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點了點頭。


    “對了,給我開個上房,我在這兒住幾天。”


    “好嘞,三號上房,有什麽需要的盡管吩咐,這是房間的牌子。”


    “嗯。”元庶接過牌子上樓安放行李了。


    來到房間,裏麵的內設比之前要更加高貴了些,一些物品的擺放也作出了調整,更加人性化了。看到目前的種種,元庶自打心底裏的認可之前自己的決定了。


    .....


    半個月後,元庶踏上了前往嵩山少林寺的路途。楊行鎮那邊也都安排好了,兩次繳獲的財寶加上之後經商所得,總共二十五萬白銀,全部存進了錢莊。客棧是蕭芃芃在打理,那艘大船交給了陸仨,現在元庶隻用躺著等錢就好了。在六扇門那兒也請了假,不愁什麽其他問題了。


    這個自行隕落的大門派,還真是好奇呢。


    途中,元庶騎著馬在官道上行走,所幸沒遇見什麽不要命的山賊匪徒。在河南,桶子雞算是道名菜,剛入河南地界就有不少小二介紹這道地道的地方菜肴。


    午時,元庶來到了一家驛站中小歇。


    “小二!”


    “來嘞,客官!要吃點什麽?”一個小兒熱情的迎了上來,順便又擦了擦桌子。


    “一盤桶子雞、一盤青菜、再來一碗飯。”


    “好嘞,客官您稍等!”


    元庶將劍放在桌上,心裏琢磨了一番,估計也快到少林寺了,是時候準備點香火錢了,不然空手過去也不好意思。


    片刻,小二端著一個菜盤子過來了。


    “客官,您的桶子雞、青菜還有米飯!”小二彎了一下腰板,“客官您慢用!”


    最後從小二那兒接過筷子,“嗯。”


    元庶端起飯碗,準備開吃的時候,一個穿著破爛袈裟、頭戴補丁僧帽的和尚從外麵走了進來。元庶瞄了一眼,對其嗤之以鼻。有一個學濟公的流浪僧人,真是一點也不學好啊。


    沒想到那個和尚到處看了看,朝元庶走來。


    “施主,見你這般風光亮節,可否留個善緣?”


    元庶很是無語,蹭飯就蹭飯,說的這麽好聽。還有,風光亮節是什麽東西?我怎麽不知道。“我幫你點盤青菜和米飯,可好?”


    “施主可真是個大好人。”說著說著那個和尚不自覺的將手伸向了那盤桶子雞。


    “誒!你一和尚還吃肉啊。告訴你,不準動,知道沒?”


    那個和尚尷尬的笑了笑,“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嘛。”


    元庶可沒那個好脾氣,“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是不是?”


    那個和尚退了一步,腆著臉坐了下來,“沒想到施主對我佛之解竟這般透徹。小僧佩服,佩服。”


    元庶白了他一眼,第一次見到這般不要臉的和尚。


    “小二,再上盤青菜和一碗米飯。”


    “好嘞客官,您稍等!”


    見元庶如約點了飯菜,那個和尚笑的更加燦爛了。


    “施主,相見即是緣分,小僧法號戒斷,敢問施主....”


    元庶一口吐出了嘴中的骨頭,不耐煩的告訴戒斷,“我叫王元庶,等你吃飯完就給我忘了,知道沒?”


    戒斷笑了笑,“施主這是哪裏話呀,王施主樂善好施,我可要記一輩子的啊。”


    元庶不想理會,隻想繼續吃飯。戒斷見元庶不予理會,還是自顧自的說道:“如今世道不好啊,令我落得如此地步。”


    元庶說:“此話怎講?”


    “初始:天萌萬物,豐澤四海,生民敬天,而後風調雨順。如今:四夷崢嶸,舉目無天,道亡禮廢,致使天隱未揚。哀哉乎,可歎誒....”


    元庶的目光一下子就冷了下來,這家夥是在那個不正經的大老爺家裏看了什麽雜七雜八的書。“額....您繼續。”


    戒斷接著說道:“天下之王道者何在?誒...世人目光如豆、不學無術、難以自成、國不保家,徒令我大好河山,旦夕易手。”


    元庶好歹也算是半個官家人,對朝廷還有些了解,那些領土的丟失隻是皇上懶得管罷了,葉爾羌汗一大片地兒,要養多少個官員啊,稅還交不上。如今成了附庸,不僅每年進貢,還不用管理,對皇上而言也算是件好事,聽說上個早朝真的是要磨死人的呢。


    “那.....大師可有解決的辦法?”


    “嘿嘿。”戒斷不懷好意的笑了笑,“你這就問對人了。若世人皆有廣目而視界無邊、多聞而博學無雙,則人才勢必無量,持國四海無敵。眾誌成城,王者乍現,我道振衰起弊,期引天怒十方避退四夷,還我風調雨順、大地豐潤之境。”


    元庶點了點頭,得虧他說了這麽久,讓自己安心吃了一段時間。


    “客官,您的青菜和米飯。”小二端著菜盤子過來了。


    元庶說:“飯菜來了,大師你安心吃飯,可別噎死。”


    戒斷抽空“嗯。”了一聲,衝著米飯就是一陣猛叭。


    終於算是應付過去了,元庶唿了口氣,自顧自的吃了起來。


    飯畢,元庶起身離去。“大師您慢點吃,我先走了。”


    “嗯。”戒斷滿嘴扒飯,也就應了一句。


    也罷,現在元庶隻想抽空離去,跟這個和尚保持距離。


    少林寺這個地方並不難找,在嵩山附近算是最有名的寺廟了。元庶問了幾個人便來到了距離少林寺最近的一個城中。


    在大明,所有的城市中都有六扇門為自己人設立的錢莊,專門為了六扇門成員存儲錢財。這樣就不用像那些商人般帶著沉重的大量銀兩東奔西跑了。若是能將銀子變成紙就好了,興許能方便不少。


    元庶這樣想著想著,就來到了城中的六扇門錢莊。


    “掌櫃的,在不在?”


    一個肥碩的中年男子從櫃台中走出,“大人,我就是這裏的掌櫃。請問有什麽吩咐?”


    “給我取一百兩銀子吧。我要用。”隨即,元庶將自己的腰牌替了上去。


    “大人您稍等。”


    這裏的個人信息全靠探部成員的流通進行傳播,各個城市的探部成員會根據各個錢莊的具體賬目進行傳遞信息。憑借探部的能力,之前在楊行鎮附近的城市中存放的二十五兩白銀應該已經傳遞到這裏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歪瓜劍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燈盞糕小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燈盞糕小王子並收藏歪瓜劍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