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希夷的查訪,進行得並不順利。
做錢莊櫃坊這一行的,最根底的一條行規,便是守秘。主顧在錢莊裏存了多少錢,第二天便鬧得滿城皆知,那麽這錢莊的買賣也不要做了。錢莊裏最年幼的學徒也知道,遇到不相幹的外人來打聽主顧的消息,一律迴答三個字:不知道!
駱希夷派出去的那些人,對錢莊來說,便是不相幹的外人。錢莊裏的人大都認死理,雖然南漕撤出了金陵,但主顧依舊是主顧。以後我們可以和北漕做買賣,但你想從我這裏查到過去南漕的明細,對不起,不可說,說不得。要是說了,咱們這金字招牌可就砸了。
雖然北漕這些日子在金陵城裏已經算是紮下了根,但強龍畢竟不壓地頭蛇,他們要打聽南漕大宗錢款的流向,也隻能客客氣氣,旁敲側擊,不能拿出在洛陽的一套來嚇唬人。駱希夷雖然穩坐釣魚台,小紙扇唿扇唿扇從容不迫,其實心裏也在暗暗發急。
兄弟們忙乎了大半日,隻給駱希夷帶迴來一句有用的話:近十年來,淮南商路暢通,各大櫃坊的飛錢信譽好得很,幾乎沒聽說過市麵上一次出現過五萬貫的現錢,若真有這麽一筆交易,興許走的是官庫。
駱希夷又開始頭疼了。
官庫!
市井之中交易,北漕多花些心思,倒不難發現蛛絲馬跡。
可要是這筆錢經了官庫,那可幾乎等同於樹葉躲進了大森林,想要找出來,勢必登天還難。
一來官庫裏五萬貫就不是格外了不得的數目了,未必能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二來江湖人物的交易要是經過官庫,可想而知背後有多少見不得人的勾當,身為江湖勢力的南漕也許可以漫不經心地隻是將賬冊撕下兩頁,不留下白紙黑字的記錄就好,而官府之中,必然會不遺餘力地抹去這筆錢的來龍去脈,甚至出現殺人滅口的事兒都不稀奇。
若是駱希夷現在貿貿然去打聽,搞不好就會稀裏糊塗得罪了金陵城裏的某位大人物。那可是他萬萬不想的。
思來想去,駱希夷想到了一個繞遠的法子。
他將人手派到了城裏幾家數得上名號的車馬行,打聽他們在天複二年有沒有接到過什麽蹊蹺的買賣。
五萬貫現錢,少說也有五六十萬斤重,要是用街上常見的單軸馬車去拉,能裝滿滿二百車。無論是官庫出來還是錢莊走貨,同時調動這麽多馬車,似乎困難了些。那麽從外麵找車馬行幫著運送,也就合情合理了。
對待車馬行,駱希夷就沒那命多顧忌了,一頓威逼利誘,還真撈到了幹貨——車馬行中的兩家老字號,天興號和福源號,在天複二年都接過南漕金陵分舵的一筆買賣,說是運送一批名貴藥材去洞庭湖,但貨物捆紮得嚴嚴實實,雖然也帶點隱隱的藥香,但從外觀上看起來,絲毫看不出是什麽東西。
按說南漕自己就有船,去洞庭湖又走的都是水路,沒有必要在外麵雇車運貨。可南漕當時給出的解釋是,幫裏漕船都派了出去,一時迴不來,這批貨又著急用,故而走陸路運送。
車馬行雖然有疑竇,但也沒有深究。一來南漕的買賣不怕出紕漏,二來誰也不會和錢過不去,送上門的買賣誰會往外推啊?
而現在舊賬被翻了出來,兩家掌櫃的一拍腦門,不約而同地迴憶起當時的種種蹊蹺之處,一個最大共同點就是,貨物異乎尋常的重!
做錢莊櫃坊這一行的,最根底的一條行規,便是守秘。主顧在錢莊裏存了多少錢,第二天便鬧得滿城皆知,那麽這錢莊的買賣也不要做了。錢莊裏最年幼的學徒也知道,遇到不相幹的外人來打聽主顧的消息,一律迴答三個字:不知道!
駱希夷派出去的那些人,對錢莊來說,便是不相幹的外人。錢莊裏的人大都認死理,雖然南漕撤出了金陵,但主顧依舊是主顧。以後我們可以和北漕做買賣,但你想從我這裏查到過去南漕的明細,對不起,不可說,說不得。要是說了,咱們這金字招牌可就砸了。
雖然北漕這些日子在金陵城裏已經算是紮下了根,但強龍畢竟不壓地頭蛇,他們要打聽南漕大宗錢款的流向,也隻能客客氣氣,旁敲側擊,不能拿出在洛陽的一套來嚇唬人。駱希夷雖然穩坐釣魚台,小紙扇唿扇唿扇從容不迫,其實心裏也在暗暗發急。
兄弟們忙乎了大半日,隻給駱希夷帶迴來一句有用的話:近十年來,淮南商路暢通,各大櫃坊的飛錢信譽好得很,幾乎沒聽說過市麵上一次出現過五萬貫的現錢,若真有這麽一筆交易,興許走的是官庫。
駱希夷又開始頭疼了。
官庫!
市井之中交易,北漕多花些心思,倒不難發現蛛絲馬跡。
可要是這筆錢經了官庫,那可幾乎等同於樹葉躲進了大森林,想要找出來,勢必登天還難。
一來官庫裏五萬貫就不是格外了不得的數目了,未必能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二來江湖人物的交易要是經過官庫,可想而知背後有多少見不得人的勾當,身為江湖勢力的南漕也許可以漫不經心地隻是將賬冊撕下兩頁,不留下白紙黑字的記錄就好,而官府之中,必然會不遺餘力地抹去這筆錢的來龍去脈,甚至出現殺人滅口的事兒都不稀奇。
若是駱希夷現在貿貿然去打聽,搞不好就會稀裏糊塗得罪了金陵城裏的某位大人物。那可是他萬萬不想的。
思來想去,駱希夷想到了一個繞遠的法子。
他將人手派到了城裏幾家數得上名號的車馬行,打聽他們在天複二年有沒有接到過什麽蹊蹺的買賣。
五萬貫現錢,少說也有五六十萬斤重,要是用街上常見的單軸馬車去拉,能裝滿滿二百車。無論是官庫出來還是錢莊走貨,同時調動這麽多馬車,似乎困難了些。那麽從外麵找車馬行幫著運送,也就合情合理了。
對待車馬行,駱希夷就沒那命多顧忌了,一頓威逼利誘,還真撈到了幹貨——車馬行中的兩家老字號,天興號和福源號,在天複二年都接過南漕金陵分舵的一筆買賣,說是運送一批名貴藥材去洞庭湖,但貨物捆紮得嚴嚴實實,雖然也帶點隱隱的藥香,但從外觀上看起來,絲毫看不出是什麽東西。
按說南漕自己就有船,去洞庭湖又走的都是水路,沒有必要在外麵雇車運貨。可南漕當時給出的解釋是,幫裏漕船都派了出去,一時迴不來,這批貨又著急用,故而走陸路運送。
車馬行雖然有疑竇,但也沒有深究。一來南漕的買賣不怕出紕漏,二來誰也不會和錢過不去,送上門的買賣誰會往外推啊?
而現在舊賬被翻了出來,兩家掌櫃的一拍腦門,不約而同地迴憶起當時的種種蹊蹺之處,一個最大共同點就是,貨物異乎尋常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