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可求顯然沒有徐溫那麽樂觀,試著步說道:“按說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明公既然看好朱將軍,將駐守王畿的重任交予他,也是您的一片赤誠。我隻擔心一件事,朱將軍當初在北邊被朱溫打得丟城棄地,勢窮來投,是老吳王力排眾議收留了他,者可算得上是知遇之恩了。眼下老吳王雖然不在了,可朱將軍性子忠直,必然還心心念念不忘老吳王的恩德···”
下麵的話就不用說出來了。嚴可求的意思很明顯,朱瑾是吃老楊家這碗飯的,你大都督既然有心撇開小吳王自行其是,那就得掂量一下是否能真正收服朱瑾。若是不能,這條猛虎還是趁早關在籠子裏的好,就不要放出來了。否則,猛虎既能看家護院,也能反咬一口,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徐溫擰著眉毛:“其實我又何嚐沒想到這一層?隻是當下正是用人之際,在淮南,像朱瑾這樣的將才太少了,將來無論是北上爭雄,還是南下拓地,咱們都缺戰將啊。那些老兄弟歲數大了,一個個隻知道躲在府裏陪孫子,早就沒了當年打天下的豪氣。朱瑾年富力強,將略過人,若是他能再帶出來幾個年輕的將軍,那可就功德無量了。”
嚴可求沒想到徐溫已經想得那麽遠,不但要收服朱瑾這位猛將,更是已經慮及今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局勢。尤其聽到說“北上爭雄”、“南下拓地”之語,顯然徐溫已經不滿足於眼下淮南十幾州的疆域,有心走出淮南,大展拳腳。老吳王在世時,已經保境安民十幾年,倒也積攢了不少錢糧、兵器,家底頗為豐厚了。隻要徐溫這位掌舵人不犯大的糊塗,淮南軍大有希望在這個亂世中打出一片天地。
想到這裏,嚴可求不由得熱血上湧,一顆心嘭嘭直跳。
嚴可求出身寒族,靠著自己滿腹才學和說不清道不明的運氣,這才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日。要不是又徐溫賞識,他頂多是個縣丞之類的小官。若是徐溫真的能夠宏圖大展,走出淮南,問鼎天下,那麽嚴可求自己也算是從龍之臣了,那可比僅僅在淮南做個權臣的幕僚風光體麵。再者一說,嚴可求自問有經天緯地之才,比照古之前賢,所差的隻是一個機會。
現在機會就擺在眼前,嚴可求怎能步激動萬分?
若說嚴可求渴慕的是未來的權位,那還真冤枉了他。他所求者,不過是一展胸中抱負,看著天下按照自己的想法一點點變得更好。讀書人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嚴可求要做天下讀書人的表率,即便不能立德立言,至少也要立下個足以傳之後世的功業。嚴可求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已經沒機會“為往聖繼絕學”了,那麽就自己就隻能在“為萬世開太平”上下功夫了。
輔佐徐大都督,平定江南,大出天下,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在嚴可求看來,這便是天下之心。
下麵的話就不用說出來了。嚴可求的意思很明顯,朱瑾是吃老楊家這碗飯的,你大都督既然有心撇開小吳王自行其是,那就得掂量一下是否能真正收服朱瑾。若是不能,這條猛虎還是趁早關在籠子裏的好,就不要放出來了。否則,猛虎既能看家護院,也能反咬一口,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徐溫擰著眉毛:“其實我又何嚐沒想到這一層?隻是當下正是用人之際,在淮南,像朱瑾這樣的將才太少了,將來無論是北上爭雄,還是南下拓地,咱們都缺戰將啊。那些老兄弟歲數大了,一個個隻知道躲在府裏陪孫子,早就沒了當年打天下的豪氣。朱瑾年富力強,將略過人,若是他能再帶出來幾個年輕的將軍,那可就功德無量了。”
嚴可求沒想到徐溫已經想得那麽遠,不但要收服朱瑾這位猛將,更是已經慮及今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局勢。尤其聽到說“北上爭雄”、“南下拓地”之語,顯然徐溫已經不滿足於眼下淮南十幾州的疆域,有心走出淮南,大展拳腳。老吳王在世時,已經保境安民十幾年,倒也積攢了不少錢糧、兵器,家底頗為豐厚了。隻要徐溫這位掌舵人不犯大的糊塗,淮南軍大有希望在這個亂世中打出一片天地。
想到這裏,嚴可求不由得熱血上湧,一顆心嘭嘭直跳。
嚴可求出身寒族,靠著自己滿腹才學和說不清道不明的運氣,這才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日。要不是又徐溫賞識,他頂多是個縣丞之類的小官。若是徐溫真的能夠宏圖大展,走出淮南,問鼎天下,那麽嚴可求自己也算是從龍之臣了,那可比僅僅在淮南做個權臣的幕僚風光體麵。再者一說,嚴可求自問有經天緯地之才,比照古之前賢,所差的隻是一個機會。
現在機會就擺在眼前,嚴可求怎能步激動萬分?
若說嚴可求渴慕的是未來的權位,那還真冤枉了他。他所求者,不過是一展胸中抱負,看著天下按照自己的想法一點點變得更好。讀書人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嚴可求要做天下讀書人的表率,即便不能立德立言,至少也要立下個足以傳之後世的功業。嚴可求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已經沒機會“為往聖繼絕學”了,那麽就自己就隻能在“為萬世開太平”上下功夫了。
輔佐徐大都督,平定江南,大出天下,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在嚴可求看來,這便是天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