小茹搖了搖頭說:“以前你一迴來我就會在後院的角落處遠遠的望著你,那時候我還小,家裏下人也多。爹爹從不讓我幹活,除了讀書、學習針線活和做飯,其他的就是在跟我講你的事情。”
“那你昨天還把我描繪成那種樣子。”
小茹笑了笑,說:“開玩笑的啦,謔謔謔。”
元庶說:“雖然父親不會騙我,但我總感覺你不單單隻是一個下人。”
“有些事情就要從你娘開始講起咯。”
“我娘?”麵對這個轉折元庶有些不知所措,“這怎麽可能。”
小茹說:“你還記得你父親給你的玉盤嗎?其實在你拿走之前它一直在我身上,隨身攜帶哦。”
“等一下我~”元庶嘴上洋溢著笑容,見小茹跑遠了,便趕緊拿起裝滿雞鴨的大籠子跟了上去,“老板,生意興隆!”
攤主笑著迴應道:“祝您新年快樂,萬事大吉!”
一陣小跑,小茹總算是停下了,站在那兒低著頭。元庶從後麵趕了過來,“你跑這麽快幹嘛呀,我手裏一大堆東西呢。”
小茹看了看元庶手裏的大豬腿和籠子,伸出手去接豬腿。元庶往後退了一步,“沒事,我來拿吧,你是不是忘記買什麽了?”
被元庶提了個醒,小茹這才想起來自己有東西忘記買了,“啊,我忘記買糖了,大年三十的得趕緊去趟老劉家,不然就關門了。”
元庶將豬腿抗在肩上,雙手抱起籠子說:“那還不趕緊走,快!”兩人就這樣飛奔在大街上,朝老劉家調味鋪趕去。
迴家的路上,元庶的身上又多了一個包裹,小茹手裏多了一個糖罐。小茹說:“今天一天就花了之前兩三月的錢,真是想都不敢想。”
元庶說:“過年嘛,開心就好。”
迴到家中,父親和魯邱明已經將大門修理過了,雖然不是很雅觀,勉強能用。父親在庭院中掃地,而魯邱明則帶著王中良在另一邊練習拳法。
元庶迴來一眼就看到了王中良,他所使的那一套正是元庶以前學過的廣播體操,之前為了取得夫人的信任,故意將名字改成了錘煉修身的拳法,“破正拳”。
“爹,我們迴來了。”
見到元庶迴來,父親趕忙迎了過來,一把抱過那個籠子。
“買了這麽多啊。”父親清點了一下籠子中的雞鴨,還真不少。元庶卸下身上的大豬腿說:“不多,大過年的總要是好一點,家裏還有一個要長身體,不能虧待了。”
聽到聲音的王中良撇過頭來看向這裏,“哇,這麽多好吃的,太棒了。”
魯邱明一棍子敲在了王中良的腳上,“不要東張西望,繼續練!”
被教訓之後,王中良隻能老老實實的繼續練破正拳了。
小茹抱著糖罐一臉委屈,“大少爺花錢總是大手大腳的,我看這籠子裏有幾隻比較瘦的還想再挑挑,結果大少爺全給買下來了。”
父親笑了笑,說:“還一口一個大少爺啊,該改名啦。至於花錢你就隨他去吧,反正都是他掙的錢。”
小茹的小臉蛋又紅了起來,“那我....”
父親想了想,說:“那就叫他名字吧,他姓還是隨我的,叫王元庶。”
元庶一邊將身上的包袱卸下一邊說道:“你叫我什麽都沒關係,別罵我就行。”
小茹掩麵一笑,不再說話了。
元庶從包裹中拿出了一副對聯和一些炮仗,“家裏該貼的都貼起來吧,大年三十的,家裏的紅燈籠都還沒掛呢。”
父親說:“我去給你拿稀泥,燈籠呢在柴房旁邊的倉庫裏。”
“嗯。”元庶應道,重新拿起豬腿和籠子,對小茹說:“這是要放進廚房裏嗎?”
小茹走在前麵說:“豬腿掛在廚房牆壁的掛鉤上,雞鴨扔在廚房後麵就好了。”
大年三十的這一天,一家人井然有序的生活著,在元庶到來的那一刻,王家再次充滿了生機。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前院的中央放著即將燃放的煙花炮竹。王中良拿著筷子望著外麵的煙花,心中說不出來的急切。
元庶拍了拍中良說:“快點吃完就能快點去外麵放炮竹了。”
“嗯。”中良對著碗裏的飯一陣猛扒,父親在一旁教訓道:“不要光吃飯,菜也要吃。”
小茹坐在元庶身邊靜靜的吃著,看著元庶父子三人溫馨的畫麵,心中同樣是暖洋洋的。魯邱明嚼著大白菜美滋滋的吃著飯,嘴上掛著笑容。
“誒,今兒除夕,元庶,小茹,你們倆可以去城西寺廟那兒看戲。”父親這般說道。聽到這番話,王中良最先反應過來,“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那你是想去看戲還是留在家裏放炮仗啊?”
“那....還是放炮仗吧。”王中良在內心掙紮了一會兒,如實說道。
元庶點了點頭,看向小茹:“我是都可以,小茹,你想去嗎?”
小茹激動的說,“去!夫人老爺都不喜歡看戲,一年下來也沒幾次機會。”
“好,我們吃完飯就去。”
“那.....”
“今天這些鍋碗瓢盆就由我來收拾吧。”魯邱明站了出來,解決了問題。
小茹笑著說:“謝謝魯大師!”
.....
外麵十分熱鬧,人潮湧動。時不時能冒出一大群小屁孩子在那兒放炮仗。元庶和小茹兩人漫步在街道上,朝城西寺廟的方向走去,越走人越多。小茹順勢貼在了元庶的身邊,說:“大少....元庶。”
元庶:“嗯?”
“沒什麽,就叫叫你。”
元庶很是不解,撓了撓頭。
“明年你離開家會帶上我嗎?”小茹問道。
元庶想了想,說:“如果你想留在家裏也沒關係,如果你想跟著我也行。若是有什麽危險,我會第一時間把你送到安全的地方的。”
小茹抓著元庶的手臂,陷入了沉默。許久,小茹才開口說道:“你知道嗎,我以前就認識你了哦。”
元庶愣了一下,說:“這樣子嗎?什麽時候?”
小茹搖了搖頭說:“以前你一迴來我就會在後院的角落處遠遠的望著你,那時候我還小,家裏下人也多。爹爹從不讓我幹活,除了讀書、學習針線活和做飯,其他的就是在跟我講你的事情。”
“那你昨天還把我描繪成那種樣子。”
小茹笑了笑,說:“開玩笑的啦,謔謔謔。”
元庶說:“雖然父親不會騙我,但我總感覺你不單單隻是一個下人。”
“有些事情就要從你娘開始講起咯。”
“我娘?”麵對這個轉折元庶有些不知所措,“這怎麽可能。”
小茹說:“你還記得你父親給你的玉盤嗎?其實在你拿走之前它一直在我身上,隨身攜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