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俞還是有些不甘心:“那就不管鹿清遠死活了?”


    李存勖道:“誰說不管了,隻是不能由諜子房來管而已。迴頭你和駱希夷說一聲,讓他給揚州那邊送個信兒,多加派人手保護也就是了。”


    肖俞想了想,也隻得如此了。


    接下來的幾天,北漕並沒有急著繼續南下。剛剛收服三處分舵,當務之急是快速穩定局勢,將南漕的生意盡數收入囊中。況且北漕總舵的援兵還未趕到,一時之間倒也不好輕舉妄動。


    有這幾天空閑,李存勖往刺史府跑了好幾趟,徐溫對這位世子殿下也客氣得很,將小吳王遷都揚州的種種安排都盡數告訴了李存勖。其間還說到揚州大明寺佛祖顯靈,朝野上下一片歌功頌德之聲,都說是遷都之舉順應天意,實在是利國利民之舉。李存勖早已從肖俞口中得知了事情真相,不由得心中暗笑,也不揭破,任由楊吳君臣自娛自樂。


    這一日李存勖又來到刺史府,卻見府中下人正在整備車馬,一派忙忙碌碌的景象。來到後堂,見到徐溫時,李存勖便問道:“大都督這是要出門麽?”


    徐溫道:“遷都之事,千頭萬緒,王府裏那些廢物,一個個都指望不上。前日小吳王給我傳令,讓我到廬州主持遷都大局。唉,也不知我倒了什麽黴,隻要是苦差事啊,都往我身上堆,我這把老骨頭,遲早要散架。”


    李存勖捧了一句:“能者多勞,古今一理。大都督是淮南的中流砥柱,架海金梁,要是沒有你在場,小吳王怕是吃不下睡不香呢。”


    徐溫道:“有我在,小吳王才會真的吃不下睡不香吧。”


    這話就有些露骨了,李存勖不由得微微一愣。這頭老狐狸想來滑不溜手,說話也是四平八穩滴水不漏,今日怎麽冒出這麽大逆不道的一句話來?


    李存勖馬上順著徐溫的話茬接了一句:“大都督忠心耿耿,為淮南基業那是盡心盡力,鞠躬盡瘁,就差沒死而後已了。要是這樣都要招來小吳王猜忌,那這樣的主子,不要也罷!”


    徐溫道:“終究我與老吳王君臣一場,又得老吳王托孤之重,也隻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了。”


    李存勖道:“恕小侄鬥膽說一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愚也。您的一片忠心,就是愚忠。這幾年您治理淮南,百姓有口皆碑。天下諸鎮,有哪一出比得了淮南富庶繁華?依小侄之見,莫說遷都,就是別的東西,也盡可以換換的。若有用得著小侄的地方,您隻管吩咐,小侄盡力就是了。”


    這迴李存勖一口一個“小侄”,再次以晚輩自居。但並未成徐溫為“徐叔父”,倒也不至於讓徐溫過於難為情。但對李存勖以晚輩自居的口吻,徐溫這次並未過分客氣。李存勖敏銳地意識到,從自己首次來見徐溫到現在的這段時間裏,這老家夥必然暗中做了布署,底氣也比從前足了。平白得了河東世子這麽一位強援,想必許多過去縮手縮腳的事情,徐溫現在也敢放開手腳去做了。這次遷都之後,這位淮南第一權臣的位置,十有八九是坐穩了。而且李存勖也明白,徐溫這趟去廬州,手上怕是要沾點血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盛京滄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盛京滄海並收藏唐墟最新章節