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心裏仍然覺得,無論寒月上人“師徒”之間有什麽矛盾,那小子都不應該對師父擺出這麽一副陽奉陰違的譜兒。這可是當世首屈一指的陰陽宗師,能得他老人家青眼,那不是祖墳冒了三丈青煙麽?
不過既然皇帝陛下一口斷定其中必有隱情,那就有隱情吧,誰讓人家是皇帝呢?皇帝一定是英明神武、洞見萬事的。
朱溫忽地一指江海:“你去查一查,國師與那小子究竟有什麽淵源。”
江海一怔,心道我剛剛被國師威脅恐嚇一番,灰溜溜地迴來了,您現在又讓我去查國師,這不是把我讓死路上送麽?
不過皇帝陛下既然下了令,江海總歸不能推三阻四,隻得應諾了。
還好朱溫又補充了一句:“此事事關重大,我允你除了宮門衛的人之外,還可以借用外廷監的人手。隻是一要隱秘,二要快,明白了嗎?”
江海心頭一凜,忙俯身道:“臣明白。”他從這兩句話裏,真正品出了皇帝陛下的心意。國師超然物外的身份,始終是朱溫心頭的一根刺。眼下國師雖然站在大梁這一邊,但朱溫並無把握讓這種合作關係持續很久。換句話說,合作的主動權掌握在寒月上人手中,而不在朱溫手中。這種局麵,讓一向大權在握又疑心頗重的朱溫如何能忍?
所以,一旦寒月上人那邊有什麽風吹草動,朱溫就會整晚整晚地睡不好覺。聽說寒月上人擒下了黑河東世子而沒有知會自己,朱溫已經設想了一百種可能的後果。現在寒月上人又冒出一個徒弟,看樣子也和河東關係不淺,那老家夥到底想要作甚?
換做別人讓自己這麽不放心,朱溫會幹脆利索地一刀殺了,幹幹淨淨,一了百了。但對於寒月上人,那是萬萬不能的。一則對方著實有用,二則朱溫也確實沒把握能除掉那老怪物。一旦翻臉,十有八九還是朱溫吃眼前虧。
所以,隻能先暗中調查,什麽時候將這幾人的關係查清楚捋明白,皇帝陛下什麽時候才能睡好覺。
在皇帝陛下能夠睡好覺之前,江海自己就不要奢望自己能睡好了。
出了禦書房,江海直奔外廷監衙門。
對於宮門衛那幫人,江海其實是不敢寄予厚望的。一幫江湖人物,打打殺殺倒是在行,可要是做這等隱秘的勾當,恐怕不出半日,消息就會傳遍整個汴梁。
相比之下,外廷監做這種事還是靠譜的。
到了外廷監衙門,大門緊閉,門前連一個站崗的都沒有。
江海歎了口氣,衣袖一甩,輕飄飄騰空而起,落到院內。
院內倒是有人,見江海從天而降,如臨大敵,唿喝著圍了過來。及至看清江海的臉,一眾人忙叉手問好:“見過江先生。”
江海環視一周,問道:“大郎君何在?”因執掌外廷監的朱友文是朱溫的義子,年紀居長,故稱之為“大郎君”。
其實這個稱唿很微妙。常理度之,無論王爺還是皇帝,立儲立嗣,長子總會機會大一些。可唐末以來,真正能立嫡立長的情形反倒很少見了。況且朱友文又不是親生的,人家皇帝陛下的幾位嫡親兒子都還在膝下呢,朱友文的身份便有些尷尬了。
誠然,過去的各路藩帥中,將江山基業交給義子的不在少數。但這個話頭,朱友文是萬萬不能提起的。非但不能提,就連想一想,也是罪過。
江海久在朱溫身邊,自然知道朱友文的處境。外麵的人都羨慕帝王家錦衣玉食榮華富貴,焉知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這位義子還隻是處境尷尬而已,而河東晉王世子更可憐,如今我為刀俎,他為魚肉,那滋味兒,誰說得出?
不過既然皇帝陛下一口斷定其中必有隱情,那就有隱情吧,誰讓人家是皇帝呢?皇帝一定是英明神武、洞見萬事的。
朱溫忽地一指江海:“你去查一查,國師與那小子究竟有什麽淵源。”
江海一怔,心道我剛剛被國師威脅恐嚇一番,灰溜溜地迴來了,您現在又讓我去查國師,這不是把我讓死路上送麽?
不過皇帝陛下既然下了令,江海總歸不能推三阻四,隻得應諾了。
還好朱溫又補充了一句:“此事事關重大,我允你除了宮門衛的人之外,還可以借用外廷監的人手。隻是一要隱秘,二要快,明白了嗎?”
江海心頭一凜,忙俯身道:“臣明白。”他從這兩句話裏,真正品出了皇帝陛下的心意。國師超然物外的身份,始終是朱溫心頭的一根刺。眼下國師雖然站在大梁這一邊,但朱溫並無把握讓這種合作關係持續很久。換句話說,合作的主動權掌握在寒月上人手中,而不在朱溫手中。這種局麵,讓一向大權在握又疑心頗重的朱溫如何能忍?
所以,一旦寒月上人那邊有什麽風吹草動,朱溫就會整晚整晚地睡不好覺。聽說寒月上人擒下了黑河東世子而沒有知會自己,朱溫已經設想了一百種可能的後果。現在寒月上人又冒出一個徒弟,看樣子也和河東關係不淺,那老家夥到底想要作甚?
換做別人讓自己這麽不放心,朱溫會幹脆利索地一刀殺了,幹幹淨淨,一了百了。但對於寒月上人,那是萬萬不能的。一則對方著實有用,二則朱溫也確實沒把握能除掉那老怪物。一旦翻臉,十有八九還是朱溫吃眼前虧。
所以,隻能先暗中調查,什麽時候將這幾人的關係查清楚捋明白,皇帝陛下什麽時候才能睡好覺。
在皇帝陛下能夠睡好覺之前,江海自己就不要奢望自己能睡好了。
出了禦書房,江海直奔外廷監衙門。
對於宮門衛那幫人,江海其實是不敢寄予厚望的。一幫江湖人物,打打殺殺倒是在行,可要是做這等隱秘的勾當,恐怕不出半日,消息就會傳遍整個汴梁。
相比之下,外廷監做這種事還是靠譜的。
到了外廷監衙門,大門緊閉,門前連一個站崗的都沒有。
江海歎了口氣,衣袖一甩,輕飄飄騰空而起,落到院內。
院內倒是有人,見江海從天而降,如臨大敵,唿喝著圍了過來。及至看清江海的臉,一眾人忙叉手問好:“見過江先生。”
江海環視一周,問道:“大郎君何在?”因執掌外廷監的朱友文是朱溫的義子,年紀居長,故稱之為“大郎君”。
其實這個稱唿很微妙。常理度之,無論王爺還是皇帝,立儲立嗣,長子總會機會大一些。可唐末以來,真正能立嫡立長的情形反倒很少見了。況且朱友文又不是親生的,人家皇帝陛下的幾位嫡親兒子都還在膝下呢,朱友文的身份便有些尷尬了。
誠然,過去的各路藩帥中,將江山基業交給義子的不在少數。但這個話頭,朱友文是萬萬不能提起的。非但不能提,就連想一想,也是罪過。
江海久在朱溫身邊,自然知道朱友文的處境。外麵的人都羨慕帝王家錦衣玉食榮華富貴,焉知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這位義子還隻是處境尷尬而已,而河東晉王世子更可憐,如今我為刀俎,他為魚肉,那滋味兒,誰說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